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國家,20年來飲食變化竟是罪魁禍首!

2020-12-21 騰訊網

代謝功能障礙:不是那麼新的流行病

我們有一種正在發展的流行病,如果你比較一下數字的話,就會發現它正在殺死整個世界。它表現為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高胰島素驅動引起的健康問題。

我們生活在代謝性疾病的時代,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首要問題。它的激增是由於我們的基因從我們的環境中得到的信息:我們的飲食,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壓力模式。

我們所觀察到的是一種轉變,從一種認為疾病是由一種特定的單一機制引起的觀點到這種多元論模型,在這個模型中,有多種不同的途徑可以達到我們稱之為診斷的同一種疾病。

雖然通常情況下,診斷結果通常是相同的(比如2型糖尿病),但一個人得到診斷的途徑可能因人而異。

代謝紊亂途徑

在極端情況下,有一些臨床症狀出現在狂暴的、未經治療的1型和2型糖尿病中:神經病變、腎病、視網膜病變、肝功能衰竭或腎功能衰竭。

這些類型的非常急性的疾病情況出現在最極端的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邊緣。

但這些極端情況並不是命中注定的。更確切地說,它們是其他潛在健康問題的緩慢、潰爛進程的一部分。

在早期階段,潛在問題的跡象和症狀要微妙得多;它們不像病理學那樣令人心酸。

相反,他們表現為認知功能障礙、肥胖、高血壓、慢性腎功能不全,或其他一系列看似不太明顯的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它們常常聚在一起。

社會決定因素和生活方式

在解釋代謝症候群這一大類疾病時,僅僅確定一個特定的體徵或症狀並不容易,由於這與流行有關,毫無疑問,這是一個上升的趨勢。

然而,在醫學界中,很少有人採取任何措施來解決這種情況。事實上,全球非傳染性疾病的過早死亡和發病率激增與傳染病大流行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公共衛生專業人員一直拒絕採用這一標籤。越來越明顯的是,非傳染性疾病實際上是傳染性疾病,儘管疾病的傳播媒介是非傳統的,但大流行的標籤是恰當的。

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過早死亡

20年前,2型糖尿病在中國幾乎聞所未聞。這種情況只在美國很普遍。今天,中國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國是世界上2型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國家。

20年來發生了什麼變化?西方的生活方式傳入中國,外賣快餐的普及,世界上其他國家也開始採用美國的生活方式,因此,也出現了同樣的代謝紊亂和疾病的流行。

相比之下,2014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從2001年到2009年,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都顯著上升;2017年的一項研究也發現了類似的驚人(且不斷增長)的統計數據。

青少年1型和2型糖尿病的指數增長,這甚至還不包括在成年人群中發現的相同結果。

然而,更有趣的是1型糖尿病患病率的持續增長。1型糖尿病與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免疫系統出於對某種觸發的保護性反應而殺死胰腺內的β細胞。

如果你從診斷後就被告知你的1型糖尿病是由某種病毒引起的(很可能,但從未被證實):你的身體自我攻擊,把你的β細胞誤認為是病毒細胞,但為何或為什麼會這樣一直是個謎。

如果你看看這些研究,並不是說1型糖尿病的遺傳傾向增加了。不管是什麼引發了對胰腺的自身免疫反應,都在不斷增加;在我們目前的環境中,有些事情正在引發這種自身免疫攻擊反應。

這些疾病、狀況、失調和症狀都在增加。它們都與免疫紊亂(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有關,類似於人體對自身過敏的想法。

那麼是什麼引起了過敏?

當我們的身體感覺受到攻擊時,我們的身體就會讓位於這些自身免疫反應,攻擊什麼?生活方式因素,最值得注意的是飲食。

我們整個人口目前正在攝取的食物正在一點一點地殺死我們。

我們異常的免疫功能與代謝綜合症以及周期性的慢性炎症直接相關。我們的身體會受到我們吃入胃部食物的攻擊,因此會做出應有的反應:保護自己免受外界傷害。

但是,發生的事情是,從病毒或感染的意義上講,它並不是真正的局外人,而這正是我們的身體應防範的東西。相反,我們的身體正在對通常由胰島素抵抗引起的慢性代謝功能障礙做出反應。我們知道,胰島素抵抗通常是由我們的飲食引起的。

胰島素抵抗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當我們消耗恆定量和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麵包,義大利麵,穀物,燕麥片,大米等)和糖時,就會緩慢而穩定地積累食物。

儘管肯定存在異常值,但飲食在胰島素抵抗中起著最大的作用,在很短的時間內代謝綜合症問題急劇增加,在這一點上,西方飲食實際上已經消耗了整個世界,從而創造了一種廉價,過度加工,含糖和營養不足的食物的全球環境。我們必須制定一個新的中國飲食標準,烹飪新的中國飲食,現在,加穩糖的短視頻圖文大賽糖友食光正在火熱進行中

大擺脫這種大流行疾病的方法-提高新陳代謝的方法是可行的。而且很緊急。為了擺脫新陳代謝疾病和功能障礙,我們必須改變飲食方式。

我們可以解決它,首先將加工過的食物扔掉,吃不需要成分清淡的食物,例如雞胸肉,蘆筍,綠豆,雞蛋。

有趣的是,與整個代謝系統一樣複雜,代謝症候群的解決方案可能非常簡單。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大流行疾病可以逆轉,我們需要做出必要的生活和飲食方式更改以使其步入正軌。

相關焦點

  • 糖尿病瞄上年輕人 20-30歲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顯著升高
    近日,號稱「全中國最好經紀人」的楊天真為治療糖尿病而進行切胃手術,她今年僅35歲;電競傳奇人物Uzi在事業巔峰期退役,只因糖尿病嚴重到無法繼續支撐職業生涯,他今年才23歲……據悉,2020年我國20-30歲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已達1996年的4倍之多,全國糖尿病患者總人數約1.21億,佔全球總患者數的1/4!
  • 中國醫科大學滕衛平團隊發現中國糖尿病患病率11.2%...
    主要結果指標根據2018年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和世界衛生組織的診斷標準估算中國成年人中的糖尿病患病率以及按性別,地區和民族劃分的患病率。由於糖尿病的高患病率以及相關的殘疾和死亡率,該疾病已成為世界範圍內至關重要的健康問題。與中高收入國家相比,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糖尿病成年人患病率和數量增加的幅度更大。
  • 專家:過去40年中國糖尿病患病率增幅在10倍以上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13日電(記者 張尼)「過去40年間,中國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幅在10倍以上,且目前仍在上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周迎生13日在北京透露了這樣一組數字。
  • 糖尿病也有「地域歧視」,這些地區是患病重災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居民飲食結構已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動物性食物的消費量提升、糖分攝入量增加,而蔬菜、水果、穀類的平均攝入量下降,能量攝入長期處於高水平的情況下,我國已進入了以糖尿病為代表的慢性疾病高發階段。 那麼到底哪種菜系?哪種烹飪方式?
  • 年輕女子昏迷住進了ICU,罪魁禍首竟是糖尿病
    並且動脈血氣PH值為6.856,尿糖、尿酮體均大於檢測數值的最高限,呼吸伴有爛蘋果味,這些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現。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嚴重的急性併發症。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時,血糖會明顯升高,胰島素分泌不足,從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代謝紊亂,導致酮體生成過多,造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不及時治療,會危及生命。
  • 中國糖尿病患者近1.3億 「甜蜜的煩惱」從何而來?
    今年4月,中國研究團隊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BMJ在線發表中國最新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文章,調查結果顯示,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ADA)診斷標準,中國成年人總糖尿病患病率為12.8%,糖尿病患者總數約為1.298億(男性為7040萬,女性為5940萬);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為35.2%。
  • 中國糖尿病患者近1.3億全球第一,「甜蜜煩惱」從何而來?
    令人擔憂的數據是,目前,中國的糖尿病患者人數已經位居全球第一。今年4月,中國研究團隊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BMJ在線發表中國最新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文章,調查結果顯示,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ADA)診斷標準,中國成年人總糖尿病患病率為12.8%,糖尿病患者總數約為1.298億(男性為7040萬,女性為5940萬);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為35.2%。
  • 防治糖尿病需重視監測 血糖儀市場前景可期
    今年11月14日是第14個聯合國糖尿病日。作為曾經很多人眼裡的「富貴病」,糖尿病如今已經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習慣的改變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身邊。在患病率和患病風險的城鄉差異日漸減小的同時,我國糖尿病的患病人數正在不斷上升,患病人群逐漸呈現低齡化趨勢。
  • 維士數字飲食:這個「沉默殺手」,正在欺負我們老去的父母,不可忽視
    被稱為「沉默殺手」的糖尿病,在中國尤其是中老年群體中十分常見,嚴重影響父母輩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 中老年糖尿病人群龐大且特殊,需予以特別關注 糖尿病是一種與增齡相關的疾病,伴隨著年齡的增加,其患病率顯著上升。
  • 23歲得糖尿病!手心裡捧奶茶的你慌了嗎?
    對於有家族史的人群來說,一般父母一方有糖尿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機率約20%-30%;如果父母雙方都有糖尿病,子女患病的機率高達60%-70%。即使沒有家族史,喝酒、抽菸、不規律飲食及久坐不動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些人最終也能發展為糖尿病。
  • 新婚小夥不「性福」 一查「元兇」竟是糖尿病
    究其原因,竟是因新婚小夥是個「年輕糖友」。10月24日,江蘇省研究型醫院學會男科專業委員會首屆學術會議、南京中醫藥學會男科專業委員會第二次學術會議暨第七屆中大男科論壇」在南京舉行。江蘇省研究型醫院學會男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西醫結合男科主任金保方主任醫師在會上指出,男性糖友們要關注勃起功能障礙(ED),有了症狀一定到醫院或專科早檢查,早治「男言之隱」。
  • 飲食和健康的關係都在9年前的這部紀錄片裡了!
    美國人人均超重10.4公斤; 心臟病和中風每年會奪取460,000美國婦女的生命; 前列腺癌現在是美國男性最高發的癌症; 二型糖尿病的兒童患者數目空前,而且已經發現有在讀初中的孩子患上高血壓; ......
  • 你家中有糖尿病患者嗎?血糖儀技術大盤點
    根據IDF公布的數據,2019年中國糖尿病患病人數約為1.16億人,中國已成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最多的國家,同時,我國也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據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糖尿病藥物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在我國20歲以上的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別達10.6%和8.8%,總體糖尿病患病率為9.7%,由此,推算出全國糖尿病總患病人數約為9200萬人。」
  • 你家中有糖尿病患者嗎?血糖儀技術大盤點~
    根據IDF公布的數據,2019年中國糖尿病患病人數約為1.16億人,中國已成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最多的國家,同時,我國也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據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糖尿病藥物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在我國20歲以上的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別達10.6%和8.8%,總體糖尿病患病率為9.7%,由此,推算出全國糖尿病總患病人數約為9200萬人。」IDF預測2040年中國糖尿病患病人群數量將達到1.51億人。
  • 半數以上成年人超重 中華飲食結構有了「直筒腰」?
    然而,12月23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國新辦就《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本來在第三層的豬牛羊肉等攝入近年來持續增加,我國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已經達到了34.6%,多於整個日常消耗的1/3。中華飲食結構中段不再「上窄下寬」,竟也有了「直筒腰」!驚!
  • 中華飲食結構有了「直筒腰」?
    中華飲食的平衡構成了一個「寶塔」結構,穀類、蔬菜和水果佔最下面兩層,支撐居民的健康。然而,12月23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國新辦就《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本來在第三層的豬牛羊肉等攝入近年來持續增加,我國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已經達到了34.6%,多於整個日常消耗的1/3。
  • 現在的生活方式有大變化,糖尿病變成高發病,怎麼判斷是否得病?
    導語:現在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這種疾病不僅難治癒,還會遺傳給下一代。而造成糖尿病的原因非常多,除了先天基因遺傳外,還會受後天生活習慣和外部環境的影響。到現在為止,糖尿病遠不止老年人易得,年輕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如果不多加注意會引起多種腎臟疾病和心臟疾病,然後年紀輕輕就疾病纏身。
  • 2019年這些醫學進展與你息息相關—新聞—科學網
    一項由國家心血管疾病中心和美國耶魯大學等團隊合作共同開展的冠心病醫療結果評價和臨床轉化研究(China PEACE)結果顯示,在對170萬國人進行調查後發現,中國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佔總人群的9.5%。但令人擔憂的是,在這些高危人群中,只有 0.6%和2.4%的人在分別使用他汀類藥物和阿司匹林。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2月19日的《內科學年鑑》上。
  • 最新《全國胖子地圖》來了,原來這些省份的人最胖
    近年來,肥胖患病率在中國也有所增加,中國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CCDRFS)2004年的數據表明,我國成人中普通肥胖(BMI≥30 kg/m2)人數佔3.3%,腹部肥胖的人佔25.9%(男性腰圍≥90 cm,女性腰圍≥80 cm)(以上標準為2004年標準)。
  • 飲食結構「直筒腰」帶來驚人影響 我國超過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
    然而,12月23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國新辦就《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本來在第三層的豬牛羊肉等攝入近年來持續增加,我國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已經達到了34.6%,多於整個日常消耗的1/3。中華飲食結構中段不再「上窄下寬」,竟也有了「直筒腰」!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