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學金融 | 《the big short 大空頭》

2021-02-16 miss auraro

《the big short 大空頭》是老師們上課經常會提及到的一部電影。從808 corporate finance到837 capital market,再到8006的derivative and risk management,每次只要講到關於swap(互換)或GFC(Great Financial Crisis 金融危機)這些話題時,老師們提及最多的必定就是《the big short》。其實在很多老師推薦後我立刻就把電影看了一遍,甚至在「得到」APP上聽完了這本書。但是由於拖延症,拖到現在才來完成寫這篇影評。

這裡不會介紹詳細電影情節或者對這部電影做評價,我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想通過電影表現出來的情節來解釋並深挖金融知識,檢驗一下學過的知識是不是真的已經掌握 

1. 相關金融知識介紹

long:做多,多頭方,也是合約的買方(一般在風險和預期立場上持看漲一方)

short:做空,空頭方,也是合約的賣方(和long方持相反態度,看跌,對未來看空)

關於long和short,金融市場就是不斷產生的合約,如果未來是看漲,那麼多頭方會獲利;相反如果市場下跌,那麼空頭方就會獲利。

金融危機:Great Financial Crisis (GFC)

信用違約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

這是針對無擔保公司債或無擔保主權債務不償付的情況進行提供保護。

金融市場裡我們在做trading時會常常說:buy low sell high(低買高賣)而大空頭裡的做空CDS就是真正的運用這一道理。男主角們在做空房地產市場時,認為房價會下跌,從而使得住房抵押債券可能會發生違約。於是他們就在危機爆發之前買入並持有大量的CDS,因為在爆發之前房地產市場還是前景很好,而CDS的價格很低。當這場危機發生後,信用市場崩盤,CDS的價格卻一路高漲。於是他們將原先持有的CDS用高價賣出並從中進行獲利。

2. 故事梗概

這部電影是根據其原版書拍攝的,講述了在美國次貸危機前後,美國金融市場上幾位投資奇才的故事。

在次貸危機之前,大部分金融機構和市場參與者都積極看好房地產市場。隨著這場風暴的瘋狂襲來,慘烈程度遠遠超出了估計。房地產和各金融產品的價格呈現懸崖式掉落,股價一落千丈,市場的long方全面淪陷,虧得是一塌糊塗。而有幾位投資鬼才卻擁有獨到的眼光,在這場風暴來臨之前,準確預測到了泡沫的破裂,通過short Credit Default Swaps (CDS)大幅獲利,成為了這場風暴的最大贏家,累計盈利超過20億美元。

3 啟 示

在這場金融危機裡,可謂是多頭皆醉,空頭獨醒。「大空頭並不是什麼英雄,而多頭方也不是狗熊,他們都是金融市場裡追逐利潤的普通市場參與者」 (摘選自得到聽書《大空頭》文稿)

這場空頭獨醒的風暴給我們的啟示總結為如下:

真正能預測到危機的人不是「正常人」,但是危機仍是可以預判的。

在大空頭裡做空CDS的這批投資鬼才都行走在系統的邊緣:當時管錢最多的Burry原本是醫生,半路出家才開始做投資;最接近正常人的約翰主業是做併購套利,但管理的並不是一線的基金。

驗證判斷首先要搞清楚別人的動機。

在進行投資時,要想對得起你的判斷,並敢於下重注。

其實自從金融危機以來,時隔十年,歷史卻又重演了。2020年COVID-19大流行,全球疫情瘋狂肆虐,全球股市的暴跌,包括美股的4次跌停熔斷。但這場疫情卻使得有一位對衝基金大佬抓住了機遇,並賺了大概26億美金。

要找到精確表達判斷的工具

short股票風險不可估量,買call option成本又太高,且你還要判斷市場前景要一直看漲。

投資是有風險的不要光想著你投下的注本身

關於《the big short》就只能寫這麼多了

要是想看專業分析版,請先關注公眾號:Cherie的學習室,在歷史推送中自行閱讀查看以下文章。

《大空頭》中的場景再次重演,對衝大佬月賺26億美元

一個月前我女神單老師在她的公眾號上曾經也對這部電影做了相關的金融知識分析。

(強烈的求生欲又來了)

相關焦點

  • 【放映廳】今晚八點上映《大空頭 The Big Short 》
    上完班,來杯咖啡,看場電影給自己來一場安安靜靜的放鬆今晚八點,寶力咖啡寶力放映廳繼續溫暖上映今日電影《大空頭類型: 劇情 / 傳記官方網站: www.thebigshortmovie.com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5-11-12(AFI電影節) / 2015-12-11(美國點映) / 2015-12-23(美國)片長: 130分鐘又名: 大賣空(臺) / 沽注一擲(港) / The Big Short: Inside the
  • The Big Short: Inside the Doomsday Machine
    試聽:今年似乎是個公認的奧斯卡小年,不過提名影片中的《大空頭》還是相當讓人眼前一亮,07-08年次貸危機中做空者的視角雖然缺乏普遍性但是相當獨特
  • 觀影《大空頭 The Big Short》,閒聊股市投資
    《大空頭》是一部美國片,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講述了2008年華爾街金融危機時四個人抓住機會,想要真正達到財務自由的地步,就不能不學投資。說起來,股市實在是一個極其天才的設計。本質上,人們買股票,實際上是把自己的錢交給那些會賺錢的人打理,以求錢生錢。而上市公司則是把股民的錢當資本,比如那些成功的美國創業者比爾蓋茨、扎克伯格等等,他們有好的點子但是沒有錢,就通過資本市場把股民的錢拿來經營公司,賺了錢再回報股民。
  • 讀書:The Big Short
    說實話,看完書和電影,弄清楚08年金融海嘯的來龍去脈之後,帶給我的衝擊力好久都讓我陷入深思而無法釋懷。所以當時又趁熱打鐵寫下了《大空頭筆記》。《大空頭》簡單來說,就是講的2008年全球金融,華爾街幾位眼光獨到的投資鬼才在2007年美國信貸風暴前看穿泡沫假象,通過做空次貸而大幅獲益,成為少數在金融災難中大量獲利的投資梟雄的故事。我和馬雲一樣,都是非金融專業人士,書中告訴我的次貸金融危機的原因在於過度放貸,將貸款交給那些根本不具備償還能力的人。
  • 美國電影《大空頭》原版高清
    類型: 劇情 / 傳記官方網站: www.thebigshortmovie.com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5-11-12(AFI影展) / 2015-12-11(美國點映) / 2015-12-23(美國)片長: 130分鐘又名: 大賣空(臺) / 沽注一擲(港) / The Big Short: Inside the
  • 對金融電影《大空頭》的分析解讀
    眼瞅就要過春節了,假期不妨找來這部片子看看,如果有時間的話最好同時去找原著讀一讀,因為電影版《大空頭》能拍得如此成功,與麥可.劉易斯(Michael Lewis)這位前債券交易員、金融暢銷書作家息息相關,正是他寫的這本同名紀實文學為現在我們看到的電影奠定了成功基礎。
  • 《大空頭》,一部值得看十遍的金融電影
    《大空頭》,可以說是一部最最最純粹的金融電影
  • 泡沫、金融與次貸危機—
    Murph寫於15年LA《大空頭
  • ...讀懂金融——復旦泛海國際金融學院高華聲教授新作《看電影 學...
    《看電影 學金融》就是這樣一本好書。近日,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正教授、博士生導師高華聲潛心鑽研、重磅推出《看電影 學金融》一書。該書選取了《商海通牒》《門口的野蠻人》《大空頭》《白銀帝國》《人民的名義》等多部膾炙人口的影視劇,生動形象地描述和分析了作品中涉及金融知識的情節,並以此為基礎介紹了「錦標賽機制」「槓桿收購」「以債控股」「催收行業」等金融知識點。每一個知識點的介紹,都結合了學術界的研究成果,並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呈現給讀者,還完整地敘述了許多有證可查的真實案例。
  • [大空頭]The.Big.Short.2015 3.5G高清電影/原聲|原著有聲書&pdf電子書
    ◎譯  名 大空頭/大賣空(臺)/沽注一擲(港)◎片  名 The Big Short◎年  代 2015◎國  家 美國◎類  別 劇情/傳記◎語  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5      史蒂夫·卡瑞爾 Steve Carell      瑞恩·高斯林 Ryan Gosling      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梅麗莎·裡奧 Melissa Leo      約翰·馬加羅 John Magaro◎簡  介:  這部影片將鏡頭對準了2008年全球金融
  • The Big Short 你們要的影評終於來了
    看電影的時候,很多地方都覺得還蠻感動的,回來又把書翻了一遍,開始給你們寫影評了。當然此篇的風格,偶們就走Margot Robbie還有Selena Gomez在電影中的作用,把無聊和弄不懂的術語,還有些前後類似的big short交易,給廣大群眾翻譯翻譯。
  • 最全金融劇指南丨學金融最簡單的方法:看劇!
    若想看的爽的同時,又學到東西,首選當然是港產金融劇。不過近年來港劇的金融影視作品較少,能上榜的也是大家熟知的幾部。例如2018年出的《再創世紀》有認真的網友,通過該劇整理出一大串金融類術語,諸如對衝基金hedge funds、掉期交易swap、軋空short squeeze、加倉increase position、股權stake、紅利支票bonus check……有網友評價
  • 韓國版《大空頭》,重現97年金融危機慘狀,韓國觀眾含淚看完
    劉亞仁飾演的尹正學原本是金融機構的職員,他通過數據分析和多年的行業經驗推測出韓國的經濟必然出現問題。他拉攏到兩位以前的客戶,讓他們買入大量美元,坐等韓幣貶值,然後憑藉匯率差價,用美元大量買入價格暴跌的房產。
  • 《大空頭》電影觀影必讀:你必須補習的金融知識
    電影《大空頭》(The Big Short)取材麥可·劉易斯(Michael Lewis )的同名小說,金融危機後出現的真正暢銷書之一。這部影片在讓華爾街坑蒙拐騙術具有娛樂性方面,在開發金融市場崩潰過程中潛在的黑色幽默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你永遠不會知道劉易斯在他的書中究竟持什麼立場。以《大空頭》為例,他在所有人中偏偏選擇了支持對衝基金。
  • C+影音會大空頭 The Big Short3.11周五20:00
    馬克·鮑姆(史蒂夫·卡瑞爾 飾)華爾街世家出身,是一位基金經理,被威內特說服加入他的計劃,他們進一步發現,市場奔潰的速度被擔保債務憑證影響著。他預料到金融風暴來襲之前的危機,預感全世界的經濟將崩潰,孤注一擲定下「賭局」做空次貸,最終大幅獲益。✰影評✰好看到炸裂!即使你得不到奧斯卡,依然是我心中的年度最佳。
  • 《影評|The Big Short|你敢和美國經濟對賭嗎?》
    《The Big Short》中文譯名為《大空頭》,講述了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前,四組人馬做空美國房貸市場的故事。IMDB評分7.8/10,推薦觀看。相比起《華爾街之狼》中狂熱的氣氛與大量炫目的色情暴力畫面,《大空頭》著手展現的是在金融危機爆發前期的狂熱氛圍下,少數人的冷靜。
  • 我為什麼看了三遍《大空頭》電影
    同樣是講那場金融危機,《監守自盜》是揭露華爾街和政府的權錢交易,《大而不倒》是從政府的角度去重現如何度過那場危機,《利益風暴》是講高盛內部在危機來臨之時如何應對,而《大空頭》則是從市場參與者的角度描述了在得洞悉先機的情況下,幾個「做空者」如何度過與整個市場為敵的煎熬,終于堅持到最後戰勝了華爾街。
  • 《大空頭》是最棒的金融電影?但它和原著有啥區別?
    這些主觀或客觀的限制在《大空頭》的改編中也有所體現,改編劇本在處理原著時在部分細節上進行了更直觀的改寫,其原著與電影各自的呈現形式,也呈現了美國通俗文學與電影的訴求和特徵。 而通過對人設的改變,同樣可以看到的是電影《大空頭》更明顯的商業化特徵。
  • 最佳改編劇本《大空頭》:盡力拍出喜感,只為了說個悲傷故事
    那場山呼海嘯的金融危機逐漸遠去後,對於發生過程,許多人除了能說出「房地產泡沫破裂」和「次貸危機」這些聽上去很「金融」的名詞外,還是搞不清楚個中緣由。雖然我們離金融風暴中心很遙遠,離華爾街的精英生活更遙遠,但樂於把見證美利堅進擊史的各類國家事件拍進電影的美國導演會來說給你聽。於是《大空頭》就誕生了。
  • 《大空頭》「蝙蝠俠」演繹金融鳳凰男,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
    然而,《大空頭》找到了一個新的角度。影片充滿了地域感和享受感。這種新的視角是準確預測危機的洞察力。他們在這次危機中通過賣空賺了很多錢。很多人稱他們為在國家賺錢的無良之人,但許多人認為他們是推動社會進步的真正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