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最難懂的《白銀時代》:「清醒的人最荒唐」,關於未來的黑色...

2021-01-10 騰訊網

希臘神話中按金屬元素將人類時代分為五個階段: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英雄時代和黑鐵時代。

王小波將他的小說也按這個順序命名分為四本,只不過少了英雄時代。他們被人們稱為「時代三部曲」,其實是忽略了最後的一部《黑鐵時代》。

《白銀時代》被稱為王小波的小說裡最難懂的一部,因為他在1995年寫下了他眼裡21世紀的「未來世界」。

什麼是「白銀時代」?這五個時代有什麼特徵?請看下圖,以便更好地理解這本書的內容。

網上人們說王小波死後他才被「封神」,是因為他作為理科男的黑色幽默與他獨特的「小波體」很難讓人懂得他到底在講什麼,但若你真正讀懂了他的作品,我想你會愛上這位「人醜卻有才」的「王二」。

真正喜歡上王小波的作品,我是從看了他的《白銀時代》開始,剛開始我也看不明白,直到看了五分之一,我恍然大悟,然後頭腦裡便一直跳出最貼合他這部小說的一首歌詞,毛不易的「消愁」裡面有一句:「清醒的人最荒唐」,用它解釋簡直完美。

當你走進這歡樂場,沒人記得你的模樣

《白銀時代》的開篇便是出現在2020年,那個在作品中一直叫「王二」的人,他是一名被診斷出患 有抑鬱症的作家。

他一直記得他上大二熱力學課的時候,老師說的那句話:「將來的世界是銀子的。」

這句話一直是個謎,讓人覺得沒頭沒尾,因為每次老師說完之後都是一片意味深長的沉默。

王二在寫作公司裡一直寫著一篇名叫《師生戀》的小說,哪怕他已經寫了十多個版本了,他還要一直寫下去,因為公司付了他薪水。

這裡的每個人整日喝著白開水都異常亢奮,只有他,喝了濃茶似乎都提不起精神,來這裡上班的人幾乎都是關係戶,公司待遇好,人又多,每個人一周只上一天班。

王二臆想了許多的小說版本,從寫得自己都興奮不已到開始令他厭煩,他只能一直機械地像個寫作機器一樣地寫下去。

小說室裡新來了一位叫「棕色的」女人(這是王小波的小說裡喜歡用顏色來代指女人的特點),她揚言要寫一部「真正的小說」。公司的規定是所有人都要每隔兩年去到沒水沒電的偏遠地方體驗半年的生活,據說這對寫小說的人有好處。

每次輪到所有的老員工時都被以各種理由推掉了,只有她果斷地答應了,去體驗公司所說的生活,寫她以為的真正的小說。

可是,過了兩個星期便狼狽地逃回來了,還在醫院呆了一個星期,原因是在夜晚被四個大漢欺負了兩次。上班以後,王二為了讓她放棄寫「真正小說」的想法,讓她沒事就摺紙飛機,後來又讓她不停地打毛線和做習題,嘴裡還不停地咬著牙籤。

最後,她說,在被欺負以後,她怕得要死,以為他們要殺她滅口,於是,她從中體驗到的生活總結出一句話:「我這麼怕死,說明我是活著的。」

在書裡,王小波說,銀子是熱最好的物質,在一塊銀子上,絕不會有一塊地方比另一塊更熱。這說明生存在「白銀時代」,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獨善其身,也沒有任何一塊地方是你想像中的淨土。因為正如一滴墨水可以染遍整盆清水,而一滴清水卻無法影響一盆墨水。

當你走進這歡樂場, 背上所有的夢與想

各色的臉上各色的妝, 沒人記得你的模樣

三巡酒過你在角落, 固執地唱著苦澀的歌

聽它在喧囂裡被淹沒, 你拿起酒杯對自己說

一杯敬朝陽, 一杯敬月光

——毛不易《消愁》

躁動不安的座上客,自以為是地表演著

在王小波的「未來世界」裡,任何人都要被「重新安置」,而被「安置」的原因也不一樣,男人是因為思想原因,而女人是因為自由,有的人是被迫,而有的人是自願。

於是,這些被重新安置的人大多會患上一種叫做「重新安置綜合症」的病,這是一種類似於抑鬱症的心理病,症狀是對一切都提不起興趣,情緒悲觀,萬念俱灰,甚至都懶得說話,即使要說都越簡越好。

王二是作為一位犯了「思想錯誤」的人被安置的,從一位得過獎的作家變成了一位建築工人,以前所有的一切都被沒收,一切都得聽從上面的安排,哪怕是娶妻和夫妻生活的次數。

去公司用十塊錢登記申請另找一個伴兒,要求是能做飯,會說話就行。他們說,你收入太低了,兩條沒法同時保證,或者給你找個啞巴,不會說話;或者找個低智商女人,廢話成堆,但是不會做飯。我聽了大吃一驚,連忙說,那就算了,把登記費退給我吧。

每一次登記只限於介紹三人,第一位被安排來的是特別能吃的女人,專門是為了吃窮他而來。女人覺悟高,看他可憐也沒錢,便自願回去了;第二位安排來的是個肥婆,嫌王二長得難看還放響屁,整天提著一個瓜子袋,一邊嗑一邊想和王二討論美學;第三位被安排來的是一位背軍用包穿迷彩服的畫家。這三位王二都實在無法消受。

在王小波的小說裡,王二可以是他自己,也可以是他小舅。雖然王二經常有著一米九的身高,身邊的女人都是主動愛上的他,他又痞又懶,但卻有良知。

無論是《黃金時代》裡有過七個女人的王二,還是這部《白銀時代》裡的作家王二、畫家王二、技術部門的王二,他都以「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眼光看著這個未來世界,看著周圍的人。

我在寫《我的舅舅》時,是個歷史學家,那時候我認為,史學家的身份是個護身符,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是我的護身符。假如你很年輕,並且自以為有天才的話,一定以為這些很可怕。但是在經歷了這一切之後,我的結論是,當一切都「開始了」以後,這世界上再沒有什麼可怕的事。我現在只是有點怕死,等死了以後就不怕了。——王小波《白銀時代》

王小波在用他獨特的幽默告訴我們,越經歷,越敬畏;懂得越多,越承認自己的渺小;越無知,越狂妄;恐懼的根源來自於未知,當一切「發生了」,未知的恐懼消失,隨之帶來的是坦然與心安。

守著我的善良, 催著我成長

躁動不安的座上客

自以為是地表演著, 偽裝著舞蹈著疲憊著

——毛不易《消愁》

清醒的人最荒唐

在《白銀時代》裡,王小波最大膽地預言了被他稱為「21世紀的愛滋」的「數盲症」。

有關「數盲症」的「病因」他是這樣介紹的:

王二是一位始終拒絕患上「數盲症」的工程師,雖然以前是一位畫家,後來轉行做了科技城的技術工作,這是沒有患上「數盲症」的人所能擔任的最高職務,別人叫他「老大哥」。

既然是老大哥,那就得處處顯示出你的寬容與責任心,哪怕你心裡對一些事情極不情願,也得有一副大哥的派頭。

王二的前妻此時與他已離了婚,嫁給了一位數盲症患者, 從此過上了極好的生活,還能幫助王二出國,搞定以前不能搞定的事,哪怕他們還能私下相聚。

如果王二同意患數盲的話,他的生活會比現在的好得多,可惜,他到死也無法忍受自己患上這種疾病,雖然這中間的過程給他帶來了思想上顛覆性的認知。

八歲時的王二聽哥哥說過,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叫做「荒唐」的東西,但他不能理解,直到他在中年後被施以鞭刑,那種痛到極致,威脅生命時,他終於明白了,荒唐是和痛苦成正比的

有些東西,不經歷不足以了解社會,涉世未深時,我們總能幻想出無盡的美好,對前輩們講過的經驗嗤之以鼻,直到自己一點點地去經歷,去體會,直到有一天頭破血流,才明白這些話的正確性,但若重來一次,還是不能改變這種狀況,唯有親生經歷才是最好的代價。但是,這種付出卻是慘痛,甚至是無法挽回的。

當你身邊都是沉睡的人,而唯獨你清醒,那麼你便會顯得尤為荒唐,被眾人嘲笑與鄙夷。

經歷世事後的清醒,尤其是重生之人,從死亡邊緣回來的人,才明白過往的荒唐,又會笑自己曾經的無知與淺薄。

可是,不去經歷,又哪裡來的醒悟呢。

雖然從不相信, 所謂山高水長

人生苦短, 何必念念不忘

一杯敬自由, 一杯敬死亡

寬恕我的平凡, 驅散了迷惘

好吧天亮之後, 總是潦草離場

清醒的人最荒唐

——毛不易《消愁》

願你擁有屬於自己一生的「黃金時代」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裡描寫的經歷過七個女人的王二,受過摧殘卻又勇猛的陳清揚,還有那些年值得回憶的青澀愛戀,在那些看似艱苦的歲月裡,卻依然是屬於他們的黃金時代,由此可見,一個人所擁有的「黃金時代」除了和年齡有關係之外,還有經歷與心境有關。

如果說《黃金時代》是一部戀愛史,那麼《白銀時代》就是一部覺醒史。

如果說看王小波的散文集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另類思考,看《黃金時代》你會沉迷於王小波的幽默自黑語言,那麼看《白銀時代》你就會真正欽佩他的才華與思想。

賈平凹在《秦腔》的後記裡說:「如果你慢慢去讀,能理解我的迷惘和辛酸,可很多人習慣了翻著讀,是否說「沒意思」就撂到塵埃裡去了呢?」

可我想借用賈先生的這句話,如果你真正看懂了王小波的《白銀時代》,會明白了他所想表達的意思,看懂了這些虛構故事裡的人物,你便會理解一個時代與社會的現實,並能知道如何創建出屬於自己一生的「黃金時代」。

我們都期望生活在黃金時代,卻又不知不覺地成為了推動白銀時代到來的一份子。究竟要怎麼做,才能讓這黃金時代更持久呢?我想,這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深思的問題。或許你能在《白銀時代》裡找到這份答案。

相關焦點

  • 特立獨行的王小波:就像是超越時空來的,活出了最清醒的人生
    魯迅曾說過一個鐵屋子的隱喻,說大部分人都在鐵屋中沉睡,偶有醒來的人,他們的疾呼卻惱怒了旁人,因為他打攪了大多數人的好夢。王小波就像那個拒絕沉默的人。他的文字有時讓人不愉快,人人心知肚明卻不願說的事,你為何偏要戳穿?好好享受現世的樂趣不好嗎,為什麼執著於那些思來想去也得不到出路的問題?
  • 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的歡愉,是時代變革下唯一的精神武器
    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的歡愉,是時代變革下唯一的精神武器一輩子很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王小波王小波,也許你對他還不夠了解,但是你一定聽過他說的一句話:「一輩子很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就像他說的那樣:人們認為最羞恥、最該隱諱的東西,恰恰是最不值得羞恥、隱諱的東西。他的文字包括他筆下的人物,甚至包括他自己,都十分具有反諷的意味。在《黃金時代》中,北京來的漂亮醫生陳清揚就因為遭受嫉妒被傳是"破鞋"(指亂搞男女關係的女人)。
  • 人生在世,清醒的人最荒唐
    人太清醒活著很累,什麼事情都要想明白,更累。清醒的人最荒唐。可是活在世上,太傻乎乎也不行,年輕時活得純粹、思想簡單,愛就愛了,恨就恨了,一切都無所謂,等到有一天在感情遭受了挫折與失敗,也不得不學會聰明一點,腦瓜靈活一點,太傻,就太容易輸。誰沒在感情裡受過傷。
  • 神般存在的王小波:肉體的快樂,是時代變化下唯一的精神武器
    神般存在的王小波:肉體的快樂,是時代變化下唯一的精神武器很多人讀到王小波的書,是讀的有趣,精神自由。但是很少有人去討論他的語言、文體和寫作技巧。讀王小波的書,總感覺他是皇帝的新衣中講真話的孩子。做愛後,陳清揚的邏輯就變成了:「既然我不能證明我不是破鞋,那我還不如成為真正的破鞋,這比被人叫做破鞋而不是破鞋好得多。」王小波是真真正正參透了:邏輯學的好處,是在荒誕世界裡,找到可笑的根源,所謂的黑色幽默,不僅是要讓人覺到可笑,還要讓人感受這可笑之本質。
  • 九分苦:清醒的人最荒唐
    那麼這個周立齊是何許人呢?周立齊,男,廣西南寧市人。曾經因盜竊罪而被判有期徒刑。而令他聞名網絡的便是他2015年被捕時曾說過的一句話。「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在看到這句話時,我的確有些質疑:當今的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離開農村,前往城市,擠破頭皮想要去大公司工作,去賺更多的錢,讓自己生活得更舒服。
  • 《消愁》: 心裡有雨, 眼底有霜; ​清醒的人最荒唐.
    很多人聽這首歌的時候,哭得稀裡譁啦。讓我最放不下的是《消愁》的最後一句「清醒的人最荒唐」,讓我聯想到了最愛之一的《Vincent》這首歌。它們的調調都很淡,節奏很緩,歌詞卻直擊人心;與其說是一首歌,它們更是一首詩。
  • 《人間失格》:清醒的人最荒唐
    小說在第一手札裡,提到兒童時代裡,提到父親,「父親在東京事業很忙」,「回來的時候就成為家人」,「父親會與孩子這麼親近,真是一件難得的事」,當父親詢問孩子們想要什麼禮物時,我竟然「連可笑的回答都說不出口」,「父親露出掃興的表情」後,「那夜,我躲在棉被裡打著哆嗦」,只是因為感覺自己「惹父親生氣了」。
  • 王小波:雖已去世23年,依然光彩奪目,絲毫未因時間衝洗而褪色
    王小波的一生就像翻版的梵谷,文筆與思想領先當代作家30年,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卻被追捧,雖然他已經去世23年了,「王小波熱」卻依然存在。我個人覺得王小波的作品魅力至今仍能迷倒很多人的關鍵在於,他的雜文裡面透露出來的觀點在當下仍然具有很深刻的思考意義。
  • 妻子李銀河說:王小波是世間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一本書
    在許倬雲的影響下,王小波建立了完善的歷史架構和凝練的小說筆法。當時,王小波在美國寫《黃金時代》初稿時,許倬雲還親自指點過他。後來,《黃金時代》在臺灣獲得《聯合報》文學大獎,推薦人正是許倬雲。王小波在獲獎感言裡,特地對許倬雲表達了感謝。
  • 《黃金時代》:年少不懂王小波,其實他的文字很解渴!
    王小波說黃金時代是他的寵兒二十歲寫到四十歲,不多的文字,飽含了作者二十年來對人生態度的反思。王小波看世界的方式是如此的令我驚奇,這不是他真的提出了什麼觀點和思想,而是把經歷的東西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出來,讓我吃驚,原來還可以這樣,不錯,本來就是這樣嘛。王二的黃金時代是所謂的"偉大友誼",陳清揚的黃金時代是被人叫"破鞋",那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是什麼?
  • 王小波小說《2015》的黑色幽默:既是哲學,又是寓言
    對王小波的認識,很多人都有個變化的過程:或從「有趣」開始到「理性思考」,或從「晦澀難懂」開始到「有趣」。我和朋友推薦他的小說,大多表示看不出好在哪裡,甚至認為是「顏色書」。當然,懂他的人自然懂。還有人說他狂傲,不知道緣於什麼。我看過他的採訪視頻,鏡頭裡的他像極我鄉下的某位憨厚大叔,甚至時時透露出許害羞來。非得說狂傲,可能是指他的文字一邊調侃,一邊按他自己的節奏天馬行空的寫下去。
  • 只會寫「桃色小說」的王小波,憑什麼能夠獲得珍貴的愛情與自由
    王小波最有名的"時代三部曲"分別是:《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都是小說集。《黃金時代》是一本書的名字,也是一篇中篇小說的名字,故事的主要情節聚焦在主人公王二和陳清揚之間的愛與性上。在一個禁慾的年代裡,他們之間純潔的愛與性,與周圍的假大空形成了特別鮮明的對照關係,性是解脫,也是反抗。
  • 清醒的人最荒唐,毛不易憑什麼被那麼多人喜歡?
    清醒的人最荒唐,毛不易憑什麼被那麼多人喜歡?大家每次的關注點也真是絕了,雖然不太明顯,但我的本職工作是一名歌手。毛不易的回答也真是絕了,雖然很耿直,但是能這樣懟粉絲的明星估計也沒幾個,更何況他是一名「巨星」。近段時間毛不易在微博上挺火的。
  • 李銀河初見王小波:怎麼能這麼醜?王小波一句話,讓她淪陷了餘生
    人們這才意識到1997年去世的王小波有多有才、多有趣。「你好哇,李銀河!」李銀河與王小波的戀愛委實不能夠始於顏值,因為李銀河初見王小波時,就徹底被他醜到了,她失望至極:「怎麼會有這麼醜的人?」王小波與當時的主流文創圈「三觀不合」,因此基本沒什麼人能看到他的書。對此,他安慰自己說:「我經常收到謾罵性的退稿信,這時我總是善意地想,寫信的人準是在領導那裡挨了罵,找我撒氣。」1997年的春天,王小波因心臟病發猝死,年僅45歲。
  • 李銀河初見王小波:沒想到這麼醜,王小波一句話,讓她淪陷了一生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臟病離開了這個世界,當時很多人並不了解王小波,因此他的死就像滴進大海的一滴水,沒有翻起任何浪花,直到幾年後他的作品重新進入人們視線,人們這才意識到1997年去世的王小波有多有才、多有趣。
  • 王小波讓你看懂欲望的真實,高曉松:他在我心裡是神一樣的存在
    能得到高曉松這樣高的評價,王小波真的有這麼高的成就嗎?在筆者看來,王小波的作品雖然看似淺顯,卻滿含生命的凝練,沒有一定生活閱歷的人並不那麼容易讀出其中的深意。因此,喜歡他的人說他特立獨行,擁有有趣的靈魂,而不喜歡他的人認為他的作品譁眾取寵,不登大雅之堂。甚至還有一些人認為他的作品脫離社會實際。
  • 王小波用20年寫成「黃色小說」,內地拒絕發表,臺灣發表獲獎
    李銀河和王小波相濡以沫20年,他們之間感情很深,李銀河悲痛難忍,整個人都飄飄忽忽的,後來李銀河寫了很多悼念王小波的文章,她把王小波的生命比作櫻花,絢爛而又短暫。1952年,王小波出生於北京,他被稱為「中國的喬伊斯和卡夫卡」,也許你對他還不夠了解,但是你一定聽過他說的一句話:「一輩子很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 王小波「辛辣」的4句話:看完讓人渾身難受,卻又無力反駁
    王小波是現代文學史上一名傑出的作家,他的離開讓我們許多人為之震驚,也充滿了遺憾。王小波的一生十分艱苦,小時候就因為吃不上好的導致發育不良,長得傻裡傻氣,同齡的孩子們都喜歡欺負他。長大後因父母的要求放棄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學習理工。
  • 王小波去世3個月,心碎的李銀河被大俠救贖,坦言:上天註定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臟病突發辭世,享年四十五歲。妻子李銀河發表悼文深情地寫道:「我想在小波的墓碑上寫上司湯達的墓志銘(這也是小波喜歡的):生活過,寫作過,愛過。也許再加上一行:騎士,詩人,自由思想家。我最最親愛的小波,再見,我們來世再見。
  • 從《白銀時代》看惦記小商、小販、小雜貨的巨頭壟斷
    這不禁讓我想起最近看的一本書《白銀時代》,完美地展示了大統一時代的沉悶。這本書說的是2020年的事情,這就有意思了,一個過去的人預見未來,看看它說的有幾分像。乍一看王小波的《白銀時代》書名,覺得是一本經濟學書籍,其實是和經濟學沒有半毛錢關係。這也就容易讓人產生疑問,書名和內容是不是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