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小作業居然成了網紅,一再上熱搜。先有家長因作業退出家長群,引發網絡關注,後有央視銳評家長代改作業現象。
由此引發一波教育爭論,爭論的焦點是,作業該由誰改?
很顯然許多家長和網友都認為,作業由家長代改是老師在推責任,是一種不負責任,不作為的表現。
站在家長的角度想一想,也確實有道理,你想家長工作一天回家也夠累了,還督促孩子寫作業,寫完還要代老師批改,心裡肯定是有火的,孩子教要我教,改要我改,老師幹什麼?
在我們的傳統認知中,老師的責任就是教學,是傳道授業解惑。所以家長有意見,在網上噴老師,噴代改作業這個事情也在情理之中。
對於代改作業的現象也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各地教育主管部門,都紛紛出文,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不準老師要求家長改作業。
國家教育12月10日的新聞發布會明確表態,堅決杜絕將學生作業變為家長作業,對違反規定,要求家長改作業的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這下家長可以輕鬆一下吧,不可能!還有更大的焦慮在後面。
雖然素質教育已經提倡多年,但是現在,在很地方還是分數第一,學校、老師、家長、孩子誰敢大意。
對於學校,上級部門和社會都只看你的升學率,只看你的排名和期末平均分,這些都要和學校、和校長的績效捆在一起的。
對於老師的評優晉級,職稱評定,學生成績也站第一位的。
對於家長與孩子高考等在那裡是必須過的,分數是鐵門檻,是一點馬虎不得的。
很多家長擔心現在老師的非教學任務越來越多,批作業的時間越來越少,老師可能少布置作業或者乾脆不布置作業了,家長與孩子的負擔是少了,可是成績怎麼辦?這且不是又要便宜校外補課機構了嗎?
這種擔心不是沒有道理,但也不必過於擔心,
01下面我們分析一下家長代替老師批改作業是怎麼產生的:
一、排除有個別老師推卸責任,偷奸耍滑,把作業推給家長改,對於這一類教師必須嚴懲,是這一批人抹黑教師群體。
二、有一部分老師把作業分給家長改好心辦壞事,是能力問題,他們不是沒有改作業,而是改了很多作業,由於教學抓不住重點,難點沒有突破,布置也是漫無邊際,只好撒大網,想通過量的積累來突破,所有想調動一切可以調動力量來提高分數。對於這一類人既要批評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幫助提高。
三、就是如上文所說,現在老師非教學任務太多,手機上App太多了,所有任務,都必須不折不扣地完成,有一些App上的任務是有部門安排給學校,要求學校必須安排給學生的,但是家長把這個帳也算在了老師頭上。對於這些社會性任務,應該給學校減負。
02家長代改作業會有什麼惡果:
1、加重家長與學生負擔,造成家校對立,激化家長與老師的矛盾
2、把家庭教育變成了學校教學的附庸,弱化了家庭教育和德育,不利於孩子成長。
3、術業有專攻,教學畢竟不是家長的專業,批改作業可能會出錯誤導孩子特別是對於文化低的家長就更是為難人了,還有老師批改作業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03減少作業,減輕家長負擔會影響學生成績嗎?
不會,據我三十多年的教學經驗,要給家長,給學生減負,而不會影響學生成績,最關鍵的是要讓老師潛心教書,搞好課堂教學,向40分鐘要質量,只要抓住課堂教學這個關鍵,問題就會得到解決,課堂教學搞好了,學生學習上的大部分部問題都可以在課內解決,課後作業應該不多。這樣家長就減下來,家長代替老師改作業的現象也就不會發了,學生的成績也不會下降,所以關鍵,還是一個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的問題。
家校本為一體,而分工不同,家長批改作業,是老師缺位,家長越位,現在應該各歸其位。
家長的主要任務是配合學校,督促孩子學習,養成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做孩子的表率,培養孩子優秀品格,家庭教育重在育,培育孩子的道德品質,可比教會他幾道題,更重要。
做家長難,但再難都要從孩子出發,與老師達成共識,與學校攜手,為孩子,營造出一個優良的學習的環境。
學校則應高質量做教學工作,家長與老師分工不同,但目標應該是一致的,兩者只有相輔相成,才能完成育人的任務。
想了解更多教育內容歡迎關注尖子生是怎樣煉成的,有別樣意見請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