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對馬東的了解是基於《十三邀》專訪,《奇葩說》以及《樂夏》正片,不算很多,但也不能說太少。
對於樂隊我做東這個節目,我的理解是,這是馬東一貫的節目思路的延續——讓嘉賓充分表達,用語言,用行為,用對話,用衝突……
【馬東】他很擅長利用衝突,奇葩說作為一個辯論節目,可以堅持那麼多季,頻頻上熱搜,也是這個道理。當一個人和與自己截然相反的人交流或者產生衝突的時候,其實正是反思,學習和提高的一個絕佳的過程。
當然,他對大眾的理解力是有清醒把握的,嚴格把節目的基調定在娛樂節目,所有需要探討的議題都是點到為止。他深知真正教育大眾的是娛樂活動,而不是學校和書籍。
他不像許知遠《十三邀》那樣非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一探究竟。因為馬東知道那樣做不僅問不出什麼真相,更嚴重影響了節目的傳播力。可以說馬和許走的是兩條截然相反的路線。有趣的是,這種選擇的背後,反而是兩個人相反的性格:馬是一個認為人生的底色是悲涼的悲觀主義者,而許反而是懷有純潔理想的樂觀主義者。
話題回到這個節目上:
【五條人+康姆士】五條人那一期我看了兩遍,雖然有不少人詬病這一期,但其實我看來氣氛還是蠻融洽的。「跟火星人說自己的三個高光時刻」的遊戲是很有趣的,充分表現了每個嘉賓的個性。明眼人看完之後,孰高孰低,高下立判。臧鴻飛表現得有些low,他就希望嘉賓能和他一樣,說出「成功的時刻」。但仁科講得「我出生,我活著,我來了」過於抽象,他覺得不夠真誠,不夠掏心窩,是耍小聰明。最終仁科按他的意思回答了「16歲去找阿茂這幫天才」,是一句所謂的真心話,而「上熱搜」則是為了讓臧鴻飛滿意才說的。阿茂的回答「撿到五毛錢」,「買到喜歡的唱片」,「看兵馬俑」,三個答案充分代表了五條人從音樂到人的市井特點,這正是五條人擁有特殊魅力的源泉。臧鴻飛雖然是主持人,但是他本人代表著一種社會觀點,一種偏見,雖然不太討人喜歡但是真實。這一期他和五條人之間的尬聊更加鮮明地襯託出仁科的才華橫溢和阿茂的隨性,不失為一次非常深入的「人物訪談」。
【野孩子+超級斬】野孩子和超級斬這一期,同樣也是在不斷加強衝突。當然這個所謂的衝突主要是講野孩子退賽帶來的後果。其實雙方已經在樂夏表達的很明確了,在這裡只是炒一炒冷飯。這一期節目最出彩的部分是在後面的遊戲:請選擇4樣東西帶上諾亞方舟。三個小朋友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自己的隊友,這種世界上只有彼此的情感真的是世間少有,非常令人感動。然而節目組太壞了,非要逼他們作出選擇,逼得小姑娘都哭起來。雖然藏鴻飛又「爹味十足」地說什麼為了人類文明的延續就保留女孩子這種噁心的話,但他的低俗再次突出地反襯了嘉賓小朋友們純潔善良的心。到最後他自己也哭了。
【重塑+Manderin】再說重塑Manderin這一期,看起來冷酷無情的華東、劉敏,在飯桌上面對年輕人,反而顯得更為單純和直率,那麼不愛說話不愛笑、嚴重社交恐懼的兩個人,在這個環境裡竟然如此放鬆,頻頻展露笑顏,讓我極為出乎意料。我感覺他們儘管對陌生人十分冷漠,但是一旦認可了對方,就會特別真誠。最萌的地方是,一開始華東明顯地表現出對臧鴻飛的不屑,但臨近最後竟表示他也沒有那麼糟,他甚至猜臧鴻飛是88年的。😂其實臧鴻飛是75年的,比他還大一歲。這就充分說明了他是一個很少和人接觸,很少社交的人。自從我上班工作了以後,我基本上看到任何人說幾句話就可以大致猜出對方的年齡,一般上下不會超過5歲的差距。尤其是臧鴻飛長得那麼老一點也不像88年的好嗎?華東猜年齡錯得離譜,更顯出他的可愛。
總之我覺得這個節目的重點就是在體現出樂隊的成員們真實的樣子,看完這個節目後,會讓觀眾更加喜歡這些樂隊。至於看完之後更加討厭馬東和藏鴻飛……可能這也是計劃的一部分吧。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理性聊天,噴和槓的請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