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討厭自己的樣子」 為什麼你總是對自己不滿

2021-02-11 張德芬空間

當你充滿能量與熱情的時候,你的行動力就會被激發出來。

在一切的行動之前,先讓我們靜下心來,在這個小時空裡,開啟從早安到心安的一天。


——今日關鍵詞:自我——


點擊音頻,即可聆聽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音樂是來自於Guy Sweens的《Gaya of Wisdom》, 他的音樂中充滿著活力與神聖,美妙與柔和的旋律,是印度音樂和西方異國情調的融合,Guy Sweens被稱為是冥想音樂大師。

「我討厭自己的樣子」「我真難看」,當你說這樣的話時,就意味著有太多的焦慮或憂愁正佔據著你的心靈。

當你的思想開始沉澱下來,你會體驗到冥想的第一階段,也就是「靜思」。我更喜歡稱它為「盤存階段」。在這個階段,任何進人你腦海的想法都顯得如此緩慢、平靜,所以你可以用一種平常情況下永遠做不到的方式思考它們。

那種感覺就你擦去了眼鏡上的汙跡重新審視這個世界,你能夠無比清晰地看透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階段你會得到一些非常有創意的想法和念頭。

當拉塞爾·布蘭德說自己在冥想中得到了一個價值百萬的想法時,我相信那肯定是「盤存階段」,就像我自己一些最有創意的點子也是在這個階段得到的,因為當我「盤點思想」時,我依然能看到我的想法,但在此時我似乎是從遠處看它們。這個距離的產生正是因為我將「自我」的意識從腦海中清除出去了。

當我說「自我」這個詞時,我說的並不是它經常表達的種意思——一種「自信」或「自滿」。我指的是你對自己的錯誤感受,你心靈中存放著所有那些不必要的恐懼、貪婪、偏見、頑固、憤怒以及怨恨的地方,你頭腦中可能會告訴你——錯誤地告訴你——你必須以某種方式行動,以某種方式生活,甚至是以某種方式思考的部分。當你任由焦慮、渴求、貪婪佔據了你的全部心靈,你實際上正是在把你的「真我」擠到一邊去。

但是,當你「靜思」時,那個「自我」就會開始消散。實際上,所有那些你往心裡堆積的垃圾都會開始消失,留下來的只有些好的想法、純淨的想法、反映你對生命真實感受的想法,而不是些你覺得你應該對生命做出的感受。剩下的這些想法能夠讓你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它們將讓你看到,關於你的事業、關係,你的婚姻、你同孩子們的關係、你同整個世界的正確的答案是什麼。



這就是我們一直在說的「珍珠」。它們散落在你的心靈各處,而「盤存階段」正是撿起它們的好時候。

所以呢,不要試圖匆匆經過「盤存階段」,也不要因為在「靜思」時發現心中依然有想法盤桓而感到沮喪。相反,去考慮這些想法。儘管不是每一個想法都能讓你賺百萬美元,也並非每一個想法都能幫助你做出重大的人生決定,但隨著一天天過去,你花在「盤存」上的時間越來越多,你對「真實」的自我就越是了解。你的「真我」,就能從嫉妒、憤怒、貪婪、憎恨中掙脫出來,你將以這個「真我」的面貌去生活,從而發揮出自己的全部潛能。

你會發現自己在這一階段同時也會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盤存」要是你有懶散的習慣,你會在這一階段意識到,要是你的肚腩開始變大,你會在這一階段意識到,要是你的背部或是關節長期緊張,你也會在這一階段意識到。

這並不是說你之前不知道自己有懶散的毛病或是自己的肚腩正在變大,只是你對這些事實採取了一種敷衍、拖延的態度。哪怕你的確做了些什麼,那也是心有旁騖一一帶著焦慮或是憂愁的心情。這就是為什麼人們照鏡子發現自己有點胖時會想:「我討厭自己的樣子」或是「我真難看」。當你說這樣的話時,就意味著有太多的焦慮或憂愁正佔據著你的心靈。

但是,當你安靜地坐下來,真正傾聽你的身體,你就不能逃避這些事實了。更重要的是,你不會再帶著焦慮或是憂慮的心情來面對這些事實,你會正確地看待自己。你不會說「我討厭自己的樣子」,你只會說:「嗯,我腰那兒是有點肉了。該注意下飲食了。」最重要的是,接下來你真的會那樣做。

因為當你冥想時,你真的能豁然開朗。當你放下焦慮、看清自己,你會毫不猶豫地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你越是了解你的真實自我,你就越是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


···


作者 | 拉塞爾 · 西蒙斯《用安靜改變世界》

相關焦點

  • 我終於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了
    從離開到如今我不在言笑不再為某件事而傷懷看夕陽會沉默著流淚聽一首歌聽出慢慢的孤獨和寂寞喜歡站在窗口喜歡想著假如和如果可是生活中沒有如果和假如滿眼的湖水那裡應該有小船和你想著一起蕩漾碧波想著一起花前月下可是那只是想著而已
  • 有人問,為什麼自己總是被朋友討厭?
    「為什麼總是被朋友討厭?」這個「總是」,說明你覺得自己無論做什麼事情,朋友總是覺得你做不好,達不到他們的要求,所以指責你,討厭你。找自身原因朋友討厭你,他的理由會很多,或者是你總是不會做事,或者你總是喜歡出風頭,或者是你總是讓人操心,或者是你身上有傳染病,等等等等,但最要命的最讓人討厭的就是你太自私。
  • 我終於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
    放棄似乎不需要找任何理由,自然而然的就不再堅持了,然後過了幾個月或者半年再回憶起來,後悔當初為什麼沒有堅持下去,從而更加鄙視自己。到了該承擔責任的年紀,不知道為何連中學時代都不如,記得我初中挑燈夜戰那會,一堅持就是三年,沒落下過一天,如今回憶過去令自己驕傲的事情,竟然只剩下這一件事,想想更加心有不安。
  • 人為什麼討厭自己?
    ● ● ●人為什麼討厭自己? 為什麼只盯著缺點,就是不肯去喜歡自己?個體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毫不客氣地指出,這很可能是你自己故意造成的。無法接受自己的 「陰暗面」,是因為害怕不被愛。而所謂的自由,就是允許自己被討厭。那麼,一個人究竟如何做,才能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 人為什麼會自己討厭自己
    你會不會有時候像我一樣,會自己討厭自己?我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總是想法很多而行動太少。年近40,突然發現自己並沒有做什麼讓自己變得有價值的事情,人生毫無目標。當發現身邊的人有方法賺錢的時候,想著自己也可以這樣效仿。可是每當要付諸行動的時候,又會在潛意識裡為自己找各種理由,勸說自己做不成這件事。經常聽說「二八原則」,估計我就是那個「八」,因為不願意離開自己的舒適區所以永遠變不成那個「二」。所以人不能總怪命運不濟,大多數時候是自己不願意做出改變。
  • 我討厭自己是水瓶座
    說一下我為什麼討厭水瓶座的自己吧,因為我覺得我自己活得很軸,簡單的舉個例子,我寫文章的時候,只要是主題確定了,我就會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去寫,可能有些地方沒有華麗的辭藻,讓人很嫌棄,但是我還是覺得自己的手敲出來的字,是最能真實表達我自己的。
  • 《三十而已》:為什麼討厭某個人?因為那往往是我們討厭的自己
    她做出了廣大女性都想做卻總是猶豫的事。顧佳在劇中就是一個開掛的存在,像是爽文裡的女主角,是基本上沒有女孩子會討厭的角色。看見顧佳,就好像看到了另一個自己將現實中的自己都不敢做的事統統做了一遍,所以總是忍不住叫好。再說鍾曉芹。
  • 世代教育大調查:你是否慢慢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父母的樣子?
    這個短片想揭露的是父母與子女之間代際教育傳遞的問題,節奏很平緩,沒有扣人心弦的劇情,但是卻真實的讓每一個父母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是的,很多時候,我們走著走著就變成了曾經自己討厭的父母的樣子。短片第一部分是家長接受問卷調查《回想學生時期,你最討厭哪些事》。問卷上的每一個選項讓家長們深有共鳴,「幾乎每一項都要打鉤」。
  • 《意志力》| 為什麼總是嫌棄自己?
    比較,也許並不那麼討厭20世紀70年代,社會心理學家開始明白為什麼人類會發展出自我意識。通常,一個人在照鏡子時,不會光想「哦,鏡子裡是我」,他還可能想「我的頭髮真亂」或者也會不可避免地想到「我胖了嗎?」自我意識似乎總是把「我實際的樣子」和「我也許、可能或應該的樣子」作比較,心理學家把「我也許、可能或應該的樣子」叫做標準。
  • 誰都無法完全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能不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就不錯
    將來的自我引領我們不斷去追求和塑造,是永遠跑在我們前面的、理想中的自我,這樣的自我就是我們想要活成的樣子。從人生的「三個自我」角度看問題,人們常說的個人奮鬥目標或個人理想,其實就是指人們在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然而,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我們卻缺乏完全掌控全部過程的能力,最終結果總是與理想中的自我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 你為什麼會討厭自己
    有次和朋友微信閒聊,她問了一個問題,說如果你是男生,會娶像你一樣的女生嗎?我當時秒回她說會,因為沒有誰會否定自己,至少在別人面前是這樣的。但當我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內心的真實想法卻是相反的,更準確一點來說,是我討厭和我同類型的人。
  • 有時候,我挺討厭自己的
    她說:「我最近特別討厭自己,明明知道不可能在一起,卻還一直放不下他;明明還有任務沒做,卻一種拖到最後一刻手忙腳亂,搞得亂七八糟。」   我很驚訝,一直是「別人家的孩子」的她陷入了這種消極,嫌棄自我的狀態。   你呢?是否也存在這樣的時刻?對自己很嫌棄,覺得自己很討厭很沒用呢?你是如何對抗這種無力感的呢?
  • 羅志祥聖誕發文配黑白照: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12月25日,羅志祥更新社交平臺,放出自己在家陪羅媽媽一起過聖誕的場景照片。除此之外,他配上了一張黑白風景的照片。並沒有喜慶的感覺,略顯悲傷。 開始時發現有人會在不知道不覺中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兇惡的樣子!其實這些也是成長的一大部分。不需要逃避,真實的面對自己,我相信我們可以的現在,看著文字的你是否也感同身受!」最後仍不忘為自己加油打氣:「準備迎接明天的自己,對自己也對你說聲:加油晚安!」
  • 羅志祥回首2020: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臺灣羅志祥(小豬)今年爆出桃色風波陷入人生低潮,26日凌晨,他突然在IG貼出黑白影片,感慨回顧2020年,透露在不知不覺中「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 對不起,用一次讀研,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希望我的文字,讓你的青春不迷茫對不起,讀研後我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看了看日期,距離考研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總覺得自己有很多話想說,但不知道該怎麼說,那就說一說我目前的讀研經歷,感悟,還要對大家說考研加油。
  • 一個人如何熬過低谷的時期,終究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要知道,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你以為那些跨不過去的坎,一回頭,可能就已經跨過去了,你以為等不來的陽光,一回頭,也已經熬過了漫漫的長夜。自我否定,自我肯定,自我救贖的過程真的很難熬,自我厭棄到極點卻似乎無能為力,沒人知道僅僅一夜就悄然換了另一個性格。
  • 有一年朋友問為什麼自己會討厭和自己相似的人
    你討厭和自己相似的人,很可能是因為自己有些自卑感,討厭別人也會討厭自己,下面就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一,虛假同感偏差:以己度人。①總是拿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比,比到類似的問題就會討厭起別人來,比自己好的會覺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在人前自漸形穢,從而喪失自信、悲觀失望,不思進取,拒絕他人,甚至沉淪。
  • 小葵的接信箱:我終究還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我是傾聽你們心事的小葵!有不方便和家人說的話,不想別人知道的事,私信我,我們聊一聊哦!小葵有一個網友。她遭受了全班同學乃至其他班些許同學的孤立。她有故事,我有收集故事的信箱。小餅現在是一名高二的學生。她是一個胖胖的女生大概160多斤,個子大概170。成績不怎麼好。小餅在生活中有一些自卑,總覺得自己低別人一等。
  • 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你的樣子由你自己決定,不受任何人左右
    《被討厭的勇氣》作者是日本的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以青年和哲人對話的形式闡明阿德勒心理學。得到了很多媒體人士的強力推薦。曾寶儀的推薦語是:「它期許我這一年能擁有被討厭的勇氣,繼續大膽的許下做自己的願望,並勇敢實現它!」
  • 媽媽,我討厭你
    我討厭媽媽,我討厭爸爸,媽媽做事情慢吞吞的,爸爸最愛抱著手機不放, 他倆周末都愛睡懶覺……」,在咱們抱怨熊孩子的時候,我們的寶貝兒也有了小情緒。當她把彩泥弄得滿地都是的時候,當她吵醒我的午睡的時候,當她跟我作對的時候,當她不肯好好吃飯的時候,雖然我愛她,可還是覺得好煩,甚至會偷偷地想一下,如果沒有她,生活多麼安寧美好。我相信愛是一種複雜的情緒,裡面一定包含著不滿,甚至恨。所以,當小美第一次對我說,媽媽,我討厭你,我既沒有感到驚訝,也沒有呵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