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海報
電影《聞香識女人》(Scent of a Woman)和某些古希臘傳說一樣奇怪。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以為它雖然不至於像《香水》那樣專門講氣味的,但它至少得是一個愛情片,裡面有個能通過體香就知道女人性情的男人。這男人的確存在,他似乎也十分懂女人,然而整部電影是關於倆大老爺們兒闖蕩紐約的,和香香軟軟的女人基本沒什麼關係。看完之後我一臉錯愕,不知道這倆男的故事和女人到底有什麼非得聯繫在一起的關係,似乎這部電影叫《猛漢闖紐約》、《退伍老兵教你做人》或者《我終於在打工中找到爸爸並阻止他自殺》更能概括電影的內容。
然而這電影偏偏給自己起名叫《聞香識女人》。
奇怪的不止這部電影的名字,還有個源自古希臘的西方文學中「下地獄」傳統。當然,現在無論東方還是西方,下地獄都不是什麼好事兒,能下地獄的人也都不是什麼好人——猶太人的惡靈除外,因為它壞到地獄都不願意接受它(我會把關於惡靈的影評放在本文之後)。可在古希臘古羅馬時代(此前的傳統姑且不提,希臘神話也並非完全原創),能下地獄還能活著上來的(那會兒的地獄可以叫冥界),可不是什麼壞人,要麼是神——比如穀物女神得墨特爾的女兒珀耳塞福涅,那是地府中的冥後,要麼是英雄——比如荷馬史詩《奧德賽》中的奧德修斯,那可是希臘聯軍裡、貢獻了木馬計的智多星。這裡要講的就是奧德修斯的故事。
奧德修斯拜訪忒瑞西阿斯的亡靈
在奧德修斯幫助希臘聯軍贏得了特洛伊戰爭的勝利之後,他揚帆遠航,準備回家,可在回家的航行中,發生種種意外阻止他回去。當他和手下人經過女巫喀耳刻的島嶼時,喀耳刻建議奧德修斯拜訪死去的預言家忒瑞西阿斯。於是奧德修斯就通過一些手段下到冥界,召喚出死去的盲人先知忒瑞西阿斯的亡靈——注意,忒瑞西阿斯也是盲人,我為什麼要用「也」?忒瑞西阿斯告訴奧德修斯,他必須搞定此前得罪過的海神波塞冬,而且,儘管如此,他還是要在海上經歷挫折磨難之後才能到家。聽到忒瑞西阿斯的語言之後,奧德修斯終於在迷茫中看到了前進的方向,於是又從冥界回到人間,帶著他的船隊繼續踏上返家之旅。十年之後,他回到了家中。
這個故事雖然和壞人才下地獄的現代觀念不太吻合(當然我們也要探討一下為什麼這個觀念是怎麼扭轉過來的,但那就是另一篇文章了,此處省略十萬字),但在這篇電影評論的語境中,這個奧德修斯下冥界拜訪盲先知忒瑞西阿斯的故事奇妙地和《聞香識女人》這部電影無論在結構還是在人物設置上都有相似之處。或者,我們也可以說,也許《聞香識女人》這部電影用了奧德修斯拜訪忒瑞西阿斯的故事模型。
爺倆的紐約之旅
在電影中,在美國東部精英高中讀書的查理為了能賺錢買聖誕節回家的機票來到學校旁邊的一戶人家應聘了感恩節看護這一職位,任務是在這家人感恩節去外地時照看家裡的盲眼退伍上校。可惜,眼盲身殘的上校感恩節也不能閒著,他帶著查理小夥兒從人煙稀少的新罕布夏小鎮來到了花花大都會紐約。倆人的旅程十分豪華,乘頭等艙、喝高級酒、穿私人訂製西裝、坐完加長轎車開法拉利、吃24美金一個的漢堡包——要知道,那可是1992年。雖然上校玩得開心,小夥兒卻悶悶不樂,因為他在學校裡遇見了一樁麻煩事兒。
小夥兒本家境貧寒,是念不起這樣一所哈佛錄取率高達三分之二的精英高中的。但他因為自己努力拿到了獎學金,才離開母親和繼父開的鎮上雜貨鋪,來念這富家子弟雲集的學校。在學校裡他和幾個富二代成了朋友,感恩節前幾天的一個夜晚,他和好友一看到好友二三四在校園裡偷偷搞破壞,然後倆人還被學校一個老師撞上了。在他倆和這位老師交談時,好友二三四偷偷溜走了,結果第二天學校路燈上掛了一個嘲笑校長跪舔富人的大氣球,校長一生氣,把氣球戳破了,白色的液體灑得他一身一車全是。
於是校長怒了,逼迫查理和好友一說出搗蛋學生的名字,並且以一個免費讀哈佛的機會誘惑查理。查理不想出賣好友,就是不說,最後校長放他去感恩節想一想,他就帶著一肚子心事和上校來了紐約。
精神小夥兒
而與他的問題相比,上校的問題似乎更大。他不想就這樣眼盲身殘、孤零零地活在世間,此次來紐約他本就想肆意享受一下人間然後自殺的。雖然他能從女人用的香水或者肥皂的氣味裡說出女人的相貌性格,但這位有著情聖必備、不可多得天份的男人卻是個光棍兒。在紐約瀟灑一通之後,也聽了不少小夥兒的心事兒,他打發小夥兒去給他買酒買煙,然後打算在酒店套房裡結束自己的生命。結果,小夥兒察覺到了不對回來早了,搶了他的槍,算是救他一命。倆人成了過命的好友,感恩節結束之後,一起返回新罕布夏小鎮。
回到學校的小夥兒要接受學校類似法庭一般的調查,他的好友一有富翁父親陪同,但他身邊空空蕩蕩,誰都不在。在調查開始時,上校趕來,以他父母好友的名義參與了會議,在學校對小夥兒作出不公平處理意見時,他慷慨激昂地為小夥兒辯護,認為他沒有出賣朋友才是最高的榮譽,他的搗蛋朋友應該受懲罰而小夥兒則是無辜且光榮的。因著上位一席話,全場掌聲雷動,小夥兒被免於處罰,上校也受到了小夥兒的政治老師的青睞——全劇終。
聞香識女人
《聞香識女人》的故事情節雖然和古希臘表面上沒一點聯繫,但其故事原型還是採用了奧德修斯拜訪盲眼的忒瑞西阿斯的故事。奧德修斯為了回家去拜訪忒瑞西阿斯,而小夥兒查理也是為了掙到聖誕節回家的機票去做上校的助理。當然,忒瑞西阿斯和上校都是眼盲心朗的智者。奧德修斯去冥界召喚忒瑞西阿斯的亡靈,上校就在紐約鬧自殺——雖然被救了,但被救之後的上校和此前一直想死的上校完全不同。此前他特別討厭他哥哥的外孫女和外孫,從紐約回來之後他對那倆小孩的態度好多了,也願意融入家庭生活了。所以說他雖然沒死成,但也算是脫胎換骨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上校企圖自殺的情節其實並沒有偏離故事原型太多。
最後,奧德修斯是去冥界拜訪的忒瑞西阿斯,而上校把小夥兒帶到了紐約。那麼也就是說,紐約是冥界咯?當然不是,當然不是了。按照上校在紐約的所作所為,紐約應該象徵的是一種生命在本真狀態下的縱情綻放。如果說冥界是人生命之死的話,那麼電影中的紐約應該是生命之愛,是上校對自己生命最後的成全。而在弗洛伊德的理論裡,愛和死本就是人的兩種原始本能。所以,紐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和冥界有相通的地方。
從這個角度來看,《聞香識女人》這個和劇情基本不符的片名就不難理解了——這和紐約一樣,也代表了一種流淌在生命中的本能,即男女之間的、保證人類繁衍生息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力,也可以被認為是純粹的象徵。而純粹,正是上校想告訴查理的。
上校為查理辯護
在學校的聽證會上,校長一方面強調該校歷史悠久、能人輩出,是培養領袖的地方,另一方面又蠅營狗苟地犧牲窮人家孩子的利益袒護富家子弟,讓這個本是求學問道的地方變得不那麼純粹。所以,查理對朋友的義氣只能淪為校長的工具——如果沒有上校保護他的話。上校是查理精神上的父親——他不止一次叫查理「兒子」(son),也說過要收養查理;而查理對他也產生了父親般的情感,上校就是他一直找尋的父親。
要知道,在《奧德賽》裡,奧德修斯的兒子特勒馬科斯也一直在尋找出徵多年未歸的父親。
上校和查理的紐約之行不僅是一場感恩節上演的冒險,更是二人在精神上回歸純粹之旅。而所謂的聞香識女人,或者電影原來的英文標題——一個女人的香氣——其實只是這種永遠熱烈純粹、忠於內心與身體的活法的指代罷了。
因為,上校不許生命蒙塵。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