保健品行業釋放回暖信號 湯臣倍健前三季營收淨利雙增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原標題:保健品行業釋放回暖信號:湯臣倍健前三季營收淨利雙增 加速線上布局顯成效

作為保健品行業「一哥」,的經營業績在新冠疫情後逐步恢復,映射了保健品行業的回暖跡象。10月28日,湯臣倍健()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發布,今年前三個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33億元,同比增長14.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67億元,同比增長23.16%。

《華夏時報》記者從湯臣倍健方面了解,今年前三個季度,公司的業績逐季向好。一季度新冠疫情爆發對公司經營造成一定影響,二季度以來收入恢復增長,到了第三季度,收入和業績均已實現快速增長。

線上渠道增收近5成

分品牌來看,湯臣倍健主品牌「湯臣倍健」實現收入29.86億元,同比增長9.43%;關節護理品牌「健力多」實現收入10.84億元,同比增長12.21%;「Life-Space」國內產品實現收入1.31億元。

早在今年3月份,湯臣倍健CEO林志成對外表示,為應對當時的市場環境,公司已決定在2020年啟動較為激進的新策略,並將加大包括電商數位化建設在內的線上布局。如今看來,這一線上布局策略落地迅速。今年前三個季度,湯臣倍健線上渠道延續高速增長,公司境內線上渠道收入同比增長49.72%。

湯臣倍健還表示,在此基礎上,公司繼續加碼電商,增資廣州麥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打通線上全鏈,以期與線下形成協同效應。根據《華夏時報》記者查詢的湯臣倍健2019年經營數據,湯臣倍健線下銷售佔比近八成,線上渠道只約佔二成。

當前,湯臣倍健旗下產品覆蓋基礎維生素與礦物質、蛋白粉、骨骼健康、益生菌等多個領域。公司產品方面採用「大單品」集中戰略,目前已培育完成、規模已過10億的首個大單品「健力多」。後續產品仍在培育期,其中,「健視佳」以及今年上市、面向護肝市場的新品「健甘適」,被業內視為有望成為湯臣倍健新的增長點。

湯臣倍健在今年4月份發布一季報時表示,一季度以來,在嚴峻的外部環境下,公司作出了積極的應對與調整,以期保持經營的相對穩定。隨著二季度國內消費市場的逐步回暖,公司將實施既定市場策略,以「四大單品+兩大形象產品+1個明星產品」多品種全線出擊,激活消費需求。

如今,湯臣倍健延續著之前的戰略規劃,公司表示:「公司堅定實施消費者健康的大戰略舉措和布局,通過4+2+1多品種全線出擊的核心市場策略和適合多個大單品運營的新銷售模式,引領DS(Vitamin Dietary Supplements,膳食補充劑)業務全面恢復性增長。」

在研發進展方面,湯臣倍健表示,目前,公司已取得多項成果,蓄積深厚的技術沉澱,包括已研究出個性化維生素微粒產品和對接了核心算法的個性化維生素生產設備,並建立了全自動幹血斑檢測中心;同時,開展了維持正常血小板聚集、降低體內糖基化終產物等新功能研究及產品開發;以及研發自有專利的新菌株等,成功研發註冊了口含微泡片、個性化維生素微粒、等滲透壓膠體等新劑型產品。

境外業務回暖

據記者了解,湯臣倍健境外業務回暖帶動了業績恢復,市場普遍對湯臣倍健三季報給予認可。在境外業務方面,Life-Space Group Pty Ltd(以下簡稱「LSG」)實現收入4.36億元,同比增長約23.90%,分部間抵消後同比增長28.42%。

湯臣倍健在季報中稱,去年由於受電商法影響,LSG在澳洲市場的業績未達預期,而今年LSG呈現業務逐步復甦態勢。2019年,湯臣倍健對境外子公司LSG進行大額商譽減值,今年,LSG的業績仍是市場對湯臣倍健的關注點。

業內分析人士對《華夏時報》表示,從Life-Space的收入來看,完成了之前商譽測算的大部分,LSG單品拿到批文後可正常上市,商譽減值風險大幅降低。據了解,LSG益生菌於今年1月取得保健食品註冊批文,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導致其銷售和推廣進度有所滯後,目前正加速在藥店、母嬰渠道的推廣滲透和終端覆蓋。

目前,湯臣倍健正在推進近35億元的定向增發,擬定增募資36億元,用於廣東珠海、澳洲等基地項目建設。對於該項目,湯臣倍健在回復深交所的問詢函中提到,LSG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銷售收入仍規模較大,且隨著業務調整和整合的推進,顯現出業務逐步復甦的態勢。目前LSG使用的生產基地為租賃,生產條件受限,項目實施後,公司將根據進度陸續減少產品委外生產比例。

對於下一階段,湯臣倍健表示:「將積極應對嚴峻、多變的市場環境,推進「科學營養」、用戶資產運營、全鏈數位化、超級供應鏈、經銷商裂變等創新戰略,著眼未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三季報發布的前日,湯臣倍健攜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推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計劃。湯臣倍健將捐助逾1000萬元,支持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20至2022年在中國關於強化嬰幼兒餵養實踐及社會政策環境的有關項目。

相關焦點

  • 保健品龍頭盤中跌停,湯臣倍健你怎麼了?
    一、為什麼會跌停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5月24日晚上,也就是端午節放假前,湯臣倍健拋出了高達36億元的定增。 中國保健品行業生產廠商數量眾多,市場分散程度高。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統計,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有2317家保健品生產廠商。其中,絕大部分廠商為品牌力薄弱的小型企業,約佔所有廠商數量的98%。 從2014年放開跨境電商渠道後,行業集中度開始出現下滑,而年銷售額小於2000萬的品牌佔比逐年提升。
  • 旭升股份前三季淨利同比增近七成
    原標題:旭升股份前三季淨利同比增近七成   旭升股份
  • 疫情下全球保健品行業冰火兩重天 中國市場回暖成洋品牌救命稻草?
    每經記者:滑昂 金喆 每經編輯:陳俊傑一早在7點20分醒來,28歲的武漢白領小米發了一條文案只有三個字的朋友圈「好朋友」,配圖是一瓶某品牌的褪黑素。睡眠質量差困擾小米多年,加上疫情期間一直在高強度工作,現在每周的工作日裡,小米會選擇在三個晚上服用褪黑素助眠。
  • 有友食品上半年營收淨利雙增 產品單一等問題仍待解
    而有友食品主要產品為泡椒鳳爪,且該品牌在消費者層面有著較高的認知度,所以相應的銷量上升,營收隨之增長。「有友食品雖然實現了營收和淨利的雙增,但依然面臨著產品單一、對於經銷渠道過度依賴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有友食品很難長久的走下去。」徐雄俊進一步表示。
  • 營收淨利雙增,九陽股份線上線下齊發力
    在家電市場呈下行的趨勢下,九陽股份作為小家電行業的一員,業績不但沒有受挫,反而迎來營收淨利雙增,其中,營收增速還達到了近四年最高。多品類協同效應下,九陽股份已逐漸發展成小家電行業的領跑者,並在2019年的家電下行危機中,實現營收淨利雙增長。  研報分析,九陽股份能取得如此成績,主要受益於產品結構的持續優化。  受益於整體產品結構調整,九陽股份K系列免洗豆漿機重新激活豆漿機市場需求,S系列飯煲及Y系列破壁機有效拓展公司核心品類,提升產品高端形象,帶來更高的毛利率水平。
  • 世界最大保健品企業破產,中國保健品市場暗流湧動
    老牌藥企哈藥股份兩年前以3億美元(約19億人民幣)入股,成為GNC最大股東。哈藥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可能面臨投資成本和應收股利部分或全部無法收回的風險。數年前,在全球健康營養品市場,中國買家對「洋」保健品的跨國收購,成為一時風潮。Swisse、自然之寶等全球知名營養補充劑品牌爭相「嫁」入中國,這些併購的交易額,甚至遠超當時哈股份注資GNC的19億。
  • 券商業績回暖!2019年12月單月淨利累計超100億元
    ——華泰證券晚間公告,母公司去年12月實現營收22.89億元,淨利潤11.19億元;11月淨利為9891萬元,環比大增逾10倍。——國泰君安披露的數據顯示,公司母公司2019年12月淨利潤9.44億元;11月為4.42億元,環比上漲113%。國泰君安母公司2019年12月營收為28.9億元。
  • 中老年關節健康市場超千億,湯臣倍健健力多營收破十億,雀巢積極布局
    ;銷售額前十名國產和國外品牌各有5個平分秋色,Schiff、Blackmores、Swisse等國外知名保健品品牌的氨糖鈣片廠商已經通過跨境電商平臺打入國內市場。AgeClub重點研究了此次淘寶氨糖軟骨素鈣片的銷售額冠軍健力多,自從2017年湯臣倍健將健力多銷售體系納入主品牌運營,確立健力多大單品的戰略地位後,健力多3年時間營收增長近10倍。
  • 【明微電子·特寫】臺廠8月營收披露,布局Mini LED個股受青睞
    晶電 晶電8 月合併營收 13.04 億元(新臺幣,下同),月增 15.5%,年減 8.9%;累計前 8 月營收為 89.52 億元,年減 15.6%。 榮創 榮創8月合併營收4.95億元(新臺幣,下同),年增49.69%;累計前8月營收為34.86億元,年增40.94%。
  • 寒武紀:前三季營收同比增長43% 淨利虧損3億元
    摘要 【寒武紀:前三季營收同比增長43% 淨利虧損3億元】寒武紀(688256)10月28日晚發布三季報,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58億元,同比增長42.97%,主要系智能晶片及加速卡業務、智能計算集群業務等收入增長所致;淨利虧損3.1億元,上年同期虧損
  • Netflix第一季度營收58億美元 淨利同比增106%
    原標題:Netflix第一季度營收58億美元淨利同比增106%鞭牛士4月22日消息,今日,美國視頻流媒體服務提供商Netflix公布財報。財報顯示,該公司2019財年第一季度營收為57.6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5.21億美元增長27.6%;淨利潤為7.0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44億美元增長106%。
  • 公告匯總:通達股份上半年淨利同比增322%
    中報業績中國國旅業績快報:上半年淨利同比增七成中國國旅(601888)7月31日晚發布業績快報,上半年實現營收243.44億元,同比增長15.46%;淨利為32.79億元,同比增長70.87%。基本每股收益1.68元。
  • A股上市公司收購美國抗衰老企業引爆資本市場,中國NMN保健品行業...
    各種NAD+的前體物質進入了科學家的視線,NMN也自此正式登上了抗衰老的舞臺。2.NAD+前體物質瑜亮之爭:李嘉誠投資NR,NMN後來居上從補充NAD+的角度來看,人體內NAD+三個代謝循環有以下前體物質可供選擇——煙酸、色氨酸、煙醯胺、NMN、NR。其中煙酸、色氨酸和煙醯胺過多攝入會存在副作用,科學家的研究重點放在了NMN和NR上。
  • 2020,誰按下了影視行業資本回暖的「加速鍵」|復盤
    在行業迅速洗牌的背景下,大到市場環境、行業規則,小到內容製作、合作模式,都已然發生巨大的變化。但與此同時,影視行業也在優勝劣汰中不斷重構、升級,不斷探索發展新模式、推動新增長。而逐步從逆境中走出的玩家,也找到了「回暖」的方法。變動之下並非只有壞消息。站在2020和2021剛剛交替的節點上,影視行業在資本市場中一系列新的向好趨勢已經顯現。
  • 食品加工業前景啟示:涪陵榨菜定增「大變臉」 惠發食品重債壓頂仍...
    另一方面,公司全年歸母淨利6.05億元,較2018年還下滑了8.55%。受前期疫情影響,年內「宅經濟」消費意外加速攀升,涪陵榨菜業績也因此受益,公司三季報實現營收17.98億元,同比增12.09%;歸母淨利6.14億元,同比增18.47%,不過還是明顯遠低於此前兩輪增長高峰期的水平。  任何市場需求都不是無限的,榨菜消費也是如此。
  • 三花智控汽零模塊成比亞迪獨家供貨商 雙主業向好三季度營收淨利...
    截至2020上半年,三花智控汽車零部件營收在公司總營收中佔比為17.87%,在公司總營收穩步增長的情況下,汽零模塊收入佔比較2017年收購之初提升5.24個百分點。不過,製冷主業仍是三花智當前主要收入來源。同期,三花智控制冷空調電器零部件的收入份額佔比為82.13%。
  • 2020定製家居企業半年報:尚品宅配營收淨利「雙墊底」 四家淨利...
    上半年,9家上市定製家居企業營收由高到低分別為歐派家居、索菲亞、尚品宅配、志邦家居、金牌櫥櫃、好萊客、我樂家居、皮阿諾、頂固集創。較2019年年末,各家營收規模在行業內的排序情況,前四位(歐派家居、索菲亞、尚品宅配、志邦家居)及第九位(頂固集創)保持不變,第五、第六位互換,金牌櫥櫃反超好萊客,第七、第八位互換,我樂家居反超皮阿諾。
  • 多家上市券商三季報亮相,中信證券穩居「一哥」、月賺超14億元
    券商三季報保持高增長 在目前已披露三季報的券商中,絕大多數券商實現了營收、歸母淨利潤的同比正增長。但東北證券、山西證券、哈投股份營收出現下滑。 從淨利排名來看,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位居淨利潤前五,其中,中信證券是唯一一家淨利超過百億的券商,前三季實現淨利潤126.61億元。
  • 國民健康需求出現井噴 中國保健品行業將迎「黃金年代」
    日前,iiMedia Research (艾媒諮詢)發布研報顯示,過去6年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保持兩位數的增速,至2019年,市場規模約達2227億元,2021年有望突破3300億元。同時數據表明,消費者對保健品行業的信心逐漸恢復,五成受訪者看好保健品行業發展,超七成受訪消費者認為保健品行業合規性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