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是現代文學史上一名傑出的作家,他的離開讓我們許多人為之震驚,也充滿了遺憾。
王小波的一生十分艱苦,小時候就因為吃不上好的導致發育不良,長得傻裡傻氣,同齡的孩子們都喜歡欺負他。
長大後因父母的要求放棄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學習理工。
卻又因為身體不好,只能辭職在家寫稿維持生活,他將自己變成一個推銷員,不斷地推銷著自己的作品,卻依舊無人問津。
直到45歲那年在出租屋內病逝。
他和梵谷一樣,在去世後作品大火,4年時間內他的書就加印了十多次,當時就有人提起到,如果王小波還活著,他肯定比莫言還早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王小波把自己的一生的思想都傾注到了他的文字之中,造就了在他離開人世後作品大火的繁榮情景。
在他的作品中,王小波說過最狠的四句話,看完讓人心驚膽戰,卻又無法反駁。
一、人們所遇到的痛苦,實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
不錯了,當你在遇到痛苦而難過悲傷,不知所措的時候,這句話就能為你做出指引——你之所以會痛苦,是因為你沒有能力去解決,這一切都來自己於你的無能。
就像是你的同事都在這個季度升職加薪了,但是你卻並沒有被老闆看中,你只好為你的無能而感到憤慨。
你很想改善自己的經濟情況,但是卻於事無補。你痛苦於貧窮的枷鎖,但是卻無法擺脫,你也只能為此感到憤怒。
你的兒女學習不好,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平日裡你缺乏對孩子的教育,你也只能為自己的失敗而感到憤怒,
解決所有痛苦的辦法非常簡單,就是去提升你自己,把無能轉換為必能,你沒有升職加薪,那就努力工作,讓老闆看到你的勤奮,去學習他人是怎麼做的,這樣一來,你的痛苦不就減少了嗎?
二、從話語中,你學不到人性,但沉默中卻能
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
人們在聊天中,如果你跟他不熟,那麼的言談中就會自動屏蔽一些自己心中不好的語句。
舉個例子,你和朋友在一起聊天,你本想說a的不好,可a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走到了你身邊,你就只能忍住不說,然後找個理由遠離a。
如果你想在別人的身上學到東西,那就儘量不要從他說的話出來,而是看他是怎麼做的,再去分析,自己該怎麼做。
三、世間萬物,相信他是真的,就是真的;反之,相信是假的,就是假的
當你的生活開始變得非常倒黴的時候,不妨去多想想最近,你都做了些什麼。
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改變你自己。
再舉個例子,如果你的老闆很看好你,要給你漲工資,你把這件事跟朋友分享,朋友說這是老闆在逗你玩,但是你相信這是真的,所以你就開始努力工作不斷學習,那這件事就能成真。
但是你要是聽信朋友的話認為這是假的,那麼你也就喪失了對工作的熱情,每天渾渾噩噩的,老闆又怎麼可能給你漲工資呢?
四:生存的訣竅是:保持愚蠢,但是不能太蠢
聰明反被聰明誤,人活得不能太通透,為了一件小事就糾結半天根本不值得,只要不是太蠢,保持一定的平衡,這樣反而是一種很好的生活狀態。
就算你這一輩子機關算盡,那你活得豈不是太累了,這樣的辛苦的生活,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走近王小波的智慧
如果你對這個深邃、睿智的王小波感興趣,建議你去讀讀他的代表作時代三部曲,今天文章的內容也是來自其中。
三部曲分別是《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
《黃金時代》用了大量的語言描寫了xing與身體,有些人對之唾棄,但正是有了這些描寫,才增加了《黃金時代》的藝術價值。《白銀時代》每個人的活法不一樣,對生活毫無激情,也並非是一件差到極點的事,人都是需要緩衝的,給每個充滿壓力的我們帶來了一份豁達。《黑鐵時代》則是極具黑色幽默,讓你思想上共振,心血上來潮!我讀完之後,不由得感嘆到他智慧的深邃,他的文字表達節奏感非常好,言語幽默引人深思,在一些荒誕中又透露著理性。
高曉松評價到王小波是「神一樣的存在」,「中國白話文第一人且甩開第二名很遠」。韓寒更是說到:「王小波生前傳遞了那麼多有價值的智慧,可惜人們要等到他去世,才發現了他是個優秀的作家」#王小波#
書價格不貴,一頓飯錢,便能體會到這個有趣的人的深邃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