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時間線太亂,感情戲很突兀,編劇直男審美氣壞觀眾

2020-12-25 77聊娛樂

《大明風華》的確是一部好劇,因為它不是單純的宮鬥劇,也不是單一的權謀劇,它集合了感情、宮鬥以及權謀和戰爭,每個點都照顧到了不同的觀眾層,整體大氣恢宏,不僅展現了中華文化之美,更是刻畫了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給觀眾呈現一幅大明時期的優美畫卷。

當然瑕疵也很多,畢竟編劇是個直男,本來對感情戲的描寫就沒有女人細膩,加上他還是該劇的導演,據劇組工作人員說,張挺確實不太會導戲,從幾段拍攝花絮也不難看出,張導人挺好,但對演員演技的指導幾乎為零,有時候怎麼拍還需要演員自己出主意。

該劇最大的問題就是時間線太亂,屏幕上顯示洪熙元年八月漢王叛亂,有了父子意見不統一,朱瞻基被皇上安排去了南京讀書養性。結果下一個鏡頭就是皇上駕崩,時間是第二年的五月。這歷史事件時間自然是對的,關鍵完全不連戲,有點生搬硬湊。

還有永樂年的朱棣喪期緊接著春節,不僅是情緒,劇情也完全接不上。上一秒一群人穿著孝服,還在追責關防的問題,下一秒就在大殿裡開春節趴。

感情戲更是十分突兀,上一個鏡頭還是遷都看宮殿,下一個鏡頭就是成婚大典,再接下去朱瞻基就直接奔赴戰場,對於兩個妃子如何圓房的也沒有一個交代。總之婚後朱瞻基只在孫若微的住處出現過。

朱瞻基打仗回來後也是一直住在孫若微這裡,之前和胡善祥沒有任何同框的鏡頭,突然間兩人就有了孩子。不要說什麼封建君王,肯定會臨幸正室的話。這是戲,你得把前後鋪墊清楚,才能讓人看明白。不然觀眾覺得莫名其妙。

還有幾處明顯的錯誤,不知道是不是剪輯的鍋。一是朱瞻基在太子時期就自稱朕,當時他還在南京讀書養性,朱高熾還沒駕崩呢,他對徐濱說「待朕駕崩之後,你方可回來」,他就這麼有自信自己一定能當上皇帝?

二是二叔三叔在朱瞻基登基以後還稱朱瞻基為太孫,有人可能會以為這是叔叔對侄子不服氣的稱呼,但如果真不滿,完全可以用「那小子」,而不是一口一個「太孫」。

編劇的直男審美更是氣壞了觀眾,劇情需要安排女二可以理解,但前25集他都對孫若微一往情深,結果見到胡善祥有孩子那個高興勁,完全忘了孫若微才是他喜歡的女人嗎?

張挺這麼寫劇本完全詮釋了「男人都是大豬蹄子」,沒追到前,對孫若微是百般寵愛,即使對方撒潑打野也讓著,一旦成為自己的妻子,就完全不懂得珍惜,這編劇是完全不考慮女性的心理。

相關焦點

  • 大明風華:編劇不懂生理常識,狗血式的劇情,觀眾被氣笑!
    《大明風華》是一部可圈可點的好劇,畢竟連人民日報都發文點讚過,該劇以永樂元年靖難之役結束後為敘事起點,在數十載的風雲變幻中,展現出永樂盛世和仁宣之治的恢弘盛景。《大明風華》不僅融入中國傳統文化、歷史英雄人物,以及家國情懷,為觀眾鋪陳開一幅宏大的明朝畫卷。
  • 編劇張挺:《大明風華》是一部大明英雄列傳(2219期)
    」此時,距離古裝劇《大明風華》「落幕」已經過去5個月了,面對編劇幫的記者,再度聊起這部劇時,編劇兼導演張挺感慨說。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國內影視行業的日子著實不好過,項目延期開機或停滯的現象時有發生。疫情期間,張挺有了比較長的時間可以考慮《大明風華》的事情。正因為看了足夠多,也聽了足夠多的反饋,就促成了這次有關《大明風華》的復盤採訪。
  • 看《大明風華》就別帶腦子了,不然容易傷身體
    題/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豆瓣6.3分的大明風華實至名歸文/未定君,念其名而思其意,筆名未定、來去未定、家小未定者也,所以⑧要問,在下正是那個風一樣的快樂男人。(大明風華豆瓣評分6.3分)咱也不賣關子,直接進入正題。最近有部歷史劇正在熱播,叫做《大明風華》,在下本來也沒多做關注,這類歷史正劇,因為水平所限,形制、背景等等細節上出點差錯實在是非常尋常,前幾年的歷史劇還有人把個唐三彩當寶貝呢。
  • 吐槽大盤點:《大明風華》裡那些把觀眾智商不當回事的劇情
    壞?網劇。是一樣精彩下面不多說開始吐槽咯,《大明風華》裡有很多細節就是碾壓觀眾的智商,首先咱就說漢王爺那個浪,不給他配個DJ然後就是湯唯演的孫若微了,其實這不是編劇的事情,《大明風華》是後改的名字,原來是《六朝紀事》寫的就是孫若微。
  • 同為明劇,馮紹峰《山河月明》片花曝光,《大明風華》恐被力壓?
    這不免讓小編想起最近熱播的上星劇,《大明風華》。和《山河月明》一樣,都是明朝背景的古裝劇。只不過《大明風華》的主角是朱瞻基,而《山河月明》的主角是朱棣,也就是歷史上朱瞻基的爺爺。雖然主角不一樣,但是同樣都是明朝的電視劇,不是沒有可比性的。
  • 《大明風華》開播槽點不斷,把觀眾智商不當回事?
    觀看《大明風華》時,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朱家的五個兒子能夠安定下來並一起工作,那麼朱家的五個兒子的日常生活將不會紮根,也不會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中有很多細節直接無視了觀眾的智商。首先,讓我們談談漢王爺的的故事情節,真的可以說編劇真是太敢寫了
  • 杭產電視劇《大明風華》在京召開專家研討會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李準、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張金奎等多位行業、歷史領域專家代表;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周一希;《大明風華》製作人姚昱竹,該劇編劇、導演張挺、出品方代表汪一申、伍星焰;湖南廣播電視臺副臺長朱皓峰、阿里文娛優酷總編輯張麗娜以及播出平臺方代表陳汝涵、王慧、朱雁春等;共同出席此次研討會。
  • 揭秘:從正史角度,看大明風華
    近年來,在電視劇市場上,隨著觀眾的審美疲勞,清宮劇逐漸開始萎縮,越來越多的明史劇被搬上熒幕。前段時間風靡一時的電視劇大明風華即是如此。明史劇的熱播在電視劇市場上是一個好事,但是既然是電視劇,它就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那就是與正史的衝突,會使觀眾感到十分困惑。
  • 張藝興救不了熱度,朱家五子挽不回口碑,《大明風華》劇情太坑?
    文/丁敏君 從製作之初就備受關注的《大明風華》自開播以來也是引發了不小的討論,不過與預想的風向不同,評論中卻出現了許多質疑的聲音。雖然有朱亞文帶領的「朱家五子」為品質提供了保障,更有自帶熱度的張藝興,但《大明風華》的口碑似乎就是上不去,這究竟是何原因?
  • 做好3點可與《大明王朝1566》一較高下
    不少觀眾直言,以《山河月明》的演員陣容,這要趕超的不是《大明風華》而是《大明王朝1566》吧!的確,以這個陣容,做好3點可與《大明王朝1566》一較高下!1:各個角色戲份合理搭配近日,《大明風華》的劇情迎來巨大轉折,王學圻飾演的朱棣在榆木川下線。
  • 《大明風華》:宏偉敘事背景下的平民趣味追求
    原標題:《大明風華》:宏偉敘事背景下的平民趣味追求   由張挺擔任編劇兼導演的電視劇《大明風華》,從永樂至天順年間展開敘事,其間從朱棣、朱高熾、朱瞻基到朱祁鎮、朱祁鈺,記錄了明代5位皇帝6次帝位更迭的宏大歷史。然而正是這樣一部表現帝王之家的電視劇,編導為了贏得觀眾的青睞,借鑑了古希臘戲劇的創作手法,以大眾的審美需求為原點創作本劇。   用尋常人家的視角表現大明皇家的家庭故事。《大明風華》是一部題材恢弘的歷史正劇。
  • 一直冷門的明朝戲,為何在《大明風華》出圈了?
    不過,最常出現在《大明風華》彈幕中的,還是「終於看到明代的戲了」。明朝戲不容易拍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政治太過複雜。以明朝權利爭鬥的水深程度,要展現其中蘊含的計謀和智慧,對編劇而言絕對是一項大工程。 《大明風華》和未來待播出的《錦衣之下》在某種程度上也屬於「套皮」。《大明風華》開始雖是以朱棣通過「靖難之役」奪取皇位切入,但偏向於史實呈現,並未過多向權謀靠攏,反倒是花費了較大篇幅去描述永樂帝對篡位一事的心理認知,如夢中被父親責問等。綜合已播出的劇集和預告來看,《大明風華》後續劇集中感情戲佔比並不輕,後期劇集風格或許不會發生太大轉變。
  • 毀掉《大明風華》的不是演員,而是編劇這些令人噁心的腦迴路!
    《大明風華》作為一部講述關於明朝宮廷事件的古裝大劇,自從宣布開播的那天起便深受很多觀眾的關注,再加上明朝題材的電視劇國內非常缺,使得這部劇前期的營銷口碑很棒,但是在追完這部劇後說實話真的令很多觀眾失望了,截至目前豆瓣評分只有6.2,在我看來毀掉《大明風華》的不是朱亞文、湯唯等這些實力派演員
  • 大明風華:感情戲全靠腦補,是導演格局高,還是細節不夠細膩?
    《大明風華》前27集都在為太孫的婚禮做準備,當時國庫資金十分緊張,但是爺爺為了讓孫子有個像樣的婚禮,還是動用了270多萬兩銀子,他知道自己這次出徵兇多吉少,基本不能活著回來,所以,一定要讓孫子婚事辦得體面。
  • 《大明風華》製片人:展現人物命運方式經過精心設計
    敘事筆墨波瀾壯闊,兼具民族精神和家國情懷,讓該劇自播出後就收穫了無數觀眾的喜愛和業內專家的好評。  在播出一個多月時間裡,《大明風華》csm全國網、城市網收視率持續第一,優酷劇集熱榜第一。微博平臺,#大明風華#閱讀數達34億,在豆瓣、知乎、今日頭條等平臺上更是熱議不斷,引發了無數觀眾對於明朝歷史的好奇。
  • 《大明風華》:用「家」文化,引起歷史劇的古今共鳴
    昨天,《大明風華》登陸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播出,同時在優酷平臺全網獨播,成為年度唯一一部臺網同步的歷史劇。首播後,《大明風華》取得CSM59城1.92%、全國網0.75%的收視成績,同時在優酷達到7505熱度值,體現了歷史劇在臺網不同渠道對全年齡層觀眾的吸引力。
  • 《長安十二時辰》《鶴唳華亭》《大明風華》:「東方審美」帶他們回...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長安十二時辰》《鶴唳華亭》《大明風華》,2019年屏幕上這3部古裝大熱劇,分別出自曹盾、楊文軍、張挺3位導演之手。西安、江南、北京,在影視劇虛擬的文化地理版圖上,這3個中國人共同記憶中的坐標,如此清晰具象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 大明風華:皇后一孕堪比哪吒,宮鬥愛情線全崩盤,編劇太貪心惹禍
    但此時時間線已經跳躍到了宣德五年,結果太醫告訴皇后是在皇帝寢宮地上那一晚懷的,怎麼這一晚隔了這麼多年才懷上?皇后懷的是哪吒嗎?坦白講,《大明風華》朱棣下線前,前半部分的權謀拍得很好,編劇立意深度,舞美服裝音樂,演員演技,是一個強悍的班底。老戲骨們撐起來了全部劇情。
  • 伏櫪老驥|談談電視劇《大明風華》的瑕疵
    62 集電視劇《大明風華》開播以來,目前已經播出了一半(32集),收視率獲得了2020年開年新高。正如網絡文章《<大明風華>緣何毀譽參半?》所指出 ,作為今年屈指可數得以在衛視黃金檔播出的古裝劇,《大明風華》備受矚目。開播CSM59城收視率高達1.92%,這是今年電視劇首播的收視新高,但該劇口碑並不算理想。
  • 《大明風華》:高規格歷史劇,讓歷史走進日常
    劇中老中青三代演員與角色的高度契合以及爽利互飆的演技,成為了觀眾津津樂道的談資。播出進度雖尚未及三分之一,但《大明風華》中的諸多人物已經被觀眾貼上了「寶藏」標籤,讓人越挖越過癮。靖難遺孤孫若微的睿智純善、太孫朱瞻基的倜儻不羈、皇帝爺爺朱棣的果敢霸氣、太子的機敏周到、漢王的粗枝大葉,甚至連自帶彈幕功能的太子妃,都被展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