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傳統,農曆的二月二日是「頭牙」,六月十六是「半年牙」,而十二月十六,也就是每年的最後的一個「牙期」,就被稱為「尾牙」,也是一年當中最為重要的「牙期」。所以,尾牙一般是農曆臘月十六。
2016尾牙是幾月幾號哪一天
農曆臘月十六
尾牙習俗
福建地區把做「尾牙」之後的日子,即農曆十二月十七日到二十二日作為趕工結帳時間。所以,也稱二十二日為「尾期」。「尾期」前可以向各處收湊新舊帳,延後則就要等到新年以後才收帳了。 所以「尾牙」的飯吃完後,就有幾天好忙。過了「尾期」,即使是身為債主的硬去收帳,也可能會被對方痛罵一場,說不定還會被揍,也不能有分毫怨言。
商人和農人在「尾牙」這一天,除了供奉神明,也要招待自家的僱工與僕婢,對於來年是否繼續僱用一個人,也要在尾牙作最後的決定。所以,這算是慰勞日,又是禮貌相送日。
薄餅原本是「尾牙」的必備食物。
民俗的尾牙日活動
這一天,臺灣及福建地區一般平民百姓家要燒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還要在門前設長凳,供上五味碗,燒經衣、銀紙,以祭拜地基主(對房屋地基的崇拜)。各商家行號也要在今天大肆宴請員工,以犒賞過去一年的辛勞。福建晉江一直保持著尾牙日活動。
尾牙宴菜單
現代化的「尾牙」
在現代社會中,「尾牙」除了是一種傳統節日外,也成了一種企業文化。很多臺灣的企業都會選擇在這個辭舊迎新的日子宴請員工,一是保留「敬神」的傳統,二是借著這個節日來舉辦公司的「年會」,用一桌「尾牙宴」來感謝員工一年的辛苦勞作,有的會穿插文藝演出、抽獎以及聯誼活動,許多臺灣的企業還會在宴上發放年終獎。
「尾牙宴」上,白斬雞仍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這道菜在臺灣一度是讓人聽而色變的一道菜,老闆如果想要解僱誰,就會將白斬雞的雞頭朝向那位員工,以這種心照不宣的方式將該員工解僱。如今,臺灣的「尾牙宴」大多只求公司內部員工的歡樂一聚,所以雞頭大多會向上擺放或者乾脆直接去掉。
近幾年來,許多臺灣企業「尾牙宴」的形式更是多種多樣,也不失為企業的一種宣傳手段。有些企業為了博人眼球,更是不惜花重金請來明星助陣、發放大額的獎金、獎品,有的甚至大擺數十上百桌,場面堪比豪華婚禮。總之,「尾牙」已經成為臺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年又一年地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噱頭」。(據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