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45歲暴病離世讓人惋惜
王小波少有留下的影音資料流傳最多的是義大利獨立紀錄片製作人安德裡對他的採訪,在紀錄片中,安德裡曾問了王小波一個一語成讖的問題:
你對死亡有什麼看法?
王小波當時非常平淡的回了一個微笑,說:「我根本不考慮死亡的事。」
沒想到只一年,王小波在1997年的4月11日離開了這個他熱愛的世界。在我們現在看來,王小波是一個才華不可多得的作家,任誰看了他的雜文和他的時代三部曲都會被他的文字功底所折服,所以說王小波突然的暴病離世真是太讓人惋惜了。
警察回憶現場狀況:王小波死時用牙啃牆指縫鑽灰
在那天晚上七點左右,有鄰居看見王小波在樓下散步,像個正常人一樣毫無異常,有鄰居在晚上十一點聽到了慘叫聲,但是由於太晚了,也就沒人出去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直到第二天下午,平時那個時間都會去胡同做菜的王小波不見了,鄰居這才想起昨晚的慘叫,問了周圍的人,他們也聽到了叫聲,敲王小波家門沒人後,鄰居們慌張之中才報了警。
警察趕到現場時發現,王小波已經去世了,而且死狀也很慘,牆上明顯留下了王小波的牙印,王小波的指縫和牙縫都留存著牆灰。從這裡可以得知,王小波死時痛苦異常,為了緩解疼痛還用牙啃了牆,指頭也在扒牆。
那麼王小波到底得的是什麼病呢?
在遺體解剖報告公之於眾後,眾人才得到消息,王小波是死於突發心臟病。
其實從王小波時代三部曲中《白銀時代》中的一些描寫,我們或許可以窺見一斑,裡面「舅舅」的角色就是個心臟病,而且王小波對心臟病的描寫是極為細緻的,要是沒有深刻的醫學常識或者自己得過心臟病,真的很難寫到那個程度。
王小波的一個朋友也曾回憶,說之前小波和他聊天說自己是得了一個比較難搞的病,有可能會死,朋友也沒當回事,以為他在開玩笑,沒想到王小波還真就因為這個「難搞」的病去世了。
為了安慰李銀河,朋友說:王小波走的特詩意
在王小波去世的時候,妻子李銀河當時正在英國外派工作,接到這個消息泣不成聲,匆忙回國,到了北京就徹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好幾天都以淚洗面,朋友為了安慰她,對她說:「王小波是個詩人,他這一輩子詩意生活還沒過夠呢!不僅走的特詩意,他還要去天堂享受詩意生活呢。」
是啊,王小波是個 多 麼 詩意的人!
在王小波離世的那天,他給自己很好的朋友劉曉陽發了一封郵件,提到了他的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郵件裡他是這麼說的:
「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既然精神原子彈在一顆又一顆炸著,哪有我說話的份,但我輩現在開始說話,以前說過的一切與我們都無關係,總之是個一刀兩斷的意思。」
從這段話裡我們可以看出,王小波用一些富有詩意和哲理的語句告訴劉曉陽:我想要重新開始,從前過往皆與我無關,我想拿起文字武器,再次面對這個喧囂的世界!
那時的他根本沒有想到自己離開世界是那麼的倉促。王小波的姐姐曾回憶:
他是個十分熱愛生活的人,他放不下他熱愛的文字,放不下他炙熱的愛情,那些傾注巨大精神力的東西,他怎麼捨得呢?
可是,隨著1997年的那個夜晚,一個才華橫溢的作家就這麼暗淡的隕落了。雖然生前他窮困潦倒,不被人熟知,可王小波就像梵谷、卡夫卡那樣死後永遠被人記住了。
王小波死後還沒幾個月,他的作品就翻紅火遍了大江南北。曾經那部寫了又改、改了又寫的《黃金時代》因為書中性描寫太多被無數次拒絕出版,然而王小波死後文壇很快走向開放,好的作品自然也會被大家發現,《時代三部曲》就這樣成為爆發性的話題,作為當時街頭巷尾對文學的一種談資。
就算多年以後,大家讀起王小波的作品仍然能感覺到他的有趣、他的特立獨行、他的犀利筆鋒、他的詩意。
王小波拒絕做一個「無性無智無趣」的人
@好書推薦清單最近開始第三遍重溫王小波的《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了,看過很多雜文,還是最喜歡這個。王小波毫不吝惜的喜歡那隻「特立獨行、舉止優雅」最後又長出獠牙的豬:
我已經40歲了,除了這隻豬,我還沒見過誰敢於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置,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置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為這個緣故,我一直懷念這隻特立獨行的豬。」
字裡行間都在重申他自己的生活態度:我拒絕做一個「無性無智無趣」的人,我渴望性、渴望智慧、渴望有趣。但是同樣我們也能在他的文字裡感受到:他想當這樣的人,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太難了,真的太難了。
他只能把自己肆無忌憚的帶入自己的書裡:我要做一隻豬,而且是最特立獨行的那一隻。
他也曾在給李銀河的心中寫到:我討厭乾巴巴的生活,我十分不能理解,很多人硬是要把有趣的生活,活得枯燥無味,我偏要活化生活,就算不能,我也要寫進我的文學作品裡。
所以我們讀起王小波的作品,總能感覺他分別活在兩個世界裡:一個是文學作品的世界,另一個就是充滿詩意的世界。
王小波帶我們進入美的價值和性的追求
王小波就像是一名勇士,抵擋時代的風雪,讓人們撥開黑暗的迷霧,看到智慧之光,理性之火,真誠之美。
讀過他作品的人越多,被他文字吸引住的人越多,喜歡王小波就恰如有的人喜歡陽光下悄然掉落的那片葉子,你能看到唐吉坷德的身影,為了理想奮不顧身的勇氣,你或許也能看到蘇格拉底的身影,那種追求純性純愛至死不渝的態度。
作家麥家曾說:
「如果讓王小波多活10年,他也許會和魯迅齊名。」
高曉松也在公開場合說:
「以我有限的閱讀量,王小波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裡是神一般的存在。」
在@好書推薦清單看來,王小波的作品或許是這個時代整日為生活忙碌的人必看的書,走進王小波的作品,你能感受到久違的「自由」、「智慧」,跳脫開繁瑣的生活,成為一個善於追求美的人。
對王小波感興趣的人一定要看看他這兩本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和《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在我心裡,這是雜文集的天花板,水平之高我不多說,大家自己看。
另外,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更是必看書目,《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是王小波的最佳代表作。很多人把他當「小黃書」來看,這是不可取的,這套書更講究的是對人性的描寫、對現實的批判和嘲諷、對人生存狀態的反思、對人生自由和本真的彰顯。
都聽過「王小波」和他那句「你好哇,李銀河」,可是真正讓他能如此有名氣的根本還是他的作品,看過的人都會感嘆:原來文字還能寫得這麼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