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播出307部古裝劇 但8分精品劇僅15部 2018消失的「帝王艷后」不能怨政策

2021-02-11 話娛

天氣逐漸炎熱,電視劇市場依舊冷清。從近一周的CSM52城省級衛視黃金檔單天收視TOP20劇目來看,保持收視破1的劇目數量只有一部,且《幸福照相館》《硬骨頭之絕地歸途》《東風破》等一半以上的在播作品為多輪劇。

而如此低迷的收視已成為今年以來的螢屏常態。如一季度收視率破一的電視劇僅有11部,且最高為1.6。收視率普遍的同時,國產劇也逐漸走向臺前多輪劇目層出不窮,臺後積壓劇目不見天日的尷尬局面。

積壓劇現象愈演愈烈,一方面由於電視劇價格飛漲,導致二三線衛視逐漸在首播劇的爭奪戰中喪失話語權,不得不靠多輪劇填補黃金劇場的空檔;另一方面,部分劇迷因自身品質欠佳,題材受限,或因某些不可抗拒因素,只能轉網或者直接壓在手中。

在這當中,古裝劇應該是「積壓重災區」。

古裝劇成「積壓重災區」  《如懿傳》《巴清傳》等大劇命運叵測

據虎嗅網報導,在最嚴「限古令」出臺後,不少古裝劇都不得不面對等了兩三年也無法播出的命運。包括《愛無痕》《謀聖鬼谷子》《重耳傳》《蔓蔓青蘿》等劇,時間最長的一部《謀聖鬼谷子》已經積壓五年難以播出。

尤其是對於如今動輒投資兩三億元的古裝大劇,如果不能如約在電視臺播出,不管是延期還是積壓,都無異於致命打擊。

而從2018開年開始,關於各大頭部古裝劇的利空消息就接連不斷。先是《如懿傳》《贏天下》未能如約而至,《天下長安》即將播出之時突然跳票,一部原定於5月播出,講述玉雕藝人的年代跨越劇也被臨時叫停;

再有《如懿傳》據稱曾送審3次,但3次都因「情節有敏感處」而未通過審核;還有改名風波,《帝王業》更名為《帝凰業》,《贏天下》更名為《巴清傳》,《凰權》更名為《凰權·弈天下》再變更為《天盛長歌》;

隨後又有《巴清傳》遭遇了秦粉「投訴」和男主角疑似性侵案。近日,據微博爆料,李晨救場範冰冰,綠布補拍攝高雲翔的戲份。

雖然唐德影視相關負責人稱「為了做備選方案,我們做了技術測試目前還沒有接到取消高雲翔相關戲份的通知。」

但這部劇能否順利播出目前仍不確定,唯一確信的是,今年的電視劇市場風向已經徹底改變。

市場風向徹底改變  靠古裝劇賺快錢行不通了?

曾幾何時,選擇大投資的古裝劇似乎就意味著穩賺不賠。據虎嗅披露的《如懿傳》招商案中,全程冠名的價格高達1.2億,聯合戰略合作夥伴的權益價格為1億;視頻網站的中插前標板叫價2400萬。

《如懿傳》招商案 來源:虎嗅網

播出平臺所展現出來超強購買力,也讓製片人願意押注於此。根據唐德影視2017年的財報數據,《巴清傳》首輪衛版權方江蘇和東方衛視各自支付了23250萬元,共計4.65億,平均單集775萬元。另外,優酷支付版權費4.5億元,平均單集750萬。首輪版權費合計收入9.15億元。

 

同時大量資源、資本的湧入,水漲船高的薪酬也吸引著一眾電影大咖「自降身價」投身古裝劇,包括《曹操》的主演姜文;《天下長安》的主演張涵予、李雪健;《帝凰業》的主演章子怡;《如懿傳》的主演周迅、霍建華;《大明皇妃孫若微傳》的主演湯唯、朱亞文;《凰權·奕天下》主演陳坤,倪妮...

但即便吸引到大投資、大明星,能賣出高價錢,也無法逆轉古裝劇即將面臨的多舛命運。

一個有意思現象是,自《那年花開月正月》收官至今,電視劇收視榜上已經很久沒看見古裝劇的影子了。在今年的播出環境下,過去兩年古裝劇盛行用「流量演員+大IP」的模式明顯遇冷。

8年播出307部古裝劇  8分精品劇僅15部

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造成種種現象背後的原因與去年年底盛傳的2018新「限古令」政策不無關係,古裝劇儼然從「繁榮之地」,成了行業人不敢輕易觸碰的禁地。

圖片來源 虎嗅網

但在小編看來,古裝劇處於如今的尷尬之地,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自身內容:

政策趨嚴不是因素,而是必然結果。

中國影視行業有個最大的特點,哪個類型電視劇火了,都「一窩蜂」去拍。

比如在2011年《甄嬛傳》大熱之後,便掀起了一陣古裝IP大劇的浪潮。據【話娛】小編根據豆瓣條目統計,2011年—2018年5月18日,內地一共播出了307部古裝劇(含網劇),但其中豆瓣評分在8分以上的精品劇僅有15部,分別為:

《步步驚心》《畫江湖之不良人》《軍事聯盟》《虎嘯龍吟》《大清鹽商》《琅琊榜》《甄嬛傳》《楚留香新傳》《蒼穹之昴》《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大秦帝國之崛起》《大秦帝國之縱橫》《舞樂傳奇》《鏢門》《趙氏孤兒案》。

可見,精品古裝劇是多麼稀缺。

雖然近年來古裝劇的數量、集數屢創新高,製作成本也是節節攀升,然而尷尬的是,很多劇在賺足眼球的同時卻並未贏得口碑,像《甄嬛傳》一樣的「爆款」古裝劇更是屈指可數。

相反,劇情同質化、製作粗糙、摳像、替身、演技差等一系列問題卻被網友頻頻挖出。那些熱衷於帝王將相、后妃佳人專注勾心鬥角的古裝劇,不僅為觀眾所詬病,也影響了中國電視劇的整體形象和健康發展。

經過2018年的這一波寒流,其中的經驗教訓想必已經引起了電視劇創作者們的重視和反思。 

如何面對寒流?正如「上海電視節」所言:以古喻今,關照當下,看見未來;講述古代人物,切入現代視角,注重精神內核,弘揚中華文化,這樣的古裝劇,才能不負觀眾和時代對文藝工作者的期待,才能成為永不落幕的中國劇場的優質內容。

作者:湖南豬血丸子

應聘簡歷發送郵箱2529607074@qq.com

轉載、投稿、商務合作可掃我

微信號:huayu1905

相關焦點

  • 古裝劇要「涼」了嗎?
    據豆瓣條目統計,從2011年到2018年5月,內地一共播出了307部古裝劇(含網劇),但豆瓣評分在8分以上的精品劇僅有15部。「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為什麼古裝劇要「涼」了。按照之前的排期,《巴清傳》本該作為2018年衛視的開年大戲播出的,結果至今檔期仍未確定。並且觀眾也發現,2018年已經過了一半,但衛視黃金檔的古裝劇卻不見蹤影。自去年熱播的《那年花開月正圓》至今,讓人印象深刻的古裝劇幾乎沒有。古裝劇究竟怎麼了?古裝劇要「涼」了嗎?每年的開年大劇都是各大衛視的重頭戲,也是最能出全民爆款的黃金時段。
  • 2018至今衛視僅上檔15部古裝劇,古裝市場曙光何在?
    傳媒內參導讀:截止11月26日,各大衛視共計上檔了15部古裝劇,從市場表現來看,大多數反響平平。 然而播出平臺受限使這些古裝劇的影響力自然無法與衛視黃金強檔相比,再加上本身質量不過硬,因此今年至今仍沒有一部熱門古裝劇誕生,截止11月26日,各大衛視共計上檔了15部古裝劇,從市場表現來看,大多數反響平平。
  • 2018年15部臺播古裝劇全解析,先網後臺、爆款難覓,IP折戟,部部驚心
    2018年對於衛視古裝劇是寒冷的一年,先是周播劇前赴後繼,後是男頻大IP左右為難,有人衝破圈層收穫頗多,更多的則是高開低走,悄然落幕。但這其中,一定有著不為人知的規律可循,劇研社梳理今年衛視播出的15部古裝劇,試著分析深埋其中的六大現象,看能否衝破迷霧,看清本質。
  • 《今夕何夕》等多部劇「空降」,2020古裝劇市場還有爆款嗎|復盤
    那些年掀起全網追劇熱潮的爆款項目,如《甄嬛傳》《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延禧攻略》《陳情令》等,至今仍保持著多方數據記錄,成為劇集市場中一道亮麗風景。然而,近年來隨著市場政策對古裝劇的管控,古裝劇風頭式微、播出難,早已成行業內公開的秘密。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市場中成功上星的古裝劇僅達8部,其中不少頭部古裝劇都迎來了「反響平平」的厄運。
  • 消失的古裝劇
    「編劇行業是消失了嗎?」在韓劇《請回答1988》內地翻拍版定名為《我們的青春期》時,有娛樂博主發微博質問道。 確實,2018年被定義為翻拍年並不過分。根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宣布翻拍並備案的電視劇超過20部。至於頻繁重拍的原因,大多數人都認為是編劇無能。 對此,一位導演不以為然:「不。
  • 《狼殿下》等多部劇「空降」,2020古裝劇市場還有爆款嗎?|復盤
    據不完全統計,這已經是近段時間市場中空降的第七部電視劇。前有《燕雲臺》、張一山版《鹿鼎記》臨時官宣登陸衛視,後在民國劇《情深緣起》、現代題材《愛的釐米》追隨,電視劇市場「空降」播出成常態。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空降」作品中,古裝劇數量佔據頭部。一來,這主要是近期劇集市場古裝劇作品上新較多的緣故;二來,也是在「限古令」政策的嚴加管控下,古裝劇、尤其是頭部古裝劇遠離宣發久已。
  • 2019年現9部「劇王」幕後:古裝劇減少 都市愛情劇熱度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出2019年9部「劇王」,從中可以看出2019年劇集市場的一些變化。記者查詢骨朵劇集排行榜發現,2019年,全網熱度最高的劇集共有9部。其中,除8月、9月的《陳情令》和11月、12月的《慶餘年》為網絡劇外,其餘皆為電視劇。
  • 10部評分破8的神級古裝劇!《宸汐緣》8.3分,《步步驚心》8.4分,這部神劇高達9.4分
    有些經典劇就是值得一再回顧,就算看了N遍還是讓人覺得精彩,近期微博上就有不少網友在討論那些值得N刷的經典古裝劇,這些劇的評價都非常高,以下10部評分破8的神級古裝劇,《宸汐緣》8.3分,《步步驚心》8.4分,這部神劇高達9.4分!
  • 2019電視劇風向標報告:集數減少,古裝劇減半,宮廷劇消失
    網視互聯(ID:wxs360)對《報告》進行深度解讀,通過分析2019年的政策風向和劇集市場,提前預測未來的行業趨勢。電視劇集數減少,古裝劇減半,宮廷劇消失2019年,相關部門對影視行業進行了全方位治理、多維度規範。
  • 《如懿傳》被刪減後又慘變周播,2018年古裝劇涼了翻拍劇火了?
    2018年可謂是古裝劇的「寒冬年」,在新規中明確指出了對古裝劇的限制,被稱為最嚴「限古令」毫不為過,私自篡改歷史、宣揚宮鬥的古裝劇將遭到嚴格限制。而未來,政策將大力扶持現實題材和主旋律的電視劇。2018年4月,在廣電總局的公示中,參與備案的電視劇一共110部,其中現當代題材96部,佔總數的87.3%;古代題材14部,佔比僅為12.7%。
  • 11月最火的4部古裝劇,《將夜》僅排第二,第一部網播量已破8億!
    2018年也播出了不少古裝劇,到11月份,最受關注的古裝劇大概就是以下這4部了。第四部:《雙世寵妃2》小編覺得《雙世寵妃2》這部劇比較適合年輕觀眾,很多對白和情節設計略顯尷尬,但是從豆瓣7.7分的成績來看,觀眾對網劇還是挺寬容的。
  • 古裝劇風波不斷,重壓下如何突圍?
    近年來,古裝劇大批量湧現,迅速佔領市場,隨之而來的是為了吸引流量,各種極端價值觀和歪曲歷史的現象在古裝劇中流行起來,這種現象使古裝劇成為監管層的重點調控對象。穿越劇、宮鬥劇自2012年起被禁止在上星頻道的黃金時段播出。2013年監管層要求古裝劇在數量上不得超過電視臺播出總集數的15%。
  • 豆瓣9.8分以上的國產電視劇:十部豆瓣高分經典國產劇
    一直以來,電視劇市場有著這樣一條鄙視鏈:追英劇的瞧不起追美劇的,追美劇的瞧不起追日韓劇的,追日韓劇的瞧不起追港劇的,反正追國產劇的總處於鄙視鏈最底端。的確,如今越來越多粗製濫造的國劇充斥著電視熒幕,霸佔著影視網站首頁。但人們往往選擇性忽視真正屬於中國製造的精品之作。
  • TVB古裝劇迷必看的8部劇
    《神鵰俠侶》這部劇應該所有的80後都很熟悉吧。該劇由古天樂、李若彤、傅明憲、李綺紅、張可頤、蘇玉華等主演。劇集改編自金庸的同名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主要講述了南宋末年,楊過和小龍女經歷了一番悽美愛情與江湖恩怨的故事。古天樂跟李若彤簡直演得太完美。那時候的古天樂還是白古。
  • 15部豆瓣8分以上的頂級網劇,錯過太可惜了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15部近兩年豆瓣評分8分以上的網劇。每一部都是精品,千萬不要錯過哦!整部劇集武俠,江湖,懸疑於一身。劇情緊湊,邏輯嚴謹,演員演技過關,人物塑造鮮明。故事環環相扣,推理有理有據,有輕鬆,幽默的元素調節,整個電視劇看下來既有燒腦的部分又有詼諧搞笑的輕鬆時刻。據說第二季正在製作中,有望在2021年播出。
  • 楊冪主演的八部古裝劇,《扶搖》僅排第五,第8部真心沒看過
    楊冪主演的電視劇真心好看,特別是古裝劇,每每這些劇播出後,觀眾們都會爭著為它刷出新的流量記錄,還一併帶紅與她合作的男主和其他配角演員
  • 2018過去了100天,韓國已經有7部超過8分的電視劇了……
    剛剛看到微博熱搜「2018第100天」,日子過得真快啊,正好小七也想整理一下2018年過去的這100天,各國都出了哪些精品電視劇呢?首先是韓國的7部精品電視劇(其中有6部還沒有完結),以豆瓣評分排列:TOP07:《能先接吻嗎?》豆瓣評分8.2,總32集,已播出30集《能先接吻嗎?》
  • 2018現實題材劇打頭 古裝劇集體「水逆」
    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在北京衛視周播的《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如今竟然上了北京衛視的黃金檔,一部劇在同一家衛視的黃金檔和周播劇場同時播出,也算得上是「活久見」了。三部古裝大劇紛紛不走尋常路,2018一開年,古裝劇迎來的這波 「水逆」勢頭看似不小。《戀愛先生》領跑黃金檔 收視前20隻有一部古裝劇
  • 2020年國產劇有多猛?一年19部8分劇,張嘉益新劇僅排第六
    在20部高分劇中,廖凡、白宇主演的《沉默的真相》表現最佳,高達51萬多人評價,評分達到了9.2分,而這是自《琅琊榜》之後,近5年口碑最佳的國產劇。秦昊主演的《隱秘的角落》一度大火,劇中張東升的"爬山梗"一時被全網玩壞了。這部劇45萬多人給出了滿分評價,82萬人評價高達8.9分。
  • 2018年評分最高的8部電視劇都有哪些盤點 大江大河居榜首!
    大家好,首先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在過去的2018年,上映了很多部各種題材的電視劇,其中質量也是良莠不齊,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去年評分最高的幾部國產劇。第一名:《大江大河》,由王凱、楊爍、董子健主演的當代題材電視劇。(豆瓣評分8.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