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和茴香都是我們常用的香料,它們的性味相同,故其養生功效相似;丁香和茴香的歸經有細微差別,所以它們的功效和運用又略有不同。下面分別介紹。
丁香是桃金孃科蒲桃屬植物丁香,當花蕾由綠色轉為紅色時採摘為佳。別名有丁子香、支解香、寧極、雄丁香、公丁香、瘦香嬌、如宇香、百裡馨等。
丁香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經。養生功效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散寒止痛。用於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
丁香在廚房裡的運用
1、丁香蓮子糯米粥
原料:丁香37粒,糯米250克,煨姜1片,白蓮子(去心)37粒。
製法:丁香、蓮子煮爛後去渣,加入姜、米煮粥即可。
功效:溫中散寒,補腎助陽,降逆止嘔。
2、丁香山楂煮酒
原料:丁香3粒,山楂8克,黃酒80毫升。
製法:將黃酒放在瓷杯中,加丁香、山楂,把瓷杯放在有水的蒸鍋中加熱蒸燉10分鐘,趁熱飲。
功效:溫中散寒,補腎助陽。
3、丁香柿蒂茶
原料:丁香1克、柿蒂2克,花茶3克。
製法:用丁香、柿蒂的煎煮液200毫升泡花茶飲用。
功效:散寒理氣降逆。用於外感寒邪咳逆不止。
當然,丁香、茴香和生薑一樣性溫,在廚房做美味佳餚時要控制其用量,一般1-10克為好,而且丁香不宜與鬱金同用。
茴香是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茴香的乾燥成熟果實。又叫小茴香、谷香、香子、小香、野茴香等。一般在夏末秋初時割取其全株,曬乾後,打下果實,去淨雜質。
茴香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經。其功效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用於寒疝腹痛,痛經,少腹冷痛,食少吐瀉;鹽炒小茴香可暖腎散寒止痛,用於經寒腹痛,寒疝腹痛等。
茴香在廚房裡的運用
1、茴香紅燒蛋
原料:茴香10克,鴨蛋10個,醬油、味精適量。
製法:鴨蛋煮熟,冷後剝去殼,加醬油、茴香燒至入味,調入味精。溫熱食1-2個。
功效:理氣和胃,散寒止痛。
2、茴香羊腎豆仲湯
原料:羊腎1對,黑豆100克,杜仲15克,茴香8克。
製法:將羊腎切片,同黑豆、杜仲、茴香共入鍋中,加水適量,煮燉30分鐘即可。棄藥,吃腎喝湯。
功效:補肝腎,強筋骨。適宜於腎虛腰疼、腳膝無力者。
3、茴香荔枝蘇木酒
原料:茴香10克,荔枝核200克,蘇木100克,白酒500毫升。
製法:將荔枝核搗碎,與茴香、蘇木共泡入白酒中,20天後飲用。
功效:行血祛瘀,理氣止痛。適用於氣滯血瘀型痛經,但經期要停服。
注意:茴香和丁香在廚房裡使用時,陰虛火旺者、熱症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