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導致它成為「禁書」
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
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個人,會大膽直白的把人性在你面前露骨的展現,毫不掩飾的剖析?
這個人就是,王小波。
一個嘴角下垂的男人,用他的《黃金時代》,說盡人性掙扎與追求,讓人「欲罷不能」。
王小波用獨有的黑色幽默,讓你看懂欲望的真實,現實的荒謬。
當你讀完《黃金時代》,笑了,說明你不懂「人性」,
當你讀完《黃金時代》,哭了,說明你不懂「男女之情」,
當你讀完哭笑不得,說明這本書,你會愛不釋手。
01、《黃金時代》:臉紅心跳打開的「小黃書」,卻是光怪陸離的人性世界
歷經20年才定稿的《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的「寵兒」,不知道有多少人把它當成人生中的第一本「小黃書」來看。
1992年香港繁榮出版社出版時,直接定名為《王二風流史》。不是說看這本書的人,審美有多低俗,所謂食色性也。
在《黃金時代》中,王小波對男女之事的細節描寫,都是為「人性」的呈現。太過含蓄的,根本不是王小波的風格。
小說的開篇,26歲的陳清揚,去找21歲的王二,要驗證自己的清白。而王二直接回到:」大家都說你是破鞋,你就是破鞋,沒什麼道理可講。「
接著王二又」好心「的建議陳清揚,如果不想當破鞋,就該去偷個漢來。
在王小波的《黃金時代》中,王二通過縱情男女之事,來釋放自己的天性,陳清揚通過堅守立場,來保護自己的天性。
而陳清揚是另一個極端,她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是當地學歷最高,最漂亮的女人,年輕離異,因為長的太白,被人說是「破鞋」。
太美太純太善良,被主流所厭棄,那時的人性都受到了鉗制,陳清揚就是」另類「。
後來,兩人的」情事「被發現。被關在一起寫材料,一起被批鬥,王二的檢查越寫越具體,直接寫成了「小黃文」。
而陳清揚也越來越自在,用自我嘲諷的方式,直面指責。兩人都以戲虐的心態,面對人生最灰暗的時刻。
王二本以為這樣的日子將沒完沒了,但卻因為陳清揚的一篇檢查徹底結束,兩人被逼著上午結婚,下午離婚。
隨即,一分手就是二十多年,直到再見面,陳清揚才告訴王二,在那篇檢查裡她交代了自己永遠愛上王二的經過。
而看過《黃金時代》的讀者,把這段這段男女情事,稱做「屁股上拍出的愛情」。
02、追憶王小波: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人知道王小波,另一種人不知道王小波
《黃金時代》還沒出版,王小波在45歲時就去世了,樣書是在追悼會前趕至出來的。
1997年4月10日,在北京郊區順義小區,大約是晚上11點半的時候,王小波居所突然傳出了兩聲非常痛苦的慘叫。
11日早晨,鄰居們還在討論著王小波的慘叫,但是到了下午3點的時候,鄰居們發現王小波還沒有從家中出來,意識到王小波可能出事了。
他們上樓去,推開門,看見小波已經倒在地上。他面頂南牆,身體弓著,身體已經冰涼。
他走的太突然,後來經公安法醫鑑定:心臟病發猝死。
王小波生前沒有單位,也沒有加入作協,生前他說過:「聽說有一個文學圈,我不知道它在哪裡」。
王小波像是一個「文壇的局外人」,但卻是一個真正的作家,一個為自己的真理觀服務的自由撰稿人
那王小波的文字到底如何?《黃金時代》值得我們閱讀嗎?
03、看看大佬們如何評價「文壇外高手」王小波
幾乎罵遍了文壇所有作家的王朔,曾豪言「縱觀中國的小說,只有《紅樓夢》及格」。
但當有人問他王小波如何時,他毫不猶豫地說:「他比我更牛。要是王小波還活著,我不如他」。
中國作家富豪榜上榜的作家馮唐在馬桶上一口氣看完了《黃金時代》:「當時,我有發現的快樂,仿佛阿基米德在澡堂子裡發現了浮力定律,我差一點提了褲子狂奔到街上。」
如今依舊為女性權力奔波的李銀河,在《黃金時代》的序中寫道:
在中國的文壇上,有讓人昏昏欲睡的文字,讓人尷尬無比的文字,讓人心境變得猥瑣齷齪的文字,而小波的文字像一股清風,為能為人帶來歡樂帶來純粹,帶來哲思。
而一向放蕩不羈的高曉松,更是把王小波「封神」,「王小波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裡是神一樣的存在。」
在你人生的每一個節點,在你每一次覺得精疲力竭,要喘不過氣的時候,總會有一個陳清揚、一個王二突然跳出來,給你供氧。這就是恆久不變的人性魅力。
依稀記得陳清揚說過的一句話:
「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忍受摧殘,一直到死。」
生活中有很多的女性陷入愛河,動彈不得,掙扎不得。
有時候,或是幸福、或是悲壯。
每一次讀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總能讀出不一樣的感覺。
那是一段特殊的時代,也是一段特殊的記憶。
這套王小波時代三部曲精品集,原價售價143元,活動價99元,可以說是相當的實惠。
小波是個有靈魂的作家,曾經的他被稱為痞子,但是仍舊擋不住黃金時代被瞬間在香港、臺灣賣爆,後來又在內地再度賣爆。
喜歡他的文學中純粹的文字,他的文字就像是枯燥生活中的精神食糧,大膽且興奮。
喜歡他的小夥伴不妨看一看。
點擊下方的商品卡可以直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