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7年四月的一個寧靜的早晨,著名作家王小波一個人獨自在他的寫作室離開了人世。被人們發現時,他頭抵住了牆,牆上也有被牙齒划過的痕跡,地上零零散散的能看到一些牆灰,這是他在掙扎了一段時間,然後他就一個人靜悄悄地離開了我們。
一提起王小波,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也都會很自然地想起了他的顏值,想起關於他那美麗的愛情故事,想到他在生前的寂寂無聞,最後在離開我們時的一飛沖天。但是談及他,這些其實都不是主要內容,真正讓人喋喋不休地,應該還是他那犀利的觀點,和深邃的讓人難以理解思想。
有很多人說:「他是生活在那個時代裡,沒有幾個敢想他一樣說大實話的人」。這話說的一點沒錯,他的一生都在試圖解構和反對真正的「權威」,在他這的小說裡,言辭都非常的犀利,觀點也都非常的精典,許多時候讓人感到全身難受,但卻又無力反駁。
曾經有人整理了他的諸多的語錄,但一直到到迄今為止,還再被人們廣為流傳的,也最能受到大家認同與追捧的辛辣觀點應該也就是這幾句,今天我在這裡分享給朋友們!
01「我們的一生中,一切都是痛苦的,實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這句話聽著讓人難受,但是現實中的事實也就是如此吧!其實我們都知道,現實中的生活之所以會讓我們感覺到壓力大,主要還是因為我們的期望生活與我們現有的能力不相符合。
這種不相符讓我們憤怒,讓我們失望,讓我們感到痛苦。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擺脫這種痛苦呢?
這是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中國有一句老話說的好:「打鐵還需要自身硬」,我們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亦或者降低自己期望,使失去平衡的心態和痛苦漸漸地消失。認識到這幾點是非常重要的!
二十歲的我們,剛走向社會時,我們都曾有過迷茫,也曾埋怨家庭,出身,領導。但是我們到了三十歲,這種種的痛苦會漸漸地消失,因為有很多東西不是我們抱怨就能改變的。
我們後天的路,還是要走下去,如果一味地抱怨,痛苦。那就是一個愚蠢的不能在愚蠢的人了。
只有我們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能看明白了,想來了,這樣才能使我們更加的理智,更加的積極進取。否則,我們就會像一隻繭一樣,自己把自己給束縛了。沒有一點積極進取的意識。人活在世上,總有一天會老去,但要時刻保持警惕!
02人總會要老去,但要時刻保持警惕,年輕的時我們總覺得自己很厲害,像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感覺未來都不是事。但隨著時光的流逝,才發現,這一切都是我們痴心妄想。
因此,我們要趁著年輕,還剩下僅存的一些生猛,不是要努力,而是要付出百倍努力,不然一切都會晚了。因為,在社會上每一個階層的人都有在拼命競爭,當你在加油努力時,其他的人也在努力。
所以你付出的努力並不可能改變你的階層,也就只能保障你不掉隊罷了。只有我們加倍努力,才可能夠脫穎而出,給未來的生活一份保障!
03我們能夠活下去的竅門就是,自己能夠保持絕對的愚蠢,也讓自己時刻警醒著」。
人有時太自以為是,認為自己非常的機智聰明,而且還有著無比的優越感,比誰都厲害,這也是多數人的通病。雖然聽上去這是一個壞習慣,但是很多時候,這也是一件好事。
因為當你真正的能意識到自己所面臨什麼樣的困境,自己是有多愚蠢,而且還要再把這條路再走一遍時,這也是一種讓我們非常絕望的狀態。
就像那句讓人忘不了的臺詞一樣:「現如今我走到人生的分叉路口,如果有人告訴我這條路是對的,那麼我肯定不會走這條路,為什麼?因為太他媽苦了!」
欲望和人性,是大多數傳統文學都探討的話題。但很多作家會將欲望寫得很隱晦,而王小波則不同,他用最接地氣的文字風格,揭露人在欲望下的掙扎,以及人性的醜陋和現實的殘酷。
總結:有時候,我們保持些許的愚蠢也會是一件好事。因為世上難得糊塗,只有我們鼓起勇氣繼續永往直前,但是一旦我們洞悉了真相,反倒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王小波一生是歷經艱難險阻的,在他生前,有的許多的作品,被列為禁書;但他死後,卻都一朝成名,而譽滿天下,這真的是令人感到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