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電影人與大陸觀眾面對面 為兩岸電影加油點讚

2021-01-18 中國臺灣網

  6月13日,第六屆兩岸電影展——臺灣電影展在廈門開幕,臺灣著名導演李行出席開幕式。(中國臺灣網 張潔 攝)

  中國臺灣網6月13日廈門消息 「第六屆兩岸電影展——臺灣電影展」今天在廈門開幕。臺灣青年導演李鼎作品《到不了的地方》成為首映影片。影片主創人員在電影放映後與觀眾進行互動交流。臺灣著名導演李行、朱延平等臺灣電影人出席開幕式,為兩岸電影點讚加油。

  兩岸電影展已成功舉辦五屆,多年來分別在臺灣和大陸舉辦影展系列活動,為兩岸文化交流增添光彩,促進了中國電影產業的繁榮與發展。兩岸電影展和海峽影視季在今年首次合併,本屆兩岸電影展——臺灣電影展中,以臺灣著名導演李行為團長的臺灣代表團,為廣大觀眾帶來《到不了的地方》、《世界第一麥風》、《加油!男孩》、《夢見》、《暑假作業》和《原來你還在》6部在臺灣地區贏得票房和好口碑的優秀影片,必定能為廣大觀眾帶來一縷令人心曠神怡的清風。

  一句「鄉親們好」立刻拉近與在場觀眾的距離,臺灣著名導演李行多年來致力於推廣兩岸電影交流,他在開幕式上說,「中國電影的未來是年輕的一代。我們兩岸影展的舉辦,就是把臺灣年輕導演和他們的作品帶到大陸來,把大陸年輕導演介紹到臺灣去,讓兩岸的觀眾和電影人能互相熟悉。」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原副局長,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在致辭中充分肯定兩岸電影展對兩岸文化交流的促進作用,他說,「近年來,兩岸年輕的電影人在傳承的基礎上,又有新的電影語言表現的追求,我們堅信,兩岸電影同仁團結一心,攜手前進,必將創造中國電影的新輝煌。」

  隨後,開幕式放映了臺灣電影《到不了的地方》,電影導演李鼎、主演林柏宏、張睿家在電影放映後與觀眾進行了精彩的互動交流。(中國臺灣網記者 張潔)

  臺灣電影《到不了的地方》成為首映影片,主創人員在電影放映後與觀眾進行互動交流。(中國臺灣網 張潔 攝)

相關焦點

  • 兩岸電影創作論壇在京舉行,臺灣電影人怎麼看大陸市場?
    與會嘉賓圍繞兩岸電影的當下創作與歷史溯源,從人才、資金、政策、票房等方面審視了兩岸電影的創作成就與交流缺憾。兩岸電影人比較了兩岸電影市場的規模,研究了臺灣電影人才在大陸電影市場發展的歷史和現狀。 張丕民張丕民結合當下兩岸電影創作情況指出,人才是電影的核心競爭力,大陸和臺灣同根同祖,希望兩岸電影人齊心協力,共同拍好中華民族電影。
  • 兩岸電影展開幕:七部大陸電影赴臺灣展映
    昨日下午,第九屆兩岸電影展臺北開幕式在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行,包括大陸影帝陶澤如、知名導演夏鋼、張藝謀女兒張末等出席了影展。
  • 大陸網友為花蓮地震祈福 臺灣同胞點讚「滿滿的愛」
    大陸網友紛紛為臺灣祈福。(圖片截取自新浪微博)花蓮地震,也牽動著大陸同胞的心,不少大陸網友在網絡社群號召賑災,許多人表示要捐錢「跨海送暖」。截至8日22時,微博閱讀量已達1.8億,討論量43.7萬。大陸網友紛紛祈福,為臺灣加油,願花蓮人民平安。
  • 臺灣電影人入圍金雞獎 國臺辦:大陸鼓勵兩岸電影人加強合作
    來源:海外網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海外網10月30日電 10月30日上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就兩岸近期一些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有記者問,據報導,演員劉若英等臺灣電影人及相關作品入圍今年電影金雞獎,這是「31條措施」發布實施之後,首次有臺灣影人和合拍作品報名及入圍金雞獎,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馬曉光表示,中國電影金雞獎創建於1981年,是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評獎活動,被稱為中國電影的「專家獎」。
  • 臺灣年輕人舉辦慈善音樂會為兩岸「抗疫」加油祈福
    新華社臺北2月20日電(記者吳濟海、查文曄)「陪你等天明,武漢加油」慈善音樂會20日下午在臺北舉辦。年輕的臺灣音樂人和表演者,用音樂為兩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油、祈福。音樂會上,臺灣「90後」藝人宋彤與臺灣青年表演者演出了《鄉愁》《遙遠的牽掛》《下輩子的約定》《打勾勾》《幸福的模樣》等自行創作的音樂劇曲目,以及為武漢加油集氣而作的歌曲《陪你等天晴》。現場觀眾報以熱烈掌聲。宋彤過去幾年在大陸創業並隨臺灣音樂劇團「眾劇團」在大陸各地巡演,春節回到臺灣過年。
  • 【資訊】臺灣電影人盯上祖國大陸市場了
    多位臺灣電影人表示,祖國大陸電影市場潛力讓他們心生嚮往,臺灣青春校園影片更是嘗到了甜頭,這些都推動著兩岸電影合拍步伐明顯加快,同時對於擅長低成本製作的臺灣電影人來說,祖國大陸紅火的網絡影視劇也讓他們躍躍欲試。
  • 臺灣導演李行、朱延平走進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大師面對面」
    4月15日下午,第二十三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第八屆兩岸電影展之臺灣影展開幕。而在4月15日、4月16日晚,大影節「電影大師面對面」活動便邀請到了臺灣著名導演李行、朱延平,與青年學子以及其他關注臺灣電影發展的朋友們進行專業對話,共話兩岸電影事業。
  • 第十屆兩岸電影展「臺灣電影展」在山西晉中華誼兄弟影院開幕 —— 耕耘十載兩岸電影人攜手推動文化繁榮
    ▲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主任委員、著名導演李行致辭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主任委員李行稱,「兩岸電影除了讓觀眾看到兩岸優質影片,更希望藉由這個平臺,讓兩岸影人交流合作,回首九年,兩岸影人們透過影展認識互動,進而共同合作拍片
  • 大陸與臺灣的電影翻譯比較
    大陸和臺灣的電影市場長久以來相對獨立,很少互相影響。也因為這樣長期的相對封閉,令兩岸觀眾對於電影的期待也有所不同。
  • 活動回顧|第八屆兩岸電影展之臺灣電影展開幕 開幕影片《百日告別》獲盛讚
    每屆「兩岸電影展」由在臺灣舉辦的「大陸電影展」與在大陸舉辦的「臺灣電影展」兩部分構成,旨在通過影片展映與交流論壇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兩岸同胞相互了解、增加認同,為兩岸電影產業的交流和合作搭建平臺。經過多年的努力,「兩岸電影展」的規模與影響力越來越大,逐漸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知名品牌。影展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的支持與指導下,參映影片類型多樣,活動精彩紛呈,影響力頗廣,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
  • 第九屆兩岸電影展臺北開幕 7大陸影片展映獲贊
    據介紹,本次影展將在臺北、新北展開為期一周的大陸電影放映。出席影展的臺灣知名導演朱延平表示,2009年第一屆兩岸電影展,他們送票給人看,都沒有人來,但這幾年的影展,在臺灣展映,都是完售秒殺。大陸臺灣分別展映7部電影兩岸電影展自2009年首次舉辦以來,每年在兩岸舉辦,分別展映對岸的影片。
  • 兩岸電影交流會臺北舉行 華策攜手臺灣電影人共謀發展
    本次活動的主旨是增進交流加深了解,促進兩岸電影文化繁榮發展,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主任委員李行、中國電影家協會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康健民、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會長韓曉黎、華策影業常務副總經理張浩,以及萬達、星美、大地、中影數字、新影聯等五名院線的代表均出席了此次論壇,對於大陸以及臺灣電影的發展現狀和前景提出了各自的見解和建議。
  • 影訊丨第九屆兩岸電影展臺北開幕,將展映7部大陸電影
    出席影展的臺灣知名導演朱延平表示,2009年第一屆兩岸電影展,他們送票給人看,都沒有人來,但這幾年的影展,在臺灣展映,都是完售秒殺。大陸臺灣分別展映7部電影兩岸電影展自2009年首次舉辦以來,每年在兩岸舉辦,分別展映對岸的影片。
  • 兩岸逆轉 臺灣女嫁大陸男越來越多 臺灣男要加油了..
    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據有關部門統計,2007年,共有14300多名臺灣男性娶大陸妻子,到2016年只剩7800餘人,10年來減少將近一半。與此相對的是,10年前,僅有370多名臺灣女性嫁給大陸男子,2016年則增加到820多人。報導稱,從這幾年來臺灣女藝人或知名女士嫁給大陸男性就可窺出端倪,如大S、劉若英、陳妍希、吳辰君等。
  • 兩岸青年電影人,We愛•兩岸青年短片大賽等你來!
    在臺北,在上海,關於愛的故事發生在我們生活的每時每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旁,大家總是窮盡各種美好的詞彙去讚美她。本次大賽期盼兩岸青年使用各種鏡頭語言,用光和影去捕捉展示,也在我們海峽兩岸每一個人的記憶裡留下難忘印記。
  • 臺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臺灣:兩岸徵文選粹 2
    16件作品在兩岸「互看」中獲獎,其中大陸作者毛羽以《臺灣!臺灣!》和臺灣作者孫葦萍以《轎夫老曹的寶島之旅》分獲「大陸人看臺灣」、「臺灣人看大陸」的首獎。大陸20多家主要媒體的領導專程赴臺見證這一盛事,同時也記錄下大陸媒體人看臺灣的點滴感受。
  • 第十屆兩岸電影展大陸電影展映將於27日「登臺」
    新華社臺北5月17日電(記者陳鍵興、石龍洪)第十屆兩岸電影展大陸電影展映將於27日在臺北登場,屆時訪臺的大陸電影界人士名單於17日公布,其中包括開幕片《無問西東》主角黃曉明,《暴雪將至》導演董越、主角段奕宏,「慰安婦」題材紀錄片《二十二》導演郭柯,《唐人街探案2》導演陳思誠等。
  • 點讚罵大陸人言論!臺灣藝人許瑋甯深夜道歉!網友:誠意不夠!
    4月10日晚,一位在大陸從來不曾擁有姓名的臺灣女藝人,阮經天前女友許瑋甯,一夜之間紅了,只可惜是黑紅!起因是她外網社交媒體INS上,點讚了一條稱呼大陸人為「阿六仔」的言論,而後被網友發現。於是,大批吃瓜群眾湧進其微博,並在其當天發表的動態裡評論,譴責她有兩副面孔,讓她滾回臺灣,別再來大陸撈錢!為什麼大陸網友會這麼憤怒?
  • 臺名嘴點讚大陸,惠臺措施對悽風苦雨的臺灣很溫暖
    臺灣名嘴黃智賢3月1日在臉書帳號發文點讚,她表示,大陸把最好的一切跟真正親愛的家人分享,對悽風苦雨下的臺灣來說,這是多麼適時的溫暖
  • 臺灣著名導演李行:兩岸電影交流第一人
    當時,有感於國家日新月異的變化,隔絕了40年的兩岸電影人都有了了解彼此的心願。中國電影家協會順勢而為,成立了臺港電影研究會,準備邀請臺灣電影人訪問大陸。經專家介紹,正式邀請人選鎖定為臺灣著名導演李行。   李行的祖籍是江蘇武進,1930年生於上海,童年在西安度過,19歲到了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