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跌!牛市兩周,就此大結局?

2020-12-26 騰訊網

今天收盤之後,很多股民都覺得褲腿涼颼颼的。熊市憑實力賺的錢,滿倉A股,結果在牛市一天虧光。世界最短的牛市,越過山丘,卻發現無人等候。

A股牛市還能持續多久?是就此終結,還是良性調整?還能接著奏樂,接著舞嘛?

還能接著奏樂嗎?

今天很多股民被埋葬了A股,說好的大牛市,結果今天三大股指集體大跌,截止收盤,滬指跌4.5%,深成指跌5.37%,創業板指跌5.93%。

(來源見水印)

券商股午後跳水,白酒板塊掀跌停潮。兩市僅僅只有200餘股收紅,科技、消費、醫藥團滅,「股王」貴州茅臺大跌逾8%,五糧液尾盤跌停。

整個市場從一開盤就開始一路走低,一瀉千裡。午後滬指跌破3300點甚至急速下殺直逼3200點,哀嚎遍地。

那麼問題來了。啥原因這麼牛逼,導致股市大跌。

今天才公布的二季度GDP同比增長3.2%,這是成績太好,怕後續驕傲了嗎?還是「股王」貴州茅臺因一篇雄文,憑一己之力把整個市場拉下馬嗎?還是川建國同學搞事情,英國禁用華為導致「聰明錢」外逃?還是中芯國際IPO,資金抽血太嚴重?

財兔君想了又想,都有可能,又覺TMD這些因素應該還沒那麼大本事呀!

15年牛市八個月,19年小牛四個月,2020兩個星期就完事了?上半年抗疫,下半年抗洪,看來今年的見證歷史還遠沒有到頭。

好戲還在後頭

現在網絡上的調侃段子到處滿天飛,而股民此刻最想問的就是,這到底是良性調整,還是牛市就此終結?

(牛市就此終結?)

財兔君還是堅持之前的觀點,這波牛市必定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行情和實體經濟基本面連續起來看的,只有股市新手才那麼做。

市場情緒,資金走向才是風向標。

財兔君發現幾個非常值得玩味的數據,和大家分享一下。

港股、上證50、新加坡A50,都在7月7日就似有見頂之態。

被稱為「聰明錢」的北上資金,一直以來,一舉一動都帶有先知先覺,今天淨流出超50億,昨天流出27億,特別是前天7月14日,淨賣出173.84億,創造單日淨賣出金額創歷史新高。

這已經是連續三日「聰明錢」加速出逃了。而另一邊是僅僅7月份一個月,境內就有超700億增量資金通過主動權益類基金跑步入市。

面對快進快出,風格轉換迅速的北上資金,聞訊趕來的境內資金能在這場多空博弈中勝出,補上滬指缺口嗎?

(你信嗎?)

說一個股市之外的現象,似乎能得到答案。

場外配資炒股被證監會曝光之後,財兔君身處魔都,毗鄰江浙滬,最近消費貸、抵押貸套取資金炒股的案例又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消費貸年化最低5個點,虛假消費的形式套現後拿去炒股,成本比兩融還低,不用像兩融一樣維持擔保比例,靈活性更好,券商營業部也管不到。

疫情影響,個人消費需求不強烈,貸款利率低,以公司為名義申請經營性貸款、一線城市淨值高,房抵貸、個人貸款套出來的錢統統都進了股市,甚至還有貸款中介在朋友圈發一些「不用賣房炒股,經營貸幫你加倉」的口號來招攬客戶。

這事就算讓銀行知道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銀行要通過放貸款賺錢的。放貸的銀行歸銀監會管,券商是證監會管,信貸資金入市,在監管技術手段是就很難達到。

還有歷來活躍的民間借貸、拆遷款.......

於是乎,就明白了,這波牛市的錢是哪裡來了的,大家都做「撈一把隨時走人」的準備,就看啥時候吹哨了。

今晚翻遍各家媒體報導和券商研報,幾乎沒有人提及救市的話題。所以,就算明天橫盤良性調整,財兔君也不加倉了。2800多點進的,不能太貪心,你們玩,我媽叫我回家吃飯了。

相關焦點

  • 鈕文新:怎樣的股市才是「真牛市」?——別把「牛市啟動」變成「猴...
    《中國經濟周刊》首席研究員 鈕文新伴隨著最近A股市場一輪「底部井噴」行情的出現,許多經濟學家、債券分析師都在放言「牛市開啟」。這真是「牛市」?漲幅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定義「牛市」嗎?但是,是否就此展開一輪牛市?這還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我們認為,「真牛市」需要時間考驗。因為,「真牛市」不僅是指數漲幅多大的「空間概念」,而更是一個持續周期多長的「時間概念」。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股市經過2、3年漲幅兩、三倍,那樣的股市不是牛市,至少不是「真牛市」,而只能算「猴市」,或者說是「假牛市」。「真牛市」啥樣?
  • 暴跌突如其來 豆一牛市終結了?
    暴跌突如其來 豆一牛市終結了? 時間:2020年12月15日 11:14:31&nbsp中財網   臨近交割月,依然是主力的豆一2101合約上演妖異行情,上周五還在加倉瘋漲,本周一開盤減倉狂跌,但大跌之後近月合約依然升水遠月合約。  急速暴跌的導火索是什麼?
  • 牛市暫告一段落 豆一期貨遭遇瘋狂減倉下跌
    臨近交割月,豆一期貨2101合約上演妖異行情,上周五還在加倉瘋漲,在本周一的時候開始減倉狂跌,但大跌之後近月合約依然升水遠月合約。豆一牛市暫告一段落,漲勢是否將就此終結?今年大豆上漲更多是由於資金情緒炒作和對疫情影響糧價的恐慌,但從基本面上看,今年大豆並沒有受補貼政策或颱風影響減產,國產大豆供給充足。回歸商品本質屬性,分析認為,豆一牛市暫時告一段落,短期豆一期價以回調為主。
  • 下一輪牛市預測 牛市來臨之前的徵兆
    肯定會有牛市,因為肯定會有熊市,肯定會有牛市,只是需要等待。股市沒有常勝將軍。沒有股票會一直漲,也沒有股票會一直跌。因此牛市的到來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牛市到來之前有什麼徵兆呢?  首先是指經濟增長。可以說股市相當於經濟的晴雨表。在長期繁榮的經濟中,股票市場往往發展得很好。同樣,當經濟不景氣時,股市肯定會在熊市,經濟周期和股市周期之間有必然的聯繫。說股市周期比經濟周期早一年,也就是慢一步,是有道理的。也許股市沒有進入牛市,但有一個過渡期。
  • 9位股民講述:衝入「牛市」,我賺錢了嗎?
    本周,A股市場加速上行,「牛市」一時間成了超級熱詞,仿佛人人都在討論股票,所有人都在問,牛市來了嗎? 目前市場存在兩種極端的答案。 隨著各項指數和股價連續上漲,散戶大多情緒高漲,認為牛市已來。直到本周五,A股市場結束了八連漲,三大股指漲跌互現,也不妨礙市場交投情緒高漲。
  • 《愛的迫降》大結局太遺憾,玄彬、孫藝珍每年只有兩周時間相聚
    2月16日,由玄彬、孫藝珍主演的電視劇《愛的迫降》,在將近兩個小時的大結局之後,終於圓滿收場。而《愛的迫降》最後一集,收視率爆表,達到了21.7%,打破了《鬼怪》保持了四年的收視紀錄,成為韓國電視史上的收視冠軍。
  • 為什麼中國牛市很短?2021年是牛市還是熊市?
    券商機構普遍表示,歷史上牛市結束的主要原因都是估值出現極度泡沫或盈利開始下行,兩者至少具備其一。現在這兩點都還不具備,所以2021年有很大概率出現連續第三年的牛市。  但在A股歷史上,牛市一般都不會太長,大多兩年左右,沒有一次超過3年。以上證指數為例,從1994年以來共經歷了4輪牛市,分別是1996年-1997年、1999年-2000年、2006年-2007年以及2014年-2015年。  單看數據,確實不支持2021年A股繼續走牛,但歷史真的能預示未來嗎?
  • 夜讀丨福佑牛市
    葉新仁 攝於1992年3月這裡的「牛市」,專指以前在固定時間、地點所舉行的耕牛交易的市場。而非人們通常以為的價格持續飆升、交易活躍的證券市場行情。兒時,常去雙廟外婆家,路過福佑村郊幽頭,總見溪欏樹(楓楊樹)下、溪石邊、灘林旁牛頭人頭攢動,牛市興盛。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我在鯉溪中學念初一,福佑牛市熱度不減。只是後來,再後來,我鮮有關注它的發展。
  • SM公司市值狂跌,EXO也難挽頹勢,主要原因在這兩點
    不過從市值榜單中來看,SM公司的市值可以說是一路狂跌了不過如今SM公司的市值狂跌,甚至已經不比JYP以及YG。相對比之後可以看到,SM公司的造星能力也似乎是大不如前了。對於SM市值狂跌這件事情,不少網友也給出了評價。有網友直言「誰能想到是SM而不是YG先跌出三大」,還有網友表示「只能說NCT策劃就是一個錯誤」。從這些網友的評價中可以看出,不少人對SM公司市值狂跌的事情還是有些微詞了。
  • 牛市好像來了,買什麼股票呢?
    不過,隨著如今市場重拾活力,看起來勢不可擋的牛市來了。那麼,在可能會延續的牛市中應該如何抉擇呢?這又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02牛市操作法則現在的深證指數、創業板處於牛市之中,這一點是無可置疑的。從技術層面來說,指數一年內上漲 25% 就可以稱之為牛市了,而深證指數近 6 個月上漲了 24%,創業板則上漲了 43%!
  • 牛市是什麼意思?熊市又是什麼意思?
    「牛市」(bull market),也稱多頭市場,指證券市場行情普遍看漲,延續時間較長的大升市。當市場上漲幅度超過20%的時候,就稱為牛市。  擴展資料:  牛市是預料股市行情看漲,前景樂觀的專門術語;熊市是預料股市行情看跌,前景悲觀的專門術語。牛市和熊市理論是關於股票市場牛市和熊市的發生、發展和變化過程的理論。該理論認為,牛市和熊市各分為三期,並且牛市的第一期與熊市的第三期末相併而生,熊市的第一期與牛市的第三期末交織展開。在股市的低谷中,市場交易清淡,經濟環境極不景氣。
  • 為何牛市才是散戶的絞肉機?
    在上篇文章《在牛市裡,你要騎上一匹快馬!》中,我建議小白投資者最好定投指數,在牛市初期上車、迅速抬高倉位,重倉迎接牛市,輕倉應對熊市。   考慮到人性的弱點,多數人是聽不進去的:買指數不刺激,面對暴漲的市場,很少有人能控制住「要做點什麼」的欲望。   在這篇文章中,我繼續給大家潑冷水,我們來一起分析下你是如何在牛市裡虧錢的。
  • 銀河證券:牛市已最少持續9個月了 遠非剛剛開始
    這一輪牛市的主角不是上證指數,而是創業板、中小板和消費醫藥科技,牛市最少已經9個月,只關註上證指數會嚴重低估不斷上升的潛在風險。近期,信託暴雷、債券熊市、銀行理財配置股票的需求、居民資金入市、外資流入等多種因素疊加,加之創業板和科技股持續半年以上的牛市,賺錢效應不斷增強,對比之下,上證指數上半年低迷,價值被相對凸顯,因此在上周出現大漲。宏觀經濟復甦等基本面指標不是這一輪普漲和大漲的主要原因。牛市進入下半場,而不是剛剛開始!這一輪牛市的主角不是上證指數!
  • 一輪牛市,蹦跳著向我們走來
    春江水暖鴨先知,牛市將至券商飛。 持倉證券基金當日上漲7%,單月上漲16.77% 簡單講一下券商行業先飛的內在邏輯。 牛市的顯著特徵是持續的上漲,進而吸引更多新老股民和資金入場,海量交易額。
  • 上證指數「牛市的味道」 風向卻突然又變了
    上證指數「牛市的味道」 風向卻突然又變了】各方信息顯示,已有投資者跑步進場,一位證券大V也表示,微信公眾號粉絲數最近一周增速提高了2倍,之前每天淨增關注人數1000-1200,最近一周數據開始出現劇烈抖動,每個交易日淨增關注人數3000-3200。
  • 陳時中民調狂跌 宅神爆「最危險」竟是這點
    根據島內最新民調,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門主管陳時中滿意度從5個月前的91%,狂跌至68%,跌掉23個百分點。宅神朱學恆擔心,民眾對防疫體系的信任,會不會因此受到折損,這是最危險的。    主持人謝曜州在某談話性節目中表示,5個月前,陳時中支持度高達9成1,古今中外都沒有人這麼高。
  • 林園:堅持牛年牛市判斷 說和嘴巴相關的個股PE太高了是太嫩了
    林園:「堅持牛年牛市判斷,說和嘴巴相關的個股PE太高了,是太嫩了。」王漢鋒:「明年A股和港股公司的估值大概率將回歸歷史均值附近。」韓廣斌:「高度看好手機產業鏈,而永遠不要去做消費降級的股票。」李曉西:「買公司,就要買真成長。」
  • 2020年股市這波牛市還能維持多久?
    面對A股這種熱火朝天的場景,很多人都摩拳擦掌,準備進入A股,有很多官方媒體也出來報導說A股牛市來了。從最近的A股表現來看,牛市確實來了,至於這波牛市能持續多久,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去分析。第一、參考歷史牛市的持續時間以及漲幅。
  • 「訪談精彩觀點」資源為王的周期股牛市拉開帷幕
    在11月20日的股吧大家談中嘉賓賞月青衫就「資源為王的周期股牛市拉開帷幕」的話題和廣大網友討論。那麼有哪些精彩觀點呢?曾經的眉飛色舞行情,多年不見,而今市場再現苗頭。10月底11月初海量資金開始瘋狂爭搶有色,煤炭,鋼鐵等大周期行業的廉價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