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曾以為可以乘風破浪的姐姐們,最終還是活成了「扶弟魔」

2020-10-09 全現在

作者丨王閃閃

1.

本來周五晚上,我還和幾個追《浪姐》的閨蜜一起,頗有興致地特意拉了「乘風破浪成團夜」群。畢竟我們自己作為30歲上下的女觀眾,對於「姐姐」這個稱號總有點身份上的歸屬感,這個夏天著實在這檔節目上投注了不少真情實感。

8點開場,當李宇春唱著已經成為「抖音神曲」的《無價之姐》開場,「My eyes,My lips,are priceless」,姐姐們走著模特步繞場一周,我們還是輕易就被她們的風採迷倒了——仿佛幻想出了完美、強大的自己。一首改編曲《姐就是敢上天呢》也可圈可點,把「小作文」「速效救心丸」等玩了一個夏天的梗都唱進了歌詞,最後再來點「姐就是皇后」的驕傲姿態。

然而,隨著表演輪番上演,氣氛逐漸開始尷尬起來。姐姐們的表演剛結束,接管舞臺的就是蔡徐坤 、「樂華Next」等流量偶像,作為「暖場嘉賓」開始展現起小男生的魅力。早在17位男嘉賓名單公布之時,觀眾們就在微博不爽地抱怨。按理說邀請流量偶像來參加決賽,本是綜藝節目的慣例。但是《浪姐》觀眾們這晚的特殊心情卻也很好理解:我們可是正在期待一場「獨立女性」的狂歡之夜,主旨是要慶祝姐姐們的苦盡甘來、大紅大紫,憑什麼要把大好的關注度和資源,讓給本就佔盡優勢的男流量們?一條評論寫道:如果註定要成為「伏弟魔」,那姐姐們又何必乘風破浪呢?

當然,相比起弟弟們的強行搶戲,更加令人想要一聲嘆息的,還是姐姐們弄虛作假的聲音。直播舞臺上的對嘴看起來格外突兀,「乘風破浪假唱」也很快登上了熱搜。粉絲們都有點不甘:怎麼越來越慫了?記得節目開播第一集,姐姐們毫無彩排就敢全開麥上舞臺。伊能靜還要霸氣地讓編導調低背景音:「我不要這麼多水。」結果到了要見真招的直播環節,節目組卻反而打起了安全牌。

不管投票規則有多麼難懂,我都決定參與一下——打開芒果APP,把所有的票都投給了孟佳。不得不承認,我被她的「委屈劇本」說服了,同情她業務能力優秀但卻人氣墊底。而當最後的7人成團名單終於公布,事實說明廣大人民群眾都有幫助她逆襲的念頭,直接讓她成為了前三名。但我們來不及為孟佳歡呼,轉而要替王霏霏爆冷出局而意難平。人氣果真是門「玄學」,上一回孟佳被淘汰,王霏霏蹲在地上為朋友大哭,走到結局情勢居然顛倒過來。難道這兩位同為Miss A組合成員的姐姐,太過撞型,註定只能留下一個嗎?

孟佳

這一整年,不止《浪姐》打著為大齡女性「正名」的旗號。無論是電視劇《三十而已》《誰說我不能結婚》,再到愛奇藝即將推出的《不愧是姐姐》,公眾號新世相的訪談節目《30+》……不知何時,大齡女性就像鮮肉、亞文化、甜寵一樣,被娛樂產業開始視作「風口」。想來也不足為奇,女同胞們本就是流行文化的消費主力、社交網絡的活躍用戶,而當1990年生的女性都開始面臨「三十而立」的種種焦慮,年紀和性別話題自然疊加起來,成為各路商家們的「圈粉利器」。

現實之中,因為無處不在的性別、年紀以及單身歧視,30+女性們體會到生理性和社會性的不安全感,需要消化種種切實的焦慮。普通人當然期待著看到哪怕往前一小步的改變,期待著真正能夠引發共鳴的故事。然而無論是《浪姐》還是《三十而已》,在浮華的表象之下都缺乏真正的價值表達,也因此最終陷入了高開低走的困局。

《浪姐》追完,我和朋友們只能彼此安慰,大家交流了各自的失望之處:

「我覺得唯一的變化就是能談這些話題了,以前根本談都沒人談啊。但是變了的程度也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大,無懼年齡就要贏,其實還是很在意年齡啊,不然為什麼一定要打扮成20歲小姑娘的樣子呢?」

「你們覺不覺得現在的女性劇集也好綜藝也好,都是刻意迎合女性市場,然後姐姐算是偽裝失敗的?最後還是個fitting in的故事,而不是stand out的故事。」

「姐姐們到了最後都在喊,我要證明我在這個年紀無所不能。我心想,你們難道不是僅僅證明了你們到了這個年紀,還能唱蔡徐坤和張藝興的難聽的歌嗎?這有啥值得驕傲的?」

「算了,只是一場綜藝而已。」

2.

《浪姐》剛剛亮相的時候,姐姐們瀟灑的姿態足以令人賞心悅目。48歲的寧靜面對鏡頭一臉不敢置信:「還要我介紹我是誰?我這幾十年都白幹了唄。」我們都激動了起來,宛如看到一場爽劇的開場,忍不住自己就要跟著趕緊「乘風破浪」起來。然而往後的比賽之中,所有姐姐一心想的都是如何贏得比賽,因此都搶著要唱夠炸的快歌,都要熬夜拼命練舞,到頭來恣意妄為只不過是假象,服從規則才是必須付出的代價。

「關愛八卦成長協會會長」馬睿在B站上講過《浪姐》的來龍去脈:2019年底,有湖南衛視員工提案仿照美式真人秀,把大齡過氣的姐姐們放在一起進行生存競爭,看點就是女藝人們火光四射的撕X場面,但卻因為不符合審查部門對於「正能量」基調的要求而被擱置。而今年年初,湖南衛視的董事長張華立無意間看到了這份方案,果斷嗅到了商機的味道,把節目模式直接改成了「日韓系的選秀模式+大齡姐姐生存邏輯」,並指派給《花樣姐姐》的製作團隊操刀。

由此看來,作為一檔綜藝節目,《浪姐》的立意初衷根本談不上對於30+女性的關懷,而完全是基於商業市場的考慮。它缺乏一個真正有創意的賽制——其實也根本沒人在乎比賽這回事——這也導致了後期節目質量註定會差強人意。每場公演舞臺,都是按照湖南衛視的聯歡晚會模式來操刀的:熱歌勁舞、半開麥或者不開麥、流量嘉賓串場。

「姐姐」話題足以贏得極高的關注度,但《浪姐》卻缺乏真誠的價值探討。回頭看看號稱「百萬文案」的開場白:「三十歲以後,人生的見證者越來越少,但還可以自我見證;三十歲以後,所有的可能性不斷退卻……」這背後「先抑後揚」的邏輯令人感到非常不適,與其說是在給予女性鼓勵,不如說是在刻意誇大焦慮,與那些大齡歧視的話語如出一轍。正如上海師範大學副教授石力月的評論所說:「從整個人生階段來看,30歲應當屬於年富力強的黃金期,可今天幾乎所有關於這個年齡段女性的敘述都不是這個基調。所以今天大量的呈現與討論看上去先鋒,實則保守。」

我甚至忍不住懷疑這樣的文案,真正要迎合的是不是大齡女性群體——到底是誰會覺得剛過30就老得不行了,難道不恰恰來自於年輕人稚嫩的優越感嗎?根據百度數據顯示,《浪姐》的觀眾群體中70%是女性,20至29歲的觀眾佔據了44%,超過了30歲至39歲的41%,而40歲以上的觀眾只有10%左右。《三十而已》同樣類似,女性觀眾佔比80%,而20至29歲觀眾佔比接近一半。

看到這組數字,也就理解為何最熱門的一條觀眾評論,呈現出來的是一種類似於「隔岸觀火」的調調——「看著她們,我就不怕老了。」

3.

無法盡興之餘,我們也願意珍惜《浪姐》帶來的一點安慰。

我的一位朋友感嘆:「火花也是有的,至少整個節目討論量很高的,至少讓參加綜藝的姐姐們的商業價值水漲船高,這也是好的事情。一個40+的女性演員有更多活兒了,有新的角色可以選。女性真正帶來一些刻板印象上的改變,可能正是節目之外,她們自己的耕耘了。」

或許同樣是出於身份上的自我投射,我們都願意繼續擔任姐姐們事業上的應援團,希望看到她們在現實之中能演出真正的「爽劇」,一如我們對自己的美好幻想。就像八卦博主蘿貝貝——同樣也是位30+女性——在微博上的吶喊:「今晚感想:姐姐值得,遊戲規則不值得。就好比女性值得,破社會不值得。愛姐姐,大家都要加油啊!!給我紅起來!!!」

「姐姐來了」來自於何?這是韓國 MeToo運動中的口號,流行起來是因為女性能夠在她人的故事裡受到鼓舞,在現實的艱難中看到了希望,表達了女性之間的關照。《浪姐》所傳遞的力量是單薄而狹隘的,但姐姐們的個人魅力和真實感悟,卻也誕生了一些真正令人觸動的表達。

當成團之夜的假唱表演結束,張雨綺拿出小紙條,說了一番對於「獨立女性」的感悟,我們能聽出她的真誠——「我們要有對暴力說no的權利,因為不是每個人的婚姻都是美滿幸福的。」

而當寧靜執意要帶著同組的被淘汰姐姐一起上臺,也展現出了一點女性友誼的真實意氣。她在這大團圓的結尾,卻偏偏不願說場面話,一定要表達「我沒有那麼高的服從性,我拿第一,不想成團」,再次展現出不懼冒犯的姿態,讓這場無聊的直播終於多了一點不可控的樂趣。

在所有姐姐節目之餘的訪問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早早被淘汰的陳松伶所描述的一個場景。

《乘風破浪》有一次彩排,主題曲歌詞的字很小。那時陳松伶戴了隱形眼鏡,沒有戴老花鏡,於是就說:「老師我老花,那麼小的字我看不到。」其他姐姐都沒吱聲,大家一齊看向她。陳松伶很坦然地說:「實際人到了一定年紀以後,老花是一種必然現象。」

陳松伶談道:「現在這個世界,好像看一個人不像自己真實的年紀,那才是最好的,像得了什麼冠軍一樣。但你不能說任何一個看上去不那麼逆齡的女性,就不乘風破浪了,她們其實也是乘自己的風,破自己的浪。」

相關焦點

  • 曾以為可以乘風破浪的姐姐們,最終還是活成了「伏弟魔」
    本來周五晚上,我還和幾個追《浪姐》的閨蜜一起,頗有興致地特意拉了「乘風破浪成團夜」群。畢竟我們自己作為30歲上下的女觀眾,對於「姐姐」這個稱號總有點身份上的歸屬感,這個夏天著實在這檔節目上投注了不少真情實感。
  • 《乘風破浪的姐姐》淪為了「扶弟魔」?遭到了無數網友抵制?
    熱播了將近三個月的《乘風破浪的姐姐》竟然在最後關頭淪為了「扶弟魔」?《乘風破浪的姐姐》原本就是以女性為中心的綜藝節目,可是在最新公布的成團之夜嘉賓陣容裡竟然出現了一堆男明星!但是節目組也許是為了給之後的節目搭好橋吧,硬生生的給《乘風破浪》的舞臺上搭建了一個突兀的幻象。你說搭就搭了吧,電視臺總要活下去,節目效果還是要有的,但是你別拿陳赫和李晨來幹擾大眾吧!況且和《八佰》劇組一起宣傳來的。為了節目效果就能毫無底線嗎?我們要看的是乘風破浪的姐姐!不是流量明星!更不是試圖洗白白的出軌男!既然節目組要「扶弟魔」,那請來的唯一女嘉賓梁靜,是掩人耳目的嗎?
  • 乘風破浪了一個夏天,姐姐們不是來當「扶弟魔」的
    說實在的,今晚的成團夜磨嘰又無趣,有網友調侃,它難看到只剩下弄虛作假的姐姐。網友吐槽說,看嘉賓,感覺姐姐們成了「扶弟魔」。最後,我們來聊聊寧靜,和阿朵一樣,她在我心裡是真正在節目中「乘風破浪」的姐姐。一開始大家看寧靜,是想看她的霸氣,想看她輸出金句。我們以為會看到她抱著牆壁說我不跳了,我不玩了,我要退出。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可是你要活成的模樣?
    最近一檔節目在網絡上大火---《乘風破浪的姐姐》,30位30+的女藝人,通過3個月培訓比賽,通過選拔,最終優選成團出道。,她們不僅沒有被指責扮嫩,還因為不懈努力,積極活出好狀態,成了中年婦女的楷模。中國的女人們也正在追求終身美麗,這檔節目恰好迎合了70、80、90甚至60後女性的心。④ 《乘風破浪的姐姐》推廣方式也很贊,一段簡單易學的舞蹈,讓很多人模仿,無數的明星或素人跳這段舞的視頻在網絡上也是乘風破浪,讓人熱血沸騰。最喜歡的是薇亞和舅舅跳的那段視頻,騷氣洋氣又搞笑,而薇亞本身也是乘風破浪的典範。
  • 如果註定成為「扶弟魔」,姐姐們乘風破浪又如何
    「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團前夕,上熱搜的卻是陳赫,他和蔡徐坤、李晨等一眾男星,將作為嘉賓降落在「姐姐」們的成團夜。這個消息驚動了原本已經意興闌珊的觀眾。「姐姐」們一路努力奮爭贏得的這點關注度,憑什麼讓這些「哥哥弟弟」來摘桃?這是打算讓這些女明星集體當「扶弟魔」,名副其實地當為兄弟們無私奉獻的「姐姐」?女觀眾早就說了,男性才是「姐姐」們的驚濤駭浪。事實上,對陳赫們的憤怒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個標榜為30+女性發聲的節目,一路在荒腔走板的路上狂奔。
  • 這個夏天最大的謊言,是乘風破浪的姐姐們
    希望看到這些女人「不管多少歲都可以勇敢出發」、看三十歲的風華正茂、看姐姐們的良性競爭......為了回應黃齡說的「我還是想和自己的7位姐姐成團」,什麼都敢說的寧靜直接回敬,「我也一樣,我也想和我的7位姐姐們成團。所以我不大想成團。但我拿的這個獎比較重要。
  • 陳赫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到底觸怒了誰?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宣布成團夜嘉賓陣容後,陳赫因為曾經的出軌傳聞被質疑「不該上節目」,他隨即更新了社交平臺,配文「笑吧」,好像在回應自己造成的爭議。每集都有不同的姐姐被拎出來放大鏡點評,姐姐們之間的「火藥味」被一次又一次拿出來放大,所謂各年齡段女性皆有魅力的設定也被各年齡段女性皆有「撕」的話題屬性所取代。
  • 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團夜:是真正的乘風破浪還是另類的青春有您?
    正所謂美人在骨不在皮就是這個道理,也是姐姐們最引以為傲的資本。《乘風破浪的姐姐》和《創造營》、《青春有你》的不同之處就在於:隔著屏幕我們都能感受到姐姐們那該死的魅力!整個節目看下來,我們多多少少能看到姐姐們的一些共性。其一就是自信的張揚。
  • 「乘風破浪」進決賽的姐姐們
    熱門網綜《乘風破浪的姐姐》即將在芒果TV迎來總決賽,14位「姐姐」將角逐最後的成團名額。這段旅程中,她們的感受如何?「姐姐」們陸續接受採訪,講述她們「乘風破浪」的故事。原本以為她的演藝道路就要這樣不溫不火地走下去了,可今年夏天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卻讓年近不惑的她重新回到大眾的視野。從剛一露面又颯又美的「點頭殺」,一路殺入決賽,她成為節目中的黑馬。  因為身高無緣Twins  鄭希怡 1999 年參加新秀歌唱大賽被英皇看中,籤入旗下。
  • 「乘風破浪」進決賽的姐姐們
    「姐姐」們陸續接受採訪,講述她們「乘風破浪」的故事。 鄭希怡:從查無此人到「破浪黑馬」鄭希怡18歲出道,起點很高,卻始終沒有大紅大紫。原本以為她的演藝道路就要這樣不溫不火地走下去了,可今年夏天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卻讓年近不惑的她重新回到大眾的視野。
  • 《乘風破浪的姐姐》姐姐們各自美麗,是真成團還是形式噱頭?
    》這個節目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情,尤其是第一季節目9月份就已經落幕,到現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想要看成團後姐姐們合體走花路的觀眾,也真的是等了一個寂寞。《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團後,幾個姐姐「單打獨鬥」各自美麗,但是等著看成團後的姐姐團綜的觀眾,還是覺得有些失望的。《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團,到底是真成團還是形式噱頭,粉絲們的心裡也是存疑的。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
    「對於姐姐們來說,只要風浪起,就能乘風破浪,slay全場。」最近,似乎全中國「30+」女明星,都在「乘風破浪」。· 劉敏濤《紅色高跟鞋》八個箱子黃聖依、不敢叫醒張雨綺、紅色高跟劉敏濤……中國的明星姐姐們,不是正在「乘風破浪」,就是在被呼喚去「乘風破浪」的路上。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把年齡活成了數字
    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被全網刷屏,討論度一天比一天高,頻繁登上綜藝熱搜榜首,堪稱最火的綜藝節目,30位 「30+」 出生的女演員和歌手,通過訓練考核,最終選出5位成員「破齡成團」。狀態好,心態好,最佩服的就是她們的身材管理,非常的養眼,真的就是把年齡活成了一個數字哇!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誰能最終出道?
    這兩天的綜藝節目高熱度話題,已經不在是《青春有你》、《創造營》了,而是一檔還沒開播就被網友熱議和期待的女藝人選秀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節目將讓這些姐姐們通過兩個月的訓練生活,最終選出5人組團出道。那麼在眾多女藝人的名單中,你會Pick誰呢?你認為誰會最終奪得僅有的五個席位呢?我們來根據目前的藝人討論度來猜想一下。
  • 《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的「姐姐」,翻譯成「sisters」
    「姐姐」,該不該翻譯成「sisters」?如果一個女人到了30歲意味著什麼呢?今年最火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給了我們答案,它向我們證明了,不管一個女人多少歲,都可以創造自己獨有的美;我們人生的主導權、我們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裡!
  • 乘風破浪後的寧靜張雨綺們,沒想到還要和哥哥弟弟分蛋糕
    《乘風破浪的姐姐》錄了4個月,隨著成團夜收官,這個高開低走的節目終於結束了。剛開播時,排骨曾對這檔綜藝抱有極大期望,吳夢知的宣傳文案真的寫得太好了。30位30+的姐姐百花齊放,絲毫不輸給20+的妹妹。比起妹妹們,姐姐身上獨特的成熟韻味分外迷人。然而,隨著比賽進程,一個又一個寶藏姐姐被淘汰,《浪姐》早已落入俗套。
  • 《乘風破浪的姐姐》沒rap老師,姐姐們只練聲樂舞蹈
    然而,一檔全新推出的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突如其來的擾亂了這種平靜,從節目官宣開始,姐姐們的上班照,姐姐們的行李,姐姐們不被收手機,姐姐們睡懶覺等等等等,都引發了巨大的關注。可能最初有很多人都以為,《乘風破浪的姐姐》是一檔像《王牌對王牌》,或者像《極限挑戰》《奔跑吧》《嚮往的生活》等等,室內或者室外的明星真人秀節目,因為這些姐姐都已經出道多年,而且大多都已成名。
  • 梵蜜琳獨家冠名《乘風破浪的姐姐》,攜手姐姐們破齡成團
    30+女藝人乘風破浪,將重新定義女團梵蜜琳貴婦膏獨家冠名的《乘風破浪的姐姐》是中國首檔逆齡女團選秀節目,它將召集30位「30+」的女藝人,經過90天合宿訓練,接受三大階段考核,最終五人成團。「姐姐」們將撕破標籤,放下過往,乘風破浪大膽追夢!
  • 寶藏姐姐獎!孟佳曾被《乘風破浪的姐姐》淘汰,但是最終卻成團
    《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團夜9月4日,是《乘風破浪的姐姐》最後的狂歡夜,作為節目的成團夜,許多團體會選擇做得非常隆重,不過對於《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組而已,這個成團夜,卻成為了投票之夜,似乎對於所有人來說,成團也並不代表所有的姐姐已經確定了誰成團,誰沒有成團。
  • 乘風破浪的姐姐:姐姐們還是不要成團了吧
    第10期《乘風破浪的姐姐》太好看了。每個姐姐們都散發著自己的魅力,這種百花齊放的感覺,真是久違了啊。很多網友說《乘風破浪的姐姐》越看越難看,就是因為姐姐們弄懂了節目組的遊戲規則,而為了討好觀眾評審不被淘汰,放棄了不一樣的可能性,只選擇票數會高的燃、炸、有力量感、整齊劃一的女團舞,以至於觀眾只能看到這一類型的表演,自然產生了審美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