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服是怎麼來的?與漢服有什麼關係?韓國人為什麼說我們抄襲?

2020-12-19 騰訊網

歷史是一條長河,它奔流向前,無休無止。每件事都是一滴水,都是巨河的一部分,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歷史吧!

三千多年前殷商即將滅亡。《漢書》說「殷道衰,箕子去之朝鮮」。箕子是商紂王的叔叔,他離開故土東渡朝鮮建立政權,史稱「箕子朝鮮」。箕子朝鮮的都城在今天「平壤」一帶。箕子朝鮮亡於燕國人衛滿。西漢時漢武帝在鴨綠江流域設「玄菟郡」,平壤一帶設「樂浪郡」。

秦漢時東北有大國名「夫餘」地處嫩江下遊到吉林長春以北。史料稱夫餘王室後裔建立了「高句麗」。高句麗在南北朝時更名為「高麗」。高麗最強大的時候北及長春南達朝鮮半島北部,西到遼河東到日本海。這個高麗政權亡於唐朝前期。此後渤海國佔據這一地區。唐末王氏高麗政權建立,開國的高麗太祖王建是新羅松嶽郡人,也就是今天的朝鮮開城。王氏高麗向中原王朝納貢稱臣。

朝鮮半島南部原來三韓:馬韓、辰韓、弁韓,後來分別被百濟和新羅所吸收吞併。百濟和新羅又被王氏高麗統一。王氏高麗於明初被李氏朝鮮所取代。

唐章懷太子墓《禮賓圖》右數第二高句麗使臣

朝鮮半島的歷史與中原華夏息息相關,不可分割。從仰慕、學習、模仿、取法到結合自己的地域是必然的過程。「華」指的是冕服華章、禮儀所在。「夏」的本義是「大」。「華夏」即是指禮儀之邦的大國。所謂「漢服」的衣冠服飾不是簡單的穿衣戴帽問題,是禮儀的載體,思想的體現。「韓服」也是一樣的道理。「華夏文化」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漢文化」的祖源。「漢文化」的基礎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並且「漢文化」有超越國界的輻射圈。僅從服飾來說,漢服的元素也對韓服、和服等都有過重要的影響。

在高句麗古墓中的壁畫上,當時的人物穿的衣服類似於我們說的「胡服」,是左衽的。與中原華夏衣冠的寬衣大袖不同。韓服發展到今天是隨著朝鮮半島歷史的演變,受到漢文化的影響,發生了多次變革形成的。今天的「韓服」最早的形式追根溯源來自於「唐服」。唐章懷太子李賢墓的壁畫《禮賓圖》中高麗使者的服飾完全漢化。

據《舊唐書》記載:高麗「衣裳服飾,唯王五彩,以白羅為冠,白皮小帶,其冠及帶,鹹以金飾。官之貴者,則青羅為冠,次以緋羅,插二鳥羽,及金銀為飾,衫筒袖,褲大口,白韋帶,黃韋履。國人衣褐戴弁,婦人首加巾幗」。唐代時高麗服飾已經完全看不出胡服痕跡。而唐代後期朝鮮半島南部成為統一的新羅國,服飾幾乎完全接受漢服樣式。新羅的官服採用了唐朝官員的常服制度。隨著貿易通商往來。女子也穿起了絲綢的襦裙,就像唐代女子一樣。

宋遼金時期,高麗王朝一直對中原朝貢。中原統治者也多次贈送衣冠。宋代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記載了當時高麗國王的服飾,「常服,烏紗高帽,窄細緗袍,紫羅勒巾,間繡金碧。」元代時高麗王朝與元朝結親,娶了成吉思汗的女兒,高麗作為元朝的附屬藩國長達八十年之久,於是高麗又改穿了蒙古服飾。李氏朝鮮在明朝幫助之下建國,所以李朝時期著裝與明朝漢服相一致。

李朝明臣徐居正作詩說,「明皇若問三韓事,文物衣冠上國同。」明代帝王大禮時沿襲歷代的冕服制度,戴十二旒冕冠,穿十二章紋冕服。李朝在明成祖朱棣時請賜冕服,成祖嘉獎禮朝慕中原之禮而賜予金印、冕服以及圭玉等禮器。並且儒家文化在李朝漸漸地位穩固,因此李朝重視衣冠禮儀。李朝君王服用明朝親王等級冕服。李朝王后服用親王妃等級的翟衣禮服。

明朝皇帝日常穿袞龍袍,戴翼善冠,李朝國王則如同親王常服,戴翼善冠,穿紅色四團龍紋袍。明朝官員戴烏紗帽,穿團領衫。李朝官也戴烏紗帽,穿團領衫,只是白色裡衣和胸前系帶有本民族特色。

李朝女子的服飾和我們今天見的韓服並不相同,和漢服的襦裙相同。只是從李朝中後期女子服飾開始改制,演變為蝴蝶袖樣式,而今天的韓服仍用蝴蝶袖樣式。

李朝王室及宮廷文官,戴的帽子全部採用明朝樣式。王室戴冕冠、翼善冠、通天冠、皮弁。文官戴梁冠、烏紗帽、幞頭,但形制低而工藝粗略。李朝官廷武官戴的帽子,是從元朝流傳下來的,形狀像鈸叫「鈸笠冠」。這種冠在元朝高麗時代一直戴到李朝,只是在李朝時改進加寬帽簷而成為宮廷武官的帽子。

李朝服飾模範明代士人之風,崇尚儒家,沿襲周禮之風,寬袍大袖飄逸而風韻雅致,色彩也樸素淡雅,以白色、玉色、深藍為主色調。只是因為地域差別、風俗不同,衣長漸變短而衣袖漸窄小,既便利於行動又能防寒,更多了些實用。

韓服以漢服為根脈,學習了漢服的形制,分為上衣下裳,也繼承了漢服的風格,溫婉含蓄、寬鬆自然、端莊大氣。韓服也學習漢服,重視衣上紋飾,例如都用「牡丹」象徵富貴,以「梅花」為品性高尚,用「龍」代表王者權威,「鳳凰」為喜慶祥瑞……

中國的漢服是龐大複雜的體系,可以說從先秦到南北朝到隋唐、宋元、明清,每個時代都有鮮明突出的特點。所以如果選取哪一個時代的特定服飾來作為「漢服」的代表是一件很難抉擇的事。而今天的韓服已經綜唐仿明,自成一派,形成了相對固定的體系。在早期的服飾中所謂韓服多用麻布及土布,唐代的紡織、染織技術以及刺繡技法的傳入,才讓韓服變得精美起來。

韓服的色彩也是受陰陽五行影響,以青、紅、黑、白、黃為正色。除了國王、貴族可著彩色,一般平民皆著白衣。李朝時期的貴族女子也以唐衣為禮服。唐代女服對傳統以及現代的韓服影響很深刻,直至今天看到的韓式女服中都有深重的唐風。

韓服是在繼承了唐代、延續了明代服飾的基礎之上又經歷了本地化的發展,直到李朝中後期才逐漸有了今天韓服的風格。

歷史的長河緩緩流過,有些人有些事過去了便消散了,而另一些卻被我們深深懷念。下期我們再來一起回味這些令人感嘆的歷史!

相關焦點

  • 韓國人說漢服抄襲韓服?中國歷史研究院發聲了……
    然而許多韓國人並不買帳,多名韓國畫手還在外網發起"韓服挑戰",指責中國的漢服「抄襲」韓服,甚至有評論大言不慚說中國在歷史上曾是韓國的「地方政府」。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視頻中她提到,中韓地理位置相近,古代中國作為一個文化大國影響力很大,因此韓服和漢服有相似之處很正常。ancient China was really influencial.
  • 漢服抄襲韓服?韓國人,拜託別鬧了
    什麼?用證據痛打韓國網友的臉事實擺在眼前死鴨子嘴硬的網友並不認帳依然聲稱「漢服抄襲韓服」說簡單點就是當今韓國祖先服飾都是明朝皇帝賜予他們在不斷學習、借鑑文化的過程中根據漢服不斷改良才形成了今天的韓服往近看前段時間在成都螢火蟲漫展急哭漢服愛好者說取消就取消的華裳九州活動都在間接或直接證明我們不夠了解漢服更不熟悉、不重視自己的民族文化
  • 韓國人推特狂罵漢服:這些明明是韓服!中國一直抄襲韓國!
    在這條推特的評論下,有一位韓國網友直接出警:——這不是韓服嗎?為什麼說是中國的?在這個回覆中,他跟了三張圖。第一張圖,對比了兩個韓國傳統的帽子。我們畫了自己明代的帽子,你說這個帽子是韓國傳統帽子,所以我們給出了證據,證明我們明代的帽子就是這樣的。畢竟當時兩國保持著往來聘使的關係,互相友好往來很多,服飾彼此影響很正常。就像中國有茶道,日本有茶道,英國也有茶道。
  • 韓國人推特狂罵漢服:這些明明是韓服!中國一直抄襲韓國
    在這條推特的評論下,有一位韓國網友直接出警: ——這不是韓服嗎?為什麼說是中國的? 我們畫了自己明代的帽子,你說這個帽子是韓國傳統帽子,所以我們給出了證據,證明我們明代的帽子就是這樣的。 畢竟當時兩國保持著往來聘使的關係,互相友好往來很多,服飾彼此影響很正常。 就像中國有茶道,日本有茶道,英國也有茶道。
  • 又來偷文化了?韓國網友狂噴中國漢服抄襲韓服…
    有過激網友直接警告我們不要「搶奪別國的歷史」。小嘴亂叭叭什麼呢???對於這種智障言論,小8真是不知該作何表情。他們之所以覺得抄襲了韓服,是因為他們認為漫畫中人物戴的帽子是韓國傳統帽子。史實依據,明朝時期中國就有這樣的平帽子。魯王墓出土的實物也是這種造型。顯而易見,我們畫的是自己明代的帽子,根本不存在抄襲一說。他們就是要反過來指責我們抄襲,稱「漢服源於韓服」。
  • 漢服抄襲韓服,宇宙起源在韓國,韓國人就是那麼文化自信
    中國人和韓國人吵翻了,這一次是因為衣服。近日,多名韓國畫手在外網發起「韓服挑戰」,不要臉的韓國人集體聲討中國畫手,指責中國的漢服「抄襲」韓服,更甚的還稱中國在歷史上曾是韓國的「地方政府」。漢服模仿漢服?韓國統治中國?
  • 韓國人推特狂罵漢服:這些明明是韓服!中國一直抄襲韓國!
    在這條推特的評論下,有一位韓國網友直接出警:——這不是韓服嗎?為什麼說是中國的?我們畫了自己明代的帽子,你說這個帽子是韓國傳統帽子,所以我們給出了證據,證明我們明代的帽子就是這樣的。畢竟當時兩國保持著往來聘使的關係,互相友好往來很多,服飾彼此影響很正常。
  • 韓國人把漢服罵上了推特熱搜:這些明明是韓服!中國一直抄襲韓國……
    兩件快樂事情重合在一起,得到的本該是像夢一樣幸福的彩虹屁時間……但下面的評論,卻一片混戰,吵成了一團……在這條推特的評論下,有一位韓國網友直接出警:——這不是韓服嗎?為什麼說是中國的?在這個回覆中,他跟了三張圖。第一張圖,對比了兩個韓國傳統的帽子。
  • 漢服抄襲了韓服?宇宙起源韓國又雙叒叕來了!
    雖然這句話有誇張的成分,但是韓國的部分「井底之蛙」卻把這句話當作真理。最近,宇宙起源韓國系列又更新了,這次韓國人直接說漢服是自己的,還說漢服抄襲了韓服!緊接著,多名韓國畫手在外網發起"韓服挑戰",集體聲討中國畫手,並指責中國的漢服「抄襲」韓服。
  • 韓國人把漢服罵上熱搜:這些明明是韓服,中國人抄襲了韓國
    原創 看鑑君 看鑑最近,漢服韓服之爭鬧得沸沸揚揚,事情起因是這樣的:11月1日,博主old先在推特上發了一組古風漫畫,發布後,卻引來部分韓國人的聲討,稱「old先抄襲韓國服飾」。之後的評論更是說「漢服源於韓服」。Old先發文稱所有素材來自漢服,然後正面回應「韓服源於漢服」。
  • 為什麼韓國人可以大方的穿韓服,中國人穿漢服的人卻很少?
    但是儘管如此,漢服的風頭來得快,去得也快,如今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再看到眾多同袍們穿著漢服在大街上了。這讓人不禁感到好奇,為什麼漢服怎麼也普及不起來?在唐朝年間,鄰國高麗人,也就是現在的韓國。如今穿漢服在大街上的人沒有以往多了,還記得漢服剛開始流行的時候,滿大街都是同袍們的影子,人數甚至比穿jk的還要多,但是為什麼現在同袍變少了呢?為什麼韓國人可以大方穿韓服,但是中國人卻不能大方的穿漢服?可可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 韓國網友怒罵中國漢服抄襲:這些都是韓服!證據?我看不見!
    這次韓國人直接把漢服當成是自己的,甚至還質疑漢服是抄襲了韓服! 這件事還要從中國一名漫畫家在外網上po的一組漫畫說起。 中國知名漫畫家old先在前些天po了自己手繪的一組新漫畫,標題為「古風混搭」。
  • 韓服是怎麼來的?與漢服有什麼關係?
    所謂「漢服」的衣冠服飾不是簡單的穿衣戴帽問題,是禮儀的載體,思想的體現。「韓服」也是一樣的道理。「華夏文化」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漢文化」的祖源。「漢文化」的基礎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並且「漢文化」有超越國界的輻射圈。僅從服飾來說,漢服的元素也對韓服、和服等都有過重要的影響。
  • 漢服「抄襲」了韓服嗎?
    在高麗王朝時期,李成桂因成功抵禦住元朝紅巾軍的入侵而獲得提拔。之後,李成桂的勢力不斷壯大,於1388年發動威化島回軍,掌握高麗政權,並在1392年自立為王。朱元璋對李成桂的廢主自立有些耿耿於懷,一直不肯正式冊封李成桂為「朝鮮國王」,這樣一來,正式的賜服也就無從實現。建文帝即位後,為了拉攏朝鮮,朱允炆封其子李芳遠為「朝鮮國王」,並賜九章冕服,這是明朝對李氏朝鮮的首次賜服。
  • 韓國人正在用《閃耀暖暖》證明「漢服源於韓服」的謬論
    近日,因韓服事件引發玩家強烈抵制的《閃耀暖暖》,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事件的起因,來自於遊戲中新推出的一套服裝——槿雲重華。官方表示,槿雲重華是韓國傳統服裝,專門為韓國玩家而準備。隨著槿雲重華在《閃耀暖暖》韓國伺服器上線,這件虛擬世界的服飾,竟成為韓國人口中「漢服源於韓服」的佐證之一。
  • 「沒有文化」,於正發表動態批韓國網友大喊中國漢服抄襲韓服
    11月4日,於正在社交平臺針對韓國網友「中國漢服抄襲韓服」的言論,發表了動態。 於正旗幟鮮明指出:「這妥妥的明朝漢服,不能因為當時作為大明屬國的高麗沿用了,就被沒文化的說成『韓服』。
  • 韓國女星不戴手套摸熊貓、韓服與漢服抄襲之爭:崇洋媚外何時止?
    事情曝光出來後,竟然有不少粉絲胳膊肘往外拐,無底線地一味跪舔韓國人。有些病態狂熱的粉絲竟然指出:不但不關心熊貓,反而還倒打一耙說被摸是熊貓的福氣,令人無語。打一個比方,你的孩子剛剛出生卻被一個有著隨時可能有傳染的病人抱一下你會心疼嗎?那些哈韓族們,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嗎?
  • 漢服又是韓國的!千萬粉絲畫師old先新作 被韓國人指責抄韓服
    萬物皆韓國」系列又上新了,這次被碰瓷的居然是中國有千萬粉絲的畫師old先,韓國人指責old先在推上發布的新作抄韓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和小宅看看吧!但是發布後,卻引來韓國網友說沒有標註這是韓服,並且聲討稱「old先抄襲韓國服飾」。而且,聲討的大部分韓國網友在評論圖片中po中國服飾就是清朝服飾,大部分都還是電視劇的照片。
  • 漢服抄襲韓服?死丫頭於正強勢回懟韓國網友:這群沒文化的
    點開一看,原來是韓國網友說漢服起源於韓服,言下之意就是漢服抄襲韓服?乍一聽愣了一下,可看完韓國網友信口雌黃的事由,就明白為什麼於正氣不打一出來了!主要控訴的話就是:真的很失望,這衣服是韓國人的啊。不要錯把韓國文化當成你們中國文化!為什麼要抄襲韓服?別裝不知道!
  • 漢服抄襲韓服?死丫頭於正強勢回懟韓國網友:這群沒文化的!
    想著於正平時和國內網友鬧鬧就算了,怎麼還吵去了國外? 點開一看,原來是韓國網友說漢服起源於韓服,言下之意就是漢服抄襲韓服? 主要控訴的話就是: 真的很失望,這衣服是韓國人的啊。不要錯把韓國文化當成你們中國文化!為什麼要抄襲韓服?別裝不知道! 諸如此類的「控訴」還有很多很多,old先的很多國內粉絲當下也努力地去擺證據,向韓國人解釋漢服文化,甚至為了所有人都能看懂,還有人寫了英語版的說明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