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證券:牛市已最少持續9個月了 遠非剛剛開始

2020-12-25 網易財經

這一輪牛市的主角不是上證指數,而是創業板、中小板和消費醫藥科技,牛市最少已經9個月,只關註上證指數會嚴重低估不斷上升的潛在風險。

(原標題:銀河證券:牛市已最少持續了9個月了,遠非剛剛開始,不要嚴重低估市場風險)

核心觀點

大類資產配置轉向股市是市場大漲的主要原因。近期,信託暴雷、債券熊市、銀行理財配置股票的需求、居民資金入市、外資流入等多種因素疊加,加之創業板和科技股持續半年以上的牛市,賺錢效應不斷增強,對比之下,上證指數上半年低迷,價值被相對凸顯,因此在上周出現大漲。宏觀經濟復甦等基本面指標不是這一輪普漲和大漲的主要原因。

牛市進入下半場,而不是剛剛開始!這一輪牛市的主角不是上證指數!而是創業板、中小板和消費醫藥科技,牛市最少已經9個月,只關註上證指數會嚴重低估不斷上升的潛在風險,儘管投資者感受到的風險很低。展望後市,市場仍有上漲空間,但性價比在下降,要提高風險意識!

市場溫度已經進入牛市下半場。從市場溫度看,就是持續處於75度以上乃至80度以上的高溫(以100度溫度為上限),指數持續上漲,投資者情緒高漲,對市場上漲方向持懷疑態度的人越來越少。目前的成交、市場情緒等溫度指標均顯示,現在開始進入牛市下半場。

科創板的熱度接近2015年5月的創業板。

創業板和深圳最近十年牛市成交規律如下:

1、深圳換手率觸及2015年牛市的頂峰(4.5%,5.5%)的高熱度換手率區間下限,距離高危頂部有約1個百分點的距離。

2、創業板熱度高,目前大致是80-85的高溫。

3、創業板的成交量走在價格前面。

4、目前的成交量距離歷史最高點有距離,但高於大多數時候。歷史上單日成交金額最高是2.36萬億元(2015年5月28日),突破2萬億元的天數是5天。

5、5%的換手率是危險的臨界點,5.5%更是高危。

6、牛市下半場會從衝刺期進入大波動期,操作難度加大。

風險:中美經貿關係出現大幅惡化,上市公司股價過度上漲嚴重透支未來3-5年甚至更多年的業績。

1、上海和深圳股市的1.6萬億成交金額有多熱

市場已經開始進入牛市下半場。我們認為牛市最少持續了9個月(從去年11月開始計算),主角是創業板、中小板和科創板,行業主要是科技、消費和醫藥,強周期行業權重大的上證指數不是這輪牛市的主角。由於監管部門對2015年風險的學習效應,這一次牛市不會簡單複製2015年。

認為牛市剛剛開始,會嚴重低估市場的風險!也是對行情的誤判(參見《新冠疫情不會逆轉創業板和科技股牛市的9個理由》,2020年2月3日)

近期,市場持續火熱,那麼,上海和深圳股市近期持續1.6萬億的成交金額有多熱?是不是意味著較大的短期乃至中期過熱風險?

1、先和2014年牛市做比較。

這次與2014年12月5日首次突破1萬億元年、2019年一季度上漲時和2020年2月下旬單日萬億成交行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如下所述:

①2020年7月上旬,金融和消費科技平分秋色,這是一次結構均衡的牛市行情。

近期,成交量排名靠前的股票包括中信證券、東方財富、中國平安、中國軟體、華天科技、紫光國微、京東方、中興通訊、五糧液、貴州茅臺等。相比較2月下旬,證券股佔比提升,但是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白酒等行業的熱度並未下降。

作為對照,在2014年12月,金融板塊獨據大頭。在2020年2月,深圳市場和科技股是主力。

②沒有出現成長股和金融股明顯的蹺蹺板行情,7月上旬,上證指數、創業板和中小板漲幅均在13-14%之間,旗鼓相當,有利於行情延續。

A股歷史上首個單日萬億成交額誕生於2014年12月5日,當時滬深兩市成交額約1.05萬億元。當日,券商集體漲停,中信證券成交額高達278億元,中石油逼近漲停10%,四大銀行領漲,建設銀行漲停,相反,中小板和創業板跳水。幾天後的12月9日,金融股大面積跌停,兩市超200家跌停,各大指數均大跌,滬深兩市成交額進一步放大到1.2萬億。

作為對比,在2020年2月下旬,創業板和上證指數出現一定背離,創業板三周漲20%,大幅跑贏滬深300和上證指數。

③現在1.6萬億元成交量,離A股歷史上單日成交金額最高交易日(2015年5月28日)2.358萬億元有一定的距離。當時,突破2萬億元的成交天數是5天,都發生在2015年的5月底到6月初,很快,做多動能衰竭,2015年6月,創業板和滬指分別先後到了歷史大頂。

當然,我們不能和2015年6月的極端牛市行情類比,得出結論說,市場不危險,現在只是上證指數成交量還不亢奮,科創板、深圳的中小板和創業板都處於亢奮的狀態,風險不低。

2、上海股市、滬深300指數

從圖1和圖2可以看出,從成交金額看,現在的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成交金額分別為7000多億、5000多億元,大幅高於平均水平,離2015年的1萬億成交量還有30%的距離;從換手率看,目前換手率是1.6-1.8%,追平了2019年3月的水平,距離2015年的3.1%高位還有40%的距離,因此上證指數的熱度雖然較高,但是距離亢奮還有距離。

考慮到監管層對2015年市場風險的學習效應,目前的上海市場溫度在70-75度左右,如果繼續快速上漲,將挑戰監管層對股市泡沫風險的底線,這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

3、深圳股市

從圖3可以看出,從成交金額看,現在的深證綜指成交金額為9000億元左右,高於2019年3月的高點,離2015年二季度的牛市高點1.1萬億(2015年5月28日)還有約15%的差距.

考慮到2015年二季度的狂熱牛市是罕見的,因此,從成交金額看,目前的的深圳股市有很高的熱度,需要提高風險意識。

從圖4可以看出,從換手率看,目前換手率是4.2%左右,顯著高於深證綜指牛市的正常水平,但是離2009年和2015年牛市的頂峰(4.5%,6%)換手率區間有一些0.3到1.8個百分點的距離。和2019年3月8日的換手率階段性高點4.47%相比較,還差距0.2個百分點。因此,目前的的深圳股市有很高的熱度。創業板熱度正在接近歷史最高紀錄,為了更好分析,我們在單獨一節論述。

結論:從成交金額看,深圳股市的熱度非常高,僅次於2015年二季度的狂熱牛市,高於2019年3月的高點。從換手率看,深圳股市的熱度高,高於98%的時間,離2015年頂峰水平還差1個多百分點。考慮到2015年二季度狂熱牛市缺乏監管經驗、帶來的風險很大、不能簡單類似,因此,綜合看,我們認為目前的深圳股市熱度很高,大約是85度的水準(如果以100度為沸點的話)處於顯著高於上海股市,熱度很高,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

2、創業板牛市的成交金額和換手率研究

今年2月下旬,投資者對創業板的熱情很高,創業板成交金額已經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換手率接近歷史最高紀錄,之後在美國股市大跌的催化下,創業板指出現了一波15%的指數下跌。

創業板歷史較短,大牛市主要是2013-2015年,2009-2010年出現了一次小牛市,2015年下半年和2019年上半年出現了一波強勁反彈。

1、2013-2014年的創業板牛市換手率研究

成交金額增長約7倍。這一階段牛市,創業板公司數量較少,每天成交金額普遍在500億元以下,相比較目前2000多到3000億元成交金額,天差地別。有參考意義成交金額的增長率。創業板成交金額從低點的50億左右上漲到了最高的400億區間,上漲了7倍左右。

下面我們重點研究換手率。

2012年12月初,創業板跌到585點,之後開啟了一輪大牛市,如果觀察從2012年9月到2014年3月的創業板換手率,其波動範圍很大,從1.22%(2013年4月15日)到5.38%(2013年1月15日,牛氣起步期)。

對於當下的創業板投資,創業板指數從2019年初的1200點到現在已經2889點(截止2020年7月13日),儘管符合我們的預期(《新冠疫情不會逆轉創業板和科技股牛市的9個理由》)(2月3日),但是速度比我們的預期稍快一些,這和全球加碼量化寬鬆有關係。因此更有參考意義的是觀察創業板2013年四季度牛市中期的換手率走勢。

2013年7月後,創業板從585點低點上漲突破了1000點,對於這一階段的創業板牛市而已,換手率在2%-3.5%是比較健康的,可持續性較強。相反,高於4%往往是短期風險信號,一個顯著的規律是4%以上的換手率出現的頻率非常低,4%的換手率出現後,換手率往往在幾天後就會下降,顯示巨大做多能量難以持續。換手率4.75%只出現了一次,這是這一階段牛市的換手率臨界點(出現在2013年10月22日),之後創業板指數出現了階段性的下跌。

2013年四季度,創業板出現了一波下跌,指數從1423點左右下跌到了1191點,調整幅度為16%,換手率維持在1.7%以上,多數時候在2%-3.5%,顯著高於2011-2012年創業板熊市的換手率,在這一熊市期間,經常出現1.6%以下的較低換手率。

2013年-2014年初是創業板牛市的第一階段,換手率高點是18.43%,低於2020年2月8-15日這兩周的水平,分別是18.53%和18.88%,可見現在的創業板熱度高於2013-2014年初的牛市。

2、2014-2015年的創業板牛市成交額和換手率研究

成交金額增長約8倍。這一階段,創業板公司數量有所增加,依然較少,每天成交金額從相對低點(2014年5月)的150-200億元左右,在牛市頂峰上升到了1700-2000億區間(高點2210億元出現在2015年的5月22日),成交金額增長了約8倍。

下面我們重點研究換手率。

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是創業板的大牛市,指數從1300點上漲到了4000點。通過圖9-11可以看出以下特點:

特點1:換手率高峰從2013年的4.75%上升到了6.28%(2015年3月24日)。

特點2:在創業板衝擊頂部的2015年3-6月初,換手率區間從2015年2月之前的1.5%-4%,大幅上升到了3.5%-5.9%。

特點3:在創業板牛市的中期(2015年3月之前),換手率最高是4.44%(2015年1月21日),換手率高於4%的頻率很低,之後的換手率往往會迅速下降。

特點4:在創業板牛市的後期(2015年3-6月初),換手率最高是6.28%(2015年3月24日),換手率高於5%的頻率較低,5.5%可以被認為是危險臨界點,之後的換手率往往會迅速下降。

目前,創業板指數突破2800點,近期換手率主要在4.1%-4.8%之間,成交金額3000億元左右,作為對應,2015年5月初的創業板指數是2800多點,當天的換手率是3.7%-4.7%之間,換手率大致吻合現在的水平。在2015年5月,創業板2900點之後的上漲過程中,創業板換手率維持在3.7%-5%活躍換手率區間,高於5%的換手率出現的頻率很低。

2015年3-6月是創業板牛市的衝頂階段,換手率高點是26.26%(2015年5月16日),多數時候中樞水平在19%以上,顯著高於現在16%左右的水平(2020年7月1-13日),也稍低於2020年2月底18.5%到18.9%的周換手率,可見現在的創業板熱度離2015年創業板牛市的巔峰水平差距不大。

3、創業板2019年一季度強勁反彈期(1200到1800點)

在停止去槓桿和中美摩擦緩和的刺激下,2019年一季度,創業板超跌反彈,從1200上漲到1792點,漲幅50%,3月12日創業板換手率達到高點5.62%,之後4月8日創業板指數達到階段性高點1792點,也就說:創業板的成交量走在價格前面,領先3周。這一規律類似於2010年11月到12月、2015年5-6月的牛市頂部特徵。

目前創業板的換手率,離2019年3月的階段性高點還有約1個百分點的距離。

如果後面創業板頂部的走勢再現歷史,那麼我們有望再次看到創業板的「量在價先」,也就是量價不匹配。

4、創業板2010年牛市

由於2010年的創業板公司數量太少,換手率波動較大,2010年6月7日的換手率高達11.82%,但是這對於目前的創業板參考意義不大。相對更有意義的結論是:創業板的成交量走在價格前面。2010年11月到12月,創業板換手率呈現下滑態勢,但是創業板指數(股價)在12月中旬到達了高點,也就是這二者出現了有段時間的背離。這一「背離」現象在2015年5-6月、2019年3-4月再次出現了。

3、中小板2015年牛市的成交金額和換手率

研究中小板的頂部成交規律,不僅對於中小板的頂部研判有意義,對於創業板的頂部研判也有價值。

2015年5月28日,中小板創出了歷史最高成交金額4525億元,換手率5.8%。類似於之前的創業板,中小板的成交量領先於中小板指數見頂。

2020年7月6-13日,中小板維持在4%-4.6%的高換手率水平,和2015年二季度中小板衝頂過程類似。

4、2015年牛市的兩融

兩融是較為短期的資金,一旦市場向上預期逆轉,其下跌將是很快的,因此,容易給市場帶來大幅波動的風險。

2015年6月8日,兩融(融資融券)交易數據創出了歷史最高金額2978億元,佔a股成交金額的13.2%,低於2月初的21%、低於2015年5月的13%-17%左右的水準,這和監管部門在2015年二季度規範股票槓桿、降低市場風險有一定關係。

2020年7月9日,兩融交易金額為2156億元,僅次於2015年二季度,佔市場成交金額的12.5%,處於2016年後的較高水平。

5、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的估值指標

這一輪牛市的主角是創業板、中小板和科創板,從行業看是消費、醫藥和科技,無論是政策還是行業基本面看,這幾個領域都是佔優的。

在研判市場熱度時,不能忘了市盈率指標,因為高於中樞水平的市盈率反映的是投資者的樂觀預期。

由於金融(銀行)佔上海股市上市公司利潤的半壁江山,因此上證a股的市盈率顯得較低,但是從萬德全a看,目前的市盈率水平已經處於除了2015年二季度以外的過去十年高點,因此萬德全a顯示的市盈率顯示,市場處於大約80度左右的溫度。

從這一輪行情的主角創業板和中小板看,目前創業板市盈率水平已經處於除了2015年二季度和四季度以外的過去十年高點。由於2015年的創業板公司較小、規模小,我們認為這一輪創業板牛市不會漲到140倍的動態市盈率水平,更可能的極限是漲到有一定可比性的2015年中小板的頂峰市盈率,即80倍附近。目前創業板市盈率是60倍,如果考慮到當前經濟受到疫情的較大衝擊,對業績還需要打折、當下市盈率還會被低估一些。因此,創業板市盈率顯示,創業板處於大約80度到90度左右的溫度。不難發現,創業板處於牛市下半場,而不是牛市剛剛起步。

中小板也是這一輪牛市的主角之一,目前創業板市盈率水平已經處於偏高的水平。由於2015年的中小板公司數量和規模顯著小於現在的2020年,中小板的業績成長性整體遜色於2015年,我們認為這一輪中小板牛市不會漲到80倍的動態市盈率水平,更可能的極限是漲到有一定可比性的2015年深市主板的市盈率或更高一些,即45-50倍左右的區間,目前中小板板市盈率是36倍,因此,中小板的熱度也是不低的,也是牛市下半場的偏熱特徵。

由於上市公司數量增加較快,加之優質公司和績差公司的分化較大,目前醫療服務、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等熱門行業的估值均處於歷史最高。

本文作者:曾萬平、付延平、蔡芳媛、李卓睿、王新月,來源:策略投資研究,原文標題:《牛市下半場之一:80-85度高溫,且漲且謹慎》

本文來源:華爾街見聞 責任編輯:楊斌_NF4368

相關焦點

  • 中國銀河證券2021年投資策略會:守正出新
    銀河證券計算機行業分析師吳硯靖發表「AIOT(智能物聯)重新定義世界」主題演講,吳硯靖認為, 2020年前三季度軟體行業收入端雖受疫情影響增長率同比有所放緩,但從二季度開始環比回升,目前已進入持續恢復階段,逐步擺脫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從業人員薪酬水平增速不斷回升,從業人員數量增加。
  • 「牛市旗手」也發力 歲末紅包行情穩了?
    資金面上,北向資金近期持續大幅流入,今日北向資金全天淨流入80.58億元,而本月已合計淨流入364.07億元。此外,A股在年尾能否走出一輪「紅包」行情,順周期主線能否持續,備受市場關注。順周期持續升溫,「煤飛色舞」行情再現實際上,從今年三季度開始,A股的市場風格就開始切換,周期股開始持續強勢表現。今日,在市場缺乏方向高位震蕩之際,順周期板塊再度爆發。
  • 2020證券市場十大事件:茅臺飛天再走瘋牛 A股技術牛市或來臨
    隨著全國積極做好疫情防控,有效的復工復產、財政貨幣等政策推進,二三季度GDP同比增長3.2%和4.9%;上證指數也由3月19日的2646.80點反彈至12月2日3465.73點,創兩年半來的新高。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分析稱A股將受益雙循環體系下虛擬經濟繁榮,短周期盈利驅動和海外資本流入有望帶領A股進入技術性牛市。
  • 林園:市場正處牛市初期階段,一些個股會創歷史新高
    7月1日,上證指數一舉突破3000點大關,隨後僅九個交易日最高漲至3458.79點,漲超15%,市場上的各種聲音紛紛喊道「牛市來了」!而上周開始,指數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大盤連續四個交易日下跌,截至7月17日收盤,上證指數報收3214.13點,周跌幅為5%。投資者疑惑行情是否告一段落,「牛市還在嗎?」
  • 銀河證券分析師:這些機會值得關注!
    銀河證券金融行業分析師武平平認為,我國經濟發展動能轉換,科技創新成為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支撐,融資體系亟需轉變,直接融資大發展,註冊制全面推進,證券行業將持續受益政策紅利釋放,推薦中信、華泰以及東方財富。銀行層面上,我國消費金融市場滲透率、居民部門槓桿率低於發達國家,隨著消費升級以及消費理念變遷,消金市場發展空間廣闊。
  • 2020年證券市場十大猜想 A股喜迎久違牛市
    猜想一  A股喜迎久違牛市(實現概率:70%)  據記者對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天風證券等券商發布的2020年度策略進行梳理後發現,主流券商均看好2020年A股行情,「牛」成為券商策略的共同觀點,「小康牛」、「牛轉乾坤」、「成熟牛」、「長牛」、「金融供給側慢牛」等。
  • 銀河證券撤下北京最後一塊行情大屏 國內券商成功「變屏」
    1990年12月,上交所掛牌交易;次年4月,深交所掛牌交易。滬深交易所的開門迎客,標誌著資本市場三十年的正式開啟。與此同時,證券公司也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和成長。在資本市場初期,券商業務相對單一,經紀業務收入佔比頗高,「看天吃飯」的窘況持續了很長時間。
  • 白銀牛市才剛剛開始,這一次將突破50美元的歷史新高
    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表示,白銀的牛市才剛剛開始,認為白銀是明年的電氣化和量化寬鬆政策中受益的「主要金屬」。McGlone周一稱,「我們認為,白銀可能是電氣化和量化寬鬆政策有利趨勢最前沿的主要金屬,技術面顯示牛市初見曙光。因獨特的貴金屬價值和日益工業化的趨勢,隨著金價創下新高,被稱為黃金槓桿的白銀上漲可能性更大。」白銀將突破每盎司50美元的歷史新高。這會使白銀目前的交易水平翻一倍。周三,現貨白銀價格報25.25美元/盎司。
  • 為什麼中國牛市很短?2021年是牛市還是熊市?
    券商機構普遍表示,歷史上牛市結束的主要原因都是估值出現極度泡沫或盈利開始下行,兩者至少具備其一。現在這兩點都還不具備,所以2021年有很大概率出現連續第三年的牛市。  歷史不能預示未來  2018年的熊市之後,A股迎來慢牛走勢。2019年上證指數上漲22.3%;2020年以來,截至12月14日,上證指數上漲10.46%。  但在A股歷史上,牛市一般都不會太長,大多兩年左右,沒有一次超過3年。
  • 銀河證券總裁陳亮:文化建設是公司治理領航燈、助推器和壓艙石
    近日,銀河證券總裁陳亮接受專訪,詳談了他對行業文化建設的理解,以及銀河證券在文化建設方面的實踐。資本市場是規則導向的市場,銀河證券倡導「合規創造價值,合規人人有責」的合規工作理念,這為公司提升核心競爭力、持續穩健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
  • 「銀河之星」閃亮靜寧大地 ——來自中國銀河證券4名掛職幹部的...
    原標題:「銀河之星」閃亮靜寧大地——來自中國銀河證券4名掛職幹部的扶貧故事從2012年開始,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直管企業中國銀河證券開始定點幫扶甘肅省靜寧縣。
  • 對話陳宇:這一輪牛市將會比歷史上任何一次都長,但投不到偉大公司...
    1月12日收盤,滬指漲2.18%,報收3608點,時隔5年再度站上3600點;深成指漲2.28%,報收15460點;創業板指漲2.83%,報收3180點。其中,Wind新能源汽車指數漲1.47%,自2020年7月以來,累計漲幅已達64.69%。  當下,市場對於新能源汽車泡沫的討論不絕於耳。
  • 動力煤漲停,鐵礦石創新高,大宗的牛市來了?機構:「此牛」將長達9年...
    國際市場上,原油價格持續反彈,美原油期貨價格已從10月底的35美元每桶一路反彈至48美元每桶上方。即便是表現最弱的黃金,也已經持續反彈了1個月時間。紐約黃金期貨價格從11月底的1767美元每盎司,反彈至目前的1900美元每盎司一線。
  • A股牛市「事不過三」?2021能否走出怪圈
    已連漲兩年的A股,會否再度陷入「事不過三」的歷史怪圈?券商機構普遍表示,歷史上牛市結束的主要原因都是估值出現極度泡沫或盈利開始下行,兩者至少具備其一。現在這兩點都還不具備,所以2021年有很大概率出現連續第三年的牛市。
  • 銀河證券王靖添:RCEP正式籤署 跨境電商物流產業迎來增量紅利
    中證網訊(記者 崔小粟 實習記者 金一丹)12月16日,中國銀河證券在北京舉辦2021年年度投資策略報告會。會上,銀河證券交通運輸行業分析師王靖添認為,RCEP正式籤署,跨境電商物流產業迎來增量紅利,國際貨代、航空貨運、航運板塊有望受益。  王靖添表示,中國電商平臺持續演變支撐快遞成長性。
  • 美股熊了|美股十年牛市一朝喪:這4個月美股到底經歷了什麼
    2018年12月24日,美國股市迎來了一個慘烈的聖誕前夜,三大股指跌幅都超過了2%。繼納斯達克指數之後,標普500指數也步入技術性熊市,道瓊指數距離熊市也僅一步之遙。僅在幾個月前的8月22日, 彭博社、路透社還報導稱,標普500指數迎來了有史以來最長的牛市——3453天,超過由第一次科技股熱潮推動的1990年至2000年的牛市延續時間。
  • 牛市不會戛然而止,當下最重要的7件事
    據銀河證券數據統計顯示,7月16日新發股票方向基金10隻,募集588.64億元;7月份新發股票方向基金25隻,募集1558.78億元,今年以來新發股票方向基金329隻,募集7487.46億元加上本周已發行結束還沒成立的幾隻百億級爆款基金約400多億,7月以來偏股基金帶來2000億新子彈抄底,有基金經理表示,近期股市調整為新基金建倉提供了良機
  • 鈕文新:怎樣的股市才是「真牛市」?——別把「牛市啟動」變成「猴...
    《中國經濟周刊》首席研究員 鈕文新伴隨著最近A股市場一輪「底部井噴」行情的出現,許多經濟學家、債券分析師都在放言「牛市開啟」。這真是「牛市」?漲幅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定義「牛市」嗎?但是,是否就此展開一輪牛市?這還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我們認為,「真牛市」需要時間考驗。因為,「真牛市」不僅是指數漲幅多大的「空間概念」,而更是一個持續周期多長的「時間概念」。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股市經過2、3年漲幅兩、三倍,那樣的股市不是牛市,至少不是「真牛市」,而只能算「猴市」,或者說是「假牛市」。「真牛市」啥樣?
  • 「牛市」中的虧損者:指數接連創新高 他們今年浮虧已達到30% 這...
    近幾年,令老羅最得意的一把交易發生在2019年,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因為在2018年熊市進得早,下了重手,2019年撈了一票,年底股票帳戶資產翻了個倍。」 到了2020年7月,老羅再次嗅到了「牛市」的味道。「當時的情況像極了2014年底『大水牛』出現時的狀況,券商股帶頭猛衝,連工行這樣的大傢伙也能漲七八個點,股市成交量天天破萬億,我和大家的反應一樣——不用懷疑,這就是一輪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