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發明5萬個成語,為何近現代很少發明新成語了?

2020-12-24 天下有景

大家都知道成語一般都是四個字,其蘊涵的意義非常深厚。據統計,中國古人曾發明了5萬個成語,其中有96%是四字成語,可現代卻很少發明新成語,這是為什麼呢?其原因大概有3點。

第一,在古代,由於條件受限制,那些出口成章的人不是名門望族,就是滿腹經綸之人。而這些人非常集中,在古代社會非常少,所以,成語在這些人中的使用率非常高。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人普遍都會讀書識字,文化也趨向平民化,自然成語發明就少很多。

第二,在古代,起初人們進行文字記錄用的都是竹簡或布帛,這些東西不是攜帶起來不方便,就是價格昂貴。古代人為了節省材料以及開支,便將口語化的語句經過加工,去除多餘的修辭,並儘量言簡意賅,這樣文言文應運而生。後古人又發明成語,既能表達意思,語句又短小精悍。大多成語背後都有一個蘊涵深意的故事,這個故事經過人們口口相傳形成一個成語。有了成語,人類的文字記載要便捷的多。由於廣泛傳播,成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可現在,人們已實現了無紙化的文字記錄,再也沒有古人那樣的擔憂。不用像古人那樣盡力壓縮語句就可隨時隨地進行記錄。

三,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到的成語也就幾千個,5萬個成語已足夠人們使用了。如今人們再發明成語就多此一舉,畢竟勞心勞力還得不到認可。

中華歷史文化悠久,這些都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如今隨著網絡的發展,有很多網絡新詞出現,一時受到很多人的歡迎,可這些詞後來慢慢消失,遠沒有成語流傳得久。這足以證明,老祖宗們發明的成語才是被中國人民高度認可,甚至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人發明5萬個成語,為何近現代很少發明新成語了?有3個原因
    據統計,中國約有5萬個成語,其中96%是四字成語。早在先秦時期,成語的應用就已十分普遍,而成語的發明也是在這一時期不斷壯大的。此後兩千年來,成語在不斷豐富,但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隨著漢語用詞的完善,新成語的發明也越來越少了。
  • 中國人忌諱說死 曹操發明一個成語指代死亡 常被老人掛在嘴邊
    在曹操時期,曹操發明了很多事物,包括後人熟悉的摸金校尉。當時的曹操為了籌集軍餉,無奈之下想到了盜墓。不過在曹操看來,這可沒什麼不對的,徵戰天下才是大事,盜個墓算啥?不過在史書上的記載可不是盜墓,為了能夠好聽一點,曹操特意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摸金校尉。除了摸金校尉之外,曹操還發明了一個成語,現如今這個成語是老人經常說的。曹操二十歲時走入了仕途,從此之後一路高漲。
  • 3曹操發明了一個成語,把去天堂說的很夢幻,如今成了老年人口頭禪
    他是曹操,曹操使用了一個全新的成語去代替死亡換了一種非常委婉的說法,很多的老人家都敢說都喜歡說。其實曹操是一個非常有學問的人,他發明了很多的成語叫比如說我們經常聽到的望梅止渴。 那是曹操為了激勵那些口渴的士兵,快點進入戰鬥的狀態,就說他在馬上看到前方的一片梅子林裡面看到了很多的梅子,只要到達了梅子林就可以吃到新鮮的梅子解渴了。這就是曹操創下的經典成語之一。
  • 曹操因為忌諱死字就發明了一個成語,把死亡說得很委婉
    例如三國時候的梟雄曹操,他也是很忌諱說死字,所以還發明了一個成語。曹操活著的時候,沒有一統天下,只是一統北方。這樣的戰績已經很不錯了。到了曹魏的後期,曹魏就已經開始走了下坡路。這時候的曹魏已經大不如前了。在曹操時期,曹操發明了很多事物,包括後人熟悉的摸金校尉。當時的曹操為了籌集軍餉,無奈之下想到了盜墓。
  • 古人沒發明電,為啥知道打雷閃的是「電」,雷電到底是什麼?
    不管發明電之前還是之後,閃電都是叫閃電。古代人雖然沒有人造電,但電的概念還是有的。其實古人早就把快捷、發光、發熱的現象稱為電,並且有許多帶電字的成語,如風馳電掣,就出自於《六韜·龍韜·王翼》:「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
  • 生僻成語「方枘圓鑿」怎麼讀?很多人開口就錯了
    這個四字成語中,「方」和「圓」當然不會被讀錯,關鍵就在於「枘」和「鑿」。「枘」字讀ruì,它的原意就是榫頭。我們現代家具連接方式很多,有人統計至少上百種。然而,在古代的家具、建築中,大量使用的是榫卯結構。兩件木結構的部分之上,凸出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相互咬合,起到連接作用。
  • 安徽的「成語典故之城」——自駕探尋淮南美景美食
    淮河是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優越的地理條件孕育了兩岸璀璨的文化,是中國重要的歷史文化發源地之一。作為淮河岸邊的一個明珠——淮南市北臨淮河、南依舜耕山,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早在新石器時期即有人類在此繁衍,春秋戰國時期成為蔡楚文化的繁榮之地。漢淮南王劉安及八公編著了《淮南子》一書,成為戰國至漢初黃老之學理論體系的代表作。
  • 前所未聞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前無古人、史無前例、前所未有,反義詞有:史不絕書、司空見慣,前所未聞是褒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從來沒有聽說過。前所未聞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前所未聞(qián suǒ wèi wén)成語釋義:前:先前。從來沒有聽說過。成語出處:宋·周密《齊東野語·黃婆》:「此事前所未聞,是知窮荒絕檄,天奇地怪,亦何所不有,未可以見聞所未及,遂以為誕也。」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本是洞房詩,為何會誕生成語「逃之夭夭」
    都說現代網友腦洞挺大,其實咱們的老祖宗腦洞也不小,隨便舉幾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當年杜甫寫了首名為《嚴中丞枉駕見過》的妙詩,其中有一句「問柳尋花到野亭」,注意此處詩聖是在寫野外的美景,但到了明代,蘭陵笑笑生卻憑此句發明了成語「尋花問柳」,意思完全歪了。再比如當年蘇軾寫了句「春宵一刻值千金」,後一句是「花有清香月有陰」,東坡明明就是春夜在花園散了個步,擺明了是首寫景詩,結果這前7個字卻成了專門形容男女閨房的金句。
  • 日食萬錢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日食萬錢,每天吃喝花費上萬錢財。形容生活極其奢侈。出自:《晉書 何曾傳》:「食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近義詞有:奢侈浪費,反義詞有:節衣縮食,日食萬錢是中性成語,緊縮式成語;可作補語、定語;形容飲食極奢侈。
  • 《婷婷講成語故事》在京首發 把中國成語「演給孩子聽」
    1月9日,2020北京圖書訂貨會開幕日,《婷婷講成語故事》新書發布會暨「詩詞成語童萌」活動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湖南展區舉行。婷婷姐姐帶領小讀者們表演古詩聯唱。《婷婷講成語故事》由嶽麓書社出版。在婷婷姐姐的新書《婷婷講成語故事》中,都能找到答案。1月9日是2020北京圖書訂貨會開幕日。當天下午,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湖南展區,由嶽麓書社與婷婷姐姐聯合舉辦的《婷婷講成語故事》新書發布會暨「詩詞成語童萌」活動異常火爆,熱情的小讀者和家長擠滿現場,有的從河北、天津專程趕來參加活動。
  • 從歷史透視與現實認定看新成語
    成語的進退與成語的新老其實是彼此牽扯的,值得學界給予高度的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現今有些所謂的新成語其實資歷並不淺,只是人們對源流一度缺少跟蹤而已。例如,常被人視為新成語的「壯士斷腕」其實是「壯士解腕」的變體,早見於《三國志·魏書·陳泰傳》:「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壯士解腕。』」從書中的表述來看,「壯士解腕」在三國時期就已經是一句古語。
  • 古代老百姓發明的奇技淫巧,每一個都是智慧的結晶,我們缺一不可
    首先,先給「奇技淫巧」正個名,很多思想不純粹的人,一聽這成語裡面有個「淫」字,就跳得可歡。其實這個成語最初古代是個褒義詞,是指非常奇特巧妙的發明創作。不過後來它又成了貶義詞,因為大家都把心思放在這上面,有點不務正業。
  • 古人的發明,至今實用
    而我們對古人的智慧至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雖然很多傳統手工藝品逐漸被科技所取代,但依舊有很多充滿古人智慧的發明盛行於民間,而今天要說的這件家具「春凳」便是其中之一。 那麼古人為為何要取如此一個雅名?它又有什麼作用呢?
  • 酷我音樂《百家講壇》解鎖中華成語 get文化新潮流
    成語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歷史長河中語言實踐的智慧結晶。時代的演變使得成語的發展愈發多姿多彩,由酷我音樂獨家冠名播出的《百家講壇2020》推出《中華成語》(學習篇)系列節目,就以新奇獨到的方式讓成語佔領C位,在本周播出的節目中,再次讓大家新get了一波來自成語的魅力!
  • 金科玉律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前蜀 杜光庭《胡常侍修黃籙齋詞》:「金科玉律,雲篆瑤章,先萬法以垂文。」近義詞有:清規戒律、金口玉言,金科玉律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含褒義。金科玉律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金科玉律(jīn kē yù lǜ)成語釋義:金、玉:比喻貴重。
  • 古代老百姓們發明的奇技淫巧,每一個都是智慧的結晶,我們缺一不可
    首先,先給「奇技淫巧」正個名,很多思想不純粹的人,一聽這成語裡面有個「淫」字,就跳得可歡。其實這個成語最初古代是個褒義詞,是指非常奇特巧妙的發明創作。不過後來它又成了貶義詞,因為大家都把心思放在這上面,有點不務正業。而由古代的普通大眾自己發明的奇技淫巧的東西也有很多,比如鍋,背簍,躺椅,扇子,筷子,牙刷,四方桌和七巧桌等等。
  • 蘇味道發明的官場話——模稜話
    蘇味道發明的官場話——模稜話
  • 中國五大奇葩成語:最長的有16個字,「酒店猛狗」是什麼意思?
    中國五大最不像成語的成語:「想當然」、「空心湯圓」都是成語成語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要用到的,不論是書面還是口頭,吐兩個成語瞬間覺得逼格都高了點。成語是中華文化獨有的璀璨明珠,許多來中國旅遊的老外好不容易勉勉強強學習了中文,一個成語讓他們回到解放前。
  • 古人發明的5件奇技淫巧,巧妙絕倫,至今沒有任何一件能還原!
    2021-01-14 10:59:25 來源: 河馬侃歷史 舉報   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