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季的《星空演講》昨晚上線,嘉賓有張杰、佟麗婭、楊紫等等一眾話題明星,但我第一個打開的就是叫獸易小星的演講《我和自卑的戰鬥史》。
提起易小星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並不熟悉,待大家看到這張臉,不熟悉的人又更多了……
但是,提起《萬萬沒想到》這部紅極一時的網絡神劇,不知道的應該很少,而它的導演正是易小星。
《萬萬沒想到》有多成功呢?除了讓王大錘這張喪臉走進了千家萬戶的表情包以外,它還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定義了「網劇」這個詞,導致後來的網劇都是喜劇形式的、單集不超過10分鐘的、低成本的影視作品,直到近二年才被《白夜追兇》等一批改編自網絡小說的網劇形式所改變。
更值得一提的是:萬萬沒想到播廣告的高超技藝,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直到在馬東開掛在奇葩說念廣告,才讓效仿者有了新目標。
而導演易小星非但不是科班出身,甚至離藝術都還遠。
易小星畢業於長沙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畢業之後去了中石化旗下的一家公司做工程師,在工地上踏踏實實幹了五年。王自健說他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努力的人,從工人努力成了電影導演」並不是僅僅調侃,也是事實,他一貫努力。
易小星考取了湖南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的研究生,又早早地拿到了建設部頒發的監理工程師證,成為單位裡最年輕的總監理工程師之一。按照這個趨勢,他的人生軌跡應當是考證、考級,在單位裡謀求升職,但網際網路改變了他的人生。
作為一個理工科宅男,易小星平日沒有什麼交際活動,下了班就是上網,常年混跡各種論壇。在貓撲成長,在土豆成名。
他帶著面具製作的「叫獸」系列脫口秀,通過搞笑揶揄自己和世界,不僅受到網友關注,也受到了廣告商的青睞。易小星意識到自己的特長並不是做工程師,而是做導演。於是他2011年依然辭掉了工程師的工作,北漂做起了職業導演。
然而做影視劇跟做小視頻的差距還是很大的,易小星經歷了兩年痛苦的沉澱,2013年,用一部《萬萬沒想到》證明了自己。
之後的日子順風順水,他們又打造了《報告老闆》等一系列成功網劇,最風光的那年,還在韓寒的電影處女作《後會無期》裡客串出演。
還記得第一次在大屏幕上看見白客和易小星時,我還感嘆了一下:網紅也登上大屏幕了。殊不知沒多久,網紅就自己拍電影了。
2015年12月,由原班人馬打造的《萬萬沒想到》同名大電影上映,豆瓣評分5.5,惡評如潮,囊括了豆瓣頒布的「最渣影評」和「最渣導演」的雙料提名。
成也《萬萬》敗也《萬萬》。之後的兩年他就銷聲匿跡了,偶爾在綜藝節目上看到他的身影,話題也都離不開那部眾所周知的「爛片」,要嗎就是調侃自己是爛片之王。
要嗎就是解讀自己失敗後的心路歷程,整個人走進了「後萬萬沒想到」時代。
說起來,我和易小星還有過一面之緣,就在《萬萬》大電影正在上映中,當時他正為電影宣傳忙得焦頭爛額,我跟著新聞哥在他公司對他進行了採訪。話題主要圍繞這部電影,聊得很悶,他本人也不像熒幕上那麼幽默,但是真誠得讓人感動,他會很認真的回答每個問題,甚至在攝影機關閉後,我們請教的問題他還是會很認真思考、提建議,儘管當時天色已晚,儘管他的疲憊已經掛在了臉上。這一面,讓我對他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回顧請看↓↓↓)
新聞哥當時問他對電影票房的期待,他說希望能上億,上億才有機會拍下一部電影,結果票房是三億,他又在籌拍新電影了。
在昨天的星空演講中,我又看到了久違的易小星,他穿著新電影的宣傳服,講述自己從小到大是如何跟「低智商」魔咒、禿頂、肥胖作鬥爭的。
還分享了自己為新片4個月減肥40斤的悲慘經歷,倒不是悲慘在他所謂的年夜飯,只能看人涮鍋自己吃青菜,而是他減了40斤卻依然不好看,甚至自己不說都沒人注意到的現實……
他在演講中一如既往的態度認真並不好笑著,更尷尬的是還摻雜了「我要代表月亮消滅你」、「該走的彎路一米都不會少」等諸多念出來著實難受的網絡段子,他還在演講的最後近乎嘶吼的撒雞湯,呼籲大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這雞湯換別人灑,我可能就噴了,但是從他嘴裡說出來,我相信他是真的這麼想,因為他就是「自卑+努力」本人。
我想起誰曾講過:有天賦的人很多,但天賦是有層級的。有的人是一等的天賦,像諾蘭、昆汀,從第一部電影開始就很牛,他們是天才;而有的人只有三等的天賦,他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未必能達到天才的高度,但他能成為地才。
從工程師到成功的網劇導演,再到不那麼成功的電影導演,易小星也坦誠曾懷疑過自己的天分不足,但還是選擇毅然前行。我也非常期待他的成長——我想從他身上看到一個地才究竟能成就到什麼地步。
點擊「閱讀原文」觀看2017年冬季《星空演講》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