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又雙叒叕拿獎了!
前些天,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落幕,獲獎名單一一揭曉,韓國導演洪尚秀憑藉新作《逃走的女人》拿下最佳導演/銀熊獎。此前,洪尚秀曾分別四次入圍坎城和柏林國際電影節,此次是他首度在歐洲三大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摘下個人獎項。
而不久前,韓國電影《奇生蟲》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四項大獎,成為當晚最大贏家。而在奧斯卡之前,《寄生蟲》就曾橫掃坎城電影節,拿下金棕櫚大獎,風頭無兩。
從《寄生蟲》到《逃走的女人》,韓國電影頻頻在國際影壇斬獲大獎,儼然成為韓國最耀眼的名片,吸引來自全世界的關注。「開掛」的韓國電影為何這麼牛?
想來,大家對《寄生蟲》在奧斯卡斬獲大獎的後續有所了解。韓國總統文在寅第一時間發文祝賀《寄生蟲》奧斯卡獲獎,並表示「今後政府將進一步為廣大電影人提供能夠盡情發揮想像力並放心大膽製作電影的環境」。
韓國電影自進入21世紀以來,發展突飛猛進,文藝片、犯罪片、喜劇片自成一派,其中離不開其寬鬆的創作環境。
為了保證韓國本土電影的競爭力,韓國政府陸續出臺多項政策,開創了「義務上映」制度,極大的保障了本土電影在上映影片中的配額;此外,韓國政府給予發行、放映本土原創電影的公司和影院以稅收優惠,從而提高韓國本土電影創作者的熱情……當然,從這一方面來看,我國也有相應的政策支持,給我國電影工作者極大的創作便利。
其次,韓國電影的飛速發展離不開其對美國好萊塢、香港成熟的商業製作的學習與模仿。比如,電影《新世界》就致敬了劉偉強的《無間道》,《老手》則充滿香港警匪片的套路。
就拿《寄生蟲》來說,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業犯罪類型電影,電影對於社會貧富差距進行探討,憐憫與關注社會底層的生存困境,用好萊塢式的完美的劇作結構和敘事節奏進行闡述,真的將類型片做到了極致。
在「拿來主義」的系統學習下,韓國電影產業不斷完善,尤為重視電影中商業價值與藝術元素的平衡,極好的兼顧了兩者,讓影片在取得商業成功的同時,也不乏對本土社會問題的思考與洞見。
因此,韓國電影不僅徵服了韓國觀眾,也開始走向世界。如近些年備受認可的《雪國列車》《釜山行》。《雪國列車》中的特效堪比好萊塢製作水準,卻是地道的韓國本土影片。更遑論有「亞洲第一喪屍電影」之稱的《釜山行》在國際影壇引起的轟動。
此外,韓國電影在商業模式上不斷摸索,探索出「一本多拍」的商業模式。「一本多拍」,即是同一個劇本交給不同的國家的製作團隊拍攝製作,團隊根據本土化差異進行修改,拍出不同的版本。
比如,韓國電影《奇怪的她》就有三個版本,中版是鹿晗主演的《重返20歲》。姚晨、馬伊琍主演的現實題材電影《找到你》也是一本多拍,與韓國電影《消失的女人》共用同一個劇本。
目前,韓國電影儼然駛入快車道,這是亞洲電影的勝利,我們祝福並憧憬。
撰稿:麥子
排版: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