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ig short 大空頭》是老師們上課經常會提及到的一部電影。從808 corporate finance到837 capital market,再到8006的derivative and risk management,每次只要講到關於swap(互換)或GFC(Great Financial Crisis 金融危機)這些話題時,老師們提及最多的必定就是《the big short》。其實在很多老師推薦後我立刻就把電影看了一遍,甚至在「得到」APP上聽完了這本書。但是由於拖延症,拖到現在才來完成寫這篇影評。
這裡不會介紹詳細電影情節或者對這部電影做評價,我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想通過電影表現出來的情節來解釋並深挖金融知識,檢驗一下學過的知識是不是真的已經掌握
1. 相關金融知識介紹
long:做多,多頭方,也是合約的買方(一般在風險和預期立場上持看漲一方)
short:做空,空頭方,也是合約的賣方(和long方持相反態度,看跌,對未來看空)
關於long和short,金融市場就是不斷產生的合約,如果未來是看漲,那麼多頭方會獲利;相反如果市場下跌,那麼空頭方就會獲利。
金融危機:Great Financial Crisis (GFC)
信用違約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
這是針對無擔保公司債或無擔保主權債務不償付的情況進行提供保護。
金融市場裡我們在做trading時會常常說:buy low sell high(低買高賣)而大空頭裡的做空CDS就是真正的運用這一道理。男主角們在做空房地產市場時,認為房價會下跌,從而使得住房抵押債券可能會發生違約。於是他們就在危機爆發之前買入並持有大量的CDS,因為在爆發之前房地產市場還是前景很好,而CDS的價格很低。當這場危機發生後,信用市場崩盤,CDS的價格卻一路高漲。於是他們將原先持有的CDS用高價賣出並從中進行獲利。
2. 故事梗概
這部電影是根據其原版書拍攝的,講述了在美國次貸危機前後,美國金融市場上幾位投資奇才的故事。
在次貸危機之前,大部分金融機構和市場參與者都積極看好房地產市場。隨著這場風暴的瘋狂襲來,慘烈程度遠遠超出了估計。房地產和各金融產品的價格呈現懸崖式掉落,股價一落千丈,市場的long方全面淪陷,虧得是一塌糊塗。而有幾位投資鬼才卻擁有獨到的眼光,在這場風暴來臨之前,準確預測到了泡沫的破裂,通過short Credit Default Swaps (CDS)大幅獲利,成為了這場風暴的最大贏家,累計盈利超過20億美元。
3 啟 示
在這場金融危機裡,可謂是多頭皆醉,空頭獨醒。「大空頭並不是什麼英雄,而多頭方也不是狗熊,他們都是金融市場裡追逐利潤的普通市場參與者」 (摘選自得到聽書《大空頭》文稿)
這場空頭獨醒的風暴給我們的啟示總結為如下:
真正能預測到危機的人不是「正常人」,但是危機仍是可以預判的。
在大空頭裡做空CDS的這批投資鬼才都行走在系統的邊緣:當時管錢最多的Burry原本是醫生,半路出家才開始做投資;最接近正常人的約翰主業是做併購套利,但管理的並不是一線的基金。
驗證判斷首先要搞清楚別人的動機。
在進行投資時,要想對得起你的判斷,並敢於下重注。
其實自從金融危機以來,時隔十年,歷史卻又重演了。2020年COVID-19大流行,全球疫情瘋狂肆虐,全球股市的暴跌,包括美股的4次跌停熔斷。但這場疫情卻使得有一位對衝基金大佬抓住了機遇,並賺了大概26億美金。
要找到精確表達判斷的工具
short股票風險不可估量,買call option成本又太高,且你還要判斷市場前景要一直看漲。
投資是有風險的不要光想著你投下的注本身
關於《the big short》就只能寫這麼多了
要是想看專業分析版,請先關注公眾號:Cherie的學習室,在歷史推送中自行閱讀查看以下文章。
《大空頭》中的場景再次重演,對衝大佬月賺26億美元
一個月前我女神單老師在她的公眾號上曾經也對這部電影做了相關的金融知識分析。
(強烈的求生欲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