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臨近尾聲,A股市場大概率連續兩年上漲。然而,數據顯示,1994年以來,上證指數從未出現過連續3年上漲;深證成指自1991年設立以來從未連續3年上漲。已連漲兩年的A股,會否再度陷入「事不過三」的歷史怪圈?
券商機構普遍表示,歷史上牛市結束的主要原因都是估值出現極度泡沫或盈利開始下行,兩者至少具備其一。現在這兩點都還不具備,所以2021年有很大概率出現連續第三年的牛市。
歷史不能預示未來
2018年的熊市之後,A股迎來慢牛走勢。2019年上證指數上漲22.3%;2020年以來,截至12月14日,上證指數上漲10.46%。
但在A股歷史上,牛市一般都不會太長,大多兩年左右,沒有一次超過3年。以上證指數為例,從1994年以來共經歷了4輪牛市,分別是1996年-1997年、1999年-2000年、2006年-2007年以及2014年-2015年。
單看數據,確實不支持2021年A股繼續走牛,但歷史真的能預示未來嗎?
「之前牛市結束的核心原因都是盈利下行或估值出現極度泡沫。」新時代證券策略分析師樊繼拓表示,2021年大概率會見到宏觀經濟和上市公司盈利的繼續改善,在這種格局下,A股很難轉入熊市。
樊繼拓分析,從時間上看,這一輪經濟上行的時間大概率會超過1年,甚至有回升兩年的可能。由於產能格局較好,經濟回升對利潤的帶動應該會比較明顯,ROE回升的空間大概率比2013年大,可能會不亞於2016年-2017年。
招商證券策略分析師張夏認為,2021年A股整體盈利增速中樞相比2020年將會出現明顯上移,未來1-2個季度是ROE的快速改善期。
也有市場人士指出,本輪牛市有三大現象,顯著區別於前幾輪。首先,本輪牛市累計漲幅遠不及前幾輪,漲幅最小的1999年-2000年也超過了80%,本輪牛市走勢更傾向於慢牛,時間周期可能會很長。
其次,本輪牛市過程中的註冊制改革、退市制度完善等一系列政策因素,都是從最根本上解決A股的「牛短熊長」頑疾。
最後,本輪行情還是核心資產估值重構而帶動的業績牛市,也是前幾輪不具備的。
「2009年-2019年美股十年牛市的主要驅動力是企業盈利。」西部證券策略分析師張弛表示,目前國內正處於市場引領經濟的自發性修復,企業業績有望快速修復至疫情前水平甚至進一步擴張,類似於金融危機後的美股牛市,本輪A股或能出現「長牛」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