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原標題:保健品行業釋放回暖信號:湯臣倍健前三季營收淨利雙增 加速線上布局顯成效
作為保健品行業「一哥」,的經營業績在新冠疫情後逐步恢復,映射了保健品行業的回暖跡象。10月28日,湯臣倍健()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發布,今年前三個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33億元,同比增長14.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67億元,同比增長23.16%。
《華夏時報》記者從湯臣倍健方面了解,今年前三個季度,公司的業績逐季向好。一季度新冠疫情爆發對公司經營造成一定影響,二季度以來收入恢復增長,到了第三季度,收入和業績均已實現快速增長。
線上渠道增收近5成
分品牌來看,湯臣倍健主品牌「湯臣倍健」實現收入29.86億元,同比增長9.43%;關節護理品牌「健力多」實現收入10.84億元,同比增長12.21%;「Life-Space」國內產品實現收入1.31億元。
早在今年3月份,湯臣倍健CEO林志成對外表示,為應對當時的市場環境,公司已決定在2020年啟動較為激進的新策略,並將加大包括電商數位化建設在內的線上布局。如今看來,這一線上布局策略落地迅速。今年前三個季度,湯臣倍健線上渠道延續高速增長,公司境內線上渠道收入同比增長49.72%。
湯臣倍健還表示,在此基礎上,公司繼續加碼電商,增資廣州麥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打通線上全鏈,以期與線下形成協同效應。根據《華夏時報》記者查詢的湯臣倍健2019年經營數據,湯臣倍健線下銷售佔比近八成,線上渠道只約佔二成。
當前,湯臣倍健旗下產品覆蓋基礎維生素與礦物質、蛋白粉、骨骼健康、益生菌等多個領域。公司產品方面採用「大單品」集中戰略,目前已培育完成、規模已過10億的首個大單品「健力多」。後續產品仍在培育期,其中,「健視佳」以及今年上市、面向護肝市場的新品「健甘適」,被業內視為有望成為湯臣倍健新的增長點。
湯臣倍健在今年4月份發布一季報時表示,一季度以來,在嚴峻的外部環境下,公司作出了積極的應對與調整,以期保持經營的相對穩定。隨著二季度國內消費市場的逐步回暖,公司將實施既定市場策略,以「四大單品+兩大形象產品+1個明星產品」多品種全線出擊,激活消費需求。
如今,湯臣倍健延續著之前的戰略規劃,公司表示:「公司堅定實施消費者健康的大戰略舉措和布局,通過4+2+1多品種全線出擊的核心市場策略和適合多個大單品運營的新銷售模式,引領DS(Vitamin Dietary Supplements,膳食補充劑)業務全面恢復性增長。」
在研發進展方面,湯臣倍健表示,目前,公司已取得多項成果,蓄積深厚的技術沉澱,包括已研究出個性化維生素微粒產品和對接了核心算法的個性化維生素生產設備,並建立了全自動幹血斑檢測中心;同時,開展了維持正常血小板聚集、降低體內糖基化終產物等新功能研究及產品開發;以及研發自有專利的新菌株等,成功研發註冊了口含微泡片、個性化維生素微粒、等滲透壓膠體等新劑型產品。
境外業務回暖
據記者了解,湯臣倍健境外業務回暖帶動了業績恢復,市場普遍對湯臣倍健三季報給予認可。在境外業務方面,Life-Space Group Pty Ltd(以下簡稱「LSG」)實現收入4.36億元,同比增長約23.90%,分部間抵消後同比增長28.42%。
湯臣倍健在季報中稱,去年由於受電商法影響,LSG在澳洲市場的業績未達預期,而今年LSG呈現業務逐步復甦態勢。2019年,湯臣倍健對境外子公司LSG進行大額商譽減值,今年,LSG的業績仍是市場對湯臣倍健的關注點。
業內分析人士對《華夏時報》表示,從Life-Space的收入來看,完成了之前商譽測算的大部分,LSG單品拿到批文後可正常上市,商譽減值風險大幅降低。據了解,LSG益生菌於今年1月取得保健食品註冊批文,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導致其銷售和推廣進度有所滯後,目前正加速在藥店、母嬰渠道的推廣滲透和終端覆蓋。
目前,湯臣倍健正在推進近35億元的定向增發,擬定增募資36億元,用於廣東珠海、澳洲等基地項目建設。對於該項目,湯臣倍健在回復深交所的問詢函中提到,LSG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銷售收入仍規模較大,且隨著業務調整和整合的推進,顯現出業務逐步復甦的態勢。目前LSG使用的生產基地為租賃,生產條件受限,項目實施後,公司將根據進度陸續減少產品委外生產比例。
對於下一階段,湯臣倍健表示:「將積極應對嚴峻、多變的市場環境,推進「科學營養」、用戶資產運營、全鏈數位化、超級供應鏈、經銷商裂變等創新戰略,著眼未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三季報發布的前日,湯臣倍健攜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推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計劃。湯臣倍健將捐助逾1000萬元,支持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20至2022年在中國關於強化嬰幼兒餵養實踐及社會政策環境的有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