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小說《2015》的黑色幽默:既是哲學,又是寓言

2020-12-23 易浪豐談畫

對王小波的認識,很多人都有個變化的過程:或從「有趣」開始到「理性思考」,或從「晦澀難懂」開始到「有趣」。

我和朋友推薦他的小說,大多表示看不出好在哪裡,甚至認為是「顏色書」。

當然,懂他的人自然懂。

還有人說他狂傲,不知道緣於什麼。我看過他的採訪視頻,鏡頭裡的他像極我鄉下的某位憨厚大叔,甚至時時透露出許害羞來。

非得說狂傲,可能是指他的文字一邊調侃,一邊按他自己的節奏天馬行空的寫下去。

就如他在《2015》裡,如此描寫在「習藝所」改造的另類個性藝術家:

《2015》中,畫家舅舅經過改造,從「不合作」,到後面連「老二」也被「警察舅媽」完全馴服——聽到「舅媽」的立正命令後,老二可以由一個「?」慢慢變成「!」,顏色也由「灰暗」變得「赤紅」。

你看,多幽默戲謔。

在這裡,「?」寓意質疑和批評,「!」寓意讚美歌頌;灰暗和赤紅指藝術家作品的題材色調。

王小波巧妙的借用「那活兒」的變化,真可謂神形兼備啊。

如果沒有看過奧威爾的《1984》,就很難理解王小波的《2015》。你不能把它當成故事性的小說去看,要當成哲學和寓言去看。去感受那個既壓抑,又黑色幽默的荒誕世界,你就懂得他要表達什麼了。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讀王小波了,我相信以後也會綿綿不絕。讀者的目光是記錄,除去主流,已把他記錄在民間版的文學史頂端。

相關焦點

  • 《青銅時代》的敘事手法:黑色幽默
    文字的韻律和敘事風格並不能截然分開,法國新小說家和卡爾維諾等都是現代小說的革新者,他們著力最多的地方,還是對於敘事藝術的開拓。敘事藝術和小說韻律是同一質地概念的不同演繹,在王小波眼中,現代小說的精髓就在於韻律。敘事手法即為我們常說的小說「技術層面」,以往我們認為敘事手法就是某種操作程序,循著這種程序就可以寫出小說。其實敘事手法表現了作家對於世界的獨特體驗,為什麼選擇黑色幽默而不運用溫和的諷刺?
  • 人生不過是一部黑色幽默劇:為了生存王小波當年差點當了貨車司機
    在當知青那幾年,王小波除了喜歡看書,本就一無所長,一臉「窮酸樣」,大隊幹部老是變著花樣整他們;王小波就寫小說來諷刺他們,聊以自樂,卻也樂此不疲。其實,這些經歷都成為後來包括《黃金時代》等作品的素材。1978年,恢復高考後,王小波考進了人大,在人大學習期間,女朋友李銀河和大學圖書館滿足了他所有的精神需求。
  • 王小波《黃金時代》:用幽默大膽的口氣,諷刺現實,說出人生事實
    王小波用心最深,最令自己滿意的是他的小說,尤其是他的成名作《黃金時代》。用獨有的黑色幽默,讓你捧腹,讓你沉思,讓你看懂欲望的真實,現實的荒謬。王小波《黃金時代》:用幽默寫肉慾,批判諷刺現實,戳破人生真相王小波自己說:「寫《黃金時代》用了我很多時間和才華,寫得很精緻,傾注了我對小說的許多想法。
  • 王小波用20年寫成的《黃金時代》,為何會被說成是「黃色小說」?
    王小波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家之一,他唯一的缺點,就是他再也不更新了,所以我也只能一次次重讀他的作品,尤其他那本《黃金時代》,更是讓我愛不釋手。但讀過王小波作品的人都知道,他的作品一向「黃」得厲害,特別是《黃金時代》一書中,關於「兩性關係」的描寫更是非常之多。以至於有很多人在看完這本書後,都將其定義為「黃色小說」。
  • 王小波心中現代小說的最高成就:卡爾維諾、尤瑟娜爾、君特·格拉斯、莫迪阿諾
    王小波在《小說的藝術》這篇文章中,寫過這樣一段話:「我對此書有種特別的不滿,那就是作者絲毫沒有提到現代小說的最高成就:卡爾維諾、尤瑟娜爾、君特·格拉斯、莫迪阿諾(註:現譯為莫迪亞諾),還有一位不常寫小說的作者,瑪格麗特·杜拉斯」。 通過這段話,我們看到了王小波推崇的作家有哪幾位,現在我們分別來看一下這些作家和他們的作品。
  • 王小波用幽默寫肉慾,凡人當「黃色小說」,高曉松卻稱他為「神」
    人活在世界上,快樂和痛苦本來就分不清,所以我只求貨真價實 王小波能夠大膽直白地把「性愛」與「人性」在人們面前毫不掩飾地剖析,露骨的展現出來的,屈指可數,首數王小波!他用自己獨有的黑色幽默,讓你看懂欲望的真實,現實的荒謬。
  • 王小波《黃金時代》:用幽默寫盡肉慾,用現實批判嘲諷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是其「時代三部曲」中的一部,該系列入選《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李靜在給《黃金時代》作的序裡寫道:「愛之者甘之如飴。厭之者搖頭不已。始愛終棄者自感棋高一著昨非今是。王二的讀者,沒有中間狀態。」確實如此。我身邊的人,對王小波,總是褒貶不一。不過無論時代怎麼變,王小波總是有人讀的。
  • 只會寫「桃色小說」的王小波,憑什麼能夠獲得珍貴的愛情與自由
    只會寫"桃色小說"的王小波,憑什麼能夠獲得珍貴的愛情與自由高曉松說:以我有限的閱讀量,王小波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裡是神一樣的存在。王小波最有名的"時代三部曲"分別是:《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都是小說集。《黃金時代》是一本書的名字,也是一篇中篇小說的名字,故事的主要情節聚焦在主人公王二和陳清揚之間的愛與性上。在一個禁慾的年代裡,他們之間純潔的愛與性,與周圍的假大空形成了特別鮮明的對照關係,性是解脫,也是反抗。
  • 王小波在黑暗中的冷笑,顯得很幽默
    覺得王小波的語言直白,直接,理工男的準確捎帶冷幽,而無迷惘青年的文藝。年輕時我好做作,誰的敘事不加上一堆形容詞一長串比喻都沒有鳥飛過。而且,像《黃金時代》這種把破鞋掛在女知青脖子上遊街的事情,她不僅不羞愧自殺,反而以恥為榮,也大大地冒犯了我在中小學時代被灌輸而成的腐朽尊嚴。王小波的小說很特別,也可以說太特別了,只是有點不合時宜,而且到現在越來越不合時宜了。
  • 王小波最難懂的《白銀時代》:「清醒的人最荒唐」,關於未來的黑色...
    王小波將他的小說也按這個順序命名分為四本,只不過少了英雄時代。他們被人們稱為「時代三部曲」,其實是忽略了最後的一部《黑鐵時代》。 《白銀時代》被稱為王小波的小說裡最難懂的一部,因為他在1995年寫下了他眼裡21世紀的「未來世界」。 什麼是「白銀時代」?這五個時代有什麼特徵?
  • 王小波用20年寫成「黃色小說」,內地拒絕發表,臺灣發表獲獎
    1997年4月,王小波因心臟病猝死,年僅45歲。臨終前,妻子李銀河在英國訪問不在身邊,同事聯繫到李銀河,但沒告訴她實情,只讓她速速回國。去機場接機,同事對她說了一句話,李銀河瞬間虛脫崩潰!同事說:「王小波真是詩人啊,走得也特別詩意」。本來心存僥倖的李銀河才確定王小波已經去世了。
  • 王小波:憑藉「黃色小說」一戰成名!被高曉松捧為神一般的存在
    可是這本書的寫法卻大膽又諷刺,因此,沒有任何一家出版社願意出版他的作品,有人甚至還嘲諷他的作品為「黃色小說」!但王小波自己卻非常清楚,雖然作品是以「性」為主題,但宣揚的其實是精英化的價值理論,而並非膚淺的「黃色小說」。在《黃金時代》裡,他反諷人,讓人不知道怎麼回嘴:「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隨著醫學的發展,幹點缺德事不要緊,生孩子沒屁眼可以做人工肛門,怕什麼?」
  • 王小波:寫了29年「黃色小說」!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卻被「追捧」
    今天說這個人是王小波一個沒有嘴角開始向下的男人,用他的的這本書:《黃金髮展時代》,說盡中國人性的肉慾、人性的追求,看過後讓人「欲罷不能」。王小波以他獨特的黑色幽默,希望可以讓你在讀這本書是真實的,實際的荒誕。
  • 劉立輝 向瑤 | 關於死亡的寓言世界 ———愛倫·坡小說世界探究
    以憂鬱心態賦予對象意義,從而揭示一個時代的寓言是本雅明寓言闡釋的重要原則。   從這個角度出發,坡的小說無不籠罩在一種「憂鬱心態」 之下,最明顯的體現就是反覆出現的死亡/ 滅亡主題。在這種「憂鬱」 氛圍中,坡構建了一個走向絕望的時代寓言。
  • 李銀河嫌王小波醜想分手!王小波回句氣話,歪打正著解開心結!
    然後再看到王小波這個人的時候,覺得:長得醜!王小波這人確實長得不好看,但是他對李銀河卻是一見鍾情了。第二次見面的時候,王小波主動出擊,去表了一個「不要臉」的白,他們就這麼在一起了。不過後來李銀河卻想分手了,原因是——王小波太醜。跟他接吻都親不下去當時王小波知道之後特別生氣的回了一句氣話「你也好看不到哪裡去啊。」
  • 王小波生前唯一訪談紀錄片
    在這個專訪裡王小波談了生活和小說黑色幽默和同性戀宗教和文學……王小波(1952-1997),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出生於北京,先後當過知青、民辦教師、工人,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1984年赴美匹茲堡大學東亞研究中心求學,2年後獲得碩士學位。在美留學期間,遊歷了美國各地,並利用1986年暑假遊歷了西歐諸國。
  • 中國的卡夫卡:用獨有的黑色幽默表達性愛,讓你看懂欲望的真實
    這個人,就是被稱為「中國的喬伊斯和卡夫卡」的王小波。王小波用獨有的黑色幽默,讓你看懂欲望的真實,現實的荒謬。當你讀完《黃金時代》,笑了,說明你不懂"人性",當你讀完《黃金時代》,哭了,說明你不懂"性愛",當你讀完哭笑不得,說明這本書,你會愛不釋手。
  • 《黃金時代》「賤」的6句話,初讀不懂王小波,如今再讀已淚目
    初識王小波是通過他的代表作《黃金時代》,他關注那個時代,他的文字流淌最真摯的感情,沒有半點矯揉造作。世界上好看的皮囊有很多,但是有趣的靈魂卻很少,王小波就是那個有趣的靈魂。《黃金時代》最「賤」的6句話,初讀不懂王小波,如今再讀已淚目有人說《黃金時代》真的很賤,說它是愛情小說,但它又違背道德,裡面的人說的話透露著一股賤兮兮,一開始讀大家都當做是黃色,曾經王小波的這部作品正是因為黃色無法出版,好不容易出版發行也受阻撓,自己推著自行車去賣,直到去世都沒賣完!
  • 王小波不忍痛苦撞牆而亡、牙齒留有白灰額頭撞破皮,沒活成個樣
    之所以引用這段話,我想這是王小波對於這隻豬的評價。從一群豬中脫穎而出,成為一頭瀟灑的自由的,可以任由自己做主的豬,是多麼令人神往。沒錯,這隻黑色的豬最吸引的人地方也就在這裡,它的魂裡寫著自由。它敢於不顧規則和人為設定,活出自己,而且它竟然還能活得特別精彩,不僅吃得好,而且還能睡到靚豬。這怎能不讓大多數的豬心生羨慕呢?
  • 王小波寫了大半輩子「黃色小說」,有趣的靈魂把欲望寫得淋漓盡致
    可是王小波這個人,不僅看破了性,還說得很透徹。有趣的靈魂浪漫至極,卻還是擁有和常人一樣的苦痛王小波這人長得不咋地,骨子裡卻很有趣。1997年5月,中國現代文學館專門為王小波的作品召開學術研討會,研討會上表示:王小波同志筆下的「性」,雖然有大膽直白的描寫,但卻不只是頹廢的日常化生活態度,而是精英化的價值倫理,我們不應該帶著有色的眼鏡去看待,而是應該從藝術的角度去剖析!比如《黃金時代》中描述的「性」,既是被拯救的對象,也是實現拯救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