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海6省市15家檢察機關啟動溼地生態環境保護跨區檢察協作機制

2020-12-23 央視新聞

為匯聚司法力量,全面提升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能力和水平。9月22日,來自黃(渤)海沿線的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6省市15家檢察院檢察長齊聚江蘇鹽城,共同籤署了《黃(渤)海溼地生態環境保護跨區域檢察協作框架協議》,並啟動了黃(渤)海溼地檢察保護聯盟。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林業與草原局、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江蘇省委等多家單位代表參加了啟動儀式。

在黃(渤)海廣袤的海岸線上,遼寧省盤錦市、丹東市、大連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唐山市,天津市濱海新區,山東省德州市、濱州市、東營市、煙臺市、淄博市、濰坊市,上海市崇明區等地區檢察機關,圍繞野生動植物資源、海洋生物資源、水土資源保護等生態環境問題,創新案件管轄、線索移送、調查取證、督促執行等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工作機制。

在江蘇,鹽城、南通、揚州、淮安、泰州等地檢察機關同護九龍口、大縱湖,增強區域協同性,探索跨區域檢察公益保護的「多元共治」,推動行政執法機關依法履職,共同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據了解,我國黃(渤)海沿線多處溼地灘涂,是全球多種珍稀野生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和棲息地。其中位於江蘇鹽城的黃海溼地,2019年7月被列為我國第五十四處世界遺產、第十四處世界自然遺產。(總臺央視記者 唐高林 毛成坤)

(編輯 劉洋)

相關焦點

  • 【世界海洋日】檢察機關與那片海的故事!
    今天是「世界海洋日」維護海洋生態環境,守護海洋,檢察機關也在行動。他們是怎麼做的?和正義君一起沿著我國的海岸線看一看吧!遼寧·營口第一站我們來到了「天遼地寧」——遼寧。遼寧南瀕浩瀚的黃、渤二海,遼西渤海沿岸為狹長的海濱平原,被稱為「遼西走廊」。
  • 張家文、張淑芬、李麗華:探索建立更大格局生態環境保護機制
    今年3月,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檢察院與齊齊哈爾市龍沙區檢察院共同籤訂了《關於加強生態檢察區域協作服務和保障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張家文代表認為,檢察機關通過共建檢察區域協作機制,為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共建檢察區域協作,形成同防同治的檢察監督合力,是不少檢察機關強化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重要舉措。
  • 最高檢發布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白皮書(2020)
    2020年1月至11月,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30930件,同比增長15.38%;向行政機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督促依法履職21526件,同比增長1.82%;對破壞環境資源的單位或個人單獨提起民事公益訴訟372件,同比增長1.34倍;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2361件,同比增長91.33%;對不依法履職的行政機關提起行政公益訴訟247件,同比增長1.15倍
  • 檢察機關懲治犯罪與修復生態、糾正違法與源頭治理、維護公益與...
    與此同時,依法嚴厲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破壞長江生態環境資源等違法行為,建立健全「河(湖)長+檢察長」協作機制。檢察機關推進長江經濟帶全形態、全鏈條、全流域治理,實現懲治犯罪與修復生態、糾正違法與源頭治理、維護公益與促進發展相統一,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 十三五 看變化·檢察巡禮|河南信陽:倡行戰略協作機制合力守護淮河...
    一條河流的「勝訴」河南信陽:倡行戰略協作機制合力守護淮河生態因河相聚,因河協作,自信陽市檢察院倡導成立河南省檢察機關淮河流域(河南段)生態環境保護戰略協作機制,整合所涉11個省轄市的檢察力量以來,淮河兩岸的綠水青山得到了越來越悉心的呵護。「刑事+公益」形成立體保障商城縣城東南1公裡處有一座鐵佛寺水庫,庫區內有大小島嶼千餘座,是淮河的重要水系之一。
  • 為了這片海藍藍,泉州檢察機關聯盟守護海洋生態
    「海」好有你!合縱連橫共治理2018年6月,泉州市檢察院集結泉州沿海岸7個縣(市、區)檢察院共同成立「護衛泉州海岸線檢察聯盟」,構建沿灣一圈、協作聯動、無縫銜接的護衛泉州海岸線生態檢察協作機制,確立「五個一」的護航海洋生態工作模式。
  • 「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典型案例
    長樂區人民檢察院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漳港海岸線一帶餐飲酒樓汙水直排入海問題,認真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牢固樹立雙贏多贏共贏和「訴前實現保護公益目的是最佳司法狀態」的理念,發揮其首創的訴前圓桌會議機制,召集多個相關的行政機關,通過督促、協調、配合,形成公益保護的強大合力,破解遺留已久的沿海餐館排汙難題,同時將該項工作全面鋪開,實現沿海鄉鎮全覆蓋,徹底解決汙水排海問題,有效保護了海洋生態環境,助力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 直排廢水致自來水停供172小時 檢察機關助力挽回500餘萬元損失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任鴻 唐子晴)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是檢察機關辦理公益訴訟案件的範圍之一。1月15日,記者從「2019年全省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去年,通過公益訴訟案件辦理,全省檢察機關共督促修復被汙染、破壞、違法佔用他的林地、耕地、溼地、草原5598畝,督促整治造成環境汙染的企業、養殖場136家。
  • 滬蘇兩地檢察機關跨省協作!保護「舌尖上的安全」|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感謝上海、江蘇兩地檢察機關、農業主管部門對我們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支持,你們提出的一系列整改要求和建議對推動我們企業安全有序的恢復生產很有幫助,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我們目前的困境」。在南通市海門區生豬屠宰檢疫工作座談會上,南通市海門區一家肉製品公司負責人向前來調研的上海、江蘇兩地檢察機關、農業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 江蘇地方立法為強化檢察機關公益訴訟調查取證權提供「法治供給」
    針對實踐需求,《決定》對江蘇省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範圍作了擴大探索,一方面規定,檢察機關依法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英雄烈士保護、未成年人保護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領域公益訴訟案件;另一方面,《決定》立足實際,積極穩妥拓展了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範圍,要求探索辦理安全生產、公共安全、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等領域公益訴訟案件。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舉行「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兵團檢察機關開展...
    共督促恢復被損毀國家、集體重點公益林、草原、溼地10945畝;督促保護被汙染土壤13526.9畝;督促清除處理違法堆放的生活垃圾145846.1噸;督促治理固體廢物45592.428噸;督促收回被欠繳的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7430.4693萬元;督促收回各類國有財產5370.9652萬元;督促整改實體及網絡餐飲商戶1341家;督促整改非法經營、無證經營藥店、診所139家。
  • 黃河流域檢察公益訴訟該如何做?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在對黃河突出問題進行集中清理整治過程中,由於檢察機關的加入,對整個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的治理起到了增速作用。其中,「河長+檢察長」協作機制的建立,成了黃河沿線一道鮮亮的風景。我國在河流湖泊的治理機制上實行以各級政府主要黨政領導為河長的「河長制」,負責轄區內河流的環境治理和資源保護。
  • 雲浮市檢察機關:彰顯檢察擔當 攻堅掃黑除惡
    人民檢察院作為黨領導下的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在專項鬥爭中牢牢站穩政治立場、人民立場、法治立場,既是初心所在,更是使命使然。2018年1月31日,市檢察院召開大會,就全市檢察機關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作出全面動員部署。會後,兩級院迅速成立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制定工作方案,明確職責分工,檢察長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各部門分工合作、協同跟進。
  • 「檢察藍」守護「海洋藍」
    為守護湛江的碧海藍天,近年來,湛江市檢察機關堅決貫徹市委和上級檢察機關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深入開展「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服務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不斷加大海洋環境監督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以「檢察藍」守護「海洋藍」,為海洋環境保護貢獻檢察力量。
  • 2019年檢察機關加強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情況
    2019年,全國檢察機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深入實施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的目標要求,認真履行檢察職能,不斷創新工作機制,積極參與智慧財產權領域社會綜合治理,為推進智慧財產權嚴格保護提供良好法治環境。
  • 14家單位集思廣益助力檢察機關拓展公益訴訟案件範圍
    該《方案》明確了工作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以列舉式細化了拓展案件範圍,共涉及安全生產、旅遊消費、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未成年保護、網際網路、老年人權益保護、婦女權益保護、農業農村、英烈設施、軍事和國防利益、國家尊嚴、扶貧、證券等15個領域及1個兜底條款。
  • 工作探索 | 福州市檢察機關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綜述
    通過主動查詢或督促查詢核查信息105次,共對275件黑惡案件提出涉案財產追繳建議,同步介入涉黑惡財產刑立案執行218件,已執結到位120件,金額近900萬元;創新啟動涉黑案件財產刑執行個案全程檢察現場監督模式,移送「套路貸」黑惡勢力團夥虛假訴訟線索17件,發出再審檢察建議15件,法院已採納12件,切實推動「黑財清底」。
  • 去年今日,時光迴轉,看福建檢察新媒體的2020大事記
    福建七部門會籤協作意見,檢察機關探索打造海洋生態保護「五並」新模式福建省人民檢察院舉行海洋生態保護新聞發布會,發布《「守護海洋」藍皮書》及一批典型案例部分省市檢察機關涉臺檢察工作現場會在福建廈門召開讓更多檢察產品「飛入尋常百姓家」,福建省人民檢察院和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聯合召開《檢察官說法》品牌欄目建設暨檢媒協作新聞發布會製作編發:賀華鋒 張雪蘭
  • 西藏舉行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新聞發布會
    全區檢察機關認真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聚焦西藏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的發展定位,緊盯生態環境資源保護領域突出問題,依託生態環境保護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線索移送機制,綜合運用打擊、監督、保護、預防、服務等措施,探索建立「專業化法律監督+恢復性司法實踐+社會化綜合治理」為一體的生態檢察新模式,切實擔負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
  • 青蘋果之家:打造長三角未成年人社區矯正監督一體化檢察名片
    青蘋果之家:打造長三角未成年人社區矯正監督一體化檢察名片 2020-12-26 15: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