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大齡獨具優雅,經歷會成為力量

2020-09-04 前沿信息

最近熱播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除了唯一大槽點,杜華以外,幾乎都是驚喜。

萬萬沒想到,在這樣一檔,可以說是要顛覆刻板印象和主流審美的綜藝裡,最深的惡意和誤解,指責,居然是來自同樣是中年女性的評委,何況也算是事業有成,業內有話語權的女性。

這個綜藝最基本的初衷,不應該是讓大家重新看到中年女明星,乃至中年女性這個存在感低的群體嗎?一時間,突然覺得,她打造出的產品,也許順應社會有些畸形的審美,可以安穩地取得成功,只是基於挺膚淺的商業操作;

真正厲害,顛覆的傳奇,不應該是改變主流審美,引領一個時代的潮流嗎?比如Rihanna。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能理解杜華那種約定俗成的女團標準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安全性,成熟性;但目光也確實狹隘了——

我們觀眾,至少女性觀眾,絕對可以欣賞這種,不同年齡層,散發各自不同的多樣化的美。

這群年過至少30的女明星們,願意放棄保持所謂的「白瘦幼」,「甜傻乖」的娛樂圈主流審美,去以更真實,更優雅的形象,告訴每一位觀眾,每一位女性,年華逝去,美人遲暮,並不是那麼可怕的事。

30歲自然一地雞毛,家庭,事業,孩子,健康,情感,親密關係,義務責任,幾乎方方面面都是坎,很難心想事成;

扭頭再看看被社會鞭撻,被生活折磨,被老公孩子氣到灰頭土臉每一天的自己,生生從軟妹子,變成了強悍的女漢子老姐姐,忍一時卵巢囊腫,退一步乳腺增生,必須為了爭取很多事,而不斷努力抗爭。

這種蛻變,是積極的——

因為見過世面,深諳社會職場規則,吃過苦,受過氣,漸漸在社會上有了自己的位置,為人處世有獨立判斷,具備解決問題的專業能力,面對困難各有各的方法技巧,知道如何與外界人事物和睦相處,自洽自在。

已經有很多女性都願意承認,除了膠原蛋白,大家都更喜歡成熟後的自己——雖然不再是傳統審美青睞的青春少女,但與此同時,反而獲得了人到中年才能獲得的自由:不懼未來,清醒自知。

雖然女明星天生比普通人底子好,有經濟實力,也是職業需要,必須要維護外在持久的美麗。

然而,仔細看看每個姐姐,尤其是經歷過人生大起大落,那種歷經歲月洗禮之後的美,更有韻味,更有力量。

事業風生水起,或者紅過,過氣過,死活捧不紅;生活順遂自由,或者命運多舛,被欺騙受傷害,飽受疾病意外的傷痛;又或者在情感上,甜蜜幸福,又或者遭遇背叛,並沒有享受到,我們相信的美女一定好命的刻板印象的紅利,反而一波三折。

主打的口號,在偏男性主導的「三十而立」之上,進化出了:

「三十而勵」——姐姐們走過了30歲,愈發勵志;

「三十而驪」——「驪」則是「黑馬」的意思,姐姐們都是自己人生的黑馬。

可怕的不是,誤以為會人老珠黃,毫無希望的30歲,而是徹底決定破罐子破摔,放棄了30歲以後人生的掌控權,這才是30歲就死亡,80歲才入土。

所以即使知道,綜藝節目為了效果,會有營銷,會有雞湯,勵志,狗血和各種明爭暗鬥;我還是很開心,有這麼一檔主流綜藝,讓更多人意識到,自己可以重頭再來,自己可以點滴改變。

所以,我也經常看女性勵志文,雞湯書:言辭優美,情感細膩,看的時候,雲淡風輕,歲月靜好;看完之後,多半還得重回我的凡間,柴米油鹽醬醋茶,酸甜苦辣鹹甜澀。

即使是片刻的雞血,片刻的寧靜,都有可能給我很多感悟,讓我去重新反思習以為常的很多事,重新尋回自己的初心和信心——

最近就看了這本曉雪的《優雅是種力量》。

(一)優雅的外貌:追求外在美和獨立有內涵不衝突

《優雅是種力量》一書中,曉雪在傳達這樣一種理念:

一個女人懂穿,才懂生活;一個女人愛美,才能有更好的能力去愛別人。

不僅僅是因為她從事時尚行業,更廣泛地去理解這句話,確實如此——對自己好一些,充滿愛和希望的人,才能給周圍人帶去溫暖和力量。

1.不是只有好看的皮囊的少數人,才有資格追求魅力和外在美。

在治癒系綜藝,《粉雄救兵》裡我看見,Fab5通過和改造對象認真對話溝通,深入了解每個人的環境,愛好,想法,需求,量身定製effortless,affordable的基礎改造,不刻意,可負擔,力所能及不耽誤生活和人生的小小改善,為他們暗淡無光的人生開啟了新的希望。

我記得每一個改造者,看到一個嶄新的自己時,眼裡的光芒。大家還是普通人,但是從外而內激發出對生活的熱情,對自己的喜愛,對人生的信心,對未來的掌控感,真的讓每個人臉上都閃閃發光。

不是只有揮金如土,大牌堆砌才能改變外表,也不是必須費盡心力每天出門五分鐘,化妝兩小時;

所以曉雪也說了:穿得繁複,永遠不如穿得簡單。買得好是加法,穿得好是減法。

粉雄救兵在日本:平庸暗淡失意人生,轉變觀念簡單5步重啟

2.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接納自己最重要

不是原生條件不好,就該自暴自棄;而是發自內心正視和接納自己,喜歡自己。

主流審美其實在進步中,外表的審美不再一味是單調的討好男性,反而越來越能包容多樣的美;而每一個個體,總會學會用能力和決心讓自己更美;

不被主流審美綁架,學會不受營銷號裹挾,面對層出不窮的流行趨勢,採取機智的斷舍離,拒絕不適合沒必要的一切枷鎖。

堅持自己的審美和品味,是為了讓我們更能接受自己與眾不同的一面,因為有些條件,即使再努力,也未必能天翻地覆地改變;可是注意整體的優雅,精緻,是種認真的生活態度。

《粉雄救兵在日本》有裡有面對至親離世,孤獨中將自己奉獻給臨終關懷的善良女性,付出了全部,放棄了作為女人的生活,放棄關愛自己;

她的改變不在於,要去媲美節目的嘉賓,年輕貌美的Kiko水原希子,她一樣可以通過,用心挑選搭配的衣服,即使忙碌,即使普通經濟水平,也可以加入的小絲巾,胸針等飾品,做一個不費力的優雅女性。

《優雅是種力量》分享了很多,可以入手改造的「小而美」的建議,具有實操性;然而如果不喜歡面膜,確實不喜歡過多費心穿搭,都是可以的。用自己舒服的方式,也可以追求精緻優雅——你總有感興趣的改造提升小方面。

我們要堅信,現代女性,是可以做到,才貌雙全是基本款。而最好看的樣子,首先要滿足讓自己舒服自在,「不只要你喜歡,我要我喜歡」。

(二)優雅的心態:又忙又美,生活不焦慮,把自己當明星寵愛

在成熟的過程中,我選擇了一條儘可能給予自己自由的路。我能做到坦然地接受著成長的煩惱,但是卻免不了一絲絲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

自己始終如一堅持初心的種種信念延續下來的生活,會不會最終在按部就班老生常談的「政治正確」的選擇所能帶來的好結果的對比下,黯淡無光?

時光易去,青春不再的我會不會追憶往昔,追悔不已?

今日份來自《優雅是種力量》的雞湯感悟如下:

1.女人要任性,先自信

我還記得《奇葩大會》出類拔萃的同齡人蔣方舟,分享她一直是「討好型人格」的煩惱,以及她想改變,變更任性,變得不再去下意識討好和解釋什麼。

我要的任性,不是恃寵而嬌,持靚行兇,又或者蠻不講理;而是面對任何人事物,尤其是不公正的待遇,都能更有信心和底氣,拒絕和糾正。

比如面對職場對性別的質疑,和不懷好意的欺壓霸凌,如何機智應對,維護自己的權益?

比如外界對自己毫無信心的時候,如何在得不到正面反饋的情況下,依然堅守自我,堅定前行?

優雅不等於逆來順受,忍氣吞聲。

反而是落落大方地義正言辭——因為大家都有深切地領會:如果自己不合理地、積極地爭取,沒有任何人會來對自己的人格、時間以及職業尊嚴負責。

2.從不存在平衡,都是取捨 人生一直是在做選擇題,不存在兩全,只能儘可能的減少遺憾,降低後悔的概率。

自己做的選擇,自己承擔,不要推卸責任,不要覺得自己隨波逐流,身不由己;做出了抉擇,哪怕後悔,哪怕失敗,不妨想想,一手爛牌,還能不能翻身逆襲。

只是我還是希望,女性不要輕易放棄在職場上閃閃發光的選擇,還是應該倡導獨立自強、自律踏實、敬業和平衡。

即使要在家長裡短的雞毛蒜皮、激烈競爭下的殘酷淘汰裡去處理那些仿佛天然屬於女性才要糾結的平衡,如何顧全事業和家庭;但越來越多的女性,證明了我們可以承擔起不同角色的精彩轉換,也許取得的小小成就不那麼矚目,至少經濟獨立帶來的人格獨立和精神獨立,可以幫助女性正確理解我們的身份,意識到我們有選擇,可以讓自己在一地雞毛中仍然保有自己的一片淨土,比如愛好,比如獨處,比如風風雨雨裡的波瀾不驚。

成年人用辛苦換來的,就是說「不」的底氣。女性,更應該如此,永遠給自己留有選擇的餘地。

所以忙,不應該成為自己得過且過,不注重外表和內在的提升的藉口。任何時候,都不應該放棄,不圓滿的人生,努努力也是有希望的。

3.即使工作平庸,要相信我們不平庸,和糟糕事也能握手言和 丟掉焦慮的自己,用糾結的時間,找一個合適的方式,和自己獨處:我會儘量去嘗試新的人生體驗,用更多好奇心,來抵禦日復一日的枯燥乏味。

很多曾經似乎遠離鮮花掌聲後又以更加出眾的形象重回人們視野的「凍齡」明星,都有自己的路,隨心隨性:

比如,林憶蓮。在《歌手2017》裡,整個人看起來還比以前更美,在舞臺上風情萬種。皮膚也一如既往地好。聲音也未曾改變的好聽。

比如,王菲。她活成每個女孩子可望而不可及的榜樣,自成一派,獨立灑脫。

比如,徐靜蕾。嘗試著自己喜歡的各種事物,開心自得。每天與自己喜歡的事物相伴,不也是每個人的夢想?

比如,俞飛鴻。一如既往低調大氣,年輕時的美麗就很可遇不可求,將這種美麗保鮮定型更是難能可貴。把自己經營成了沉靜的一幅畫,悠揚的一首歌。

畢竟每個人的人生,冷暖自知,沒必要幸福給別人看,痛苦留給自己添堵。

看看《乘風破浪的姐姐》裡的陳松伶,鄭希怡,鍾麗緹,哪個不是有故事但也更勇敢,活得更漂亮的女性?

痛苦不值得讚頌,可是挨過痛苦,涅槃的女性都真的美到骨子裡。

(三)優雅的內在:腹有詩書氣自華

好看的皮囊是貶值資產,有趣的靈魂經久不衰,越發醇厚。

維持好的外表,除了天生麗質外,需要經濟基礎、自律、時間和精力投入,高雅的審美。

可是好的外表有時候只是單調而且單薄的美。儀態、氣質、品格、人格魅力。。。這些的加成,會讓人念念不忘,回味敬佩。

所以那些內外兼修的女明星,才更讓人欽佩。我最近還閱讀了很多傳記,尤其是民國和當代才華橫溢的女性大家,這些真實的故事才是充滿真正的正能量。

年少芳華的美豔或許早已屢見不鮮,但平和坦然的心境,經歷磨難的睿智豁達,對自我的堅守,

這些內在沉澱所賦予你的美,才會在任何時代、任何年齡拿出來翻看,都光彩熠熠。

比如,鄭念。用堅守和素養熬過人生的苦難歲月,化成一首詩。她的文字深深觸動了我,一個女人到底會有多堅韌,默默爆發的力量會有多偉大。

比如,葉嘉瑩。「若有詩書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在《朗讀者》的舞臺上,93歲銀髮矍鑠,氣質卓越,文採斐然。靠著信念和詩詞的滋養,她抵抗無情歲月與世事無常,拒絕優厚待遇與機會,默默堅守祖國的講臺,傳播她畢生追求和熱愛的古詩詞事業。「詩歌,可以讓人心不死。」她如是說。

比如,呂碧城。民國才女之首,橫跨文學、教育、翻譯、媒體、宗教,從政做得了總統秘書,經商所得負擔得起自己追求的高質量生活,愛生活,交際廣,做公益慈善,開掛的斜杠人生,也終於活成民國絕代芳華的「黃金剩女」和一個時代的偶像。

讀著這些故事,可能大家只是驚嘆於常人難以企及的成就,卻很容易忽視成就背後付出的艱辛努力,甚至是生命難以承受的痛苦磨難。

沒有人的人生是通過在懷疑和抱怨中猶豫不前,還能順遂幸福的。

平凡如我,不會美的驚天動地,極大可能不會取得可以流芳百世成就,所以也可能終其一生,只要想通了,也會慶幸自己的歲月靜好,即使沒有被大災大難錘鍊後的大徹大悟。

我們竭盡全力,很可能才能過完我們平凡的人生。

但是平凡如我,也要努力才會收穫平淡的幸福,不是嗎?

努力永遠不晚,行動再小也會有用,幸福再平淡也會讓人快樂。

希望我的30歲,40歲……到七老八十,年近100,我依然能自信驕傲地說:

我最喜歡現在的自己。

無懼年齡,忠實自己,歲月會帶給我們優雅的力量。

相關焦點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到底有多會穿?
    終於來啦©ELLE年度爆火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三十位年齡30 的姐姐齊聚舞臺,燃炸全場。屏幕前的我全程OMG,眼睛裡直翻愛心,愛死姐姐們了。姐姐們不僅舞臺唱跳功力強悍,穿搭功力也十分了得。很容易打造出獨具個人的時髦度。
  • 對不起,姐姐大齡單身,不配乘風破浪
    客觀地講,作為一檔旨在擊碎女性中年焦慮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給予絕大多數中年女性的觀影體驗,其實都還是非常不錯的。要不然,也不可能在某權威影評平臺,拿下8.2分的高評。實際上,相當一部分中年女性,尤其是事業和愛情兩者皆不順遂的姐姐,其實是很容易被《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綜藝節目所刺激到的。畢竟,這檔節目中「三十而驪,青春歸位」的姐姐們,可都是有才華、有名氣、有地位「既不缺錢花,又不缺人追」的「腕兒」。這些「腕兒」,真的需要「三十而驪」嗎?恐怕所謂的「青春歸位」,也不過是復出之餘的健胃消食吧?想想自己:事業毫無起色,愛情又一片空白。
  • 乘風破浪的「大齡牙套姐姐」伊能靜
    69年出生的伊能靜最近在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大放異彩,大家在感慨伊能靜的業務能力時,也十分羨慕伊能靜的凍齡少女顏。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作為一線女星的伊能靜,為什麼非要當「大齡牙套妹」呢?01大齡矯牙,不是天方夜譚伊能靜在視頻中鼓勵那些同樣大齡,想矯牙但是不敢的姐妹們,要勇敢地邁出第一步,矯牙永不說晚。
  • 東亞女性的年齡焦慮|從大齡lo娘到乘風破浪的姐姐們
    沒有想到,她也會遭到這樣的羞辱。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大齡女明星選秀綜藝」成為話題度最高的綜藝。大家喜聞樂見的30位姐姐參與比賽,在舞臺上揮灑青春,臺上臺下都十分精彩好看。然而,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告訴我們,並不是這樣。年長的女性,依然可以擁有多樣的精彩人生。鍾麗緹,49歲,站在舞臺上依然神採奕奕。她熱愛運動和健身,所以身材比很多20歲的年輕姑娘還要好。初舞臺表演《舞娘》,上來就來了一段高難度體操,讓大家驚呼不已。
  • 《乘風破浪的姐姐》曾以為可以乘風破浪的姐姐們,最終還是活成了「扶弟魔」
    但是《浪姐》觀眾們這晚的特殊心情卻也很好理解:我們可是正在期待一場「獨立女性」的狂歡之夜,主旨是要慶祝姐姐們的苦盡甘來、大紅大紫,憑什麼要把大好的關注度和資源,讓給本就佔盡優勢的男流量們?一條評論寫道:如果註定要成為「伏弟魔」,那姐姐們又何必乘風破浪呢?當然,相比起弟弟們的強行搶戲,更加令人想要一聲嘆息的,還是姐姐們弄虛作假的聲音。
  • 乘風破浪的姐姐,別把中年婦女教壞了
    文|十三姐公眾號|格十三(GSSW13)從一開始,《乘風破浪的姐姐》話題度就高,主要是觀眾們對節目的理念比較滿意,抱有無限期待。30+姐姐也一樣可以活出精彩,成熟的美,無懼年齡……立意有點高,可惜只是硬抬價值。打著「無懼年齡」旗號的審美倒退「50+的姐姐在鏡頭中依然皮膚光潔零瑕疵,曲線緊緻無缺陷,宛若一個20歲姑娘」,成為乘風破浪的姐姐的亮點。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可是你要活成的模樣?
    最近一檔節目在網絡上大火---《乘風破浪的姐姐》,30位30+的女藝人,通過3個月培訓比賽,通過選拔,最終優選成團出道。③ 中國人的時尚眼光不再淺顯於只看年齡,越來越懂得欣賞歲月沉澱下來的美和優雅,在這方面向法國有所靠攏。法國的優雅女人,看得出皺紋,卻看不出自暴自棄。中國的女人們也正在追求終身美麗,這檔節目恰好迎合了70、80、90甚至60後女性的心。④ 《乘風破浪的姐姐》推廣方式也很贊,一段簡單易學的舞蹈,讓很多人模仿,無數的明星或素人跳這段舞的視頻在網絡上也是乘風破浪,讓人熱血沸騰。
  • 《乘風破浪的姐姐》:閃耀的女性力量
    張含韻說孟佳是不會哭的孩子,應該最被人心疼,因為會哭的孩子都有糖吃;張雨綺作為隊長說我們不怕輸,但要給張含韻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在伊能靜被輿論攻擊快崩潰的時候,張含韻用自己出道時的經歷安慰她「受傷」的心。女性是有著共同境遇的,姐姐們之間的鼓勵支持,溫柔呵護,都是真實的情感流露。
  • 盤點#乘風破浪的姐姐#們感情經歷
    我是顏狗愛盤點,最近芒果臺熱播的《乘風破浪的姐姐》不知道大家看了沒,小編看了一些,不過我都是跳過她們的排練,直接看舞臺竟演。廢話不多說,我們一起看看姐姐們的感情狀態如何?一、即便是50多歲,也依然像少女一樣生活——鍾麗緹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到現在,真的越來越喜歡鍾麗緹了。
  • 姐姐們的40歲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延續上一季打造的獨具風格的姐學,本季《乘風破浪的姐姐》依舊走的是言簡意賅、又酷又颯的宣傳路線。節目slogan為16字的四組四字詞語,「三十而奕/落子無悔/乘風破浪/愛無反顧」。
  • 《乘風破浪的姐姐》完美收官:這一次,30+的女性力量贏了
    上周,備受關注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最終成團名單出爐了。自6月份播出開始,《浪姐》每一期的舞臺都能製造無數的話題,每一位姐姐都能吸引全網觀眾熱烈的討論。《浪姐》當之無愧的成為了這個夏天最熱、最靚的節目。它的熱,它的靚,不僅在於30位姐姐各具特色的、驚豔的舞臺表演,更重要的是它在30位30+姐姐身上所傳達出來的一種女性力量。
  • 什麼前浪、後浪,哪有姐姐們會乘風破浪?
    作者 | 板慄(DoMarketing-營銷智庫 特約作者)日前,《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在萬眾矚目中迎來初舞臺。 (渣浪,你欠姐姐們一個熱搜) 所以說,不管前浪、後浪,說起浪那還是姐姐們會浪!從漂亮妹妹到魅力姐姐,到底都有誰在看《浪姐》?從網友們腦補口嗨到現實開播的《乘風破浪的姐姐》,算是芒果臺C2M的產品,既然是網友們自己用聲量、流量一點一點捧出來的節目,那麼觀看點擊自然不會少。但網友是誰?是誰的大眼睛盯著興風作浪的姐姐們?
  • 看了《乘風破浪的姐姐們》有何感想
    、出道時間、經歷。真是史上最慘節目組……也許會有人說,這些姐姐們幹了這麼多年,怎麼變得這麼不「職業」了呢?嗨,說句真心話,誰出來混不是想活成自己,老子/娘想怎麼著就怎麼著。所有的伏低做小,說白了都是希望有一天能夠揮灑人生,沒有人甘願一直規規矩矩受人擺布。
  • 《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的「姐姐」,翻譯成「sisters」
    「姐姐」,該不該翻譯成「sisters」?如果一個女人到了30歲意味著什麼呢?今年最火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給了我們答案,它向我們證明了,不管一個女人多少歲,都可以創造自己獨有的美;我們人生的主導權、我們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裡!
  • 不怕變老才是姐姐們乘風破浪的意義!
    《乘風破浪的姐姐》絕不僅僅是大齡版本的《青春有你》,觀眾們的熱捧實則另有原因。 關注女性價值 打破社會偏見 《乘風破浪的姐姐》打破同類節目的年齡限制,首次聚焦於30歲以上的女性藝人。這一年齡段的女藝人個人特質鮮明,業務能力過硬,身份多元複雜,但在行業中處境尷尬,難以突破。
  • 時尚中國丨乘風破浪的姐姐,姐姐們戴的手錶太閃了吧
    上周「姐姐二公觀眾喜愛度排名」登上熱搜,排名公布了第一名寧靜,第二名萬茜,第三名張雨綺,孟佳以32票排名倒數第一。孟佳屬於可鹽可甜的女孩類型,專業女團出身,唱跳俱佳。對於這個排名,小編感到相當疑惑,實在不了解觀眾和導師們的喜好。
  • 《乘風破浪的姐姐》:看到女性力量的光芒
    去年夏天,《樂隊的夏天》是最火的綜藝節目,而今年夏天,最受關注的綜藝節目莫過於芒果TV的《乘風破浪的姐姐當下,內地正處於流行文化的黃金時代,然而「姐姐文化」的傳統壁壘卻尚未被完全突破,在基於男性視角的定義中,「姐姐」仍然是一個給予者和保護者的角色。而在《姐姐》這檔真人秀節目中,觀眾驚奇地發現,「姐姐們」走出了以往被定義的被動,開始重新定義自己的身份與人生。
  • 曾以為可以乘風破浪的姐姐們,最終還是活成了「伏弟魔」
    但是《浪姐》觀眾們這晚的特殊心情卻也很好理解:我們可是正在期待一場「獨立女性」的狂歡之夜,主旨是要慶祝姐姐們的苦盡甘來、大紅大紫,憑什麼要把大好的關注度和資源,讓給本就佔盡優勢的男流量們?一條評論寫道:如果註定要成為「伏弟魔」,那姐姐們又何必乘風破浪呢? 當然,相比起弟弟們的強行搶戲,更加令人想要一聲嘆息的,還是姐姐們弄虛作假的聲音。
  • 《乘風破浪的姐姐》:姐姐們誰會出道?出道之後,又會走向何方?
    《乘風破浪的姐姐》五公已經安排好了。五公安排了復活組替換戰,被淘汰的16人中,會有7人復活組團pk五公。更何況,這是個大齡女團。有觀眾調侃說,她們可以參加春晚,標題就是《一個主持人和她的五個伴舞》。《浪姐》最初帶給我的感動是真的,姐姐們身上閃閃發光的優點也是繼續存在的,成團後她們只會比過去更優秀。但我也不得不承認,「乘風破浪」終於變成了另一個「創造營」,變成了資本掌控下暫時性狂歡。
  • 《乘風破浪的姐姐》:今夜成團之後,姐姐們將何去何從?
    《乘風破浪的姐姐》【《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團之後,姐姐們將何去何從?】》成團之後,姐姐們將何去何從呢?對於女團成團這種事,她們是實實在在的經歷過的,算是小有成就吧,但絕對TFBOYS那樣一炮而紅的程度。現在,她們上《乘風破浪的姐姐》是要重走當年的老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