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田起義以前,洪秀全深藏不露,一般教徒們根本見不到他,這也很有東方不敗作風,就是令狐衝說的:「身居高位之人,往往裝神弄鬼,令人不易見到,以示與眾不同。」這話,其實是金庸說的,令狐衝未必有這樣的見識。
太平軍攻佔南京後,洪秀全又「僻處深宮,從不出戶」,那就不是為了「裝神弄鬼」,實在就是怠政。躲入精舍專心「繡花」的東方不敗,也是這副德行。
洪天王長期不露面,乃至讓人懷疑「洪逆本系木偶」。至於日月神教,也真的找了個假東方不敗,坐在教主寶座上。
洪秀全宣稱:「天上至尊老人已命令全世界之人歸我了,世間萬寶皆歸我有的了。」;又自稱他是奉了天父天兄之命,下凡做「萬國獨一真主」。這與東方不敗為自己制定的「千秋萬載,一統江湖」的目標,實無二致。
東方不敗搞出了十條「教主寶訓」,教眾必須人人背熟;洪秀全也有他的十款「天條」,教徒們有背不出的,必受嚴刑。
日出東方,唯他不敗?
「武功」是一種靠長期鍛鍊而形成的可對他人身體造成極大傷害的超能力。歷來如此,只有《笑傲江湖》例外,《笑傲江湖》中的「武功」有更多更深內涵。
《笑傲江湖》當然是武俠小說,同時金庸又是把它作為政治小說來撰構的:「企圖刻劃中國三千年來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現象。」(《笑傲江湖·後記》),因此我認為,這本書中的「武功」所指就不是單純的以拳腳內力傷人的能力,它所代表的應是政治生活中一個人以軍事才能為主的所有工作辦事能力的總和——以陰謀手段對付政敵的能力卻不屬「武功」範疇,那是別一領域的事。
東方號稱「不敗」,自視為「武功天下第一」,並非自我吹擂。他對付令狐、任、向三人還是綽有餘裕。東方不敗最後不免於身敗名裂的結局,不是輸在軍事才能不如人,工作能力不如人,而是輸在心不夠狠,婦人之仁,陰謀手腕不如人。正如風清揚的滄桑之言:「世上最厲害的招數,不在武功之中,而是陰謀詭計,機關陷阱。倘若落入了別人巧妙安排的陷阱,憑你多高明的武功招數,那也全然用不著了。」
獨孤求敗PK 東方不敗,誰敗?
好一似關公戰秦瓊,當獨孤求敗遭遇東方不敗,有三種可能的結局:
東方不敗終於不敗,實至名歸;獨孤求敗求敗得敗,敗而無怨。
東方不敗不敗而敗,大敗虧輸;獨孤求敗求敗不敗,永不言敗。
東方不敗還是不敗,但也不贏;獨孤求敗求敗未敗,不分勝敗。
孤求敗可以敗,東方不敗也會敗,只有林青霞,永不敗。
在《東方不敗》中,林青霞飾東方不敗;在《東邪西毒》中,林青霞飾獨孤求敗(片中,慕容燕喜歡在河邊對著自己的倒影練劍,給自己起了個奇怪的名字,叫做獨孤求敗)。
孤求敗打敗東方不敗,林青霞不敗;
東方不敗打敗獨孤求敗,林青霞不敗;
獨孤求敗與東方不敗不分勝敗,林青霞自然仍不敗。
東方不敗,高壽幾何?
東方不敗,很老了。
「長殿彼端高設一座,坐著一個長鬚老者,那自是東方不敗了。」(《笑傲江湖·三一·繡花》)
這位「長鬚老者」,並不「自是」東方不敗。不過,假使東方不敗不曾「自宮」,他的形貌,就應該這樣的「老」了,甚至,比這「老者」更老。——完全可能,假東方不敗所複製的,是幾年前東方不敗最後一次公開露面的形象。
東方不敗又不是特別的老、老得不行。
東方不敗是由「風雷堂」長老童百熊發現、培養出的人才,而「童老」自己說:「姓童的年近八十,早活得不耐煩了。」東方不敗總比童百熊年輕嘛。
東方不敗的年齡,我覺得在七十歲上下。
大致猜想:童百熊78,任我行73,東方不敗69。【注】
好多年了,我都沒注意到「長鬚老者」四字,覺得東方不敗很年輕,像納賽爾、樸正熙那種,「少壯派軍人」搞政變,把老教主任我行給拱下去了。
到今天,我也還有這種印象,即使注意到只做了十二年教主的東方不敗已是「長鬚老者」了。
也許,金庸還有更多的考量。此刻的東方不敗,如果方當盛年,他身後的「接班人」問題還排不上日程,東方教主就不會急著為了替楊蓮亭接班掃清障礙而對向問天、童百熊這些「元老」下黑手,就不致逼反向問天,任我行就沒機會復闢,……故事的發展,就全變了。
東方不敗那麼老,我想,原因是這樣的,應該是這樣的。
【注】東方不敗感謝任教主「連年升我的職」,不能由此得出東方不敗比任我行年齡上小很多的結論。也許,東方不敗在神教數十年未得嶄露頭角,一直都是中層幹部。
日月神教行「秦制」
日月神教在「江湖」,如嬴秦在「列國」。
「秦制」主要的創建者,是秦孝公與商鞅。
日月神教所行,乃是「秦制」。此一體制主要的創建者,乃是東方不敗與楊蓮亭。
日月神教「教中立有嚴規,教眾若是攜帶兵刃踏入成德殿一步,那是十惡不赦的死罪」,正如「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召不得上。」
在黑木崖「成德殿」上,童百熊長老「雙足拖著鐵鏈,便向東方不敗搶去」那幕場景,極像當年的「荊軻刺秦王」。
一個是:「八名紫衫侍者見他(童百熊)神威凜凜,不敢逼進。楊蓮亭大叫:『拿住他,拿住他!』殿下武士只在門口高聲吶喊,不敢上殿。……(假)東方不敗站起身來,便欲轉入後殿。」(《笑傲江湖·三一·繡花》)
另一則是:「(荊軻)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荊軻逐秦王,秦王環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乃逐秦王。……秦王方環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史記·刺客列傳》)
區別在於,童百熊當時只是要查明東方不敗的真假而無意行刺。
為了天國
聖經說的:「有生來是閹人,也有被人閹的,並有為天國的緣故自閹的。」東方不敗,是第三種,為了神教,為「澤被蒼生」,毅然自宮。
明代時,多有自宮之人。多數,是為了晉身發達。不過,嘉靖年間,柯維麒自宮,卻是為了全力修撰《宋史新編》。方法不可取,精神可貴。
與柯維麒類似,法國文豪福樓拜,十九歲時,居然也有意「自宮」。此意,寫在給女朋友路易絲的信中。路易絲回信問:「什麼叫去勢?」
《葵花寶典》,不怕扯蛋
練過《葵花寶典》與《葵花寶典》變種「闢邪劍法」的人,東方不敗,嶽不群,林平之,輕功都好的出奇。何以故?
馬邦德先生說:「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步子邁得太大,會扯著蛋。」
原來如此啊。
修習《葵花寶典》,必先自宮。
自宮,就怕不扯蛋了。
最近在籌備新書,專門聊笑傲江湖,有興趣的可添加微信號zzp262或者QQ3172385464了解一下。
「東方不敗」之名,「武功第一」之號
穆加貝、張春橋與《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