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過格萊美的中國歌手,他們是「華語樂壇之光」嗎?

2020-12-19 百度百科

出席過格萊美的中國歌手,他們是「華語樂壇之光」嗎?

葛萊美獎是美國年度四大娛樂獎項之一,相當於是音樂界的奧斯卡。在音樂人眼裡,能夠出席格萊美就已經是一種認可和榮譽了。中國出席過格萊美的歌手也是屈指可數,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出席過格萊美的中國歌手吧。

張藝興

登場第61屆格萊美

張藝興以韓國偶像男團EXO成員出道,兼具唱跳能力,一經出道就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可謂是紅極一時的男團。團內四個中國成員紛紛選擇回國發展之後,被網友冠上了「歸國四子」之名,開啟了我們中國內地的偶像流量時代。他們在回國之後都取得了很好的發展,2019年,張藝興擔任動感101音樂大使出席格萊美。

易烊千璽

登場第60屆格萊美

易烊千璽,TFBOYS成員之一,組合自從成立以來就收到了很多的關注,他們三個成員也算是我們「看著長大」的國民偶像了。從出道至今,他們所受的非議也沒有停止過,不過他們一次又一次用亮眼的成績證明了自己的實力。2018年,易烊千璽作為中國唯一受邀的明星出席了格萊美頒獎禮,也是給我們爭光了。

張靚穎

登場第52、53、59屆格萊美

張靚穎2005年從《超級女聲》出道,她的唱功一直都受到各界的好評,可以說從來沒有「掉線」過。作為一個中國女歌手,張靚穎成績也是實打實的厲害。2007年,成為繼崔健之後的第二位在美國舉辦演唱會的內地歌手。2010年、2011年、2017年,張靚穎三次亮相格萊美,是首位出席也是出席格萊美次數最多的華人女歌手。

周筆暢

登場第58屆格萊美

周筆暢也是在《超級女聲》出道的女歌手,比賽結束之後,周筆暢接連發行了《筆記》在內的很多首傳唱度較高的歌曲,佔據了華語樂壇的一塊小小之地。周筆暢、《超級女聲》都是一代人的青春回憶,現在提到超女,她們的名字也不會被忽略。2016年,周筆暢受邀出席格萊美頒獎禮,是對她實力的一個充分認可。

孫楠

登場第58屆格萊美

孫楠是中國成名比較早的男歌手了,在他們活躍的那個年代,能夠站在臺前就代表了實力和作品受到了充分的認可。孫楠的《彎彎的月亮》更是在90年代就火遍了大江南北,年輕的朋友們可能近年又通過《我是歌手》《蒙面歌王》的節目重新認識了孫楠。2016年,孫楠受邀出席格萊美,他的實力不容小覷。

蕭亞軒

登場第53屆格萊美

蕭亞軒,中國臺灣流行女歌手,1999年首發專輯《蕭亞軒》正式出道。可能近年來,大家都被蕭亞軒的戀情所吸引,她因為被網友冠上了「鮮肉收割機」「戀愛小天才」等稱號,得到了很多新的關注。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上個年代,蕭亞軒也是火的一塌糊塗,她的音樂實力和唱跳水準都是一流的水平。在2011年,蕭亞軒就受邀出席了格萊美頒獎禮。

賈茹涵

登場第53屆格萊美

賈茹涵,中國內地女歌手,同時也是美國百老匯歌劇演員。賈茹涵曾赴美國留學,主攻歌劇領域。賈茹涵從出道以來獲得過很多的國際音樂大獎,2011年賈茹涵參與演唱的專輯《呼喚黎明》就榮獲「第53屆格萊美頒獎禮」最佳古典跨界專輯獎、古典類最佳配器編曲演奏獎兩大獎項。

作者:綠野先

相關焦點

  • 華語樂壇最不可或缺的5位歌手,沒有他們,華語樂壇不知會怎樣?
    華語樂壇自1917年前後開始,發展至今已有百個年頭,期間湧現出了非常多的優秀華語歌手,風格也越來越多樣化,在國際樂壇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在奧斯卡、格萊美等舞臺上,也能看見諸如李玟、張靚穎這些華語歌手獻唱的身影。
  • 華語樂壇最不可或缺的5位歌手,沒有他們,華語樂壇不知會怎樣?
    華語樂壇自1917年前後開始,發展至今已有百個年頭,期間湧現出了非常多的優秀華語歌手,風格也越來越多樣化,在國際樂壇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在奧斯卡、格萊美等舞臺上,也能看見諸如李玟、張靚穎這些華語歌手獻唱的身影。
  • 華語金曲獎2017,華語樂壇的巔峰之夜
    此外,華語樂壇當紅人氣組合TFBOYS獲得「亞洲最受歡迎組合」大獎,但由於工作原因遺憾無法到現場領獎,現場也通過視頻和樂壇前輩交流互動,向華語經典表達他們的敬意。在中國大受歡迎的哈塞克斯坦天才歌手迪瑪希獲得「我最喜愛的男歌手(海外)」,華語金曲獎也希望與更多的國際音樂人互動交流。現場金曲再現,樂迷深受感動
  • 2017華語金曲獎即將震撼啟動,邀你共享華語樂壇巔峰之夜
    2017華語金曲獎致敬香港回歸20周年頒獎禮,華語樂壇超過80組人氣歌手和音樂人齊聚香港,共享華語樂壇巔峰之夜,邀你一起聆聽經典、為香港祈福。本次頒獎禮分為四大篇章,盤點從1970年代到2017近四十年華語樂壇的發展史,從香港樂壇的黃金時代到如今華語樂壇的百花齊放,追根溯源、回歸音樂之本。
  • 必不可少的5五位歌手,少了他們,華語樂壇還能行嗎?
    現如今華語流行樂越來越多元化,音樂風格多樣,樂壇發展越來越好,這也就湧現出了許多優秀歌手。在眾多歌手中,有5位是華語樂壇中不可替代的,如果缺少了他們,華語樂壇可能就會走向另一個方向。就在華語樂壇混沌低迷之際,滾石幫助羅大佑發行了他的第一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
  • 為什麼中國當代歌手很少提名入圍格萊美大獎?這裡給出了答案
    從周杰倫發行東風破菊花臺大火,帶動起中國風元素以來,近幾年的華語樂壇,不管是流行樂還是說唱,中國風元素深入人心,編曲要加入民族元素,旋律要五聲音階,歌詞也是要有歷史文化,愛國思想大大提高,幾乎不在美國發行唱片,就連周杰倫也把市場放在國內。近幾年,在美國發行唱片也就有吳亦凡張藝興這樣的新生代歌手,據說在美國也小有轟動,唱片銷量跟熱度也登上美國公告牌,但距離格萊美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 張靚穎三次出席格萊美 好衣品拿下紅毯最佳著裝
    第五十九屆格萊美盛典如期舉行,我們在紅毯上又雙叒叕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張靚穎。這位剛剛發布了英文專輯前兩支單曲的華語歌手,為何頻頻出現在素有「音樂屆奧斯卡」之稱的格萊美盛典現場呢?
  • 《歌手當打之年》:現在的華語樂壇,歌手只能靠綜藝節目捧了嗎?
    這麼綜合比較下來,除了《中國好聲音》的存在感十足之外,同時也暴露出了華語樂壇一個重要的現象。 這屆《歌手當打之年》的選手們,兩名臺灣歌手、三名奇逆歌手和四名內地歌手。 現在華語樂壇的「當打之年」,全是各種音樂選秀節目捧出來的。
  • 華語樂壇最重要的十位歌手
    這種影響力早已是超越歌手的存在,說她是那個年代的文化符號,一點都不為過。一首《甜蜜蜜》幾乎無人不曉,以至於每次韓國綜藝裡出現中國元素,都是這首千篇一律的《甜蜜蜜》。崔健有一個響噹噹的頭銜——中國搖滾教父。這還需要再講他有多了不起嗎?
  • 2017年的華語金曲獎來了 共享樂壇鼎盛之夜
    搜狐娛樂訊 2017第九屆華語金曲獎來了,作為華語樂壇每年一屆的音樂盛事,今年的明星陣容包括了香港殿堂歌手、內地現象藝人、獨立原創大咖、樂壇中流砥柱等,超過80組人氣歌手和音樂人齊聚香港,共享華語樂壇鼎盛之夜。
  • 華語樂壇演唱會人數最多的歌手名單出爐!華語樂壇演唱會人數最多的歌手排名榜單揭曉!
    除了那些老牌的實力歌手,一些年輕歌手或者年輕團體也是每場爆滿。近日,有網友統計了2018年部分華語歌手演唱會動員人數排名,看看進入前十的都有哪些歌手?華語樂壇演唱會人數最多排行榜1、周杰倫(159萬) 周杰倫是目前華語樂壇當之無愧一哥,所有80後、90後機會都是他的粉絲,甚至連不少00後的小年輕們都超喜歡他的歌。
  • 華語樂壇最重要的5個歌手是……
    影響力層面上,她是國外影響力最大的華人歌手,無需多作解釋,光是看上面的成就自知。更重要的是她對於華語的群眾有另一層重要意義:流行歌曲啟蒙者。若沒有鄧麗君,恐怕大眾能接受流行歌曲要延緩很久。李宗盛在華語樂壇的定位更像是個幕後BOSS,平時不顯山露水,不知道的以為就是個很普通的歌手,看到他寫出那麼多首好歌以後,捧出過那麼多歌手後才知道他的厲害。
  • 華語樂壇三十年 這對兄弟拯救過無數歌手
    說到李偉菘、李偲菘這一對華語樂壇的雙胞胎「馬李奧兄弟」,大家雖然不會感到陌生,但對於他們倆的「功績」可能知之甚少。兄弟倆出道至今30餘年可以算得上是華語音樂圈高質量、高產量的「勞模」代表,讓我們來看看在這30多年裡,被這對兄弟「拯救」過的華語歌手。
  • 孫中山海外基金會受邀出席2017華語金曲獎
    ,全球華語音樂工作者之協作推廣機構「國際華語音樂聯盟」主辦、評審和運營機制與國際接軌,立足中國南方,面向世界華人,推動音樂創意產業進步,弘揚中華文化,打造「華語樂壇的格萊美」。其中,除格萊美傳統的「最佳搖滾藝人」「最佳爵士藝人」「最佳HIP HOP藝人」等西方化的音樂風格分類外,也開始制定屬於華人自己的樂風標準——特有的中國音樂品種,如民樂、戲曲,特別近來蔚然成風的「心靈音樂」也專設獎項。華語的各個分支——國語(普通話)、粵語、客語、閩語也都在評選之內。
  • 越來越小眾的金曲獎「獨自美麗」,華語樂壇需要怎樣的頒獎禮?
    二是金曲獎的評選方式過於「守舊」,當華語樂壇已經從唱片時代進入到了網際網路時代,金曲獎仍然依託傳統唱片公司,而且光是「歌手專輯必須臺灣地區同步發行/首發」這一硬性規定,就把很多大陸和香港的歌手擋在了門外。三是金曲獎在電視臺播出,儘管開通了線上直播的渠道,但總體的傳播方式仍然偏傳統和保守。
  • 2017華語金曲獎高調發聲,回歸音樂之本
    此次新聞發布會現場,華語金曲獎全體主創人員首次集體亮相併發表致辭受到媒體廣泛關注。2017華語金曲獎頒獎禮重量級評委也悉數閃亮登臺,並接受主辦方頒發的專業評委證書,作為華語樂壇的最傑出音樂人,他們的音樂作品影響了幾代人。
  • 2017華語金曲獎不忘初心,秉持音樂之本
    此次新聞發布會現場,華語金曲獎全體主創人員首次集體亮相併發表致辭受到媒體廣泛關注。2017華語金曲獎頒獎禮重量級評委也悉數閃亮登臺,並接受主辦方頒發的專業評委證書,作為華語樂壇的最傑出音樂人,他們的音樂作品影響了幾代人。
  • 華語樂壇是需要創作型歌手還是唱功型歌手?
    前段時間看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究竟現在的華語樂壇中是需要創作型歌手還是唱功型歌手呢?有人說現在的各種「神曲」,大部分都是旋律無腦套和弦,歌詞也難登大雅之堂,這就能體現出創作型歌手的優勢,但也有的人說,一些好的歌手,雖然沒有優秀的創作能力,但憑藉著優秀的唱功依然可以在華語樂壇有著自己的天地。
  • 日本的兩位歌手,很多經典的華語歌曲,都是出自他們之手
    中國很多耳熟能詳的音樂都是來自於日本歌曲,進行翻唱之後呈現出來的,另外還有很多歐美歌手願意翻唱日本的音樂。今天我們想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日本的兩位歌手,他們甚至撐起了華語樂壇的二十年,很多經典的華語歌曲,都是出自他們之手。首先第一位叫做中島美雪,這位日本歌姬在日本有著非同尋常的地位。
  • 最新一季《歌手》無大咖的背後,是徹底沒落的華語樂壇
    (因為《歌手》名氣大啊,小朋友)話是難聽,卻也揭示了《歌手》節目發展至今的兩大窘境:選手年齡斷層嚴重&嘉賓資質大不如前。因為節目改版,選手都是年輕歌手本無可厚非,但有沒有想過,這可能是節目組越來越請不到其他層面歌手的無奈之舉?第一季《歌手》羽泉奪冠時,他們給自己的定位是「承上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