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期的臨床觀察和實踐中,我們發現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患者的下肢肌肉力量,特別是股四頭肌肌力對患者術後疼痛控制、功能恢復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股四頭肌是人體的大腿肌肉,位於大腿肌肉前面,也是人體最大、最有力的肌肉之一,因而肌力良好的股四頭肌可以把持住膝關節,在行走、下蹲、上下樓等日常活動中提供良好的穩定性。
因此,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肌肉功能特別是股四頭肌功能的鍛鍊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
本期我們將為您介紹一些肌肉功能鍛鍊的方法,即使沒有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的人群,也可以通過這些練習來加強自己下肢的肌肉力量,預防和改善膝關節的一些不適症狀。
01鍛鍊項目名稱:床上股四頭肌等張收縮訓練
起止時間:術後3天-術後半年
作用:
改善股四頭肌的神經肌肉控制能力,減少股四頭肌的廢用性肌萎縮;促進循環消退腫脹和關節積液;預防髕上囊粘連
鍛鍊次數: 每個小時做50-100次,爭取能達到每天1000次
分步步驟:
(1)患者仰臥於床面,雙膝併攏屈曲90度
(2)保持健膝屈曲90度, 術側大腿與健側持平
(3)快速伸直膝關節保持5秒
(4)緩慢放下
(5)雙膝患者,交替換對側下肢,重複上述步驟
(6)此為1次完整床上股四頭肌等張收縮訓練
02鍛鍊項目名稱:床邊坐位股四頭肌等張收縮訓練
起止時間:術後3天-術後半年
作用:
改善股四頭肌的神經肌肉控制能力,減少股四頭肌的廢用性肌萎縮;促進循環消退腫脹和關節積液;預防髕上囊粘連
鍛鍊次數: 每個小時做50-100次,爭取能達到每天1000次
分步步驟:
(1)患者坐在床邊, 雙小腿自然垂下
(2)雙手扶雙側大腿, 雙小腿交替快速伸直
(3)雙側小腿緩慢落下
此為1次床邊坐位股四頭肌等張收縮訓練
03鍛鍊項目名稱:股四頭肌等動力力量訓練
起止時間:術後1周-術後半年
作用:改善股四頭肌的神經肌肉控制能力,減少股四頭肌的廢用性肌萎縮;增強肌肉力量
鍛鍊次數:每天練習5組,每組不少於5分鐘
分步步驟:
(1)患者坐在床上, 雙下肢伸直,雙足用力抵住床頭
(2)身體慢慢後傾,緩慢減輕雙足對床頭的壓力,雙足不要離開床頭,雙下肢繼續保持伸直,
(3)維持上述動作不少於5分鐘
(4)此為1次股四頭肌等動力力量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