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2021-02-19 易燃易爆的彭媽

前幾日看到一則新聞,令我唏噓不已。12月21,南京某小區,一位81歲的獨居老人在家中死亡兩個月後才被發現,發現時老人的身邊還有一封遺書。

原來兩個多月前,在舉家團圓的中秋節,這個孤獨的老人,獨自離開了這個世界。

「我於昨晚(農曆八月十五)走了,走時,心如止水。」

在遺書中老人感嘆到,「這世道無論達官貴人與無名小卒均相互爾虞我詐,令人可怕。好在這大千世界很公正,人人都是匆匆過客,無一倖免。」

鄰居說,老太太原本住在市區,有兒有女,獨自搬到這已經七年多了。三個多月沒看到人,還以為她走親戚去了。逢年過節看不到有親戚來走動,住對門也很少跟鄰居們說話。

當天深夜,警察聯繫上了老人的兒子,為老人辦理了身後事。

中國的老人最怕就是兒女受累,老人在遺書中還不忘叮囑子女,房間的浮灰不能掃,要用拖把拖乾淨,才不會染病。

她本以為自己第二天就會被人發現,沒想到走了兩個月,第一個發現自己去世的竟然是自己的鄰居。

在大連一個獨居老人在洗澡時摔倒,不幸離世,一個月後才被自己的兒子發現。

奇怪的是老人的身上還有動物的咬痕。原來在老人的家中還有一隻小狗,這隻小狗同樣也死亡多日。平時,陪著老人的只有這隻小狗。

可能這隻小狗在發現老人摔傷後,想要營救主人,但是並沒有成功。

在嫉妒飢餓的情況下,小狗不得不啃食自己主人的身體,直到最後自己也活活餓死……

這樣令人難受的新聞,在生活中其實比比皆是。隨手一搜,就是幾百條空巢老人在家去世多日後被發現。

山東65歲的獨居老人疑因突發心肌梗塞死於家中,後被女兒發現;

四川廣元市朝天區汪家鄉一名老人在家中去世數日後才被發現,死者身體已僵硬;

山東獨居老人死於家中多日,屍體被村中狗啃食……

甘肅省雜技團家屬院一位75歲的獨居老人被人發現時已在家中死亡,他的子女始終聯繫不上。

老人的遺體只好停放在殯儀館,老人生前所在單位也派專人去定西尋找家屬,並在報紙上刊登了公告,但都沒有結果……

老人生前一定想不到,她當年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兒女,不僅不給他養老,更不願為她送終。

我想起了我的奶奶,我的奶奶以前一個人生活在鄉下的房子裡。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我們才會去看她。

有一年回去的時候,突然發現奶奶好像看不見了,青光眼已經非常嚴重了。我的父親和伯伯才想到帶著我奶奶去檢查身體。

我不知道我的奶奶是怎麼度過那段時間的,視力一天天減弱,她也不識字,不太會用手機。如果家人打電話到座機上,她沒有及時接到,那下一個電話,又何時會再打來?

我看過一個採訪,他們說老人身上都會有一些味道,那個味道叫老人味。有一個老奶奶就告訴記者,其實不是我們不愛乾淨,我們也天天拿毛巾擦身體,只是一個人住,洗澡的時候要是摔倒了,可能就起不來了。

那就常回家看看,別做個遲孝人。

相關焦點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除了孝順外,另一含義十分深刻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萬事萬物存在讓其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這種規律是人之一己好惡無法改變的,所以,我們很多時候無法改變世界來適應自己,只能調整自己去適應客觀物質世界。第二層含義就比較通俗了,大致意思就是告訴人們要孝順父母,要珍惜身邊人。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啊!想一想,想一想那一天如果到來,該會有多麼可怕呀!!從現在開始,無論你再忙,工作再重要,趁老人還活著,就多回家去看看老人,哪怕打電話嘮嘮家常。其實,你身在外邊,可能不知道,你年邁的父親,每天都可能拿著他那個陳舊的手機,在等待你的一聲問候……放下手邊的事,給家人打個電話吧!此文,請替我送給天下父母,送給所有遠遊兒女!
  • 《東京物語》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長大了,眼壓穩定下來,母親的心也稍稍定了,但還是不放心,每次從家裡打電話過來,最後一句話總是「注意眼睛,早點兒休息」。雖然聽了有上百遍,但身在異鄉,別有一番難以言傳的滋味。母親心臟不好,曾經瞞著所有人,住了兩個星期的院,直到我放假回家,她才偷偷告訴我這件事。當時就一陣難以抑制的心酸。
  • 31.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地藏經淺釋】(宣化上人)
    「不信因果」:不信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結惡果。她不相信,這個因不清淨,果就不清淨;這個因不正確,果也就不正確。我有一個問題,現在大家想一想──雖然我們修行不應該有想,但現在大家想一想這個問題。問題是什麼呢?我們人到世界上來,是吃飯為了活著,還是活著為了吃飯? 【時婆羅門女,垂泣良久。
  •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
    春天獨有的暖柔輕風繞滿我周身,而在新出爐麵包薰人慾醉的芳香裡,卻裹著我將一觸即發的火氣。真不知道母親是怎麼想的,周休日不在家休息,還要去春遊,身體吃得消嗎?而且和公司同事出去玩,一群半老太太們在一起,有什麼好玩的?春遊,根本就是小孩子的事嘛!媽都什麼年紀了,還去春踏青?前面的人為了排隊次序爆出了激烈的爭吵,便有人熱心地站出來,統計每個人買的數量和品種,給大家排順序。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每日一詩之專題】增廣賢文
    >本句出自《漢·韓嬰·韓詩外傳》。春秋時孔子偕徒外遊,忽聞道旁有哭聲,停而趨前詢其故,哭者曰:「我少時好學,曾遊學各國,歸時雙親已故。為人子者,昔日應侍奉父母時而我不在,猶如『樹欲靜而風不止』;今我欲供養父母而親不在。逝者已矣,其情難忘,故感悲而哭。」借樹欲靜,而風不休不止吹之為喻。實嘆人子欲孝敬雙親時,其父母皆已亡故。後喻事與願違,不盡人意。或客觀情況與主觀願望相悖,多用此語。
  • 懷念父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
    我已坐在窗前,吹著涼涼的風,凝視著天空,天空中什麼也沒有,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我的思緒仿佛被那呼嘯而過的車輛帶去很遠很遠。想著想著。眼角的淚不禁潸然淚下。父親。走了已經十年了。音容笑貌依然如昔,深深根植於我的腦海之中。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
    這些年不敢停下來,一是為了生存,二是為了讓自己有事做,每一天都把自己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的,這樣就沒時間回首往事,往事不堪回首,現在閒下來,卻在某一個瞬間經常想起母親,太多遺憾,每當在大街上或任何一個角落,看到七十歲左右的老人,母親的形像立現眼前!
  • 都知道古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其實下一句才為經典
    《孔子家語·卷二,致思第八》,《韓詩外傳》卷九有句至今人們都在使用的句子,大家都應該知道後一句是什麼,全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後面一句的更加直接的點明主題,前一句在字面意思上是說樹木想要靜止不擺動,但是自己卻是無法控制的,在風的推動下,外界影響是客觀存在的,表示客觀事物不能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
  • 王大陸昔日帶母親夜店撩帥哥,如今病逝,子欲養而親不待啊
    2016年,王大陸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我媽快嚇死了,還好我爸不知道。小時候,我是一個非常叛逆的孩子,總是和母親對著幹,不聽話,惹母親生氣。媽媽總是非常苦惱,但她一直在給我愛,給我關心。我耍脾氣,她就聽著,我不吃飯,她就哄著,我考砸了,她安慰著。母親總是給我最安穩的支撐和最有力的安全感。
  • 樹欲靜而風不止,看五代郭威怎樣由不受待見的武將逆襲成為帝王?
    生活中,每天和形形色色的人有所交集,總有人好風評他人。有說好的,也有捕風捉影的、隨意評測他人的。困厄繞身,時運多舛,獨善其身,可是易事?人言可畏,多事之期,謠言四起,何所適存?漢·韓嬰《韓詩外傳》皋魚曰:樹欲靜而風不止......
  • 合美惠官方發文:樹欲靜而風不止,誰在處心積慮的抹黑合美惠?
    合發全球最近官方微博發布了一篇題為《樹欲靜而風不止,誰在處心積慮的抹黑合發》的長文。文章指出,長期以來,一直有一小撮自媒體人,打著反傳旗號,對合發全球大肆污衊和抹黑。文章措辭激烈,痛批自媒體的不良動機,堪稱難得一見的雄文。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看哭了!
    昨夜我又夢見到父親了,我正在單位開會,他突然就出現在會議室門外,一臉憔悴悽涼……父親去世已經兩個月了,一想起他臨終前大顆滾落的眼淚,我就像掉進了逃不出的心罰。   那天晚上養老院電話說父親病重時,我正在參加同學聚會。當時,氣氛很熱烈,我喝了不少酒,微醺中,我和同學說:「我父親沒事,我接到這樣電話不是一次兩次了。」
  • 我從未讓你驕傲,你卻待我如寶
    ———-《請回答1988》 你曾經討厭父親的平庸,卻不知道他曾經也是懷揣夢想的少年。你曾經嫌棄母親的嘮叨,卻不記得她曾經也是對鏡貼花的姑娘。 我從未讓你驕傲,你卻待我如寶。
  • 還能說出來的苦就已不再是苦,那說不出的苦才是世間
    說不出的那才是真正的苦,苦為何物?如此厚顏無恥,竟然於此談論之。路到了盡頭,問哪裡有路,回答勤為徑。苦到路都不想有,因為實在是太怕。究竟怕什麼,似乎心裡的苦是永遠的一個結。似乎總是蒙上弱智一樣,到底會怎樣,於內心深處的想,它作為想也答不上。但又能怎麼辦?似乎又要繞回來,說白了,是不是內心說不出,那就是心靈上的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