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年一年的增長,往日備受抨擊的九零後也早已自立自強,,,他們不僅是在觀念方面,在經濟上同樣也能自力更生,尤其是女士九零後,他們不需要爸爸媽媽,也不依靠男生,自己努力也把生活過得多種多樣。
但是也有的人會寧願為了一個名牌包包「吃土」一個月,想為化妝品提前消費。但是除此之外也有奶茶店不喝,品牌包不喜歡,十分「斤斤計較」的90後,我也就是那其中一員。
曾經有人問我:「你發第一份工資想買什麼?」我的回答可能跟大多數人並無不同,無非就是交交水電費,付付房租,維持自己平時吃飯啥的,但是我還是有一個願望的「就是給媽媽買一個金項鍊,因為我媽媽從來都沒有帶過貴重物品」
平時跟姐妹們出門逛街,最後姐妹們獲得戰利品,滿載而歸。但是我是空空如也。也許是我斷舍離的生活態度讓我對對非必要性商品的消費,我抱著慎重和警惕的態度,包裝的太奢華和同類產品其實也是換湯不換藥的營銷把戲,看的時候就會想想是否需要。
若是購買自己真心喜歡的東西,那並沒什麼。但其實很多消費行為都是被商家媒體所誘導的,還有的就是自己放縱性消費。
不過,理性消費也不代表我摳門
工作之後的我覺得花枝招展的漂亮衣服確實穿著好看,可多次嘗試後其實覺得無趣,其實簡單大方的穿著更舒服自在,穿著耐久的衣服才會帶來安心和快樂。
奶茶不喝,包也不愛的我平時會清理家中的閒置物品,將其放上二手平臺。有時還能交個朋友或是賺上一筆。
王陽明曾說過:「然可欲者是我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人的欲望是永遠不會滿足的,要是一直陷入強烈的購物慾中,那麼自己的欲望也會更加強烈。
所以奶茶不喝,包包也不愛買的人,才是最正確的,東西太多會產生累贅感,太多的東西為生活增加負擔。適當的斷舍離,減輕自己的生活質量,要為自己的生活做減法
斷舍離不僅是我們簡單理解的「扔扔扔」,它也是一場心靈的修行。能夠幫助我們過上精簡、樸素的生活。
近幾年,憑藉「斷舍離」走紅的日本主婦山下英子,就是主婦事業裡面的傑出者。她用自己幹家務總結出來的智慧和經驗,幫助了很多家庭,幫她們解決很多收納與整理的難題,也讓家庭生活變得更加有品質和美好。
如果你覺得忙碌、紛擾、辛苦,那不妨看一下《斷舍離》這本書,相信你一定也會有所感悟,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希望通過《斷舍離》,能夠幫助大家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重拾輕盈的人生!
山下英子的《斷舍離》這從出版至今,已經銷出400萬冊,影響了全球人,就連林依晨、舒暢、楊瀾、張德芬等知名人物都是這種方式的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