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深圳市兒童醫院,充滿著童趣和人文主義的設計撲面而來;患兒及家屬就醫過程非常從容;就醫流程非常順暢,物流系統配套順暢,信息化設施齊全……智慧運營的背後是信息化對大後勤綜合管理系統的加持。
據醫院醫管科長、醫院重大項目負責人焦洋介紹,該院後勤信息化管理平臺從最初散在的樓宇智能化設施發展成為覆蓋全院設備管理、後勤服務的網絡體系,僅用了2年時間。持續完善提升的後勤信息化管理憑條對醫院其他業務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支撐作用,在醫院創建「三甲」工作中,也受到好評。
伴隨新大住院大樓的建成,深圳市兒童醫院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提出了後勤管理部門從原始的手工、紙質管理平臺升級轉換為新型信息化、智能化平臺的要求。
後勤部門在醫院領導的帶領下,制定了長短期目標,在各大部門的全力配合下,醫院在智慧物流、醫療廢物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後勤信息化管理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短期目標
快速整合智能化平臺,方便管理工作;優化各項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長期目標
建立全院統一高效的後勤信息中心,實施數據分析,建立長期工作督導體系;監控醫院各項運營數據,實施綠色運營,打造綠色醫院。
01
氣動物流傳輸系統的建設與運行
目前,深圳市兒童醫院總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開放床位1300張,年門診/急診量230.4萬人次,年住院量7.68萬人次,年手術量3.09萬例。2013年,該院新住院大樓投入使用,同期氣動物流系統投入運營。全院A、B兩棟樓分兩期共建成56個氣動站點,連接所有病區護士站、藥房、檢驗科等。平均每站點日傳輸次數50餘次,解決全院檢驗標本、急診急救用品及出院藥品的傳送。
據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醫院氣動物流傳輸系統為德國品牌,主要用於住院患兒檢驗樣本的傳輸。目前該系統日傳輸量約3000次,平均用時約2分鐘/次,運行狀況良好,發生錯發、漏發、丟失的現象幾乎為零。
*2020年7月14日-8月14日傳輸數據統計,總計39000次
「這套物流傳輸系統除了極大提高了傳輸效率,最重要的是讓整個醫療流程變得流暢起來,保障了醫療的有序性,避免了因人工運輸樣本不及時、失誤等造成的醫療流程的脫節。」醫管科長焦洋分享氣動物流傳輸系統的優勢。
事實上,這套系統剛投入運營時,各種錯誤頻發,錯發、漏發、樣本丟失現象時有發生。「當我們真正深入去分析這些問題時,發現95%的錯誤都是操作錯誤。」及時地找到原因後,後勤部門和護理部門開會總結問題,整理出這套物流傳輸系統的常見操作失誤問題及正確操作方式,並形成一套標準使用流程及規範,2周後標本傳輸發生問題的概率大大降低,醫患滿意度大大提高。
在醫管科長焦洋看來,自從使用者護理部的同事真正重視起來,將這套氣動物流傳輸系統當做護理的工具去維護後,護理部的同事得到了解放,就有更多的精力去做護理工作。
02
醫療廢物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深圳市兒童醫院在2015年迎接「三甲」評審時,對醫療廢物的管理進行了全流程整改。經過梳理,後勤保障部門引入信息化管理,熟練引入PDA系統、藍牙電子秤、垃圾交接卡、醫務站點數據採集器等工具,並確認了醫療廢物回收的步驟:
據悉,該院自助研發的醫療溯源管理軟體還申請了計算機軟體專利,吸引來周邊很多醫院代表前來考察、學習。
▲ 醫療廢物管理系統軟體著作權證書
在當時的後勤保障部負責人焦洋看來,醫療廢物回收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的難點一來在於分類,二是在於交接。「垃圾分類主要要做好培訓,這點護理部只要引起重視,用對待護理工具的態度對待垃圾分類,2-3個月的時間基本就全部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了。交接環節,如果單純靠人工做好稱重、登記環節,這對年齡大的後勤工人來說有點困難,這個環節導致的疏漏就會讓前面的很多工作白做,所以我們將稱重、登記交給信息化工具,老工人按潔汙流線做好運送就可以了。」
03
藥房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管理
深圳市兒童醫院藥房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管理。該系統由智能門診發藥系統、智能藥品核對系統、智能拆零分包機、全自動配藥分包機、靜配中心智能管理系統、中藥配方顆粒自動調配機和麻醉藥品智能管理系統組成。
智能藥品核對系統通過線上線下的智能識別,對處方藥品再次核對把關,確保患者用藥準確;智能門診發藥系統實現了門診藥房藥品的儲存、調配、發放等過程的智能化管理。
04
醫院後勤信息化系統閉環管理
各個分散運行的系統不利於工作管理及維護,深圳市兒童醫院線上開發了智慧後勤綜合管理平臺,平臺集成了18大管理系統,並配合自主開發的手機APP軟體使用,將醫院後勤服務及管理水平提到一個新的臺階,工作流程清晰,效率顯著提高,且使用體驗極佳。
▲ 醫院後勤統一管理平臺
▲ 醫院後勤服務APP
後勤通APP集中服務於醫院內部的運營,以報修系統為例:「以前電話報修是不留痕的,如今報修系統也上了APP,APP後臺接受到報修信息後,工作人員從接到任務,到做完任務需要在每個節點回復,這樣報修-處理-反饋環節就形成一個閉環。後勤部門工作人員每個月形成的工作量也就統計出來了。」時任後勤保障部負責人焦洋表示。
附
18大後勤管理系統包括:後勤通綜合管理系統、基礎資料庫、多卡證管理系統、智能門禁管理系統、智能消費管理系統、智能門櫃管理系統、智能水控系統、手術電梯管理系統、口腔科電視共享管理系統、門鈴管理系統、點餐管理系統、報修管理系統、工程管理系統、宿舍管理系統、設備管理系統、多錢包管理系統、空中充值管理系統和院內補貼管理系統。
▲ 線上線下結合的智慧後勤管理平臺
線下部分,醫院根據實際工作的需求,設計適用的一卡通,集合了院內消費、熱水管理、自助充值和門禁管理功能。線上後勤通APP管理平臺與線下一卡通的結合,也極大地改善了員工和患者的使用體驗,受到各方好評。
醫院後勤信息化建設是對醫院管理工作的革新,最終必將走出單個的醫院個體,在橫向上形成互聯互通,最終促成醫療全行業綠色運營。未來,深圳市兒童醫院還將在能耗精細化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持續探索,讓智慧醫院運營系統運行更加行雲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