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業家長累,老師苦,到底該誰改,教育部門一錘定音

2020-12-28 尖子是怎樣煉成的

一個小小作業居然成了網紅,一再上熱搜。先有家長因作業退出家長群,引發網絡關注,後有央視銳評家長代改作業現象。

由此引發一波教育爭論,爭論的焦點是,作業該由誰改?

很顯然許多家長和網友都認為,作業由家長代改是老師在推責任,是一種不負責任,不作為的表現。

站在家長的角度想一想,也確實有道理,你想家長工作一天回家也夠累了,還督促孩子寫作業,寫完還要代老師批改,心裡肯定是有火的,孩子教要我教,改要我改,老師幹什麼?

在我們的傳統認知中,老師的責任就是教學,是傳道授業解惑。所以家長有意見,在網上噴老師,噴代改作業這個事情也在情理之中。

對於代改作業的現象也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各地教育主管部門,都紛紛出文,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不準老師要求家長改作業。

國家教育12月10日的新聞發布會明確表態,堅決杜絕將學生作業變為家長作業,對違反規定,要求家長改作業的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這下家長可以輕鬆一下吧,不可能!還有更大的焦慮在後面。

雖然素質教育已經提倡多年,但是現在,在很地方還是分數第一,學校、老師、家長、孩子誰敢大意。

對於學校,上級部門和社會都只看你的升學率,只看你的排名和期末平均分,這些都要和學校、和校長的績效捆在一起的。

對於老師的評優晉級,職稱評定,學生成績也站第一位的。

對於家長與孩子高考等在那裡是必須過的,分數是鐵門檻,是一點馬虎不得的。

很多家長擔心現在老師的非教學任務越來越多,批作業的時間越來越少,老師可能少布置作業或者乾脆不布置作業了,家長與孩子的負擔是少了,可是成績怎麼辦?這且不是又要便宜校外補課機構了嗎?

這種擔心不是沒有道理,但也不必過於擔心,

01下面我們分析一下家長代替老師批改作業是怎麼產生的:

一、排除有個別老師推卸責任,偷奸耍滑,把作業推給家長改,對於這一類教師必須嚴懲,是這一批人抹黑教師群體。

二、有一部分老師把作業分給家長改好心辦壞事,是能力問題,他們不是沒有改作業,而是改了很多作業,由於教學抓不住重點,難點沒有突破,布置也是漫無邊際,只好撒大網,想通過量的積累來突破,所有想調動一切可以調動力量來提高分數。對於這一類人既要批評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幫助提高。

三、就是如上文所說,現在老師非教學任務太多,手機上App太多了,所有任務,都必須不折不扣地完成,有一些App上的任務是有部門安排給學校,要求學校必須安排給學生的,但是家長把這個帳也算在了老師頭上。對於這些社會性任務,應該給學校減負。

02家長代改作業會有什麼惡果:

1、加重家長與學生負擔,造成家校對立,激化家長與老師的矛盾

2、把家庭教育變成了學校教學的附庸,弱化了家庭教育和德育,不利於孩子成長。

3、術業有專攻,教學畢竟不是家長的專業,批改作業可能會出錯誤導孩子特別是對於文化低的家長就更是為難人了,還有老師批改作業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03減少作業,減輕家長負擔會影響學生成績嗎?

不會,據我三十多年的教學經驗,要給家長,給學生減負,而不會影響學生成績,最關鍵的是要讓老師潛心教書,搞好課堂教學,向40分鐘要質量,只要抓住課堂教學這個關鍵,問題就會得到解決,課堂教學搞好了,學生學習上的大部分部問題都可以在課內解決,課後作業應該不多。這樣家長就減下來,家長代替老師改作業的現象也就不會發了,學生的成績也不會下降,所以關鍵,還是一個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的問題。

家校本為一體,而分工不同,家長批改作業,是老師缺位,家長越位,現在應該各歸其位。

家長的主要任務是配合學校,督促孩子學習,養成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做孩子的表率,培養孩子優秀品格,家庭教育重在育,培育孩子的道德品質,可比教會他幾道題,更重要。

做家長難,但再難都要從孩子出發,與老師達成共識,與學校攜手,為孩子,營造出一個優良的學習的環境。

學校則應高質量做教學工作,家長與老師分工不同,但目標應該是一致的,兩者只有相輔相成,才能完成育人的任務。

想了解更多教育內容歡迎關注尖子生是怎樣煉成的,有別樣意見請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孩子作業到底誰改,教育部定了,家長該如何做?
    孩子作業到底誰改,教育部定了,家長該如何做?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每一個家長及家庭都非常重視的問題。如何讓孩子上個好學校?如何讓孩子有個好成績?孩子的未來應該怎麼規劃?從孩子一出生,作為家長的我們,就開始思考這些問題。孩子終於上學了,早晨送、中午接,下午半天一半就得等在校門口。
  • 老師和家長到底誰更辛苦?
    02老師和家長到底誰更辛苦? 前幾天,有個家長吐槽老師的視頻衝上了熱搜。 事情的起因,是「數學陳老師」點名批評了幾位沒有批改孩子作業的家長: 沒有批改作業的家長,或者沒批改完的家長,以為這是老師的工作??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家長道出心聲被點讚,老師的心聲誰敢說
    整天不是讓我去報補習班,就是讓我幫忙改作業,改完作業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你辛苦了。說實在的,辛苦什麼?教我教,改我改,是誰辛苦呢?」 家長的一番話引發了很多家長的共鳴,認為他說出了很多家長不敢說的心聲,也受到了眾多家長的點讚和轉發。
  • 孩子的教育應該靠誰?老師還是家長?
    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應該靠誰?這大概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家長、老師各執一詞,但始終沒有個確切的說法。時常聽到家長們感嘆「壓垮一個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在網絡上也看到了很多這樣的新聞,家長們紛紛訴苦:到了深夜11點還在輔導孩子寫作業,自己工作了一天已經很累了,晚上還不能休息;老師點名批評孩子,只能一味說好話,不敢正面剛。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家長的心聲,老師的悲哀
    整天不是讓我去報補習班,就是讓我幫忙改作業,改完作業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你辛苦了。說實在的,辛苦什麼?教我教,改我改,是誰辛苦呢?」家長的一番話引發了很多家長的共鳴,認為他說出了很多家長不敢說的心聲,也受到了眾多家長的點讚和轉發。
  • 家長退群引全網爭議:「教是我教,改是我改,要老師幹嗎?!」
    01家長:教是我教,作業我改家長QQ、微信群建立的初衷是為了方便老師統一下發一些通知,比如假期安排,家長會的時間等。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家長群成了老師給家長「布置作業」的地方。尤其是小學階段,老師要求家長監督孩子完成作業外,還要檢查並籤字,以致於家長們紛紛抱怨:「教是我教,改是我改,老師們都在幹嘛呢?」除了這種課堂作業,有些課外作業,簡直就是給家長布置的。
  • 家長: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老師:我更想退群!家長老師互撕為哪般
    近日,江蘇一位家長因為老師總是讓家長幫忙批改作業,認為自己承擔了太多教師應負的責任,在網上發布了一個短視頻,瞬間火了全網。他在視頻中怒喊: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該家長還憤怒發出了靈魂拷問:「教是我教,改是我改,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是誰辛苦?
  •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老師家長間應達成懲戒教育共識
    《規則》回應了社會關切的教育熱點問題,第一次以部門規章的形式對教育懲戒做出規定,明確六類情形可以實施教育懲戒,嚴重違紀的高中生可開除學籍。早在2017年,青島就在全國率先提出對學生可以適當懲戒,開創國內教育性規章之先河。此次教育部的《規則》也在島城引起熱議,家長和老師普遍認為懲戒教育有助於孩子更好地成長成才,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該把握好「度」。
  • 上央視的「家長退群」事件,家長:作業我來改,要你們老師幹嘛的
    當然,即便在孩子入學後,家長們也仍然保有教育孩子的責任,但是,如果老師把輔導的責任完全甩鍋給家長,那麼是不是也有不負責任之嫌呢?江蘇一家長錄製退群視頻,沒成想居然上了央視。家長:要你們老師幹嘛的?網上一段幾分鐘的小視頻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
  • 家長替背書包影響娃獨立?老師建議遭家長回懟:40斤書包該誰背
    老師建議遭怒懟,40斤的書包該誰背 開學了,劉先生的兒子也上了一年級了,剛上小學的孩子還沒等適應學校生活,就被拉回到現實裡,看著孩子背著重重的書包
  • 學生作業家長要不要改?來看看各地老師及家長怎麼說
    「南昌一小學老師要求家長不批改作業需寫情況說明」一事經報導後引起眾多老師及學生家長熱議。  學生作業家長改,各地老師及家長怎麼看?11月5日,澎湃新聞採訪各地多位小學老師及家長。
  • 上海一體育老師辦數學補習班,家長彈冠相慶!教育部門不管管?
    最近教育部門三令五申,不允許在校老師校外補課,近期也有很多老師因為違反規定,最後受到了非常嚴厲的處罰。可是這位體育老師課後給學生補課,卻一點兒事兒都沒有,教育部門也不管管?這件事情發生在上海師範大學第三附屬實驗學校,這所學校初一的一個班的班主任,是一名名副其實的體育老師。這個老師叫做聞曉峰,起初由他擔任班主任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持反對意見。
  • 小學生留字條「活得太累」後跳樓,到底是什麼讓孩子活得這麼苦?
    我不得不說,我活得太累了。你們從小就希望我如同成人一般,現在又想我早已「遺失」的東西找回來。老師對我的失望、同學「開玩笑」般的話語,為你們我早已絕望。現在,我只希望能多睡一會兒……對了,忠山公園那幢樓的書房抽屜裡,有些東西要給你們看……
  • 家長: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老師:我更想退群!家校互撕為哪般
    近日,江蘇一位家長因為老師總是讓家長幫忙批改作業,認為自己承擔了太多教師應負的責任,在網上發布了一個短視頻,瞬間火了全網。他在視頻中怒喊: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該家長還憤怒發出了靈魂拷問:「教是我教,改是我改,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是誰辛苦?
  • 臺灣中小學上課改「朝9晚3」 家長怒喊:小孩誰照顧
    家長擔心學生提早放學,會苦到父母。    該網友表示,能晚點上課早點放學,相信學生多數都會舉雙手贊成,但說真的,這個提案只是苦到做父母,為什麼?因為臺灣20多年物價房價不斷飆漲、貴得要死,幾乎有半數以上的小家庭都是雙薪家庭;更別說很多就連父母雙薪了,都還不見得能衣食充足無虞地供應全家大小呢。    然而,現在要減少小孩在學校的上課時數,孩子下午3點放學了,網友反問:「請問一下,這時間誰要去接送小孩子?
  • 作業到底誰改?定了!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作業到底誰改?定了!今天,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一問題,教育部態度一貫堅決,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他說,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老師開展教學評價和精準分析學情的重要手段。
  •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教育部門出手了,老師懲戒學生合法
    京譽君前不久,在教育圈聽聞了這樣一件事。一位老師因為孩子不聽課,用格尺打了他。孩子回家之後告訴家長,家長大火,衝到學校鬧事。隨後學校承諾一定妥善處理,要給家長和孩子最好的交代。最後,這個老師連連道歉,給家長賠償了5000元,才算了事。學校說,對這個結果十分滿意,事情完滿解決。
  • 多地教育部門發布通知,中小學將從元旦開始放假,家長喜憂參半
    多地教育部門發布通知,中小學將從元旦開始放假,家長喜憂參半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2020年就要過去了,用一句話來總結這一年的話,可以說是黑天鵝滿天飛尤其是對於學生來講,經歷了史上最長的寒假,經歷了自2003年確定6月7號8號為高考時間之外,第一次將高考時間推遲一個月的歷史等等這次疫情,可以說學生也是受到影響最大的群體之一
  • 拿著幹預當教育,不論老師和家長都經常出現的不當行為又該怪誰
    但生命與治病是醫學領域,教育領域的話可沒有這麼簡單,關鍵是「醫生」普遍都生病了,外加「醫院」還在同步傳播傳染病。如果老師的教育僅僅是備課、上課、批改作業這種熟練工的活兒恐怕給了任何人都可以幹,但自古以來教育被視為神聖的職業,對於教育尺度以及行為拿捏則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 部分地區代改作業喊停,家長與老師各有心聲,家校合作才是雙贏
    一直以來,老師給學生改作業是很自然的事。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教師逐漸開始讓家長來批改作業。教師的這種舉動從2018年以來就開始了,多省的老師就讓家長改起了作業,這一做法也讓不少家長怨聲不斷。最近就有多個省教育廳針對這項事件發文,受到家長熱烈支持。通知當中明確指出老師要親自改作業,不能讓家長和學生代勞。在很多人看來,教育孩子是老師主要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