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網絡安全制度體系 規範大數據等產業應用發展

2020-12-23 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李正

中共中央日前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綱要」)提出,推動建立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加強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近些年,伴隨著智能電子設備的普及,中國網民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而受益於網民規模的日趨龐大,大數據、雲計算等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速度突飛猛進,其與諸多產業的融合程度也在逐步加深,同時,個人信息洩露、大數據殺熟、人工智慧信息採集等網絡安全隱患也越來越受到網民的普遍關注,相關法律法規配套措施的建立隨之被提上了日程。

三大高新技術產業亟待自查

《實施綱要》提出,完善網絡安全法配套規定和標準體系,建立健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數據安全管理和網絡安全審查等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研發應用的規範引導。

金鼎資產董事長龍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目前國內雲計算市場規模已經超過千億元,但是隨著市場整體的快速增長,雲計算市場的安全性也在變得脆弱。

「從長期來看,相關法律法規的落地以及建立網絡安全體系的迫切需求,會促使雲計算企業把更多目光轉移到建設雲計算安全措施領域,為雲計算技術的創新與增長保駕護航,迎合更多應用場景的不斷變化。」龍灝說。

中國人民大學高禮研究院宏觀經濟學助理教授王鵬認為,人工智慧、大數據和雲計算領域的安全問題可以從兩個維度來看。

王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方面,從上述三個行業自身的維度來看,它們均屬於高新技術領域,以前與之相關的監管和網絡安全認知較為有限,比如大數據在個人信息領域的應用,包括徵信、電商、社交媒體的留痕等等,都涉及網絡安全問題,以前的模式對於新領域、新技術、新產業的規範發展並不夠。

這些產業在較為無序的發展過程中容易出現所謂的「網絡黑產」。比如人工智慧算法,原來的安全監管系統及流程可能並不到位,造成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容易出現安全隱患,尤其涉及國家安全的核心數據、組件、算法以及算力等領域,企業自身會容易出現網絡安全問題。

另一方面,從行業發展的維度來看,新技術的發展存在新的變化,產生新的應用場景、新的設備以及新的問題,原有的經驗或法律法規是涉及不到的。比如血液安全,血液製品中的基因數據安全,這些數據是不能外洩的,但實際上很多情況下,包括大數據、人工智慧的發展,產生了存在新的網絡安全隱患的使用場景。

「從短期角度來看,《實施綱要》對上述行業的發展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規範,很多企業都需要進行積極的適配,既包括技術和安全上的,也包括組織上和戰略上的,對存在擦邊球的領域進行整改,以至於會對企業產生影響,比如成本支出、原有業務線條的改善以及戰略方向的調整等等。」王鵬說。

A股相關板塊指數走低

A股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三個板塊指數近兩日的走勢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王鵬認為,相關上市公司股票的走勢受多方面影響,與《實施綱要》的印發關係並不大。

王鵬介紹,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實施綱要》的內容是有利於這三個行業發展的,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提前規範,不會讓行業發展碰觸很多涉及國家安全網絡安全的禁區,假設企業已經研發投入很多才被禁止,會造成很大的損失。

第二,隨著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國際之間的經濟貿易科技界限會越來越多,《實施綱要》可以提前預警做好準備,以應對外部危機,無論面對灰犀牛事件還是黑天鵝事件,企業可以做好準備,當事件來臨時,不會舉足失措,從長遠來看是有利的。

「《實施綱要》的印發相當於圈定了一個合理合法的範圍,剩下的工作還需要相關行業和企業進行內部自查,根據內容和具體落地的實施細則,對企業的每一個業務線或產品線進行細緻的審查和檢測,確定哪些領域可能會涉及網絡安全問題或違法行為,及時止損並改變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王鵬說。

(編輯 喬川川)

相關焦點

  • 中共中央:制定完善對網絡直播、自媒體等的規範管理辦法
    來源:一財網完善網絡信息服務方面的法律法規,修訂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研究制定網際網路信息服務嚴重失信主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制定完善對網絡直播、自媒體、知識社區問答等新媒體業態和算法推薦、深度偽造等新技術應用的規範管理辦法。
  • 健全社會領域制度規範 依法治理網絡空間
    、生態環境、安全生產、勞動保障、野生動物保護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和執法效果不斷提高;22.建立健全產權保護統籌協調工作機制,將產權保護列為專項治理、信用示範、城市創建、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23.探索建立消費者權益保護集體訴訟制度;24.推動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技創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
  • 圖解《數據安全法(草案)》
    從網絡數據安全框架的管理視角出發,對安全管理標準子體系進行規範,如下圖:草案旨在規範數據活動、完善數據安全治理體系,同時也將助力數據產業的合規升級,對於從業者來說是挑戰與機遇並存:牌照化經營與管理:草案對依法取得經營業務許可或備案做出規定,對業務展業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明確罰則規定,並有風險評估報告、風險警示等監管要求。
  • 電商政策體系發展帶來產業紅利,蘇企需要注意哪些風險?
    當前,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由此帶來了一系列爭議,電子商務的發展與治理也日益成為大眾話題。電子商務的合規體系如何建設,圍繞電子商務政策體系的發展態勢,又會帶來哪些產業發展紅利和相應風險?
  • 「兩翼並進」完善創建制度體系 推動廣東監獄治理現代化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礎和前提。制度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離不開制度的保駕護航。國家治理現代化必須堅持制度先行,充分發揮制度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把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具體到監獄實踐中,「監獄之制」是「監獄之治」的前提,如果缺乏健全完善、科學規範的監獄制度體系,實現監獄治理現代化就猶如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將淪為空談。
  • 醫療數據安全是醫療信息化發展優先議題,數據智能技術助力醫療大...
    原創 機器之心產業研究 機器之能隨著醫療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0制度(等保2.0)的施行,醫療數據安全這一領域也步入了新時代。等保2.0時代的醫療數據安全2019年5月,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2.0相關標準正式發布,該標準在1.0的基礎上,實現對新技術、新應用安全保護對象和安全保護領域的全覆蓋。
  • 楊安:市域治理大數據開發應用蘊藏巨大價值
    市域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具有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隨著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的全面展開,我國地方黨委政府如何理解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重要作用和價值?如何加快推進市域治理大數據應用,將拉動數字科技產業復甦作為經濟復甦的著力點?產業興則經濟興,經濟興則國家興。
  • 【政策聚集】《國家文化大數據標準體系》發布 規範標註中華民族文化基因
    在《文化產業促進法(草案)》中提到,推動文化資源數位化,分類採集梳理文化遺產數據,標註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建設文化大數據服務體系;在2019年8月科技部等六部門印發《關於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中,特別提到,加快國家文化大數據標準體系建設,分門別類標註中華民族文化基因,構建物理分散、邏輯集中、安全可信的文化大數據體系;在2020年5月中央文改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的《關於做好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工作通知
  • 剛剛,中央放大招:完善股市基礎制度、放開落戶限制、存貸款利率...
    深化國有企業和國有金融機構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確保各類所有制企業平等獲取要素。  19、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和安全保護。  探索建立統一規範的數據管理制度,提高數據質量和規範性,豐富數據產品。研究根據數據性質完善產權性質。制定數據隱私保護制度和安全審查制度。
  • 中央放大招:完善股市基礎制度、放開落戶限制、存貸款利率並軌...
    深化國有企業和國有金融機構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確保各類所有制企業平等獲取要素。19、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和安全保護。探索建立統一規範的數據管理制度,提高數據質量和規範性,豐富數據產品。研究根據數據性質完善產權性質。制定數據隱私保護制度和安全審查制度。
  •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全解讀
    基於汽車感知、交通管控、城市管理等信息,構建「人—車—路—雲」多層數據融合與計算處理平臺,開展特定場景、區域及道路的示範應用。打造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健全新能源汽車網絡安全管理制度,構建統一的汽車身份認證和安全信任體系,推動密碼技術深入應用,加強車載信息系統、服務平臺及關鍵電子零部件安全檢測,強化新能源汽車數據分級分類和合規應用管理,完善風險評估、預警監測、應急響應機制,保障「車端—傳輸管網—雲端」各環節信息安全。
  • 大數據時代網絡安全與行業網絡發展並行方案 --防範意義及應用
    ,尤其是網絡化管理被廣泛應用在企業的管理過程中,更是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企業的發展和建設。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攻擊也在迅速增多,黑客攻擊、木馬病毒、金融電信領域的詐騙、包括一些工控領域的詐騙、病毒郵件等使企業計算機網絡安全受到了巨大的安全威脅。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
    ,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以融合創新為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產業基礎能力,構建新型產業生態,完善基礎設施體系,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開展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提升行動,引導企業加強設計、製造、測試驗證等全過程可靠性技術開發應用,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區塊鏈等先進技術,健全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控制和追溯機制。引導企業強化品牌發展戰略,以提升質量和服務水平為重點加強品牌建設。健全安全保障體系。
  • 江蘇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江蘇省「十三五」現代產業體系發展規劃...
    按照適度超前、融合發展、提升效率的原則,大力拓展基礎設施建設空間,加快構建和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現代能源體系和現代化水安全保障體系,以及「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體系,更好發揮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保障作用。
  • 完善政府職能體系機構體系法治體系運行體系
    筆者認為,國家行政體系,是指適應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要求,履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社會治理、文化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政府治理職能的組織架構、制度、規範等的總和,主要包括政府職能體系、政府機構體系、政府法治體系、政府運行體系以及幹部隊伍體系等方面。
  • 嚴馮敏:線上線下融合 以規範促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基於最高人民法院官網發布的網絡購物糾紛合同案件和趨勢,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自2017年至2020年6月,在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件中,食品類糾紛所佔比例將近45.6%。三是外賣餐飲問題,隨著各種網上訂餐平臺APP的興起,外賣消費已逐步成為年輕人和白領的潮流。但是平臺企業不具有審查力度,「三無」配餐外賣問題比較突出。四是衍生出其他違法行為,網絡交易是在買賣雙方不見面的情況下達成的,屬於非現場交易。
  • 江小涓:進一步創新政府管理和服務方式,完善宏觀經濟治理體制
    完善宏觀經濟治理體制要以促進高質量發展和協調政府各項職能為目標,以財政、金融、就業、科技、產業、區域、營商環境、信用體系等方面的制度和政策為重點,強化各項調控制度建設,完善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統籌各項政策手段應用。促進高質量發展是今後宏觀經濟治理體系要實現的根本目標。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 創新管理方式完善宏觀經濟治理體制
    完善宏觀經濟治理體制要以促進高質量發展和協調政府各項職能為目標,以財政、金融、就業、科技、產業、區域、營商環境、信用體系等方面的制度和政策為重點,強化各項調控制度建設,完善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統籌各項政策手段應用。  促進高質量發展是今後宏觀經濟治理體系要實現的根本目標。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 安徽出臺法規建立大數據發展應用管理體制
    會議審議《安徽省大數據發展應用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根據《條例草案》,我省或將建立大數據發展應用的管理體制,推進數據資源匯聚和共享開放,深化大數據開發應用。  制定《條例草案》是貫徹國家大數據戰略的重大舉措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建設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奮鬥目標。
  • 大數據應用場景「百花齊放」 有效解決各行各業發展難點
    ,銅仁市充分利用貴州省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政策優勢,有力促進數字經濟加速發展,不斷聚焦挖掘大數據政用、商用、民用價值,推出大數據場景應用180餘個,大數據場景應用「百花齊放」,有效解決銅仁各行各業發展難點痛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