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忌諱說死 曹操發明一個成語指代死亡 常被老人掛在嘴邊

2021-02-07 歷史故事

 

東漢末年的時候天下大亂,先有黃巾,再有董卓,百姓都過著流離失所的日子,沒有可以容身的地方,而各路的諸侯都想趁著亂世的時候稱霸天下。

最終經過多場戰爭,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魏蜀吳三國由此開始爭霸。曹操、劉備和孫權無論是哪一位,都想一統天下,成為天下霸主。不過三國最終的贏家不是他們,而是司馬家族,這一點恐怕當時的人們都想不到。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命運多變。本以為曹氏家族能夠一統天下,結果被司馬家族佔了上風,司馬懿到了晚年時期就已經有了不臣之心。話說回來,曹操建立魏國之後,一直勵精圖治,徵戰四方,想要一統天下。曹操一生南徵北戰,幾乎打敗了所有對手,掃平天下各路諸侯,功高蓋主,立下了千秋偉業,可即便是這樣,曹操的名聲還是不大好,還是有不少人背後罵他,他最不愛聽的就是罵他"漢賊",雖然他對這個罵名不放在心上,但是他還是很在意這個稱為的,畢竟不是什麼好聽的。曹操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自己沒有稱帝,雖然皇帝都得聽他的,但是畢竟自己沒有披上過龍袍,193年,曹操父親被殺,於是兵發徐州,為了給父親報仇,這一路走來,雞犬不寧,這樣一來,就有人看不慣了,於是聯合一部分人迎接呂布作為兗州之主!曹操這暴脾氣立馬派兵去打呂布,呂布那是曹操對手,只得狼狽逃到徐州,不過最終還是逃不出曹操的手掌心,消滅掉呂布這個心頭大患之後,曹操信心膨脹,就想再去滅掉袁紹,這時候袁紹的兵力可是比曹操多的多,不過曹操之所以稱為奸雄,那可不是浪得虛名啊,他騙袁紹自己打不過他,認輸,願意把劉協讓給他,曹操的幾句甜言蜜語,就把袁紹給騙住了,哪知道曹操是用的穩軍計,等機會來了,一舉打敗袁紹,氣的袁紹大罵曹操是個奸詐小人。對於曹操的奸詐行為,有很多人都想大罵他,曹操這一輩子是逃脫不了這個罵名,即使他死了,還是有很多人這樣罵他。當年張繡投降以後,就強行霸佔了他的嬸娘,最後逼得張繡反叛,這樣的事情他沒少做,不過有句老話說的好,人將要死得時候,也會說一些真理的話,我們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不過在曹操活著的時候,沒有一統天下,只是一統北方。這樣的戰績已經很不錯了。到了曹魏的後期,曹魏就已經開始走了下坡路。這時候的曹魏已經大不如前了。在曹操時期,曹操發明了很多事物,包括後人熟悉的摸金校尉。當時的曹操為了籌集軍餉,無奈之下想到了盜墓。不過在曹操看來,這可沒什麼不對的,徵戰天下才是大事,盜個墓算啥?不過在史書上的記載可不是盜墓,為了能夠好聽一點,曹操特意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摸金校尉。除了摸金校尉之外,曹操還發明了一個成語,現如今這個成語是老人經常說的。曹操二十歲時走入了仕途,從此之後一路高漲。最終建立了魏國,當時的曹操除了軍事才能之外,在文學方面也算可以,曹操與曹植曹丕統稱為」建安三曹「不過在後人的眼中,曹植的文學水平才是最高的。曹操留下來的文學作品不多,比較為人熟悉的有《龜雖壽》、《短歌行》等作品,因此曹操的文學素養可不是吹出來的。優秀的文學素養足以稱曹操為文學家。古代封建社會中,忌諱的事情有很多。封建思想一直影響著古代的人們。古人大多數是相信牛鬼蛇神的,現如今看來,這些不能說沒有,也不能說有。說沒有肯定不合理,畢竟上千年的史書幾乎都記載了牛鬼蛇神的事,說合理也不合適,畢竟現如今見過牛鬼蛇神沒有一個。對於有沒有牛鬼蛇神,就要後人們辨證的去看待了。古人相信牛鬼蛇神,他們有很多忌諱。在一些年長的老人面前,千萬不要說「死」字。不然他認為你這是對他的一種不尊重,他可能會十分生氣。身為曹魏建立者的曹操對「死」字同樣非常忌諱,為了避免尷尬,他還發明一個成語。這個成語就是「百年之後」。這個成語出自《曹操集·卷二·軍譙令》,這是最早的對「百年之後」的記載,因此這個成語也是曹操發明的。對於」百年之後「這個成語的記載,出現在了《曹操集》中:「為存者立廟,使視其先人。魂而有靈,吾百年之後何恨哉!」現如今百年之後這個成語經常在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口中聽說。百年之後成語的意思也很好理解,當初曹操的定義就是「我去世之後」,時至今日這個成語的意思也沒有發生改變。只不過有了這個詞之後,人們便不再避諱說死亡,同時老人們會經常掛在嘴邊。



   公號ID : lishigushi   

   商務合作QQ:328662397

   閒聊歷史 個人微信號:lsgs2016   

   閒聊QQ群423261292

   購書WeChat : lsgs2016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紫砂茶寵牛氣沖天 紫砂水牛擺件100元包郵


大唐興亡三百年大全集(套裝全7冊)

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解析版 批註點評24史全集紅色經典正版圖書籍

易中天中華史全套18卷 中華上下五千年正版王安石變法魏晉風度

史記 文白對照司馬遷全本全譯史記故事中國通史歷史故事書知識書

180包郵-正版大秦帝國全套全6部11卷






相關焦點

  • 曹操因為忌諱死字就發明了一個成語,把死亡說得很委婉
    我覺得中國人是非常講究的,而且中國人有甚多的忌諱,比如我們現在都經常會有的忌諱,去參加葬禮是不能穿紅色的衣服的,特別是死這個字,可以說是禁忌之首了,一直到現在老人們都經常告訴我們,不能把死字放在嘴邊。我們現在人都有這麼多的忌諱,那就更不要提古時候的人了。
  • 曹操說了一個4字成語,此後人們不再避諱說死,老年人常掛在嘴邊
    宋朝的文天祥曾說過一句膾炙人口的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老病死可以說是不可違背的自然規律,從古至今有無數王公貴族渴望獲得永生,想要一直享受榮華富貴,最典型的就是秦始皇,他橫掃天下,統一整個華夏大地後,迫切的希望長生不老,還專門派了一個名叫徐福的術士,去海外求取仙丹。
  • 曹操首創一個四字成語,此後大家不再避諱死亡,老年人常掛嘴邊
    換句話說,死亡才是所有人的重點。不過,古人卻不願意承認這種事,對「死」字特別忌諱。因此,出現了很多諱稱,用其他字來代替「死」字。古代有一個成語叫行將就木,意思是說人快死了,即將進棺材。這個成語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在我國境內流傳了上千年,運用非常廣泛。除此之外,曹操在三國時期也首創一個四字成語,此後大家不再避諱死亡,老年人常掛嘴邊。這個成語就是百年之後,出自《曹操集·卷二·軍譙令》。
  • 3曹操發明了一個成語,把去天堂說的很夢幻,如今成了老年人口頭禪
    大家都知道,古代關於「死」字是非常的忌諱的。大家都非常的迷信,所以不喜歡提到這個字,在比較封建的氣氛之下,有很多的禁忌是不能觸碰的。所以呢,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個聰明的人將這一個字用了一個成語代替大家就敢說了。
  • 曹操忌諱「死」字,發明一成語,把死亡說得很優美,流傳上千年
    曹操是三國時期的梟雄,他挾持漢朝天子,一次徵討四方,消滅了袁紹、呂布、劉表、韓遂等勢力,統一了中國當時的北方,然後他還實行屯田制、獎勵農桑、興修水利、安置流亡人口,在曹操的治理下,北方人民至少能吃飽飯,社會風氣也有所好轉,所以後人評說曹操時,都會說他是個軍事家、政治家,其實他還有個頭銜,那就是文學家。
  • 曹操發明了一個四字成語,委婉的表達死亡,老人們會用到
    曹操經常在行軍作戰的時候進行創作,赤壁之戰前夕他寫作了《短歌行》,官渡之戰大勝後,他也寫作了一篇《軍譙令》。文章中出現了一個成語,現在很多老人都喜歡用。這個成語就是百年之後,曹操在文章中表達的意思是那些戰死的將士們,我會優待他們的後人,還要給他們建祠堂,享受供奉。
  • 看完《別告訴她》,才明白中國人是多麼忌諱談論「死亡」!
    諷刺的是,婚禮只是告別的一個藉口,而告別並沒有被真正的傳達。爺爺死於肺癌、外婆死於中風、外公死於心臟病,老人的去世總會給人帶來無盡的痛苦,那種悲傷不是一兩天可以化解的,母親至今想起外婆都會流淚。爺爺的病是晚期才被發現的,當時記得清楚,在還沒有確診之前,家人一直對爺爺的病閉口不提,後來確診到去世,前後不過一年光景。
  • 中國喪葬忌諱的紙紮,被放到法國博物館:中國人面對死亡浪漫至極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人們有時會在時間的流逝中彷徨無措,因為知道終有一天都會奔向無可了解的彼岸,那個沒有人回來過的地方,人們都清楚死亡是每個人無可避免的結局、是唯一公平的存在、是人活著的證明。 而面對親人的提前離世,無疑活著的人都承受著無盡的苦痛折磨,人們用無數的方法與死亡對抗,用一個一個的紙紮寄託著不盡的思念。
  • 董卓臨死前大喊6個字,成為三國笑柄,如今仍被人掛在嘴邊!
    董卓臨死前大喊6個字,成為三國笑柄,如今仍被人掛在嘴邊! 作為男孩子的我當然看得非常的入迷,諸葛亮實在是太聰明了,其實聰明機智的人當然不止它一個人,在前期,各大英雄橫空出世,關羽張飛趙雲,他們驍勇善戰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其實最為吸引我的還屬董卓,他在死前說的六個字被人們嘲笑
  • 中國古人發明5萬個成語,為何近現代很少發明新成語了?
    大家都知道成語一般都是四個字,其蘊涵的意義非常深厚。據統計,中國古人曾發明了5萬個成語,其中有96%是四字成語,可現代卻很少發明新成語,這是為什麼呢?其原因大概有3點。而這些人非常集中,在古代社會非常少,所以,成語在這些人中的使用率非常高。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人普遍都會讀書識字,文化也趨向平民化,自然成語發明就少很多。第二,在古代,起初人們進行文字記錄用的都是竹簡或布帛,這些東西不是攜帶起來不方便,就是價格昂貴。古代人為了節省材料以及開支,便將口語化的語句經過加工,去除多餘的修辭,並儘量言簡意賅,這樣文言文應運而生。
  • 常把這些話掛在嘴邊的女人,早晚沒人愛,別不信
    而在感情生活中,如果一個女人時常將這些話掛在嘴邊,早晚沒人愛,別不相信。這樣的話掛在嘴邊。這種女生只是覺得男生的幼稚,幹擾到了她們的生活,她們想做女朋友,而不是多一個兒子。但是這種女生往往都會忽略一個問題,其實愛你的男生在會在你面前表現出幼稚。我有個朋友小王就是如此,在外面超級理智成熟的一個人,唯獨在自己女朋友那活得幼稚得像個小孩。
  • 生與死 | 我想改變中國人的死亡敘事——面對死亡,什麼才是最好的告別?
    2015年,她翻譯出版了《最好的告別》一書,並在那之後,悉心投入「臨終關懷」、「死亡尊嚴」等議題,她所希望的,是「改變中國人對死亡的悲苦敘事」,讓人們對死亡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她最新的兩本譯著是《好好告別》與《好死的藝術》,作者分別是英、美資深的安寧療護醫生,衰老、臨終、死亡研究者。關切的主題依然是臨終關懷以及如何對待死亡。
  • 抑鬱傾向的人,4句話常掛嘴邊,不要認為很正常
    對於那些抑鬱傾向的人來說,在平時也可能會常常將以下4句話掛在嘴邊,所以建議大家在平時也要關注一下這一點,如果你也有的話可別掉以輕心。抑鬱傾向的人,4句話常掛嘴邊,不要認為很正常「都是我不好」如果出現了輕度抑鬱的情緒,那麼患者會出現自卑的心理,比如在集體生活中大家表達了一件事情,而這類人就會將錯誤攬在自己身上,認為是自己脫離了大家。
  • 曹操為什麼對曹丕說:曹衝之死是我的不幸,但卻是你的大幸
    曹衝(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倉舒,東漢末年人物,曹操和環夫人之子。從小聰明仁愛,年僅十三歲病逝。很多人對曹衝的了解是源於一個成語「曹衝稱象」,畢竟小學語文教科書是最好的宣傳方式。當時孫權曾送來一隻大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詢問眾部下,誰能稱出大象的重量。因為秤的一次稱重有限,又不能把大象殺了分開來稱,部下都沒有辦法。
  • 2021年牛的成語 - 第一星座網
    我們中華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成語也是我國特有的文化,在這些成語當中,也有很多關於生肖年份的成語,所以每到新年的時候,很多關於年份的成語就會被大家拿出來說道說道
  • 情商越低的人,越喜歡把這4句話掛在嘴邊,希望你一個也沒有!
    這篇文章,阿胖會與你分享一些情商中的說話忌諱。情商最基本的就是要把話給說好,情商越低的人,越喜歡把這4句話掛在嘴邊,最好你能夠自查一下,希望你一個也沒有。所以當我們喜歡把「你聽明白了嗎」這句話掛在嘴邊,無論對方有沒有聽明白,都會因為你這句話產生不好的感受。
  • 英國人常掛在嘴邊的「chill」,是什麼意思?
    Relax是最最常用的啦,還有英國人特別愛說的「Chill」或「Chill out」,冷靜一下。還可以說Take a chill pill!朋友氣得跺腳!快給他「chill pill」!那「chill pill」是什麼呢?就是來一顆「鎮定丸」。英語例句:Just relax, it’s no big deal. I'll help you.
  • 安樂死是人類文明進步?還是野蠻落後?對社會有益就是文明麼?
    雖然沒有明確界定安樂死的法律條文,但民間安樂死肯定是存在的。就拿最近聽被譽為京城第一文化名人馬未都,坐客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談到安樂死這個話題。馬未都說,他父親晚年得了癌症,基本上就是採取了類似安樂死,沒有遭受多大的痛苦離開了人世。馬未都軍隊大院成長起來的孩子,他父親是高級幹部,並且是部門一所著名醫院的副院長。
  • 孩子嘴邊常掛這3句話,可能是不孝的表現之一,父母得攢好養老錢
    孩子嘴邊常掛這3句話,可能是不孝的表現之一,父母得攢好養老錢1、「那些都是我的,你們不能動」很多父母出於對孩子的疼愛,會讓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自己不捨得享受,最後孩子可能會覺得理所當然。這樣的孩子常常把命令自己的父母的話掛在嘴邊,比如「媽媽,你快點幫我拿零食」「不要擋著我看電視」。同事的孩子就是如此,有一次我忍不住詢問「小朋友,等你媽媽老了,誰來這樣照顧你呀?」
  • 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家」為什麼那麼重要?
    「家和萬事興」是中國人常常掛在嘴邊的祝福語,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說只要一個人的家庭和和睦睦,那麼其他所有的事情都能夠順利興旺。看來,「家」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有一首歌唱到:「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既然絕大多數人的「家」都是平凡而普通的,那為什麼還會如此令人嚮往,為什麼只要「家和」了萬事就能興旺了呢?中國的社會是以家族為基本單位的,中國社會是以倫理為本位的社會。所謂倫理本位,就是指社會道德、社會秩序的根本原則,始於家族親子血緣的倫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