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小編在與育兒網上海辣媽群裡的麻麻們聊天時,就有一些二胎媽媽詢問過這個問題:「哎呀,大兒子3歲,小女兒4個月,就沒有給我一天好日子過!兒子一天到晚粘著我,我還要忙著照顧小的,不理他就又哭又鬧,頭都要炸了!哪能好格樣子額啦!」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奇怪。吃醋、嫉妒是人的本性。別以為只有戀愛中的男女才會如此,年幼的孩子其實也懂得很多。尤其是孩子越來越大,爭寵的表現說明了他需要你的關注,甚至是完全的關注。自己本來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如今家裡突然多了個搶風頭的,哪裡能容忍呢?
♢ ♢ ♢
▼
娛樂圈中,有不少明星都生養了兩個娃,比如上海辣媽孫儷就是其中一位。關於如何讓兩個寶貝融洽相處的問題,孫儷自有一套。有這麼一個小故事——
小女兒「小花」過百歲前,孫儷不斷給兒子「等等」洗腦:「這是你出生33個月的小小成人禮,是你的大Party 哦~」。為了考慮到哥哥的感受,在女兒」小花「的百日宴上,她介紹兒子和丈夫鄧超時,都加上了「先生」二字:「接下來掌聲歡迎鄧超先生、等等先生入場!」。
這是為了讓「等等」覺得,這不僅是「小花」的百日宴,更是他自己的成人典禮,小小的他也同樣受到重視,並且需要承擔起一個小大人,一個哥哥的角色。
♢ ♢ ♢
▼
解決方法
準備要二胎時,請把這個決定告訴你的孩子。作為目前家庭中最小的成員,他當然有權知道爸爸媽媽的這一決定。
告訴了孩子這一決定後,家長還可以常常與孩子探討新的家庭成員會給這個家庭帶來怎樣活躍的氛圍。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千萬不要過分誇大有了小寶後對大寶的壞處,因為這樣會造成孩子的恐懼心理。
許多媽媽在懷孕時,也許不能像往常一樣常常抱孩子,甚至在懷孕的某些階段,還會因生理原因無法很好地照顧孩子。怎樣才能讓大寶覺得媽媽不是因為肚子裡的小寶才不能很好地照顧他呢?
其實,家長無需解釋太多,而是要用行動告訴大寶:媽媽是愛他的。例如,多陪伴大寶,與他溝通,高質量的陪伴會讓他知道,小寶的到來並沒有給他的生活帶來什麼不同,爸爸媽媽和以前一樣關心他。
小寶降生後,爸爸媽媽一定是忙得團團轉。這時,不妨也讓大寶參與照顧小寶。例如,在給小寶餵奶時,讓大寶幫著遞奶瓶;給小寶換尿布時,讓大寶幫忙拿尿布等。這些簡單的小工作會讓大寶覺得「小寶是我需要去接納、照顧和保護的對象」。對小寶的付出,會讓他喜歡上這個小成員。
許多有兩個以上孩子的家庭,大寶常常會被要求讓著小寶,即使是在小寶做錯事的時候。
客觀看待孩子之間的爭執,這是家長處理大寶和小寶感情的最恰當方式。如何客觀看待呢?在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時,家長不能總是讓大寶為小寶犧牲,而應該就事論事。
兩個孩子爭搶玩具是家有兩個孩子的家庭都會遇到的問題。家長如果處理不好,大寶就會有自己的物品被剝奪,家長偏愛小寶的感受。這樣的情緒會讓大寶越來越不安,甚至認為小寶剝奪了父母對自己的愛。
這時,家長要做的是明確物品的歸屬權,大寶的玩具就是大寶的,有權不給小寶玩;同時告訴小寶:「這是哥哥(姐姐)的玩具,如果你想玩,需要經過他(她)同意。」如果在玩具的問題上,兩個孩子實在談不攏,家長也可以給小寶買相同的玩具。
正確處理兩個孩子的情感,家長應當避免說這些話:「因為有了小寶,我沒有很多的時間照顧你。」「你是哥哥(姐姐),他是弟弟(妹妹),你要讓著他。」「你的玩具以後都要給弟弟用。」
一旦家有倆寶,父母肩上的責任更重大,需要同等地對待孩子,關心關愛他們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在自己的生活中合理安排好兩個孩子,巧妙地做好平衡。
不管是不是獨生子女,孩子都喜歡被寵愛,渴望一種看得見的關愛,孩子這樣做的原因是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愛。當孩子能夠清楚地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又有著正確的判斷標準,還樂於和別人分享時,他們就不會再抱怨父母偏心,也不會有強烈的爭寵行為了。
本文由上海育兒網整理撰寫
資料來源:貝適邦、南國健報•加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