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12月19日,英國宣布,該國境內發現了變異的新冠病毒,且傳播性比已存在的病毒毒株高出70%;19日午夜,英國緊急「封城」,實施疫情最高防控級別——第4級管控措施(Tier 4);截至12月22日,包括法國、德國、比利時、義大利等40多個國家及地區已開始對英國實施旅行禁令,禁止英國起飛的航班入境。
可以說,英國正成為一座內外隔絕的「孤島」。
超40個國家與地區對英「禁飛」,中國跟不跟?
變異病毒到底有多可怕,以致於40多個國家與地區都急切地與英國「保持距離」?從英國的確診病例數據便可直觀感受到其增強70%的傳播力。
據英國媒體梳理,該變異病毒首次發現是在9月,到了11月,統計數據便顯示,倫敦地區25%的確診案例都來自變異病毒;到12月中旬,這一數據已上漲至66%。除此之外,英國包括倫敦地區在內的東南部地區,因病毒的變異,確診病例已呈「指數級增長」。
雖然變異病毒的傳播力大大增強,但世界衛生組織(WHO)卻接連給出了「定心丸」——12月14日,WHO表示:該變異病毒尚未出現質的改變,因此各國無需過於「驚慌」;12月22日,WHO再次強調,目前沒有數據表明這一變異病毒致死率更高。
除此之外,其還表示,多個國家與地區對英國實行旅行限制,這是疫情演變的正常現象,這將對追蹤該病毒發揮積極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40多個國家與地區忙著與英國「保持距離」時,我國作為全球範圍內疫情形勢最平穩的國家,也已做出表態——12月21日,就中國「跟不跟風」的問題,相關部門回應稱,我國將予以認真研究,並作出科學妥善處理,以確保中外人員往來健康有序進行。
或遭斷水斷糧,英國經濟將「二次探底」?
回歸到英國正成為一座「孤島」的問題上,本國封城,超40個國家與地區對其「禁飛」,會對英國造成什麼影響?環球外匯的一篇文章分析稱,短期來看,英國或將因此面臨食物短缺;長期來看,其經濟離二次探底已不遠。
首先是食物短缺的問題。一項研究數據顯示,英國超70%的食品和飲品供應來自歐盟國家,以2018年前6個月的數據為參考,英國在此期間進口的54億英鎊的果蔬中,有19%來自西班牙,11%來自荷蘭。
而在變異病毒肆虐的情況下,除了「禁飛」,歐洲各國還關閉了貨運通道,據相關媒體報導,法國12月20日便宣布禁止英國貨運入境,並切斷了英國通往歐洲的主要貨運通道。英國首相詹森(Boris Johnson)21日表示,貨運通道的被限,將影響英國與歐洲約20%的貨運。
其次是經濟的持續衰退。《經濟參考報》12月初的報導梳理:在經歷了上半年連續兩個季度的萎縮後,英國疫情已有好轉,第三季度經濟雖然依舊下降,但環比已增長15.5%。但若疫情再度加重、防疫措施再次收緊,則英國四季度的經濟可能「完全沒有增長」。
美國媒體的預測也顯示,原本四季度英國經濟的萎縮在1%左右,而變異病毒事件的發酵,很可能使該國2021年一季度的經濟反彈也「岌岌可危」——21日,該美國媒體修改了預測,預計2021年初英國經濟將再次萎縮。
更糟糕的是,除了變異病毒,英國還面臨著「無協議脫歐」的難題,而根據英國央行行長安德魯·貝利的觀點:「無協議脫歐」給英國帶來的長期損害將大於疫情。
文 | 李銀蘇 題 | 凌明 圖 | 饒建寧 審 | 劉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