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部隊裡,老兵談到新兵,喜歡在後邊加上「蛋子」兩個字。說「新兵蛋子」的時候,要叼一顆煙,繃緊嘴,讓煙氣兒從鼻孔裡冒出來,眼神裡帶點鄙夷和不屑,才能恰到好處地烘託出老兵的自得。
方言裡,能和「蛋子」兩字對應的,是四川話的「瓜批」。「瓜批」之所以流行,在於它能讓說話的人享受一種快感。那種快感就像二十出頭的青年在小孩面前唱鄭智化的《水手》。
我念高中的時候,班裡流行一句話,「鳥事沒得」。這和後來的「神馬都是浮雲」、「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一樣,都能給人帶來老油條式的滿足。
當一個人以老油條自居的時候,他很享受所擁有的安全感,他覺得自己已經掌控了所處的環境。
《周易》裡,這是很兇險的一爻,是《履》卦的六三:
「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兇;武人為於大君。」
2、
我在餐廳吃飯,杯中水剛喝一半,有個服務生過來給我加滿。我有點驚訝。那家餐廳去了好多次了,從前都是喝完了水,招招手,服務員才過來。上菜的時候,那個小夥子雙手捧著盤子,把菜上在了桌子正中間。我說:你是新來的吧?他害羞地點點頭:是的。
他的臉頰還有點通紅,像鄉下小孩冬天在外邊玩被風吹皴了。老服務員不會這樣。他們的臉整潔光滑,嫻熟地在客人間遊走,明白客人不會因為菜沒上到正中間而投訴。
新人之所以這麼做,因為他們對陌生的環境有潛在的畏懼,想把自己裝得老成些,來掩飾作為新人的緊張。但他對環境並不是真的熟悉,努力裝出老成的樣子,恰恰暴露出他是個新人。
《周易》裡,這是很吉利的一爻,是《乾》卦的九二:
「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3、
老油條很鄙視瓜批。但《周易》上說,老油條很兇險,瓜批很吉利。
瓜批在二爻,老油條在三爻。假如一個人活九十歲,瓜批相當於15歲到30歲,是孔子所說的志學之年到而立之年這段時間。老油條相當於30歲到45歲,是而立之年到不惑與知天命之年。
為什麼瓜批「利見大人」呢?因為瓜批身上有「大人」缺乏的東西。這種東西不是經驗,不是本事,而是警惕與畏懼。
因為警惕,因為畏懼,瓜批會努力改變自身以求適應環境,在這個過程中,自身不斷得到塑造,有積極向上的意義。而老油條不知環境形勢永遠有潛在的變化,以為自己已經很適應了,就會怠惰。
所以《履》卦說,老油條是能視能履的人,但其實已經壞了一隻眼,跛了一隻腳。因為能視能履,自己察覺不到,不會生出警惕之心,像踩在老虎的尾巴上,隨時都有被咬一口的危險。朱熹《周易本義》裡說此爻為「剛武之人得志而肆暴之象,如秦政、項籍,豈能久也」。賈誼《過秦論》「仁義不失而攻守之勢異也」,就是這個意思。
兩個月後,我再去那家餐館,小夥子面頰上的紅暈已經消褪,上菜時也沒先前那麼拘謹恭敬。趁空閒還會和旁邊的女服務生打鬧說笑。
4、
《乾》卦和《履》卦的區別,只在第三爻。其餘五爻都是陽,第三爻為剛,就是《乾》。第三爻為柔,就是《履》。
一個人從志學之年到而立之年,勵力進取,並不足以說明此人是君子,有自強不息的品德。真正自強不息的君子,在第三爻的位置,也是「終日乾乾,夕惕若」的。
而反觀一個老油條的過往,他也並非沒有勵力進取的時候。他也曾在「九二」的位置上努力過。但只因後來的懈怠,他的九二就不再是「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的九二,而變成了「履道坦坦,幽人貞吉」的九二。
《射鵰英雄傳》裡,黃蓉在歸雲莊,說關楊康的地方必在《噬嗑》,因為《噬嗑》「利用獄」,但桃花島上就不是這樣,桃花島囚人在《履》,取「履道坦坦,幽人貞吉」之意。
這種區別,很有蓋棺論定的味道。同樣是坦途,同樣是少年,同樣是向前,一旦後來怠惰,曾經的向前就失去了進取的意味,變成了隨波逐流。那麼,在二爻上許多年的時光,正猶如幽禁的犯人一樣過活。幽禁他的那個東西,叫做宿命。
鳳凰新聞客戶端主筆 王路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鳳凰新聞客戶端主筆王路,公眾號:i_wanglu,轉載請通知wanghuan1@ifeng.com,並將本段話一併帶走,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