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原創》收官,素人原創仍「半熟」

2021-02-21 網娛觀察


作者 / 艾木子


昨晚,由優酷平臺推出的素人原創選秀類綜藝《這!就是原創》正式落下帷幕,熱門選手鄧見超奪冠,閆澤歡緊隨其後奪得亞軍。

 

作為繼優酷近兩年推出的《這!就是街舞》、《這!就是鐵甲》、《這!就是灌籃》之後的又一系列,《這!就是原創》以當下市面上少有的純粹選拔原創音樂人的綜藝,在開播前還是攢足了觀眾的期待。

 

然而經過近3個月,12期節目,近100位音樂人的角逐後,這檔節目卻以6.9分的豆瓣評分低調收場,就連總決賽後登上熱搜的微博話題#這就是原創冠軍鄧見超#,也被很多人誤以為是鄧超上了熱搜。

 

按理說,在近幾年各平臺大力扶持原創音樂人的行業環境下,一檔專門為這個群體而生的綜藝,足以引起行業和觀眾的關注,但事實上,《這!就是原創》似乎並沒達到預期的影響力。

 

素人搞原創真的就這麼難麼?

原創初衷:每一個平凡的人

都有創作的權利

關注這檔節目的人不會錯過昨晚的決賽夜:唱著《橘子》的鄧見超在驚愕中被宣布奪冠;和王嘉爾組成「閆王」的閆澤歡呈現了《雨天》的炸裂舞臺;袁野夕最後舞臺對蕭敬騰深情「告白」,感謝他一直支持自己的音樂……

 

但很多人同樣記得那個曾在初選時,憑藉著一首沒有編曲,歌詞樸實的《熱死了》刷新觀眾音樂觀的「徐徐若楓」。他在昨晚作為不參與比賽的表演嘉賓,帶著一首由他人編曲後的《熱死了》重新返回舞臺。

 

同樣的歌詞,同樣的穿著,同樣的髮型甚至與此前差不多的歌唱手勢,「徐徐若楓」的《熱死了》,最後在王嘉爾、陳粒以及蕭敬騰三位原創捕手的共同助演下,成功當選當晚最佳舞臺之一。

 

這也再次點題《這!就是原創》的節目初衷:人人可原創。

 

不可否認,就原創音樂人來講,每個人都有著自己艱苦成長的辛酸史,而這個出發點對於不管是原創歌手還是觀眾來說,都足夠溫暖且能喚起情懷的共鳴。

 

但從另一個角度講,「人人可原創」同時也拉低了這一市場的準入門檻。

 

從網絡興起初期的許嵩、汪蘇瀧等原創歌手到起點較高的毛不易、吳青峰等原創音樂人,大多數的原創歌手要麼是對樂理知識有著紮實的把握,要麼是在詞曲某方面有著超出常人的天賦,才能從幕後走到臺前。

 

也是由此,不懂和弦的的李袁傑和不懂電音的馮提莫在當時也引起了諸多的爭議。

 

而當很多初出茅廬的原創素人聚集到一檔選秀節目上時,問題就來了。

 

雖然觀眾對於素人音樂充滿著極大的包容性,但節目前兩期中選手大量演繹簡單趨同的民謠歌曲、選取詞彙匱乏且重複率高的歌詞,這些平淡表現讓觀眾陷入了開場即無聊的窘境,不少觀眾直接把注意力轉移到了節目組的花式字幕上。

 

甚至有網友調侃:《這!就是原創》可以改名為《這!就是字幕》。

 

 

而更令人惋惜的是,《這!就是原創》並不是沒有大招。只不過,當觀眾在中後期放出大招的時候,觀眾對節目已經的期待值已經大大降低了,很多在三四期已經「斷層」的觀眾,更是很難在後期重新撿起對節目的熱情。

話題選手不如流量,

創意賽制反倒模糊焦點

 

話題性選手,是節目的「招式」之一。

 

在汪蘇瀧開始回歸觀眾視野的同時,《這!就是原創》的選手中也出現了曾經與汪蘇瀧同期的原創歌手徐良。

 

雖然已經很久沒在音樂界露面,但徐良的出現還是喚起了不少90後對童年的回憶,也成功為節目做了一波觀眾引流。然而,僅僅在節目第三期,徐良一首中國風的《何慕卿》結束後,慘遭淘汰,中斷了不少年輕人回憶的同時,也讓節目失去了「最大流量選手「之一。

 

隨後,節目選手中陸續還出現了《超級女聲》2006屆季軍劉力揚、抖音神曲《學貓叫》的創作者小峰峰、「吉祥三寶」布仁巴雅爾的女兒諾爾曼、《癢》的創作者孟楠以及曾經奪得2008年《我型我秀》冠軍,並為薛之謙的《摩天大樓》作曲的唐漢霄……

 

儘管這些選手在音樂人領域都小有名氣,也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粉絲群體,但仍然都比不過流量帶來的「實惠」。

 

不管是《這!就是原創》的突圍賽還是決賽當晚,#鄭雲龍婚約#、#李宇春助力原創總決賽#都代替選手,率先登上了微博熱搜。

 

選秀節目後期邀請嘉賓駐唱或者合作,一直以來都是比賽模式之一,然而對於還並未通過節目出圈的原創音樂人們來說,流量嘉賓的加入不免也有些許的喧賓奪主。

 

尤其是,對於《這!就是原創》來說,如果反節目套路的在中期邀請流量嘉賓合作,說不定效果也能更好。

 

而另一個為節目「圈粉」的舉措,就是節目的賽制。

 

與《這!就是**》系列相同,節目在整個賽制的設置上也大體離不開海選、solo晉級、雙選、導師合作幾個部分。

 

但有趣的是,《這!就是原創》在中期賽制中融入了一些更加有趣的環節。

 

其一,就是邀請到了雪村、臧鴻飛等藝人,把辯論環節與音樂做了融合。

 

「愛是長久陪伴還是給予最好條件」、「長大是不是一件好事」,被分成正反方的兩組選手以辯論話題為主題創作歌曲,最後通過對歌曲的詮釋來贏得導師對自己一方的支持。

 

對很多人來說,這樣的賽制是新鮮而有趣的,但同時,也是有一定風險的。

 

歌能否結合主題先不說,在該賽制中,由於很多觀眾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後續的辯論環節上,分散了對於歌曲的關注。儘管整體節目增加了不少看點和綜藝性,但看完這一期的觀眾其實很難再想起選手都唱了哪些歌。

 

好在,在辯論結束後,通過編曲試聽,盲猜選手完成雙選的環節,成功再次把節目拉回了主軌道上。

 

但幾經折騰的《這!就是原創》似乎已經很難再爭取更多的關注度了。

素人原創綜藝進行時,

下一個綜藝怎麼做?

事實上,在《這!就是原創》之前,燦星製作曾經推出同樣以原創音樂人為看點的音樂類綜藝選秀節目《中國好歌曲》,並打造出霍尊、蘇運瑩、戴荃以及杭蓋樂隊等一系列原創音樂人。

 

遺憾的是,由於收視的下滑等原因,在播出三季後,《中國好歌曲》在2016年戛然而止。

 

在此之後,《明日之子》中走出了原創音樂人毛不易、《無限歌謠季》合作出了不少原創歌曲,原創音樂雖持續發展,但提供給素人的原創音樂舞臺少之又少。

 

從這一點上來說,《這!就是原創》不管是從節目創意還是出發點來說,都是一個「新領域」的新嘗試。

 

但當下的市場環境,與曾經《中國好歌曲》的時期又有所不同。

 

在抖音神曲、偶像分流以及短視頻行業興盛的娛樂市場,樂迷獲取原創歌曲不再只局限於綜藝節目。在各大音樂平臺扶持下,大量質量參差不齊的原創音樂湧入市場,觀眾的音樂審美也正在變得更加挑剔,自然會期待著聽到更多與眾不同的聲音。

 

而在選手方面,終於從幕後走到臺前的音樂人們也難免想要嘗試更多自己未曾嘗試的新風格,但相比於已有知名度的歌手,他們還處在需要被了解、被發現的狀態,過於標新立異又會讓很多路人失去對音樂人真正的了解。

 

作為新原創音樂時代下,第一個分「素人原創音樂」這杯羹的《這!就是原創》來說,敢邁出這一步就已經很值得鼓勵了。

 

而對於接下來其他仍然想做素人原創的音樂節目來說,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音樂的專業度以及歌曲的傳唱度上,才能真正做到推廣原創音樂,助力原創音樂人的初衷。


近期熱文

易烊千璽專訪 | 《創造營》公司起底

對話汪蘇瀧  | 《我是唱作人》

2019綜藝下半場 | 網大編劇眾生相

商務合作 / 轉載 / 加入社群 / 約稿

請聯繫微信ID:

claudia1212  1028627745   649778177

相關焦點

  • 《這就是原創》《我是唱作人》對擂,音樂綜藝為何爭推「原創」?
    4月8日,愛奇藝召開發布會宣布其今年的S+級綜藝《我是唱作人》即將開播,主推原創音樂人和原創音樂。 就在上個月,優酷也推出了一檔與原創音樂相關的綜藝節目《這就是原創》。繼《這就是街舞》和《熱血街舞團》、《以團之名》和《青春有你》之後,優酷和愛奇藝又要在原創音樂題材上展開Battle。
  • 《這就是原創》是原創音樂的新出口,也是音樂綜藝的迭代升級
    在吳群達看來,《這就是原創》節目中不存在所謂的對與錯,音樂也沒有好壞高低之分。不同類型的音樂無法設立一個統一的評價標準,只要能夠激起受眾的共鳴、讓聽歌的人收穫感動,就是一個好的音樂作品。 基於這一點堅持,《這就是原創》將自己放置於更高維度,不拘泥於單一的音樂類型,第一期節目便覆蓋了說唱、雷鬼、搖滾等不同類型的音樂風格,給予受眾多元豐富的視聽享受。 從節目模式上來看,雖然擁有相同的製作班底,脫胎於《中國好歌曲》的《這就是原創》卻跟前者有著截然不同的差別。
  • 首屆春蜂桃裡華語民謠原創大賽收官 許常德點讚原創好時代
    首屆春蜂桃裡華語民謠原創大賽收官 許常德點讚原創好時代時間:2020-01-15 14: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首屆春蜂桃裡華語民謠原創大賽收官 許常德點讚原創好時代 1月14日晚,首屆春蜂桃裡華語民謠原創大賽全國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成都Alive壹現場圓滿收官,從上萬首海選作品中脫穎而出的
  • 《這就是原創》:摔杯為號的原創音樂新徵程
    只不過作為聽眾而言,國內草根原創音樂的質量良莠不齊,如何在當下的音樂市場裡找到更好的、更適合自己的音樂,這需要一個合適的「契機」。《這就是原創》就是這樣一個「契機」。優酷這次攜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和燦星製作聯合出品《這就是原創》,作為首檔網際網路原創音樂人競技成長秀,把戰場轉移到了網際網路上,說白了也就是把主要目標受眾轉向了愛看網綜的青少年群體。於是這一次原創音樂的「破冰之路」看起來就更年輕化,更網絡化,也更垂直化了,無論是視覺還是聽覺上都更貼合年輕人的喜好。
  • 《這就是原創》《我是唱作人》炒熱原創音樂 優愛騰成文娛產業風向標
    上周,愛奇藝推出的音樂網綜《我是唱作人》開播,王源、梁博、毛不易、熱狗、汪蘇瀧、高進、曾軼可、陳意涵等8名唱作人帶著自己的原創作品展開首輪對壘。而優酷的原創音樂綜藝《這就是原創》隨著比賽的推進,賽制花樣百出。兩檔節目的播出,也讓原創音樂再度進入大眾視線。
  • 熱門綜藝《七十二層奇樓》暖心收官,原創劇情綜藝打造匠心之作
    文丨李子上周五晚,由湖南衛視攜手盛唐時空聯手打造的原創文化探秘節目《七十二層奇樓》圓滿收官。自播出以來,節目收視一直在穩步上漲,收官當期收視率達全國網1.52,已連續四期節目榮登全國網收視第一,節目品質也得到越來越多觀眾的認可。
  • 《我們十七歲》收官 華策影視發力原創內容拓展綜藝市場
    文/秦霍然3月11日,大型明星逆時光旅行真人秀《我們十七歲》迎來收官之戰。在最後一期旅行中,兄弟團依靠團結的力量獲得了豐盛的晚餐,並且承擔起導演組的一部分工作,身份的轉換使兄弟團報了一路旅行中的「仇」,卻更加體會到了導演組工作的辛苦。兄弟團與工作人員彼此的換位思考和包容理解,讓這段旅行的收尾顯得更為動容。
  • 《夢想星唱將》大賽完美收官,原創歌手曾恆樂奪冠
    12月28日,由太原廣播電視臺主辦,太原廣播電視臺音樂廣播、影視頻道、文體頻道聯合承辦的《夢想星唱將》大賽完美收官,一直堅持原創的選手曾恆樂奪冠。 《夢想星唱將》是繼太原廣播電視臺舉辦2018《夢想星主播》主持人大賽之後,今年由影視頻道、文體頻道和音樂廣播聯合推出的又一項由全民參與的大型歌唱賽事。此項賽事旨在展現太原城市文化、增加城市魅力、表現太原人民滿滿的幸福感。
  • 一年級大學季收官:原創真人秀節目的理性回歸
    一年級大學季收官:原創真人秀節目的理性回歸   搜狐娛樂訊 由湖南衛視和上海戲劇學院聯合打造的《一年級大學季》已在上周完美收官。這是一檔關於一群表演系一年級學生的原創真人秀節目。而連續12期收視率排名第一的成績,也讓我們看到了這檔原創真人秀節目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然而,在這些成績的背後,我們還應該看到的是這樣一檔原創節目,對於當下真人秀視頻節目的探索與創革。明星打造歷來是湖南衛視所標榜的一大品牌。從10多年前首創「超級女聲」,開始讓選秀節目成為電視螢屏上的亮點。到如今,選秀節目已經佔據了各大衛視的收視排行,在吵吵嚷嚷的舞臺上,推出各式各樣的歌手與演員。
  • 讓人失望的不是華語原創,而是《這就是原創》
    但音樂綜藝仍然是一塊「大蛋糕」,不斷有新形式的音樂綜藝被推出來,如《幻樂之城》將唱和演結合到一起,以及最近上線的《這就是原創》,主打原創主題。此次,《這就是原創》和QQ音樂合作將參賽的105組選手的作品上傳至「猛獸原創榜」,排行榜前10名可直接晉級下一輪,他們已經通過大眾的考驗,剩餘的95組選手需要三位原創捕手(蕭敬騰、陳粒、王嘉爾)挑選出他們欣賞的唱作人,方可進入下一輪比賽。
  • 《我們十七歲》收官 華策影視發力原創內容拓展綜藝市場
    3月11日,大型明星逆時光旅行真人秀《我們十七歲》迎來收官之戰。在最後一期旅行中,兄弟團依靠團結的力量獲得了豐盛的晚餐,並且承擔起導演組的一部分工作,身份的轉換使兄弟團報了一路旅行中的「仇」,卻更加體會到了導演組工作的辛苦。兄弟團與工作人員彼此的換位思考和包容理解,讓這段旅行的收尾顯得更為動容。
  • 《這就是原創》聚焦中國原創音樂 《婚約》被外媒盛讚
    ,這首被如此盛讚的作品出自《這就是原創》的中國風歌曲《婚約》。以質量為骨,尋找最具實力音樂人《這就是原創》是由優酷攜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燦星製作聯合出品的,節目旨在關注中國原創音樂,蕭敬騰、陳粒、王嘉爾作為節目中的「原創捕手」捕捉心懷猛獸的原創音樂人。節目中105組原創音樂人經過海選、8小時限時創作和音樂辯論賽等激烈賽制的層層選拔激烈比拼後,只有最具實力的原創音樂人才能留在原創的舞臺上。
  • 測評丨《這就是原創》成「這就是尷尬」?楊超越新綜表現也太...
    個人追劇指數意思就是:五顆星:一定會追下去!四顆星: 有興趣!會繼續追追看三顆星:有可取之處,可能會隔一段時間關注下進展兩顆星:除非後期有特別出圈兒的亮點否則不會關注一顆星及以下:告辭! 首先來看看上周首播的《這!就是原創》
  • 草莓播報 | 《這!就是原創》冠軍鄧見超參演長沙草莓音樂節!
    事實上,我們缺的不是好的原創音樂,而是是展示音樂的平臺。把好音樂帶給更多的樂迷,是草莓音樂節一直在做的事情。6月22-23日舉辦的長沙草莓音樂節,經過緊密的籌備,我們今天新公布四組來自湖南的超新星,相信這些正閃閃發光的音樂人,一定能將你沉睡的的耳朵喚醒。▼《這!
  • 《這!就是原創》火了!屬於華語原創音樂的春天來了!
    最近一檔優酷播出的原創音樂類節目《這就是原創》火了!微博話題閱讀8.2億繼《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歌曲》後一如既往的燦星高水準製作且聽小編來給你安利安利 在音樂綜藝泛濫的市場中,《這!就是原創》帶著猛獸般的生命力,衝入大眾的視線,大聲宣告:屬於華語原創音樂的春天來了!
  • 《這!就是原創》冠軍成名曲女書疑似抄襲!——這,就是原創?
    就是原創》是一檔通過網絡平臺播出的原創音樂人選秀節目,節目的第一期和第二期,選手多是在唱個人的情愛、情緒,但是到了第三期,突然在一片同類型歌曲中炸出來一首《女書》,整首歌恢弘大氣,讓人眼前一亮,但是節目播出後不久,《女書》的作者鄧見超就被網友質疑其抄襲,鄧見超截圖並發表了一篇為自己「辯白」的微博,辯稱《女書》是自己親生的,還說網友是魔鬼,更有意思的是,另一個說「想起來了記得告訴我」的網友,居然也被鄧見超截圖並圈出
  • 《這就是原創》《我是唱作人》「硬碰硬」,揭露原創音樂的A、B面
    平臺對於同一題材的不同詮釋,最終把市場的蛋糕做大,這在街舞題材的競爭上已經得到印證,平臺這一輪的競爭受益的或許就是亟待更多人關注的原創音樂。《這就是原創》和《我是唱作人》原創音樂的AB面雖然同樣做原創音樂題材,難免被放到一起做比較,但從《這就是原創》和《我是唱作人》製作團隊前期接受媒體採訪的結果來看,兩檔節目在立意上相去甚遠。
  • 《這!就是原創》一路折戟:觀眾愛的是名聲,不是樂聲?
    作者 | ADAM編輯 | 阿筆收官請來李宇春坐鎮,現場連唱三首,《這!就是原創》還是沒能在最後一期,打破「平靜」。按照以往熱門綜藝的走勢,冠軍鄧見超這會兒應該在熱搜上了。用粉絲小黃的話來說,可能優酷自己也放棄了吧。
  • 《這就是原創》的小目標與四面楚歌的原創音樂市場丨專訪
    第一個出擊的是優酷、騰訊音樂集團與燦星合作的《這就是原創》,總導演吳群達告訴骨朵:「原創音樂節目必須要堅持做下來,這無論對年輕人,對我們的華語樂壇,還是我們自己都意義重大。」到《這就是原創》,「回鍋肉」和相對成熟的音樂人佔了選手的半壁江山。《這就是原創》裡不少選手已經大名在外。「QQ音樂三巨頭」之一的徐良,《癢》的創作人孟楠,南拳媽媽組合的主唱梁心頤,2006年《超級女聲》季軍劉力揚等人都是「老江湖」了。吳群達希望節目的「原創音樂」基因可以消解選手的身份背景帶給觀眾的「標籤感」。
  • 《這就是原創》好心機啊
    其實說這些不是要diss當下華語歌曲作品,但一個事實就是,現如今的華語歌壇是大不如前了。雖然還是有一撮人在堅持做有質量的華語歌曲原創,比如《中國好歌曲》,再比如最近被我朋友安利的《這就是原創》。第三期到了三個隊的隊員挑戰榜單十強的時間,也就是榜單十強換位賽。朋友們,小凳子搬好了嗎?完整地聽歌時間總算是來了。我就要來說《這就是原創》又一心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