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初生的嬰兒。
襁褓孩提—— 不滿周歲 的幼兒。
黃口——本指雛鳥,後比喻幼兒,10歲以下。
總角、孩提——幼年泛稱。
垂髫(tiáo)、始齔(chèn)——童年泛稱。 幼學——10歲
束髮——15歲左右 弱冠——20歲 而立之年——30歲 不惑之年——40歲 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歲 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60歲古稀、 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歲 杖朝之年——80歲 耄耋(mào dié)之年——八九十歲的年紀鮐背之年——90歲 期頤(jīyí)之年——100歲
年齡的稱謂遠不止這些,人從一出生,各個年齡段都有著不同的稱謂:一周歲內稱襁褓、嬰兒;三歲以內為髫草、孩提;十歲以下為黃口、童子等。少年時期的稱謂最多:什麼豆蔻、志學、花季、趨庭,等等。進入老年,50歲稱艾服、大衍、知非、杖家等,60歲叫花甲、耆叟,70歲叫古稀,八九十歲稱耄耋,百歲為壽登期頤,又稱人瑞。就連為老人祝壽亦有不同的城謂:60歲叫耆壽,77歲為喜壽,88歲為米壽,99歲為白壽,108歲為茶壽,等。
那些人,一錯過,就是昔人;那些事,再美好,皆成往事。時光把過去濃縮成記憶,你可以回首,但無法迴轉,一切遇到的、訣別的、擁有的、失去的,都無可更改。就算命運再不堪,我們都要前行。人生的路,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每段路有每段路的風景,每段路有每段路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