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塔菜場的藕夾子

2021-02-23 拾味揚州

藕夾子是什麼東西?也許有的10後還不太清楚,00後肯定在飯店裡吃過。藕夾子在家怎麼做?80後肯定歡喜吃但不會做。藕夾子還有沒有人為我們做?或許爸爸媽媽真的老了,他們已經做不動了。藕夾子在菜場上有賣嗎?好吃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些天,我們看似衣冠人物的開著車子為了生存也為了理想忙忙碌碌,平靜如水的日子,卻有一天聽說很快就是中秋節了。靜下來一想,發覺鄉愁已經湧上心頭。是的,不管是誰,鄉愁是躲不掉的,她像潮水一樣越來越近,越來越濃。

余光中說,鄉愁是一張郵票。但是鄉愁是難以窮盡的: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顆樹一間房,甚至一隻狗一隻貓。更具普遍性的,鄉愁是一種吃食,一種舌尖上永不消逝的味道。我的記憶中,鄉愁就是家裡做的藕夾子。

記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夏天吃的最多的是粯子粥,沒有冰箱粥隔夜就餿,和上麵粉做成酥頭令吃。那時我們都會炒焦米茶,炒焦面,蠶豆皮也炒了當茶葉。再有就是冬瓜皮海帶炒辣椒很香脆,青椒柄子醃一下搭粥也是一絕。這些不勝枚舉的粗茶淡飯有個共同點:少油水,長身體的我們心裡總寡嘮嘮的,不像現在要小心提防營養過剩。

漫長的夏季結束,好不容易盼到入秋,磨心磨腸的就等著吃中秋節的藕夾子。那時父母都不喝酒,節日團聚從不上飯店,拿票證做上幾個菜就算過節了。藕夾子的地位很特別,做好了吃一頓,不算中秋節上桌的菜,屬於茶歇一類的節日餐外小食。對於長身體階段嘴很饞的小男孩,這種額外福利,真就太稀罕了。

「藕夾子」在源遠流長的維揚菜系中叫「藕合」,諧音「偶合」有親密和諧溫馨吉祥的寓意。一隻藕夾由兩片藕組成,將拌好的肉餡填塞進去,再蘸滿麵粉糊煎炸。出鍋的藕夾子色澤金黃,味道鮮美,酥脆可口,藕香濃鬱。新藕上市,正值中秋節,揚州人家都要做上一些藕夾子,一家人和和美美吃一頓。

記得嚼著藕夾子的第一口,主要是感知植物油與肉汁混合的馨香,麵食的勁道也是難以模擬的;再接著就感覺到藕片的那種清脆口感,傳遞出濃鬱藕香是那種必須悉心體會的,來自荷塘深處沃土的芬芳;繼續嚼下去,整個口腔便充溢了肉泥的濃香和荷藕甜美的味道。這種家庭美食的滋味,真的是惟妙惟肖也難以言喻,就此銘刻於歲月深處,刻骨銘心。即便我們走遍天下,經歷幾十年人生的風風雨雨,無論如何也忘不了。

石塔菜場那麼大,藕夾子你究竟在哪裡?

這好像是一種尋覓,一種呼喚,一種期待。時代的變遷,總在改變著城市的輪廓和家庭的結構。這種代價的付出,有時候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我們共同面臨著家庭結構的小型化,學習工作生活的全球化和過節團聚的訂餐包廂化。這種快節奏生活的壓力,化為摧枯拉朽的力量,都讓一個不足掛齒的藕夾子變得難覓蹤影。

50多年前,母親才30幾歲,廚藝精湛,做藕夾子的手藝堪稱一絕。我們圍著看,也看得用功,看的入神,看的真切。直到噴噴香的藕夾子好了,用兩個小指頭拈著,用嘴使勁吹著,稍微冷卻一點就往嘴裡送,大口嚼著,那種大快朵頤的享受別提有多美了。十來歲那幾年,就因為看媽媽做藕夾子,所謂的耳濡目染,我就無師自通地會做藕夾子了。

上世紀80年代我也為人之父了,也親手做給孩子吃過。孩子就此也體會到家鄉的豐富物產和傳統美食,也能夠籍此感知,即便那些艱苦年代寡薄的日子,也不乏生活的甘甜與滿足,逐漸懂得人生艱苦的磨礪也是成長的必經過程,可以轉化為難得的財富。

平時去揚州城遍布的大小飯店,偶爾也能吃到藕夾子,此刻我就覺得蠻高興。當然,高興之餘仍覺得有點美中不足,藕夾子少了當年的味道,難以找回那種淳樸溫暖的家庭氛圍。

進入21世紀,物質豐富甚至過剩的條件下,風靡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的社會風氣,奢侈排場之風、死要面子的習氣,一擲千金的宴席,導致滿桌眼花繚亂的菜餚,甚至盤子層層疊疊,暴殄天物的消費現狀。這些顯然是背離了艱苦樸素的傳統美德,更還原不了當年那中淳樸的味道。

對於我來說,鄉愁就是一片小小的藕夾子,這飽含濃濃的家的味道的美味小食,有點兒眾裡尋他千百度的味道。

揚州市最大的公交站臺就是石塔寺,北側就是聲名遐邇的石塔菜場

幾個月前,穿過石塔菜場洶湧的人流,我菜場北側的朱記魚圓攤檔裡,偶然發現有藕夾子賣,而且口感到位,味道正宗。給意外的我驚喜的是,對於藕夾子的思念,就在那一瞬間得到了某種滿足。

 朱記攤檔,藕夾子和炸魚、魚圓和魚片在一起賣,很容易被忽略。

聰明的朱老闆是個子高高的興化漢子,靠近50歲,人總是笑呵呵的。憨實的他做事不急功近利。這種誠信經商品德長期堅持並且獲益,源於朱記的好人緣,魚圓魚片糖水藕和藕夾子等菜品,從早到晚總有絡繹不絕的顧客,很多都是回頭客,我就是其中之一。

朱老闆夫妻從興化安豐鎮來揚州石塔菜場開攤十幾年了,妻妹和兒子也先後加入這個營生,朱記的生意近幾年如日中天。

畢竟石塔菜場是揚州人人口傳價廉物美的菜場,每天有好幾萬顧客光顧,有不少人專門座公交慕名遠處趕來採買。較為完善的市場競爭,極其便利的交通條件,催生了堪稱巨大的購買力。朱記小鋪子的生意同步看長,這千載難逢的盛大商機,就這麼不聲不響地惠顧了持一顆平常心的朱老闆。

炙手可熱的石塔菜場,南部居然就有四個入口:從石塔橋西側下臺階進入,從石塔南街橋洞和文昌路地下通道進入,其側面還有斜坡以方便商戶和顧客通行。北側則有一入口,正對著四望亭路。

朱老闆的攤檔在菜場北側半露天市場的中段,鋪面朝西。一家人每天4:00起來,晚上8:00多才打烊,整天煙燻火燎的,夏日裡還有西曬的太陽,忙得手不停腳不住。石塔菜場此前也有攤檔做藕夾子,但因為品質不到位,顧客寥寥,堅持幾個月就蔫了,現在朱記獨此一家。

朱老闆告訴我,從原料和工藝,他家都有一套自訂的規矩,詳細成熟嚴謹,並且得到嚴格執行。

我多次買朱記的藕夾子,(每份10元,大約有10多片藕夾子)因為認可他家的口味。這個年代,買東西不但不難,但能買到正宗的,質量穩定的東西,倒是有點相當的不易。

我想,這藕夾子為什麼勾起人們的懷舊情結,思念往昔的歲月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於物質匱乏年代普遍存在的社會誠信的懷念。

那時是人較少功利心,做事恪守職業道德,不逾越底線。日子窮,錢少只好省儉著用,生活雖沒有現在享受,但過得很踏實:沒有農藥汙染,沒有抗生素殘留,沒有地溝油,沒有毒奶粉,也沒有假疫苗.有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那一份信任,這些都源自人內心真善美品質的自然流露,恰恰是當下這個處處笙歌的社會所缺失的,正是需要我們長期努力去設法挽回並重構的社會誠信體系。

根據我已有的記憶,參照朱記的工藝,藕夾子的製作工藝簡介如下:

第一步,材料選購:

產於水鄉寶應的無汙染優質蓮藕一節(七孔或者九孔藕,以九孔為最好,可以均勻並多塞進肉糜)。藕節不要太肥嫩的,選稍細一點靠根的藕節,這樣藕夾子的直徑可控,感覺比較精緻。

豬肉泥適量,必須選優質前胛肉,肉質鮮嫩,藕夾子才好吃。

第二步,前道工序:

1,按照做揚州獅子頭的整套工藝要求加工細顆粒的肉泥,投加姜蔥料酒芡粉等配料,適量加水,順時針持續攪拌,直至粘稠達到可以下鍋的水準。

2,藕洗淨,視外表狀況,一般可以免於刨皮。切藕片大約0.5釐米厚,第一刀只可切入藕的4/5處,第二刀再一次性切斷。這樣兩張藕片間微微張開,離而不斷,以便塞進肉泥。

3,麵粉加入適量水成糊狀,加少量鹽調味。麵糊糊不能太稀薄也不能太粘稠,既能順利掛糊,也不會因糊太厚而導致藕夾子煎炸後麵皮發硬。

4,將適量肉泥塞到兩片藕中間再合起,注意儘量讓肉泥分布均勻。

第三步:掛糊,煎炸:

1,鍋裡放油適量,油溫達到6成,藕夾子均勻掛糊後放到鍋裡炸,一般一次不超過10片,至金黃色取出擱置瀝油冷卻約半小時。

2,再次回鍋煎炸:此時油溫控制在8成。第二次煎炸,促使藕夾子進一步入味並且蒸發多餘水分,真正實現色澤金黃,味道鮮美,酥脆可口,藕香濃鬱的效果。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有如此的講述:

「地球村形成的速度不斷加快,沒有人能夠阻擋。然而,只要保持對某種味道的迷戀和期待,那麼這種味道,以及與之密不可分的生活信念,就一定會守護一個個不可複製的部落,一處處令人神往的秘境」。

味道最美的藕夾子,是自家做的。因為,藕夾子是鍾靈毓秀的家鄉,歷經千百年歲月積澱而形成的家庭美食結晶,她很平凡,但承載著一代代人的智慧與愛意。

沒做過藕夾子不要緊,但這個世界上,聰明的我們沒有學不會的事情。

這個嬗變的年代我們真的都很忙,在競爭的洪流裡肩扛著生活的大梁。也許某一天,我們攏著石塔菜場買一點回家過過癮;

也許某一天忙裡偷閒,自己去動手做一回藕夾子:請父母擔任技術指導,做好了首先夾上一片放在父母的碗裡,請他們評價一下手藝,再悄悄欣賞一下他們皺紋裡的笑意;

也許某一天,我們也嘗試著教孩子學做藕夾子,想讓孩子多一些生活體驗,也明白一個道理:圍著鍋臺轉也是一種生活的享受,身體力行地付出是真正擁有愛的前提。

-  END - 

   攝影 | 何偉   

作者簡介

何偉,網名無限追蹤,雜誌專欄作家兼攝影師,擅長攝影散文的創作。 

【聲明】我們致力於保護每一位作者的文字、圖片版權,因部分文圖來源網絡等各種渠道,無法追溯作者,請主動與我們聯繫,以便奉寄稿酬!同時,歡迎各位作者積極向我們投稿,投稿郵箱:gemaike@126.com

相關焦點

  • 藕的粉事 南方有佳藕,當季做藕粉
    一入冬天清荷看盡一塘衰敗景致水下藕也已熟紹興東浦。歷來有做藕粉的舊俗。東浦本地不產藕,家家戶戶卻喜歡買了藕做藕粉,自吃,待客,或送人。本地無藕,有需求,自然會有藕上門,每年的十一月,外地裝了藕的車子就來了,東浦人就幾百上千斤地買。
  • 湖北恩施獨具特色清代雙山寺石塔
    雙山寺石塔位於恩施市白果鄉楠木坪村。雙山寺在1958年「四破四立」時被毀壞,遺址現存石塔三座、大雄寶殿大門框,另有殘碑數通。福壽塔聳立於寺廟後山山頂,高6米,四層六邊形石塔,建於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
  • 常熟人的前半生 是這些菜場美食的煙火氣
    值得排隊的美食,不一定都在餐廳裡那些深藏菜場的,有時候更值得你期待菜市場是每座城市最有煙火氣的地方藏在那裡的小吃也是如此幾十年過去了,還是那個味道常熟人的前半生,就是這些菜場美食中的煙火氣椒鹽豬蹄這裡的椒鹽豬蹄,是零MM最愛的,吃過這家再沒有其他能入眼
  • 菜譜 | 湖北藕湯:一杯綠豆湯換藕湯店老闆燉湯秘訣
    【湖北藕湯】以前在武漢吃藕湯是在戶部巷,無論是在店裡堂吃,還是外帶。
  • 是時候去菜場買點菱角吃了!怎麼選怎麼做有講究
    每年這個季節,荷花開得正旺,菜場裡的蓮藕上市。新藕白白嫩嫩,沒有老藕的黃褐膚色,吃起來也很爽脆。西湖里的藕是不能吃的,主要是以開花為主的花藕。菜場裡的藕,大部分都是餘杭本地藕,去菜場裡買藕,攤主一般會精確到哪一節,然後幫你削頭去尾。問題來了,吃藕,要怎麼吃才香呢?
  • 蘇州:吃藕正當時,把一段藕做成萬千吃法,有些你肯定沒吃過
    藕,人人都喜歡,又當水果又當菜,還是休閒好小吃。你看,在平時的餐桌上常常有它的身影:糖醋炒藕片、蓮藕排骨湯,既方便又簡單;還有就是糯米藕,幾乎家家飯店都有的冷盆;藕又代表團圓,與配偶偕音,自然是中秋賞月必備。說起藕,我總會想蘇州,想起姨媽。
  • 藕怎麼做好吃?糖醋做法最簡單,好吃開胃又下飯
    藕怎麼做好吃?糖醋做法最簡單,好吃開胃又下飯藕在菜場很常見,尤其是在上市的時候,鮮嫩的藕片吃起來口感清脆。可以去皮直接生吃,常見的還是用來炒菜吃,燉湯的時候也可以加一些藕塊。我也比較喜歡吃藕,一般都是切成藕條和辣椒一起炒,吃起來味道清脆,其實藕的烹飪方法不難,但是營養和口感都不錯。
  • 炸藕夾的麵糊怎麼調才能酥脆?跟著學做起來!!!
    一、炸藕夾的麵糊怎麼調才能酥脆炸藕夾想要藕夾炸出來酥脆,調麵糊非常重要,麵糊要用澱粉和麵粉來調,比例要掌握好,都是一比一,調麵糊的時候可以加入雞蛋,也可以在炸的時候再沾上一層雞蛋液3、把蓮藕洗乾淨,蓮藕去皮,切成片,第一刀不要切斷,第二刀切斷,形成一個夾子,就這樣切好後,想要蓮藕吃起來脆,就把切好的藕片用水洗洗幾遍,把肉餡夾在藕夾裡面,不要加的太多。4、準備兩個碗,一個碗裡打入適量的雞蛋,攪拌均勻,另一個碗倒入一半麵粉一半澱粉,加入適量的水,攪拌成稀稠度適中的麵糊。
  • 溫暖的糖炒慄子、甜糯的桂花糖藕、噴香的榨肉月餅...
    大家紛紛貢獻心目中屬於秋天的不可多得的美味——溫暖的糖炒慄子、甜糯的桂花糖藕、香氣逼人的榨肉月餅……都已經上架了。@李一一:秋無板慄,就如春無野菜夏無瓜,味蕾空虛,難以填補秋天屬於杭州的味道,除了空氣裡的桂花香,一定還要配上街頭巷尾糖炒慄子的香氣。
  • 煙火記 板鴨燉藕——冬天裡的溫情日子
    我也理解郭靖,一道「玉笛誰家聽落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敢下筷子,食物之名,不必那麼清高,比如說:板鴨燉藕,雜魚一鍋鮮,只要食材鮮美,快意江湖的豐厚酣暢,做做呆子又有何妨。說起圍爐燉煮,乃冬季之三大樂事也。其餘還有兩件,一是負喧,就是曬太陽、曝背打盹,人生極樂。二是躲被窩,日上三竿不起床,「回籠教」的人會享受。燉煮之樂,樂在溫情。
  • ...個菜場也能胖胖胖胖胖10斤!|南京|鴨血粉絲湯|燻魚|燒餅|童子雞...
    熟悉花花的都知道,花花平日裡除了吃,還有一個特殊愛好就是逛南京各大菜場......看看生雞活鴨,瓜果鮮蔬,熱熱鬧鬧,挨挨擠擠,南京的菜場能讓人感到生活的樂趣。除此之外,菜場還有一股神奇的魔力,那就是從菜場回來的人,都會胖上3斤!
  • 有創意 南京「90後」菜場攤主推出「菜場盲盒」
    11月2日,南京市玄武區月苑智慧農貿市場內,「90後」菜場攤主王笑宇攤位上擺放著「菜場盲盒」。一年前,王笑宇開始在外賣平臺上做菜場外賣的生意。時間一長,他想到了在年輕人中流行的「盲盒」玩具。豬肉盲盒、雞肉盲盒、牛肉盲盒、魚肉盲盒、蔬菜盲盒……每個「菜場盲盒」品類份量在2-3份,價格親民,在線上線下同時銷售。圖為「90後」菜場攤主王笑宇攤位上擺放著「菜場盲盒」。泱波 攝
  • 妙用大夾子
    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這個大大的夾子很好用,於是,它成了我們的百變魔法大夾子,我們來看看吧!  我們六歲的時候,把它變成了眼鏡,很酷吧!  在這裡,夾子是坦克的履帶,好像有點差強人意。  在這裡,夾子是飛機翅膀的支撐架。
  • 上海菜場變身記
    彼時,上海各種馬路菜場和不規範菜場比比皆是,浦東新區內200個菜場產權性質各異,民營企業居多,「早期菜場不連鎖,每個菜場都是不同的管理者,召集200多人一起開會,大家抽著香菸、穿著雨鞋就來了,難以統一管理。」李曉明在這次會上說,「如果未來菜場是現有的樣子,那我們就下大力氣去整治,如果不是,我們就直接改換跑道,先行探索出一條路子。」
  • 木夾子花樣玩法,原來木夾子也可以這麼美
    木夾子花樣玩法,原來木夾子也可以這麼美 木夾子每家每戶都用過 木夾子除了曬衣服外,其實也有很多創意玩法
  • 有創意 南京「90後」菜場攤主推出「菜場盲盒」 (1/5)
    有創意 南京「90後」菜場攤主推出「菜場盲盒」 (1/5) "← →"翻頁
  • 被低估的濟南四門塔,中國現存唯一的隋代石塔,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濟南是我國山東省的省會,是歷史悠久的城市, 一般來說,在濟南旅行的話,很多人會想到丁突泉、大明湖、千佛山、黑虎泉等有名的景點, 其實濟南也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有很多歷史人文景點, 外國遊客不太了解,所以錯過, 比如,今天小編說的濟南四門塔是真正的古蹟,是中國現存的唯一隋代石塔,
  • 曲別針、夾文件的夾子、普通鐵夾子,英文怎麼說?
    (2) Blinder clip 長尾夾;(夾文件的)夾子Since that stack of papers is too thick, use this binder clip instead of that paper clip.
  • 蘇寧菜場上線「菜場食驗室」頻道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日前,蘇寧小店APP的蘇寧菜場新上線「菜場食驗室」頻道,內設精選、私房菜、快手菜、秋冬進補等12個菜餚分類,配有製作難度、菜品點評、所需用料等信息,以視頻+圖文形式解析烹飪步驟,還有「一鍵」選購食材功能。   蘇寧菜場上線「菜場食驗室」的背後用意也不難理解,就是進一步「討好」平臺的用戶。事實上,生鮮電商的主要用戶就是80後和90後。
  • 「老網紅」科巷菜場再次改造升級,歸來後是菜場更是生活街區
    ,他們目前正在拆除一樓菜場內的原有裝置。將主打休閒娛樂,菜場將移至二樓記者從菜場外張貼的大幅改造後效果圖看,科巷菜場一樓的店鋪門頭將變得更加富有設計感,同時科巷菜場改造後,將由一層擴大至二層,規劃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