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我們的生活是一些給人看的儀式嗎?

2021-02-26 人民文學出版社

銀河,你好!

 

我在家裡給你寫信。你問我人為什麼活著,我哪能知道啊?我又不是牧師。釋迦牟尼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出了家,結果得到的結論是人活著為了涅磐,就是死。這簡直近乎開玩笑了。

 

不過活著總得死,這一點是不錯的,我有時對這一點也很不滿意呢。還有人活著有時候有點悶,這也是很不愉快的。過去我想,人活著都得為別人,為別人才能使自己得到超生。那時大家都這麼想吧?結果大家都不近人情得殘酷,都走上宗教的道路了呢。我們經過了那個時代了吧,把生活都變成一個連綿不斷的宗教儀式了呢。後來我見過活著全然為自己的人,他們是真正的唯物主義者,把自己當成物質,需要的東西也是物質,所以就分不出有什麼區別。比方說,物質生活就是生活本身嗎?有人分不出來。

 

總之,我認為人不應當忽視自己,生活就是自己啊。總要無愧於自己才好。比方說我要無愧於自己就要好好地愛你才對。也不能讓人家來造自己,誰要來造我我都不幹。有人要我們這樣要我們那樣,我們就不知道什麼是生活本身了。過去我們在頂禮膜拜中度過光陰的時候,我們知道什麼是生活嗎?現在我們在一片拜物聲中過的是什麼日子啊。我自己過去和現在都很不好。不過我現要愛你,我覺得我很對,你也覺得我很對,別人與此有何相干。

 

我這麼說你恐怕要怕我了。我一點也不可怕。不管你是誰,是神仙也好,是偉人也好,請你來共享我們的愛情。這不屈辱誰,不屈辱你。

 

我不喜歡稀裡糊塗地過日子。我媽媽有時說:真奇怪啊,我們稀裡糊塗地就過來了。他們真的是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是我們本身。我們本身不傻,也不斤斤計較大衣櫃一頭沉。幹嗎要求我們有什麼外在的樣子,比方說,規規矩矩,和某些人一樣等等。有時候我真想叉著腰罵:滾你的,什麼樣子!真的,我們的生活是一些給人看的儀式嗎?或者叫人安分守己。不知什麼叫「分」,假如人活到世上之前「分」都叫人安排好了,不如再死回去的好。

 

我有時對自己挺沒信心的,尤其是你來問我。我生怕你發現我是個白痴呢。不過你也該知道,我也肯為別人犧牲,也接受一切人們的共同行動,也盡義務,只要是為大家好;卻不肯為了儀式去犧牲、共同行動、盡義務,頂多敷衍一下。別人也許就為這個說我壞吧?我很愛開發智力,我怪嗎?不怪吧。我還愛一個美的世界,美是為人的幸福才存在的。我也不肯因為什麼儀式性的東西去寫什麼,唱什麼,畫什麼,頂多敷衍它一下。

 

總之,我是這樣。為了大家好,還為了我自己好,才能正經做事。為了什麼儀式,為了看起來挺對路,我就混它。我決不為了儀式愛你,我是正經愛你呢。我一正經起來,就覺得自己不壞,生活也真不壞。真的,也許不壞?我覺得信心就在這裡。

 

我對自己有點信心。我愛你呢,愛你!

 

小波 10月29日夜

(本文摘自《王小波全集(第九卷 書信集)》,轉載自「鳳凰讀書」。)

推薦閱讀


《思維的樂趣》,王小波 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思維的樂趣》這本選集收錄了王小波的代表性隨筆。大致分為如下幾個部分:一部分以王小波的知青生活體驗為主,如《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椰子樹與平等》、《思想和害臊》、《體驗生活》等,通過一些小事,闡發深刻的道理。《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以寓言和小說的筆法,描述了一頭「自由主義」的家豬,讀來令人忍俊不禁,掩卷之後又不能不讓人深思。王小波在這頭不馴服的豬身上,寄託了對人的尊嚴和自由的理想。而《體驗生活》則從知青時的一次「憶苦飯」說起,風趣幽默地調侃了荒唐年代的荒唐事給人們帶來的傷害。另一部分以王小波的日常體驗和在國外的生活見聞為主,如《荷蘭牧場與父老鄉親》、《個人尊嚴》、《君子的尊嚴》、《北京風情》等,藉由日常生活細節的描述,呼喚科學和理性。

  

本書所收錄的文章中,佔據比例最大的,還是王小波有關文化的思考。這些思考大多是批判性的,有的是電影評論,有的是小說雜談,有的針對國學熱和文化熱,有的批評氣功熱現象,有的則在一個更寬泛的視野中,闡述對文化的理解和追求,以及自己的文學審美觀,如《我看文化熱》、《智慧與國學》、《中國為什麼沒有科幻片》等。

上期的幸運讀者是ID為shxlkl的朋友

人文社微信贈書活動開始啦!小編將從每期關注人民文學出版社公眾平臺的讀者朋友,以及轉發人文社微信至朋友圈並截圖回復的讀者朋友中抽取一位幸運讀者,贈送人文社精美圖書一本。每期都有驚喜哦,各位小夥伴們趕快行動起來吧!

相關焦點

  • 生活需要一些儀式感
    我向來覺得生活是需要一些儀式感的,這跟矯情無關,而是關於你對生活的熱愛,對幸福的敏感,乃至有時候它是一種結束,也是一種開始。  我是一個需要儀式感生活的人。  一個人也要好好地喝茶。  因為缺乏必要的儀式感,生命中一些特別的瞬間就這樣被錯過了,心不在焉地生活,自然就沒有美好瞬間這種東西——不能享受當下,又哪來的美好回憶呢?
  • 生活,為什麼需要一些儀式感?
    ◆ ◆ ◆生活,需要一些儀式感,和矯情無關,記錄一些溫馨溫情的時刻。浮躁的時代,有時,我們的心需要安靜,唯有安靜,方可心安。靜,是心靈的歸宿。儀式感,其實就是一種慢,一種把生活過得精緻的奢侈,一種悠閒的心情,一種不湊合的生活態度。張愛玲曾說過:生活需要儀式感,儀式感能喚起我們對內心自我的尊重,也讓我們更好的更認真的去過屬於我們生命裡的每一天。
  • 《黃金時代》:王小波45歲離世,天妒英才讓人惋惜
    在我們現在看來,王小波是一個才華不可多得的作家,任誰看了他的雜文和他的時代三部曲都會被他的文字功底所折服,所以說王小波突然的暴病離世真是太讓人惋惜了。其實從王小波時代三部曲中《白銀時代》中的一些描寫,我們或許可以窺見一斑,裡面「舅舅」的角色就是個心臟病,而且王小波對心臟病的描寫是極為細緻的,要是沒有深刻的醫學常識或者自己得過心臟病,真的很難寫到那個程度。
  • 初看不懂陳清揚,再看戀上王小波,《黃金時代》王小波的「神」作
    《黃金時代》是我看王小波的第一本書,也是我第一次從閱讀中感受到王小波的文字,直接,粗放,又不缺乏細膩和真誠。王小波寫過很多書,有雜文和小說。我忘了自己為什麼選擇先從《黃金時代》看起,也許是因為下面這段話太常見,以至於印象深刻。
  • 王小波「辛辣」的4句話:看完讓人渾身難受,卻又無力反駁
    王小波是現代文學史上一名傑出的作家,他的離開讓我們許多人為之震驚,也充滿了遺憾。王小波的一生十分艱苦,小時候就因為吃不上好的導致發育不良,長得傻裡傻氣,同齡的孩子們都喜歡欺負他。長大後因父母的要求放棄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學習理工。
  • 《黃金時代》王小波:最好的我們,就在當下!
    王小波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黃金時代》則是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我搜集整理了他的幾句話,順便闡述一下自己粗淺的認知。1人活著總要有個主題,使你魂夢系之。年少讀書的時候,老師們常常問一個問題:你將來的理想是什麼?面對五花八門的回答,老師沒有發笑,他一本正經地說,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夠夢想成真。
  • 王小波艱辛的成名
    在計算機房打雜,考貨車駕照,王小波的理想依然是小說家。1994年《黃金時代》出版後進不了正規發行渠道,王小波說「一本書的出版比寫作更加艱難」。本文首發於《‍三聯生活周刊‍》2007年第14期。‍‍‍我們準備了這期王小波去世‍10周年的紀念雜誌,限量100份。點擊圖片購買王小波紀念套裝。
  • 王小波逝世23周年:他勇敢、坦蕩,更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在他的忌日,我們從他的10個人生側面來懷念他,懷念這個特立獨行的王小波。甚至一些自詡為「王小波門下的走狗」的人已經組成了一個隊伍,結成了一個聯盟,並日益壯大。沒聊多久王小波就開門見山地問「你有男朋友嗎」,李銀河一聽覺得十分意外,沒想到這麼直接,便如實相告「沒有」,王小波單刀直入道,「你看我怎麼樣?」王小波寫了一封又一封感情炙熱的情書,「我和你像兩個小孩,圍著一個神秘的果醬罐,一點一點地嘗它,看看裡面有多少甜。」
  • 王小波最毒辣的幾句話,讓人聽了渾身難受,無力反駁!你知道嗎?
    在1997年四月的一個寧靜的早晨,著名作家王小波一個人獨自在他的寫作室離開了人世。被人們發現時,他頭抵住了牆,牆上也有被牙齒划過的痕跡,地上零零散散的能看到一些牆灰,這是他在掙扎了一段時間,然後他就一個人靜悄悄地離開了我們。
  • 王小波與李銀河的20年:你要是願意,我就永遠愛你
    李銀河在給王小波的信中說:我很願意和你在一起,但是自由地和你在一起,你也保留你的自由權利吧。我看報看參考,越來越感到海誓山盟的時代過去了。如果沒有感情我們就分離,我堅持這一點。王小波對此也是欣然認同:海誓山盟有什麼用?我要的不就是我愛了人家人家也愛我嗎?你願意要什麼,我就給你什麼。
  • 李銀河嫌王小波醜想分手!王小波回句氣話,歪打正著解開心結!
    在這一封言辭切切的回信裡,她說:21年,我慶幸你的文字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而我,則得到了時間的治療我愛過你,我仍然愛著你,萬一靈魂存在,但願我們還會相遇現在回頭看,你的一生是神採飛揚的我會不愛你嗎?不愛你?不會。王小波我愛你就像愛生命。當時看到"神採飛揚"這幾個字的時候幾欲落淚,原來愛一個人,無論過了多少年,他都是會發光的。
  • 王小波:有趣的靈魂只能獨行
    王小波直到四十幾歲,也沒想明白自己的心臟是否因此更紅了一些。總之,他插隊去了3000公裡外的雲南。 農活間隙,王小波的手總是忍不住伸向別著書的腰間。當年,插隊知青大多會在自己偷看的書外包一層「魯迅著」的書皮。不幸的是,王小波遇上一個無惡不作的軍代表,便是連「魯迅著」也不能看。
  • 李銀河初見王小波:怎麼能這麼醜?王小波一句話,讓她淪陷了餘生
    人們這才意識到1997年去世的王小波有多有才、多有趣。「你好哇,李銀河!」李銀河與王小波的戀愛委實不能夠始於顏值,因為李銀河初見王小波時,就徹底被他醜到了,她失望至極:「怎麼會有這麼醜的人?」不久之後,王小波便找了個藉口問李銀河,「你有男朋友嗎?」李銀河搖頭。「你看我怎麼樣?」小波的愛像冬日裡掛在樹梢的冰稜,赤裸裸毫不掩飾,卻又如此純淨,讓人無法拒絕。
  • 「文學教父」王小波:23年前孤獨離世,有趣的靈魂讓我們永久懷念
    自王小波的墓地遷入以來,全國各地前來祭奠的書迷們絡繹不絕,不少人還將自己的留言寫下,貼在了那塊原本做墓碑之用的原石上。那些諸如 「謝謝你,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的留言如春風化雨般,詩化了王小波的離去。只是有多少人能夠理解,這個身前踽踽獨行的孤獨靈魂呢?
  • 高曉松:我覺得王小波是空前絕後的,沒有人能與他並肩
    她滿懷期待的去見了王小波,不看不知道,一看真的真的把李銀河嚇著了,心想怎麼會有這麼醜的人。王小波到底有多醜呢?他特別高,臉又黑又黃,嘴唇發紫,還有結巴,因為幼時缺鈣,還患了佝僂病,長著桶狀胸。說:「我遠看不像個好人,近看還是個好人。」拋去王小波長相的問題,其實他還是很不錯的,不僅有才華,還足夠的幽默。王小波的代表作,就是他的《黃金時代》,這本書前前後後總共修改過20餘次,也正因為他的寵兒,讓我們記住了這位與眾不同的作家。
  • 特立獨行的王小波:就像是超越時空來的,活出了最清醒的人生
    今年是王小波去世23周年,他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文字仍活躍在我們的世界裡。我第一次接觸到王小波的作品是在我上學時期,老師在課堂上宣講作文八股的技巧,我偷偷在課本裡夾一本《黃金時代》,一頁頁翻著王二對陳清揚的幻想,竟有些看禁書的快感。
  • 王小波逝世二十三周年|生前珍貴視頻及錄音:人活著必須要有尊嚴
    在今天,我想大凡立言者都會有一些苦悶或說寂寞。請你到「孤島做客」,希望你能過得輕鬆愉快。直奔主題,你想帶一本什麼樣的書去「孤島」?王小波:我理解你的「孤島」,是要熬時間,所以,我想帶一本能熬人的書——比方說帶一本習題集,比方說基米諾維奇編的高等數學習題集,或者是一本幾何學大辭典?這些都是最能熬人的書了。要不就帶本棋譜吧。我想也可以。
  • 王小波《黃金時代》,尺度描寫太出格,網友:不敢光明正大地看
    這句話深感贊同,因為王小波所反對的那種迷信和不理智,在現如今依舊是存在的。就拿傳統文化來說吧,現在還是有不少人在講解傳統文化的時候喜歡加進去一些玄之又玄的東西。在王小波那時候就有人說,從儒家道家、陰陽五行、周易八卦之中,即將產生震驚世界的科學成就!
  • 王小波的倨傲與狡黠
    作為一個文科生,一直沒有讀過王小波,我是有些底氣不足的。可是當我利用這個特殊的假期,一口氣讀完了王小波大部分小說之後,不得不說,依然還是沒有讀懂王小波。我上大學,是在2004年,那個年代,或許那是某種理想主義最後的塵埃年代吧。索性記住了一些名字,諸如顧城、海子、王小波。
  • 當你活得很累,沒有了生活的勇氣與希望時,請讀王小波
    「男人要讀王小波,女人要讀周國平。」王小波這麼一個玩世不恭,吊兒郎當,相貌平平之人,僅僅在這個世上存活了45年,卻給我們留下了永遠的精神財富。當你活得很累,沒有了生活的勇氣與希望時,請讀王小波。王小波說:「不相信世界就是這樣,在明知道有的時候必須低頭,有的人必將失去,有的東西命中注定不能長久的時候,依然要說,在第一千個選擇之外,還有第一千零一個可能,有一扇窗等著我打開,然後有光透進來。」王小波這句話,他是這麼說 的,也是這麼做的。他這一生,不認命,不服人,不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