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結構「直筒腰」帶來驚人影響 我國超過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

2020-12-26 財經產業網

飲食結構「直筒腰」帶來驚人影響 我國超過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

2020-12-24 09:28:11 來源:科技日報

中華飲食的平衡構成了一個「寶塔」結構,穀類、蔬菜和水果佔最下面兩層,支撐居民的健康。然而,12月23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國新辦就《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本來在第三層的豬牛羊肉等攝入近年來持續增加,我國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已經達到了34.6%,多於整個日常消耗的1/3。

中華飲食結構中段不再「上窄下寬」,竟也有了「直筒腰」!

驚!我國超過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

飲食結構的「直筒腰」帶來了驚人的影響。

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癌症中心、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等單位開展了2015—2019年的中國居民慢性病與營養監測,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近6億人口,形成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表明,超重肥胖率繼續上升,成年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34.3%和16.4%。

「居民在外就餐比例不斷上升,食堂、餐館、加工食品中的油、鹽應引起關注。」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指出,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續上升,農村首次突破30%推薦上限,家庭人均每日烹調用鹽和用油量仍遠高於推薦值,這些都是報告提示的健康挑戰。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學首席專家趙文華在解讀報告時表示,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過50%,6—17歲的兒童青少年接近20%,6歲以下的兒童達到10%。「可以用『超重肥胖上升速度較快、流行水平較高、全人群均受影響』來描述當前人群的超重肥胖形勢。」趙文華說。

脂肪「餵肥」了癌細胞?對付癌症需要預防早診早治

日前,一項刊登在《細胞》雜誌的動物研究表明,高脂肪飲食引起的肥胖,會助長癌細胞的生長,而讓腫瘤內部的免疫細胞「挨餓」。

此次報告的數據表明,居民超重肥胖問題不斷凸顯,居民癌症發病率為293.9/100000,仍呈上升趨勢。此外高血壓患病率為27.5%、糖尿病患病率為11.9%、高膽固醇血症患病率為8.2%、0歲及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為13.6%,這些結果與2015年發布結果相比均有所上升。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表示,我國癌症有自己的特點,發病前幾位的惡性腫瘤大部分是預後比較差的,比如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如食管癌、胃癌、肝癌都是預後比較差的。尤其發現癌症時已經到了中晚期,難以獲得好的治療效果。

赫捷呼籲,要想提高癌症生存率,需要預防和早診早治是比較關鍵的。應不斷擴大篩查服務供給。目前,天津、上海、浙江等地將高危人群結直腸癌等重點癌症篩查納入地方公共衛生項目或政府民生項目,免費向居民提供。此外,通過不斷提升篩查服務能力,積極探索推廣篩查適宜技術,探索符合我國國情、適合我國人群的癌症篩查和早診早治模式。

全民關注養生,卻沒全做對

全民關注養生知識,為什麼數據還是顯示慢性病發病率在增加呢?

「大家現在都非常關注健康知識方面的書或者App等網上知識,但是有些書、有些網上的知識不一定科學。」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常繼樂介紹,健康要做好幾個基本要領,即每天至少要吃夠12種以上的東西,包括主食、副食、水果、堅果等,每周應該不少於25種;把零散的時間擠出來運動,不必安排大塊時間;放下手機,關上電腦,和同事、家人、孩子面對面的交流,將對減負、減輕心理壓力產生很好的效果。

本報記者 張佳星

相關焦點

  • 半數以上成年人超重 中華飲食結構有了「直筒腰」?
    半數以上成年人超重 中華飲食結構有了「直筒腰」?本報記者 張佳星中華飲食的平衡構成了一個「寶塔」結構,穀類、蔬菜和水果佔最下面兩層,支撐居民的健康。然而,12月23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國新辦就《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本來在第三層的豬牛羊肉等攝入近年來持續增加,我國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已經達到了34.6%,多於整個日常消耗的1/3。中華飲食結構中段不再「上窄下寬」,竟也有了「直筒腰」!驚!
  • 半數以上成年人超重脂肪餵給了誰? 中華飲食結構有了「直筒腰」?
    中華飲食的平衡構成了一個「寶塔」結構,穀類、蔬菜和水果佔最下面兩層,支撐居民的健康。然而,12月23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國新辦就《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本來在第三層的豬牛羊肉等攝入近年來持續增加,我國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已經達到了34.6%,多於整個日常消耗的1/3。
  • 半數以上成年人超重 中華飲食結構有了「直筒腰」?
    原標題:半數以上成年人超重 中華飲食結構有了「直筒腰」? 中華飲食的平衡構成了一個「寶塔」結構,谷類、蔬菜和水果佔最下面兩層,支撐居民的健康。 中華飲食結構中段不再「上窄下寬」,竟也有了「直筒腰」! 驚!我國超過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 飲食結構的「直筒腰」帶來了驚人的影響。
  • 我國超一半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肥胖是病,告訴你怎麼治
    發布會上監測結果顯示,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過50%,6-17歲的兒童青少年接近20%,6歲以下的兒童達到10%。所以可以用超重肥胖上升速度較快、流行水平較高、全人群均受影響來描述當前人群的超重肥胖形勢。 12月23日上午,國新辦介紹《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有關情況。
  • 我國居民超重肥胖問題凸顯 河北被劃入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
    國新辦日前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中國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歲至17歲、6歲以下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別達到19%和10.4%。
  • 調查顯示中國過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你體重超了嗎?
    境外媒體稱,23日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有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據法新社北京12月23日報導,幾十年來,中國經濟飛速增長,使得人們的飲食習慣發生了深刻變化——極其流行的外賣應用軟體讓城市居民隨時可以享用價格低廉的高卡路裡飯菜。
  • ...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過50% 超重肥胖的控制必須堅持預防為主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學首席專家趙文華在發布會上表示,除營養不足、微量營養素缺乏症這兩種人們已經比較熟知的營養不良以外,第三種形式的營養不良是超重肥胖。同時,超重肥胖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多種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 國家衛健委:中國有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
    中新網12月23日電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23日介紹《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有關情況時指出,近年來,居民吸菸率、二手菸暴露率、經常飲酒率均有所下降;居民超重肥胖問題不斷凸顯,慢性病患病/發病仍呈上升趨勢。
  • 一半國人超重!長胖的原因,可能藏在飲食習慣裡
    其中,有超過一半的成年人處於超重或肥胖的狀態,城鄉各年齡組居民超重肥胖率繼續上升。 本次發布的數據顯示,國人超重肥胖問題不斷凸顯,國人越來越胖的具體原因是什麼呢?
  • ...超重肥胖問題凸顯 河北被劃入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流行...
    國新辦日前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中國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歲至17歲、6歲以下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別達到19%和10.4%。為積極防控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教育部等6部門聯合發布了《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其中所附《分地區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流行水平分類表》顯示,河北被劃分為高流行水平地區。
  • 困擾著超過一半中國成年居民的肥胖問題,你有嗎?
    城鄉各年齡組居民超重肥胖率繼續上升,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34.3%和16.4%,6至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11.1%和7.9%,6歲以下兒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6.8%和3.6%。目前,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超過50%,6歲至17歲的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6歲以下的兒童達到10%。
  • 我到底是超重還是肥胖?哪些因素與肥胖有關?
    明確肥胖的診斷路線是:①測量身高、體重,計算體重指數,確定是否屬於肥胖或超重。②測量腰圍、臀圍,計算腰臀比,確定是屬於中心性肥胖還是周圍性肥胖。③排除水腫或肌肉增重引起的假性肥胖,這樣就可以確定是否患有肥胖。前兩個環節可進行自我評估,最後一個環節需要由專科醫生來確定。
  • 我國超一半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做好這件事,和小肚子說「拜拜」
    這兩天,看到了這樣一則消息:我國18-44歲中國男性平均身高169.7釐米,女性平均身高158.0釐米,平均體重分別為69.6千克和59千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過50%,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疾病、癌症等疾病患病率,和2015年相比有所上升。
  • ...肥胖問題凸顯 河北被劃入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流行地區」
    國新辦日前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中國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歲至17歲、6歲以下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別達到19%和10.4%。
  • 我國超一半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成年男性平均身高接近1米7,女性...
    李斌介紹,我國18-44歲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釐米和158釐米,與2015年相比分別增加1.2釐米和0.8釐米。此外,我國居民超重肥胖的形勢嚴峻,城鄉各年齡段居民超重肥胖率持續上升。18歲及以上居民男性和女性的平均體重分別為69.6千克和59千克,與2015年發布結果相比分別增加3.4千克和1.7千克。
  • 中疾控營養學首席專家:我國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接近20%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學首席專家趙文華針對「超重肥胖」這種營養不良情況進行介紹。她指出,營養不足、微量營養素缺乏症是兩種廣為人知的營養不良形式,實際上超重肥胖也是一種營養不良形式。同時,超重肥胖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多種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 電子產品普及是居民超重肥胖直接原因
    今天,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學首席專家趙文華用「超重肥胖上升速度較快、流行水平較高、全人群均受影響」描述了當前人群的超重肥胖形勢。他指出,各個年齡人群的職業勞動程度普遍降低,出行越來越方便、電子產品普及導致了居民靜態生活時間普遍增加,成為導致個體超重肥胖的直接原因。「除了營養不足、微量營養素缺乏症這兩種人們比較熟知的營養不良以外,第三種形式的營養不良是超重肥胖。」談及我國居民面臨的突出營養問題,趙文華表示,超重肥胖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多種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 英媒:半數以上中國成年人,超重!
    英國廣播公司12月24日報導,原題:研究發現中國半數以上成年人超重  一份官方報告顯示,如今中國半數以上的成年人超重。與2002年相比,這個數字大幅上升,當時是29%的成年人超重。近幾十年來,中國經濟迅猛發展,導致民眾的生活方式、膳食結構和鍛鍊習慣等發生重大變化。更大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會增加人們患上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風險。隨著有關研究顯示超重或肥胖個體更可能遭受新冠肺炎引發的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疫情期間肥胖問題(在中國)引起新的重視。政府已發布應對居民肥胖程度日益加劇的相關計劃。
  • 中疾控專家:超重肥胖屬營養不良 應堅持預防為主、貫穿全生命周期
    人民網北京12月23日電 今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學首席專家趙文華在會上指出,營養不良有營養不足、微量營養素缺乏症、超重肥胖三種形式。其中,超重肥胖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多種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 我國胖子激增: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50%、油用鹽量過多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學首席專家趙文華表示,監測結果顯示,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過50%,6-17歲的兒童青少年接近20%,6歲以下的兒童達到10%。所以可以用超重肥胖上升速度較快、流行水平較高、全人群均受影響來描述當前人群的超重肥胖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