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火鍋,送烤鴨,送書……老北京的外賣,沒有辦不到只有想不到

2020-12-26 北京日報客戶端

在當前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戰疫」中,除了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堅守崗位的基層社區工作人員之外,還有一個群體值得所有人致敬,如果沒有他們穿行在大街小巷,為居家隔離的人們送上各種生活必需品,那麼可能會有很多人面臨斷糧斷菜的困境——他們就是送貨上門的快遞員。也許在很多人眼中,他們的工作算不上「高大上」,他們的身影和面龐也都普通而平凡,但是他們卻用勤勞、勇敢和堅韌為千家萬戶送上了生活的「原動力」……鮮為人知的是,他們的故事其實早在一百年前就已經開始。

▍疫情期間的北京「快遞小哥」 TAKEFOTO供圖

叫盒子和叫鍋子

老北京沒有「快遞員」,但是不少商家都有送貨上門的服務,而這種服務又因為商品種類的不同,各有各的講究。

從種類來看,提供「送貨上門」服務最多的,集中在飲食業上。而且,能夠提供服務的並不局限於出名的飯莊或飯店,很多普通的鋪子或飯館就可以。比如切面鋪,老年間的切面鋪並非只賣切面,兼營家常餅、芝麻醬糖餅、螺螄轉兒等主食,還有一些簡單的湯菜,比如酸辣湯、焦熘肉片、燒茄子等等。雖然切面鋪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家住附近的居民、機關職員和學生,但也正因此,買賣憑的多半是人情,所以只要顧客訂購飯菜,哪怕是很簡陋的飯食,做好後也會由夥計提盒送上門去,過幾個小時再來取走食盒。

▍《清明上河圖》中的店小二

老北京的慣例,立春和二月二這兩天要吃春餅,羊角蔥和甜麵醬自己準備外,一般都會叫盒子,因為盒內熟肉類全,便於卷餅,如果不叫盒子而是自己買多種熟肉自己切絲,折騰半天不比叫盒子省多少錢,而這種情況當然就用普通的食盒。不過北京人從正月十五到農曆三月,會多次吃春餅,並不僅限於立春這一天,所以這段時間街上提著食盒跑「外賣」的夥計接連不斷,幾成一景。

除了盒子,還有鍋子。老北京人冬季在家吃火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己製備的白肉鍋子,另一種則是提前半天就到盒子鋪去叫的鋪肉鍋子。到了用餐時間,盒子鋪的夥計會把切成大薄片的自製熟肉填滿火鍋,送「鍋」上門,吃這種火鍋,在加水燒炭前必須先把鍋子裡的肉取出三分之二,不然水一開,裡面的肉必然會溢出來,吃的時候再隨時將事先取出的肉逐漸涮在火鍋裡,味道非常鮮美。早年間五芳齋、森隆等館子還會將內含蝦仁、海參的什錦火鍋送到顧客家裡,也頗受歡迎。

甭管盒子還是鍋子,結帳的方式都是送時不收費的,取時再將款項算清交付,「運費」是一定會減免的。

熟食之外,生食也有送貨上門的,尤其是肉鋪。老北京的肉鋪經營者多為山東人,他們熱情、實在、勤勞,很快就能跟附近的居民熟識,交上買賣,定期送肉上門,而且別有一番細心之處,那就是彼時很多北京人家養貓和狗,肉鋪就會將肝的尖葉給養貓的人家做貓食,把剔肉時專門留下的一些帶著肉的骨頭給養狗的人家,且在送肉時一併帶過去。

滿街跑著「餑餑鋪」

普通的飯館和鋪子尚且有送貨上門的服務,那些老字號的名莊大店就更不要提了。比如著名文史學者胡金兆先生晚年回憶起便宜坊送到家的烤鴨,筆下猶有餘香:「一個小夥子騎自行車,車後面挎著一個上寬下窄的鉛鐵桶,上放剛出爐的鴨子,下有隔層盛開水以保溫。從便宜坊西號到琉璃廠,騎車也就十分鐘,烤鴨送到家跟剛出爐的差不多。小夥計當場片,一盤一盤往上送,保證夠108片。薄餅、蔥、甜麵醬在另側桶裡放著,其他就您自己準備了……」

▍舊時的前門大街

再比如大名鼎鼎的山東飯館致美齋。他們家的「四作魚」——紅燒魚頭、糖醋瓦塊、醬汁中斷、糟熘魚片享譽京華,還有炒蝦仁、燴兩雞絲都是色香味俱全的名菜,而燜爐燒餅和蘿蔔絲餅也廣受食客歡迎。有時家中來客,制饌不及,或者逢年過節,懶得下廚,便可以到致美齋去叫餐,到了用飯時間,夥計挑著一個圓籠,裡面放著各種點好的佳餚送上門,服務熱情周到。菜價不變,隨意付給夥計一點酒資,就皆大歡喜了。

類似提供送餐上門的著名飯莊酒樓,在老北京還有很多,這裡不一一贅述。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商業競爭的加劇,當時一些在京的「番菜館」(西餐館)也開展了送餐服務,比如前門外陝西巷口內路西的「新華番菜館」。北京文史學者劉葉秋先生在《京華瑣話》一書中回憶:這個西餐館只有小樓二間,雅潔可喜,菜店物美價廉,在北京很有名,而且服務特別周到,「附近住戶,即使只要一湯一菜,照樣兒管送上門來。」

▍攝影師赫達·莫理循拍攝的老北京街頭小吃攤

另外一類與飲食有關並能提供送貨上門服務的是糕點鋪,比如桂香村和稻香春。如果客人要的點心多,又不願意等候太長時間,只要把買東西的單子留下來,店裡回頭會派專人送到家。正明齋在送的時候,還講究包裝精美,買兩斤以上的糕點用蒲包或匣子包裝。每年一到臘月,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就會看到身穿短棉衣、棉褲的夥計,挑著寫有「正明齋餑餑鋪」字樣的大圓籠走來走去,給訂貨的人家送餑餑和蜜供,平添了幾分過年的喜氣。

那時節,老北京人做生意真的是不辭辛苦、開動腦筋,很多糕點鋪派店員到農村「打會」,就是把糕點鋪的「會帖子」(類似今天的優惠券)發到農民手裡,由農民隨意認領,等他們來到城裡買糕點時,再根據「會帖子」上的額度予以讓利——而且說讓利多少就讓利多少,絕不搞提價再打折那一套欺騙顧客的把戲——時間一久,就積累了一批忠誠的老顧客。對他們,糕點鋪的老闆和夥計都熟記於心,會按照他們的飲食規律送糕點上門,任憑選購,每逢紅白喜事或年節,更會免費贈送一些糕點:娶媳婦就送龍鳳餅,添小孩兒就送裝有蛋糕的蒲包,那一面道喜一面道謝的聲音裡,滿是暖暖的情意。

「送書到家」是美差

除了上述與餐飲有關的店鋪會送貨上門之外,還有一些類型的生意也有相關服務。

大名鼎鼎的內聯升因為生意興隆,且「客戶」主要是達官顯貴,所以很早就提供了上門量尺寸、試樣子直至做好後送貨上門的一條龍服務;協成生布店講究和氣生財,顧客進門不論買不買,店裡的夥計都要笑臉相迎,主動打招呼,學徒還要端茶點菸,只要顧客提出需求,就送貨到家;大華百貨公司重視顧客的購物體驗,如果顧客要購買的商品缺貨,一定要記錄在冊,予以調貨,並免費送貨上門;還有藥店,雖說老年間藥店往患者家裡送藥的情況比較少見,但如果藥物特別名貴,比如人參、鹿茸什麼的,那麼商家會派夥計每種攜帶幾樣,上門讓客人挑選……

▍老北京賣小吃的攤位

令人難以想像的是,老北京還有「送書到家」的服務。以隆福寺街的舊書店為例,據史料記載:「不少書店每周派人用包袱皮包上幾十本書,騎上自行車去北大、清華等大學的有關教授家,挨門送書樣,先留下供翻閱,如確屬需要,下次再去訂購、送書,這種經營方式,在公私合營的初期還保留了一個時期。」

當時舊書店的學徒之中,頗有因家庭貧困年幼失學但又酷愛讀書的有心者,他們遇到送書的事情都競相前往,因為這是與一些著名的學者、教授接觸的好機會,可以聽他們談古論今,增長見識,比如馮友蘭、俞平伯、鄭振鐸這些文化巨子,能聆聽他們的一些見解、觀點和看法,跟武俠小說裡得到洪七公風清揚的親自指點也差不多,那真是「勝讀十年書」。所以,舊書店和北京的知識界名人形成了至為密切的關係:書店通過主動幫他們送書上門,節省了他們的時間和精力;書店的從業人員則可以從他們那裡學到許多比較、鑑別古書版本的知識,並通過他們的介紹擴大業務,天長日久,雙方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稱「書友」,成為一段段佳話。

知識分子們渴盼精神食糧,而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最需求的恐怕還是茶米油鹽醬醋茶。舊京的糧油店多設在密集的住宅區,開門七件事,出門就辦妥,犯不著讓店家送貨上門(老規矩,麵粉夠一袋即四十四市斤、大米夠半包即二百市斤,可以由夥計扛到家裡)。但糧油店卻照樣有送貨上門的服務,所針對的「目標客戶」主要是廚子或富家大戶。過去跑紅白棚的廚子應了酒席之後,需要大批蔬菜、副食、佐料以及海味品,沒時間親自採購,寫成單子送到糧油店,櫃檯馬上湊齊商品送貨上門。有些高檔的海味品,比如海參、乾貝之類的,糧油店本身並不銷售,為了拉主顧,也可以破例代為到大的南貨店去採購。再有就是逢年過節時,富家大戶的後廚會提前把過節需要的鮮菜乾菜、副食佐料等拉出清單,送到糧油店裡,一般上午收到清單,下午夥計就能送貨上門。

▍老北京挑著攤子賣雜貨

不過,這種大戶人家的生意不好做,筆者記得在民俗泰鬥常人春先生的書裡看到過這麼一件事:1947年,舊鼓樓大街公興長油鹽店接待了一位長官府邸管事的,為了請客採辦一批菜蔬副食,送貨上門時,管事的硬說帳算得不對,給了夥計兩個大嘴巴——這讓筆者想起過去在媒體上屢見不鮮的快遞員遭到顧客打罵的事例……不知讀者還記不記得去年國慶節群眾遊行活動中「美好生活方陣」裡的快遞員的身影,國家給每個普通勞動者以巨大的尊重,難道我們不應該對這些在「戰疫」中堅持工作的人們,給予更多的感激和禮讚嗎?(責編:沈灃)

來源:北京晚報·五色土 | 作者 呼延雲

編輯:姜寶君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你給大家送外賣 我們給你送火鍋
    「春節以來他們居然沒休息過一天,美團騎手實在是太辛苦了,他們天天給大家送外賣,我們今天也給騎手送個外賣火鍋。」渝北兩路西區叉叉褲火鍋的負責人鄭小輝,今天讓兩路西區所有的美團外賣騎手,免費到店自提配好的火鍋套餐,讓他們拿走回家燙火鍋。
  • 外賣小哥「受人之託」給派出所送東西:6份噴香的烤鴨
    噴香的烤鴨。 這個故事來自監控視頻,主人公一直沒有露面,甚至連一張字條也沒有。監控鏡頭顯示,1日11時左右,一位外賣小哥急匆匆地跑進寶應縣公安局城北派出所值班大廳內,將手中抱著的一大袋東西放在值班前臺。
  • 火鍋送鍋,雞煲送煲……你點外賣時願意為非一次性餐具買單嗎?
    記者調查發現,廣州點外賣送非一次性用品的商家不止一家,日料蓋飯和煲仔飯送沙煲、火鍋送電鍋等情況都有出現。那麼,送這種非一次性用具到底是「錦上添花」還是「必備配置」?這額外的支出是商家自負,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費者對此又有什麼看法呢?
  • 99元的火鍋外賣送鍋送勺不虧嗎?老闆:開店就盈利,年入1個億
    海底撈發布2019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外賣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40.9%,年中,海底撈還在餓了麼上線了外送服務。2015年前後,除了傳統線下火鍋品牌做起外賣,一大波專送外賣的新興網際網路火鍋品牌也橫空出世,以淘汰郎、臥底火鍋和董火鍋為代表,形成了一個新的陣營,一時間行業內融資消息接連不斷。2015年也被認為是火鍋外賣的元年。鍋Sir也是其中一員。
  • 政府組織火鍋店送外賣,生怕我們忘了火鍋是啥味兒
    三千萬重慶人,已經20多天沒吃過火鍋了!聞不到火鍋味的重慶,總感覺不對勁,失去了靈魂!再這樣下去,我都快忘了毛肚鴨腸黃喉耗兒魚老肉片蝦滑麻辣牛肉香菜丸子土豆片幹貢菜是啥味兒了!看疫情發展趨勢,重慶恢復到往常的熱鬧,還需要一段時間,朋友圈全是對火鍋的思念。本來,如果沒有這場疫情,重慶人的一天應該是這樣的:7:30「老闆,來二兩小面!多放點海椒!」
  • 沈城餐飲企業開闢新賽道 叫份火鍋外賣 送鍋!
    當時還不放心,不知道這個吃完之後鍋要怎麼處理,特意問了火鍋店老闆,老闆說送我了。」李先生對這次只花了79元點的火鍋外賣,讚不絕口。消費者安安是懷遠門附近一家外賣火鍋的「回頭客」,「隔幾天就點一回,不用在門店排隊、搶座位,遇上平臺活動,價格比堂食還便宜。」她說。
  • 老北京味最濃的餐廳 | 9.9元搶京味張·北京烤鴨220元代金券 吃烤鴨人均低至30元! 廣深9店通用
    9.9元搶京味張·北京烤鴨220元代金券💝含60元代金券*2張+100元代金券*1張😍廣深9店通用,吃烤鴨人均低至30元!躲過了火鍋串串和烤肉壽司 唯獨沒能躲過這口舌尖上的京城味—「烤鴨」烤鴨有非常多種類最讓我心動的烤鴨當屬京味張·北京烤鴨
  • 額敏最壕的火鍋外賣,每天限量10份,你吃火鍋,我送鍋,6折火鍋,一個電話送到家,連多功能電熱鍋都送你了!
    想在家聚餐、公司聚餐、吃火鍋,沒有鍋沒有菜、只有一張會議桌.朋友突然襲擊,沒有菜,來不及 廚藝發揮不出來.O2O模式早已將吃貨的懶癌發揮到極致~ 沒有什麼是一個外賣電話買不到的外賣小哥已經成為拯救懶癌的英雄!
  • 年底送溫暖了,牛排、火鍋、海鮮、日料……統統免費!
    最近小編的心願是如何給各位粉絲寶寶送上一份年末的溫暖😁沒想到好多餐廳踴躍參與,爭相要來給大家送福利!這波溫暖來自12家超有愛的餐廳~總價值上萬塊哦!!想集12家餐廳的寵愛於一身嗎?從開業到現在,不到半年,用新派北京菜的理念俘獲無數吃貨芳心,真的給予了食客帝王般的體驗。
  • 點煲仔飯送砂鍋、點火鍋送漱口水桌布……外賣吃出豪華感?
    點煲仔飯送砂鍋、點火鍋送漱口水桌布……外賣吃出豪華感?「羊毛出在羊身上」點外賣送吸管、一次性餐具包早已「見怪不怪」。點外賣隨單附送鍋、碗、鐵勺等「豪華禮包」的商家,你遇到過嗎?送砂鍋、桌布、瓷勺靠點外賣集齊鍋碗瓢「平時點的煲仔飯都是裝在圓形的一次性錫紙外賣碗中,這次連飯帶鍋一併送來的,驚呆了。」
  • 火鍋外賣雙人套餐僅99元還送鍋?在家點外賣吃火鍋成新潮流?杭州的...
    10月底,順豐同城急送進行了一波「火鍋專送服務」推廣。據順豐同城杭州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在杭州,目前合作的主要是海底撈、湊湊火鍋、大渝火鍋等品牌連鎖商家;日均訂單超100單,周末更多些,集中在晚餐、夜宵時間段。「如果某火鍋商家未開通外送,用戶可通過順豐同城下單跑腿代購,商家也可註冊順豐同城帳號臨時發單。」
  • 加拿大外賣APP 年夜飯大評比: 買1送1+全場3折, 到底誰家最便宜!
    為了慶祝新年,各大外賣APP 也紛紛推出了中國年的限定優惠,快讓我們來比一比,來個外賣年夜飯也好呀!現在打開Chowbus,可以感受到滿滿的過年氣氛。為了貼合過年氛圍,還推出FOOD 到了特別版塊,全場餐廳5折起!
  • 大量年輕人在送外賣、送快遞、跑滴滴,該問責誰呢?
    送快遞,送外賣,開滴滴,發抖音,的確有不錯的收入,對於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來說,的確能解決生存問題。但是,如果說這就是新一代年輕人的未來,那麼,我認為,新一代的年輕人沒有未來,我們這個民族也沒有未來。為何給大家的感覺是許許多多的年輕人在送快遞,送外賣,開滴滴,而從事高科技行業的年輕人卻很少呢?我想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1.高科技公司對人才的要求高。如今要想進高科技公司,最好有海外留學的背景,如果沒有,最好是名牌大學的博士生,而且還要有真才實學。
  • 100份海鮮火鍋免費送!蘇州人都喜愛的七欣天可以點外賣了!
    作為蘇州本土的餐飲品牌,吃貨們大愛的海鮮鍋七欣天,因為疫情,已經很久沒有吃上了。雖然你依然不敢出門,但是七欣天可以送!外!賣!了!招牌套餐海鮮一家人、一個人的狂歡、二人營養套餐、至尊多人套餐……都可以送,還有新品繽紛海鮮黃道蟹鍋、尋味成都火鍋等,想想都流口水。
  • 火鍋外送漸趨流行,京東、蘇寧模式哪個更有想像力?
    火鍋外賣品牌在近幾年形成了一波發展高峰。挑食、董火鍋獲得數百萬元的天使投資,淘汰郎、鍋否、來一火到去年都獲得了兩輪融資,數額達到千萬級,這些融資消息使得不少傳統火鍋品牌和其他跨界人士都想在火鍋外賣領域大展身手。然而時隔一年,現如今挑食火鍋送早已關閉了其火鍋外賣業務,鍋否從年初開始已經停掉了線上生意,來一火更是很久不再有聲音傳出。
  • 點外賣送鍋又送煲,你會為非一次性餐具買單嗎?
    記者調查發現,廣州點外賣送非一次性用品的商家不止一家,日料蓋飯和煲仔飯送沙煲、火鍋送電鍋等情況都有出現。那麼,送這種非一次性用具到底是「錦上添花」還是「必備配置」?這額外的支出是商家自負,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費者對此又有什麼看法呢?
  • 廈門「零」接觸外賣送上門!
    川味火鍋裡的鵝腸、蝦滑、肥牛、毛肚...鮮掉眉毛的波龍、麵包蟹、珍寶蟹、鮮蝦...用來續命的絲襪奶茶、芋泥奶茶、珍波椰奶茶...一入小龍坎深似海,從此清湯鍋是路人,和冬季最相襯的火鍋,給你在家火辣辣的溫暖。
  • 連鍋都能送上門的外賣牛肉火鍋,珠海僅此一家.
    Key words:珠海首家 牛肉 火鍋外送- 從第一句話開始吃牛肉
  • 張雨綺被粉絲送大蒜,周冬雨殺青粉絲送火鍋花籃,網友:味太重了
    10月6日,張雨綺被粉絲送大蒜花束,恰巧的是周冬雨殺青粉絲送了火鍋花籃。張雨綺在社交平臺上曬著自己收到的蒜頭花束,並寫道:「考慮了一個晚上,這束花到底要不要插?」照片中,張雨綺收到粉絲送的大蒜花束非常新鮮,十四個蒜頭配康乃馨、月季、小雛菊等花卉,混搭風格迥異,但不失美感。
  • 送快遞送外賣越來越多,這屆年輕人都被生活套牢沒有夢想了嗎?
    現在的年輕人很少願意進工廠做工人,卻喜歡跑滴滴跑快遞送外賣之類的工作,這是個很普遍的現象。說到到外賣,現在在網際網路的作為下很多人都改變了生活方式,加上每天繁忙的工作,下班後很疲勞,回到家就想好好休息睡覺,都不想去做飯,如果是單身更加不願意做,大家都比較願意去點外面,網上點一下就送到家,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