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古裝劇

2021-03-03 虎嗅APP

2017年11月,在某食品零售公司市場部供職的張欣剛剛拿到《如懿傳》招商計劃書。

 

翻完18頁的文件,她一邊感慨「實在太貴」,一邊掂量手裡的預算能投哪類廣告,「真不夠還可以選擇《贏天下》,性價比更高點」。可這個煩惱並沒有困擾她太久。隨後,張欣接到通知,90集的《如懿傳》因故不能於12月20日在江蘇衛視、東方衛視上星播出,播出時間待定。

 

最後,她的公司選擇投放臨時提檔播出的現代劇《戀愛先生》。「這個戲已經是最近排播的電視劇裡賣相不錯的了。」張欣說。

 

至於《如懿傳》未能如期播出的原因,她一直都不清楚。唯一確信的是,電視劇市場的風向已經徹底改變,而她和她的公司必須準確把握。

 

翻拍劇已經取代大女主、高投資的古裝劇,成為電視劇市場的新寵

而這撥翻拍潮與以往有很大不同。曾經的翻拍劇都以經典武俠或是瓊瑤IP為主,而這次的翻拍則瞄準了現代偶像劇。

 

除去《倚天屠龍記》《絕代雙驕》這類被數次翻拍經典武俠IP之外,《流星花園》《泡沫之夏》《薰衣草》《轉角遇到愛》《放羊的星星》這類偶像劇也在翻拍名單上,而其中《流星花園》《泡沫之夏》已經被多次翻拍。當然,海外IP也不會被放過。翻拍過《深夜食堂》《東京女子圖鑑》之後,美劇《緋聞女孩》的中文版拍攝也已經提上日程,由愛奇藝和小糖人公司聯合出品,計劃將於今年7月正式開機。

 

許多現實題材類電影也將以電視劇的形式被重新搬上銀幕。其中包括《七月與安生》《夏有喬木雅望天堂》《滾蛋吧腫瘤君》。

 

以往的翻拍經驗不止一次告訴市場,不論是本土的古裝武俠還是引進歐美日韓的IP,最終口碑和收視都不盡如人意,可翻拍風潮仍然愈演愈烈。

 

炒冷飯愛好者們

 

面對洶湧的翻拍大潮,外界將矛頭直接指向了編劇,甚至質疑整個行業的創造力下降。

 

「編劇行業是消失了嗎?」在韓劇《請回答1988》內地翻拍版定名為《我們的青春期》時,有娛樂博主發微博質問道。

 

確實,2018年被定義為翻拍年並不過分。根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宣布翻拍並備案的電視劇超過20部。至於頻繁重拍的原因,大多數人都認為是編劇無能。

 

對此,一位導演不以為然:「不。是製片人都是冒充的。」一位資深影視投資人也向虎嗅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大面積翻拍其實和編劇沒有任何關係,真正能決定拍什麼的還是影視公司。」

 

而實際上,翻拍的效果並不盡如人意。

 

《泡沫之夏》可以算作其中一個典型IP。它在2010年和2016年分別被拍成電視劇、電影,今年5月又被二次翻拍成電視劇在浙江衛視播出。

 

5月10日的收視僅為0.437%,市場份額3.1%。在同時段衛視排名跌出前五,排名低於上海衛視、北京衛視、湖南衛視、江蘇衛視、山東衛視。口碑同樣不樂觀。一共僅有2252人為這部劇打分,豆瓣評分僅為5.9。而8年前播出的電視劇版,得分也僅有5.9。

 

而今年3月,光線傳媒投資翻拍的《新笑傲江湖》也同時在優酷和騰訊視頻播出,豆瓣評分僅為2.4,騰訊視頻播放量僅為4.4億,遠遜於2012版《笑傲江湖》5.1的評分和18.5億次的播放量。

 

不論是武俠還是現代題材,翻拍劇的成功率都極低,但這仍然沒有熄滅影視公司繼續押注於此的熱情。

製片人都盲目嗎?未必。

 

毫無疑問,翻拍劇最大的優勢是安全指數極高,這並不僅僅是指市場接受度,更是從審查安全的角度考慮。

 

2018年的翻拍劇受到追捧,是因為此前的大女主古裝劇普遍受到嚴格監管。

 

電視劇的紅線

 

「我們老闆從前還嘆氣,怎麼就投不了《如懿傳》這種劇呢?」長期從事影視項目投資的薛萌解釋,「那都是要關係很好才能搶到份額。」

 

彼時,不論對於投資方還是廣告主來說,選擇大投資的古裝劇都意味著穩賺不賠。從虎嗅拿到的《如懿傳》招商案中,全程冠名的價格高達1.2億,聯合戰略合作夥伴的權益價格為1億;視頻網站的中插前標板叫價2400萬。對於廣告主來說,手裡沒有千萬級別的預算,根本別想上桌

 

曾經的大古裝確實有這樣的底氣,這是由市場的供需決定的。

 

從《甄嬛傳》成為現象級的劇集開始,大女主、高投資的古裝劇就清一色由電影明星擔任主演。曾經,電影咖、電視咖、綜藝咖的地位涇渭分明,而古裝劇的出現模糊了這個界限。

 

細看現在大女主、高投資的古裝劇無一例外不是由電影明星出演。《如懿傳》女主找來周迅,《大明皇后孫若微傳》由湯唯主演,《凰權·弈天下》的男女主演分別是陳坤和倪妮。這些演員之所以願意「從大銀幕走下來」,原因不外乎是片酬和名氣。

 

根據《如懿傳》製片方新麗傳媒提交的IPO預披露文件顯示,主演周迅與霍建華90集的打包價格分別為5350萬和5071.7萬。「電影確實是藝術,可電視劇也有好處——落袋為安。」一位資深從業者表示。

 

視頻網站所展現出來超強購買力,更讓製片人願意押注於此。《如懿傳》由騰訊視頻獨家採購,版權價高達900萬/集,全劇版權價格高達8.1億;《巴清傳》的網絡獨播價格為750萬/集,全劇版權價為4.5億。

 

但大女主古裝劇的熱潮並沒有維持太久。從2017年開始,它的命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從去年臨時調整檔期以來,《如懿傳》的開播時間始終沒能確定。業內人士猜測,大概是由於古裝劇播出份額的限制。而張欣則給出了更具體的回答:

 

政策不允許出現篡改歷史、後宮活動的劇目播出,因此正在進行更改。不止《如懿傳》,很多拍攝完畢的大IP古裝劇都播不出來

 

確實,在最嚴「限古令」出臺後,不少古裝劇都不得不面對等了兩三年也無法播出的命運。包括《愛無痕》《謀聖鬼谷子》《重耳傳》《蔓蔓青蘿》等劇,時間最長的一部《謀聖鬼谷子》已經積壓五年難以播出。除此之外,虎嗅近期得到的消息,一部原定於本月播出、與玄武門事變有關的古裝劇也被臨時叫停。

這些劇集被積壓或叫停的原因,並沒有清晰的說法。

資本再次投票

在古裝劇面臨嚴格監管之後,資本開始調轉方向,力求穩妥。

「現在大家都希望投一些現代的、主旋律的影視項目了。」張欣說。

 

製片人也自然落葉知秋,重新進行了選擇。資本的意志從電視劇備案公示中可以窺見一斑。2018年4月,參與備案公示的電視劇一共110部,其中現當代題材96部,佔總數的87.3%;古代題材14部,佔比僅為12.7%。而在一年前,2017年1月,古代題材電視劇的備案21部,佔公示總數比例超過20%。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視劇政務平臺

而對於力求穩妥的廣告主來說,則傾向於選擇現實主義題材或是反應年輕人創業類的電視劇。

 

張欣說: 「我們品牌方不論是在品牌植入還是廣告宣傳,都會按照政策去選擇。」我們從張欣處獲取的信息來看,私自篡改歷史、宣揚宮鬥的古裝劇將遭到嚴格限制。可以給出的另一個參考數字是,2017年4月~6月間,古裝題材備案為46部,而整個二季度獲得發行許可共計5部,批准發行比例僅佔備案總數10%。

未來,政策將大力扶持現實題材和主旋律的電視劇。

而那些被積壓或是禁止播出的劇集,最終的損失全部需要製片方承擔。

以《巴清傳》為例,唐德影視的投資佔總成本的70%,在主演高雲翔涉嫌性侵的消息曝光之後,唐德股價應聲下跌,3月29日當天市值蒸發近8億。根據5月16日網友爆料的消息顯示,《巴清傳》最終很可能由李晨頂替高雲翔重拍所有戲份。畢竟一旦最終無法播出,唐德影視很可能需要向東方衛視、江蘇衛視以及優酷平臺支付違約金。

面對製片方承擔全部風險的局面,有影視博主提出《巴清傳》的案例或許會催生新的保險種類。實際上「完片擔保」在好萊塢電影產業乃至全球電影產業上都已經運作成熟。這樣的金融產品不能保證影片盈利,但可以確保影片在預算內按時交付。在導演、演員生病或受傷的情況下,擔保方可以承擔由此所產生拍攝延誤的損失。《臥虎藏龍》就是靠「完片擔」保撐過了主演受傷的時間。

但對於國內來說,影視工業化的程度不夠,金融保險業也對整個影視劇的製作流程不夠了解,是「完片擔保」在國內推進的困難。而最關鍵的部分是,由於未通過審批導致的影片不能拍攝、不能提交播放和發行的情況,不在現有「完片擔保業務」的擔保範圍之內。

也就是說,由於政策所帶來的風險,仍將是核心風險。製片方獨自面對的局面,短時間無法改變。

這就不難解釋翻拍劇突然受到資本和市場熱捧的原因。此前的劇集已經有了市場認可,通過審查也更加容易。許多翻拍劇都選擇了單獨一家視頻網站播出,也可以提前錨定收益和播出渠道。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現實題材與翻拍戲將成為主流。一位影視投資人對虎嗅表示:「市場需要多元化的內容和創新。可是在此之前,安全還是第一位的。」

相關焦點

  • 2019電視劇風向標報告:集數減少,古裝劇減半,宮廷劇消失
    電視劇集數減少,古裝劇減半,宮廷劇消失2019年,相關部門對影視行業進行了全方位治理、多維度規範。此外,相關部門在內容的調控上也不遺餘力,不僅在重要宣傳期禁止古裝劇、偶像劇等娛樂性較強的劇種播出,而且加強了對宮鬥劇、諜戰劇、抗戰劇的內容審查和備案,對注水劇、翻拍劇也深入挖掘瓶頸癥結,始終保持高壓(廣電總局重點審查:宮鬥劇、抗戰劇、諜戰劇、注水劇、翻拍劇|政策解讀)。
  • 莫名消失的古裝劇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夾縫中求生存常看劇的觀眾都知道,古裝劇一直是國產劇數量龐大、佳作頻出的一個劇種。而且,已經播完的古裝劇也可能因為模稜兩可的原因從網站上被下架,比如今年熱度和口碑都還不錯的《東宮》,至今還沒恢復。人們普遍認為是為了整改劇裡的擦邊球畫面,但也有人指出,可能也因為2014年湖南臺的古裝劇份額已經用光,把武媚娘推到1月1號重新播出後,使用的就是來年的古裝劇份額了。
  • 日本古裝劇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然而,近年來曾經在日本紅極一時的古裝劇,正在快速邊緣化,逐漸淡出了日本民眾的視線。NHK製作的古裝劇《義經》宣傳海報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日本各個商業電視臺製作、播出的古裝劇就不斷減少。隨著2011年《水戶黃門》播出結束,日本商業電視臺播放古裝劇的常規體制就逐漸式微。如今除了公共電視臺一年一度的製作一些古裝劇外,日本商業電視臺上基本看不到大型古裝劇。
  • 從楊明娜離婚說起,「消失」的古裝劇女神們都去哪裡了
    像這樣驚豔過一批電視兒童的女演員們,現在都逐漸消失了那些逐漸消失的童年古裝劇女神身上但是出演完《小魚兒與花無缺》後,她就「消失
  • 《獨孤皇后》全網下架,古裝劇再起404風波?
    文 | 四一從3月底開始,古裝劇市場一直不太平,網絡上先是傳出「網絡劇限古令」,隨後再次傳出解除限制的消息。官方雖然並未出臺明確文件,但是古裝劇市場卻已經是人心惶惶。進入4月,《新白娘子傳奇》《封神演義》等幾部古裝劇相繼上線,給古裝劇團隊吃了顆定心丸。然而,4月5日,古裝劇風波再起。
  • 古裝劇大火,雖然離現實較遠,但離夢最近
    進入12月以來,大批古裝劇扎堆上線,範閒朝堂鬥詩、朱元璋畫像、蕭定權腳滑等相關話題也頻上熱搜,引發追劇熱潮。古裝劇為何扎堆播出,2020年古裝劇是否要回暖?,古裝劇進入低潮。  由於古代題材劇的相關政策收緊,今年平臺對於古裝劇的選擇也更加謹慎。多部本該在暑期檔播出的電視劇被積壓,觀察近期播出的幾部古裝劇,大多都在2018年就已完成拍攝,而《大明風華》《錦衣之下》則是2017年開機的項目。
  • 「雙頂流」炸場陣容,能救古裝劇嗎?
    演員陣容的強強聯手之下,古裝劇是否能在「限古令」和疫情兩朵陰雲皆未散去的情況下,一改古裝劇市場的頹勢,再為國產劇帶來爆款呢?2019年1月,《北京日報》列舉了宮鬥劇的5大罪狀,宮鬥劇也消失在衛視白天檔,釋放出純宮鬥劇與一線衛視徹底絕緣的信號。2019年3月份,傳說中的最嚴「限古令」頒布,要求「從3月底到6月底,包括武俠、玄幻、歷史、神話、穿越、傳記、宮鬥等在內的所有古裝題材網劇、電視劇、網絡大電影都不允許播出」,給了古裝劇市場當頭一棒。
  • 古裝劇2019「內容篇」:播出即贏,玩的都是心跳和刺激
    整個三月份,電視臺沒有一部古裝劇播出,視頻平臺也僅僅只有《招搖》、《獨孤皇后》和《倚天屠龍記》三部。 然而就是在此情況下,古裝劇市場仍然遭遇史上最嚴「限古令」來襲。對此業內人士也分析過:主要是因為2019年是建國70周年,關注人民生活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成為主旋律,因此古裝劇遇冷。 不管原因如何,此「新規」確實波及甚廣。 視頻平臺上在播或已經播出的古裝劇,均在視頻平臺的推薦位上消失。
  • 國產古裝劇,求求你看看「編發+​髮帶」吧
    說來,古裝劇的題材廣泛,有武俠、宅鬥、宮廷、言情、神話、仙俠等類型,所以,編劇既可以架空歷史後展開想像,又能夠根據古代傳說改編故事,還可以將現代人置於古代,繼而創作出穿越劇。這是古裝劇所獨有的魅力,其他的現代劇無法企及。
  • 現在的古裝劇,求你們別再迷戀現代感妝容了
    一、古裝劇早就「現代化」將現代妝容「嵌入」古裝劇裡,是影視圈的常見現象,觀眾們見怪不怪,劇方也覺得沒什麼不妥。,沒什麼值得宣傳的,縱觀同時期的古裝劇,你方明白什麼叫「用心」。「兩大門派」,有人從古畫中得到靈感,有人則喜歡現代元素,神話劇《歡天喜地七仙女》便是古裝劇的創新產物。
  • 從《鶴唳華亭》《靈劍山》看古裝劇如何峰迴路轉
    緊接著,趙麗穎diss《有翡》劇本過度改編、楊紫粉絲呼籲《青簪行》尊重原著事件又相繼爆發,讓古裝劇再次回到了大眾關注的焦點。這不禁讓我們感到疑惑:「古裝劇真的回暖了嗎?」這段時間,觀眾對古裝劇的印象大多還停留在6月的《陳情令》和《長安十二時辰》。進入11月後,「百日展播」進入尾聲,電視劇市場重現百花齊放的局面,似乎也給了古裝劇一線生機。在這個層面上,「《有翡》事件」和「《青簪行》事件」雖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但也讓久違的古裝劇重新走進了觀眾的視野。
  • 8年播出307部古裝劇 但8分精品劇僅15部 2018消失的「帝王艷后」不能怨政策
    在這當中,古裝劇應該是「積壓重災區」。而從2018開年開始,關於各大頭部古裝劇的利空消息就接連不斷。 同時大量資源、資本的湧入,水漲船高的薪酬也吸引著一眾電影大咖「自降身價」投身古裝劇,包括《曹操》的主演姜文;《天下長安》的主演張涵予、李雪健;《帝凰業》的主演章子怡;《如懿傳》的主演周迅、霍建華;《大明皇妃孫若微傳》的主演湯唯、朱亞文;《凰權·奕天下》主演陳坤,倪妮...但即便吸引到大投資、大明星,能賣出高價錢,也無法逆轉古裝劇即將面臨的多舛命運。
  • 娛樂圈顏值斷層嚴重,古裝劇裡已經找不出帥哥?
    結果轉眼到了另一部古裝劇,因為濾鏡少了幾層,他的顏值短板就比較明顯了。說到古裝劇男主,那就必須提這兩年口碑最好的張若昀,從《慶餘年》到《雪中悍刀行》,他不僅收穫了口碑,也收割不少人氣。平心而論,這幾年古裝劇裡的男主造型,大部分都是一言難盡,很難有大帥哥。現在的男明星們很難有讓人驚豔的,全部都走接地氣風格,顏值越來越沒有優越感。
  • 古裝劇水逆?失寵?《櫃中美人》定義古裝劇「萌流派」
    最嚴限古令、撤檔、臺轉網、水逆、失寵……近期各種「古裝劇唱衰論」風頭正勁。難道古裝劇真的要走下坡路了?古裝劇急需創新升級,以適應播出平臺、審查政策、受眾偏好等多種環境因素的變化。《櫃中美人》的探索,或許能夠給業內同行帶來一些啟示。
  • 古裝劇要「涼」了嗎?
    並且觀眾也發現,2018年已經過了一半,但衛視黃金檔的古裝劇卻不見蹤影。自去年熱播的《那年花開月正圓》至今,讓人印象深刻的古裝劇幾乎沒有。古裝劇究竟怎麼了?古裝劇要「涼」了嗎?每年的開年大劇都是各大衛視的重頭戲,也是最能出全民爆款的黃金時段。通常情況下,開年劇都是主打古裝劇,比如2015年的《武媚娘傳奇》,2016年的《羋月傳》,2017年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
  • 現代古裝劇造型不如以前的古裝劇您可能說反了
    昨天晚上有位不知道男女老少的人跟我說現在的古裝劇不如以前的古裝劇,我覺得他說反了。因為在80年代人們忙著賺錢養家對歷史並不那麼認真,古裝劇的造型其實並不很在意歷史,甚至80年代的清朝劇都不剃頭就直接扎個辮子意思意思,清朝之外的古裝劇就是隨便扎個布條 意思意思 明朝時代背景的劇也沒有明朝特有的網巾。
  • 陳文錦最後怎麼消失了?
    陳文錦就是一直跟著吳邪他們的泥人,雖然也吃了半成品的長生不老藥,但是一直留在隕石,所以並沒有像霍玲那樣變成禁婆,但是在後面的劇情中,陳文錦卻突然消失了。而張起靈原本就失去過記憶,後來到了關鍵時刻又再一次失憶,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接下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吧!1、陳文錦為什麼會消失身為老九門的後人,陳文錦從小是練過功夫的,而且學歷也很高,不然不可能年紀輕輕就成為西沙考古的領隊。
  • 3-6月古裝劇全面禁播!
    其實,從最近行業的一些動向也不難發現此事早有預兆,日前,三大視頻網站劇集推薦位上熱門古裝劇《東宮》《招搖》《倚天屠龍記》已經全部消失。此外,《獨孤皇后》原製片人@北西先生3月18日發布微博表示《獨孤皇后》大結局後將從網絡消失,並稱是永久下線,之後其又表示播到25日將徹底消失,這或許和今日所爆新規不無關係。
  • 韓國古裝劇TOP5
    哈囉,大家好,相信小夥伴們多多少少看過韓劇吧,但是大家看的韓劇大多應該都是現代劇,霸道總裁愛上我、青春校園愛情片、車禍癌症治不好……咳咳,言歸正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韓國古裝劇呢?接下來,小編給大家盤點近年來韓國古裝劇TOP5,一起來看看吧!
  • 限古令「微服出巡」:未落地恐慌一片,古裝劇宣發進入空窗期
    3月下旬,多位微博娛樂博主爆料稱6月之前所有古裝劇都不允許播出,已播出的撤掉首頁版面,未播出的全部擇日再排。 僅僅三四天後,又傳出由於輿論壓力反彈,該政策面臨解禁,古裝劇4月可逐步上線,但視頻平臺每月15號之前要報備上線古裝劇情況,未拿到上線許可的不可提前排播和宣發,對此平臺方們還籤了保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