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師長鄧在軍

2021-02-21 南京藝術家園

鄧在軍導演讀到我的報導,震驚的同時感慨道:「這篇報導真實記錄了春晚演職人員艱辛的創作過程,尤其可貴的是記者採訪並沒有影響到春晚的工作,難能可貴!」之後,她還給《周末》報寫來了熱情洋溢的感謝信,《周末》報全文發表。

鄧在軍

央視大名鼎鼎的鄧導與我這個年輕記者由此建立了「忘年交」,她甚至把我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善待。後來我去北京採訪,只要她和丈夫周爾均將軍得悉,總會請我到她家裡作客,留我吃飯。當我告辭時,他們還會送我精美的禮物,讓我受寵若驚。

在之後的交往中,我對鄧導的人生傳奇逐漸有所了解,並有意無意地收集了她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尤其是留下了很多盤採訪錄音,寫出了報告文學《鄧在軍傳奇》。作品在《記者文學》首發,一時間全國上百家報紙連載,其中影響甚廣的上海《報刊文摘》也作了摘編轉發。

在《鄧在軍傳奇》中,我作了這樣的敘述:

鄧在軍,1938年1月出生在四川榮昌縣。

1950年參軍,在部隊文工團從事音樂、舞蹈、戲劇工作。1959年轉業進入央視。

鄧在軍出生在一個樸實的農民家庭。她剛出生時,俊俏的臉蛋十分逗人喜愛。然而,孩子的父母並沒有太多的興奮。中華大地上戰爭的煙雲仍在瀰漫,日本侵略者的鐵蹄正蹂躪著苦難的華夏子孫。

孩子的父母給她取名「鄧在軍」,企盼女孩兒能像好男兒一樣志在四方。

鄧在軍的母親生了她以後沒有能再生育,因此,從小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封建思想影響的父親,對鄧在軍並不重視,不指望她日後能成大器。

度過艱難的童年歲月,鄧在軍便嚮往闖蕩的生活,但這對山裡的川妹子來說有如天方夜譚。

1949年,共和國升起了鮮紅的旗幟。翌年,解放軍第12軍35師開進鄧在軍家鄉的小山村剿匪,師長是李德生。

鄧在軍流著淚看完了部隊宣傳隊演出的《白毛女》《兄妹開荒》等劇目。忽然間,鄧在軍羨慕起那些女兵來,暗地裡下決心跟著部隊走。

山裡的月色朦朦朧朧。還不滿13歲的鄧在軍背著小書包,穿著兩件襯衣,跟著部隊走了。她爬過五六十裡山路,追上開拔後宿營在永川的部隊。

站直了還沒有長槍高的鄧在軍從天而降,站在部隊首長的面前一個勁地嚷著要當兵。她的執著令首長們感動,破例收下了她。

鄧在軍遠走高飛,母親整整哭了一天一夜,並追至永川,硬拉鄧在軍回家。可鄧在軍也哭了,說什麼也不願回頭。母親見戰士們和藹可親,也就依了她。

入伍以後的鄧在軍,在部隊宣傳隊幹得歡快極了。她隨部隊轉戰西南,白天作戰,晚上演出,地地道道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鄧在軍天生麗質,人也機靈,在演出隊漸漸成了「明星」,獨唱、舞蹈、話劇,她樣樣都行,這為她提高文化和藝術鑑賞水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52年全軍文藝匯演,她主演的《牧童山歌》獲獎。頒獎會上,西南軍區賀龍司令為她頒獎。會餐時,賀龍還向她敬酒。當時,鄧在軍真可謂受寵若驚,忙不迭地一一向首長回敬酒,這樣一來,她喝多了,像踩著一條船似的回到自己的座位。

這也是鄧在軍生平第一次「醉酒」。

或許是她的天真,李德生衝著她說:「小鄧,是個呱呱叫的好兵啊!」

不知不覺,鄧在軍到了該考慮個人問題的年齡段。那時的年輕人,對組織上的話是從來不打折扣的。

1956年的一天,部隊的一位首長神秘兮兮地對鄧在軍說:「你可以和老周『建立聯繫』了。」老周並不「老」,和鄧在軍是戰友,只是他戴著眼鏡,似乎略顯老一點,所以戰友們習慣地叫他老周。

說實話,鄧在軍對周爾均印象挺好,平時,鄧在軍演出,周爾均總會來觀看,彼此都有好感。

不久,鄧在軍公開和周爾均戀愛了。談了一段時間,鄧在軍便問老周的家庭成分是什麼?周爾均笑而不答。鄧在軍心裡不踏實,便去詢問政治部的宣傳部長,部長說:「我向你保證沒問題。」組織上打了保票,鄧在軍才放心。

1958年春節,鄧在軍和周爾均結為伉儷。周爾均為她買了一件綠色的毛衣,這便是他們結婚時唯一添置的東西,這件毛衣成為他們夫婦永久的回憶。

圖片選自1995年出版的《繆斯的女兒鄧在軍》一書

1959年,鄧在軍由重慶調往北京,老周才將他是周總理的侄兒這層關係「洩密」。鄧在軍來到北京,一切都覺得新鮮、好奇。她尤其感到驚奇的是能親眼見到周總理。

那一天,陽光燦爛。周總理的衛士長成元功同志笑嘻嘻地請鄧在軍到中南海西花廳去。

在花香撲鼻的西花廳,鄧在軍尊稱周總理和鄧穎超七伯、七媽。七伯、七媽見到勤奮而又質樸的鄧在軍很高興,同她談了許久。

七伯說:「不要因為伯伯是國務院總理,就自認為有什麼特殊,要注意不斷改造自己。」從那以後,只要沒有演出任務,幾乎每個星期天鄧在軍都會被叫到西花廳去吃飯。七伯常給她提問題,七伯說:「民族唱法根植於中國的土壤,西洋唱法源於歐洲,就西方人來講它也是一種民族唱法。作為一個文藝工作者,不要褒此貶彼,而要善於吸納各家之長。」

這些淺顯而又深刻的道理,給鄧在軍在藝術上指明了方向。

鄧在軍每次到七伯、七媽住的西花廳,七伯、七媽如沒有外事任務都會邀她一起吃飯,每餐皆兩菜一湯,吃大米和小米混做的「二米飯」。

頭一回與七伯、七媽一起吃飯,鄧在軍見七伯碗裡的飯吃完了,要幫他去盛飯,他謝絕了,自己起身去盛。

鄧在軍由此發現,七伯從來都是自己盛飯。這事雖小,但卻給鄧在軍留下了深刻印象。從七伯、七媽身上,鄧在軍知道了究竟該怎樣做人,怎樣嚴格要求自己。

鄧在軍和丈夫周爾均與周恩來、鄧穎超合影。(圖片選自1995年出版的《繆斯的女兒鄧在軍》一書)

1958年,鄧在軍從部隊轉業進入央視。60年代初期,鄧在軍導播的《東方紅》、《白毛女》、《魚美人》、《茶花女》等電視文藝節目有口皆碑。

10年動亂開始,黑雲壓城。

「文革」前,鄧在軍與王扶林曾編導過一臺《笑的晚會》,未曾想到其中有一個諷刺性極強的節目《搶點心》成為「文革」中被攻擊的靶心。

有人貼出大字報,說鄧在軍誣衊社會主義。江青直接插手廣播事業局的運動,把中央派到央視的領導幹部打成「反革命」。支部書記挨批鬥,說她是「支部的紅人」。

接下來,鄧在軍被下放到河南淮陽「五七」幹校勞動。在那裡,她下田勞動,養豬殺豬,還學會了醃鹹菜,成了活脫脫的農家人。

粉碎「四人幫」以後,鄧在軍又獲新生,重新回到電視臺,在藝術天地裡耕耘、馳騁。

1987年春晚,是鄧在軍藝術生命的重新開始。

相關焦點

  • 難忘鄧在軍導演執導的1987春晚 難忘《百年恩來》
    這一年,春晚導演易人,曾任北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前身)第一代播音員的鄧在軍掛帥成為第一個執導春節聯歡晚會的女導演。臺裡換導演的決定讓有些人出乎意料,不熟悉她的人,都不會想到這是位身經百戰、閱歷豐富的女強人。但是此前又不是完全沒有端倪——1986年央視國慶晚會就是鄧在軍導演執導的。
  • 今天是鄧在軍導演執導的1987春晚34周年紀念日 難忘87春晚 難忘《百年恩來》
    鄧在軍沒管那一套,切了很多全景、中景,等舞姿交待得差不多了,再給近景和運動中的費翔的特寫。這個時候耳機裡傳來臺領導情深意切的吶喊聲「鄧在軍,再給全景我處分你!」鄧在軍大姐以巨大的藝術勇氣頂住了壓力,留下了中國電視史上的華彩一幕!也可能是中國改革開放歷史上最深刻的影像記憶!作為後來者,王喆向您深深地致敬!
  • 英雄大名——紅軍師長柴鴻儒
    紅軍師長柴鴻儒1936年10月27日深夜,在甘肅省東部會寧縣慢牛坡,一場紅軍阻擊國民黨反動派軍隊進攻的戰鬥正在激烈地進行。一位紅軍師長,冒著槍林彈雨,深入到前沿陣地指揮戰鬥,敵人一次次瘋狂進攻都被打退,就在戰鬥即將結束時,突然一顆子彈飛來,擊中了紅軍師長的頭部,他倒在血泊之中。這位英勇善戰的紅軍師長就是柴鴻儒。柴鴻儒又名洪宇。1903年7月出生在大名城南老堤南村。從小家境貧寒,早年喪父。拾柴放羊之餘,隨大哥讀書識字沒錢買筆墨紙硯,就以樹枝為筆大地為紙,學習非常刻苦。
  • 精銳「虎賁師」歷任師長簡介
    第二任師長施中誠 抗日戰爭時期,任五十七師師長、一百軍任副軍長、一百軍軍長、七十四軍軍長、第二十集團軍副總司令、整編第三十二師師長、十一綏靖區副司令官兼整編第三十二師師長、臺灣中部防守副司令官
  • 師長犧牲許世友痛哭,看著繳獲的物資,他說再多東西也換不來師長
    軍長許世友把主攻任務交給了紅十師,師長叫王友均。王友均接收到此任務後,倍感光榮,但也感覺責任重大。王友均,1911年出生在湖北廣濟縣。1930年,19歲的王友鈞參加了紅軍,被安排在紅15軍。 1931年1月,紅15軍與紅1軍合編為紅4軍,王友鈞任班長,同年11月擔任了紅4軍第10師特務隊的隊長。
  • 陳光:紅四軍第12師師長
    年底陳光調任紅四軍第12師師長。1933年8月百萬大軍採取碉堡戰術發動了殘酷的第五次圍剿。為了擴紅組建了日後聞名遐邇的少共國際師,當時這個師的共青團員佔到了70%以上,平均年齡僅為十八歲。為了把這些紅小鬼培養成堅定合格的戰士。最後決定派戰術素養好、政治覺悟高、指揮能力強、作戰勇敢的陳光出任該師師長。
  • 從電影《喋血孤城》去看餘程萬師長
    作為守城主帥,37師師長的餘程萬,卻穩坐茶樓,細細品味欣賞著。餘程萬師長的一時心軟,釀下了大錯。而餘師長要做的,便是死守常德,死死拖住日軍,為合圍的部隊爭取時間。他的57師和常德城是一塊肥肉,牽引著橫山勇這頭餓狼。餘師長自己端著機槍,親上前線,奮勇殺敵。
  • 他們是四野戰車師的師長政委,師長享年94歲,政委101歲仍健在
    接下來,就和大家說說這去四野的重器:戰車師的師長政委都是誰?師長是曾克林。對於曾克林將軍,了解四野戰史的讀者都應該知道,他是第一個率部進入東北的我軍將領。抗戰勝利後率部進軍東北,曾擔任過東北民主聯軍第3縱司令員,但因戰績不佳,所以一直沒有升遷,後調任戰車師任師長。政委叫楊永松。楊永松是廣東大埔人,1919年生,12歲就參加了紅軍,還參加了長徵。據他自己回憶,在長徵途中他患上嚴重腸胃疾病,差點掉了隊。
  • 《我的兄弟叫順溜》:從偽軍司令到國軍師長,這才是真正的求生欲
    《我的兄弟叫順溜》【論求生欲,只服《我的兄弟叫順溜》的偽軍司令吳大疤拉吳雄飛】 求生欲近幾年成了網上最火的流行詞,但凡男生對異性朋友提出的各種送命題的拷問,都能機智應對的,都稱之求生欲很強。說到求生欲,有一位高人真正讓人不服不行,他就是電視劇《我的兄弟叫順溜》中的偽軍司令吳雄飛。抗日題材戰爭劇《我的兄弟叫順溜》,2009年6月18日起在央視一套首播,是王寶強繼《士兵突擊》後的又一代表作,所以也被當成《士兵突擊》的續集。
  • 《我的兄弟叫順溜》:從偽軍司令到國軍師長,這才是真正的求生欲
    《我的兄弟叫順溜》【論求生欲,只服《我的兄弟叫順溜》的偽軍司令吳大疤拉吳雄飛】 求生欲近幾年成了網上最火的流行詞,但凡男生對異性朋友提出的各種送命題的拷問,都能機智應對的說到求生欲,有一位高人真正讓人不服不行,他就是電視劇《我的兄弟叫順溜》中的偽軍司令吳雄飛。
  • 老頭到部隊看兒子,守衛攔住不讓進,老人:讓你們師長跑步來見我
    老頭到部隊看兒子,守衛攔住不讓進,老人:讓你們師長跑步來見我導語:小時候,我們經常被提問"長大以後最想幹什麼",在孩子們科學家、教師、醫生、工程師等各種各樣的回答中,我們能聽到很多孩子說長大以後想成為一名軍人。軍人,是堅韌挺拔、勇敢無畏的化身,是國家安全與人民安全的保護傘。"
  • 賢佳、賢啟法師舉報自己師長的行為是否是英雄壯舉?
    弟子是否可以舉報師長的過錯?先不論舉報事項的真假,二賢法師這一舉動究竟是否符合佛法教義呢?第一章弟子是否可以輕毀自己的師長在佛教經論中,弟子不可輕毀師長的經文、論釋比比皆是。一、漢地經典:1、《佛說正恭敬經》云:佛告阿難。未來世中有如是等諸惡比丘。得是經已而不恭敬阿闍梨和上者。以無行故。說阿闍梨和上過。我今當記如是比丘愚痴人等。
  • 紅一方面軍參加長徵的十二位師長,後來都是什麼軍銜
    那麼這十二位師長都是何人?在日後的發展又是怎樣的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紅一軍團由林帥擔任軍團長,聶帥擔任政治委員,共下轄1、2、15三個師。紅一師師長李聚奎,是跟隨彭老總參加平江起義的革命元勳。在創建贛南閩西蘇區的過程中,李聚奎表現不俗,短短幾年功夫就從平江起義時的班長做到了師長的位置。
  • 《供養師長儀軌》資糧田圖解
    《供養師長儀軌》資糧田圖解資糧田主尊A.師長善慧能仁金剛持(根本師長顯現之外相為宗喀巴大師;內相為釋迦牟尼佛;密相為金剛持)結有法緣師長M.根本師長1.結有法緣師長2.結有法緣師長*此處當觀各自師長形象
  • 師長有床綠軍被『航天禮讚原創MV』
    2019年6月,《紅星照我去戰鬥》(鄔大為、魏寶貴詞,傅庚辰曲)入選中宣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歌曲100首"。代表作品有《紅星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有一個美麗的村寨》《北疆連著我的家》《中國遊泳隊隊歌》等。著有系列詞集《北疆之戀》《北疆之愛》《北疆之光》《北疆之情》。編著有大型辭書《歌詩韻譜》《歌詞技法》。專題雷射唱碟、盒帶《人民的兒子-獻給鄧小平的歌》《人間最貴是真情》《神仙住過的地方》。
  • 紅十五軍團成立時轄三個師,師長都是誰?
    紅二十五軍到達陝北後與陝北紅軍紅二十六軍、二十七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其中紅二十五軍整編為第75師,師長張紹東,政治委員趙凌波。張紹東1930年參加紅軍,曾任紅二十五軍連長、營長、團長等,參加了長徵,紅十五兵團成立後任75師師長。抗日戰爭爆發後,張紹東任八路軍115師第344旅第687團團長,1938年叛變投敵。
  • 當年他是師長他是師政委,20年後政委當了上將,師長卻是大校
    不久後部隊重新進行整編,紅11師也在此時成立,下轄第31和第33團,周時源任師長,陳錫聯為師政委。周時源是安徽金寨人,15歲參加紅軍,之後他跟隨部隊南徵北戰,參加了許多重要的戰役和戰鬥,憑藉戰功升任紅31軍274團第2營營長。1933年11月,四川軍閥劉湘率領20萬大軍對川陝蘇區發起六路圍攻。紅軍在經過大半年的運動防禦後決定發起反攻,並選定了青龍觀為突破口。
  • 二十幾歲當團長,三十幾歲當師長,空軍就有不少
    在革命戰爭年代,二十幾歲當團長、師長、軍長,甚至更高級別的軍政指揮員,都是不是什麼稀奇事,那是環境造就人才。但是在新中國成立後,沒有經過戰火洗禮的中國軍人,要想在二十幾歲當上團長,簡直是鳳毛麟角,他們得是軍事天才。你還別不信,在空軍現役就有好幾位。
  • 悲壯的紅十軍團21師師長, ,妻子終生守望,浠水蘭溪人!
    十九師師長是尋淮洲;二十師師長是劉疇西,兼任軍團長;二十一師師長是胡天桃。這名國民黨悍將、第二綏靖區司令王耀武永遠無法忘記,胡天桃這位紅軍師長太特殊了。王耀武當年在譚家橋戰鬥中,紅十九師的師長尋淮洲犧牲,在懷玉山紅二十一師師長胡天桃因受傷被捕,王耀武曾親自審問過胡天桃,所以有很多很清晰的記憶。
  • 師長表演打鳥絕技,戰士:真一槍一個我生吃了它!結果悲劇了
    至1943年1月,羅炳輝已成長為新四軍第2師師長。一次,一小隊日軍侵犯根據地。這夥鬼子耀武揚威,排著縱隊,在過一小橋時,正好遇上羅炳輝師長經過這裡,狹路相逢,他並不後退,隨手迎頭就是一槍。那麼巧,子彈穿透了前兩個日本兵的咽喉,又掀掉了第三個矮個子日本兵的天靈蓋,子彈又鑽進了第四個日本兵的胳膊裡,三死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