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導致它成為「禁書」的

2021-01-09 歷史國學智慧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導致它成為「禁書」

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

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個人,會大膽直白的把人性在你面前露骨的展現,毫不掩飾的剖析?

這個人就是,王小波。

一個嘴角下垂的男人,用他的《黃金時代》,說盡人性掙扎與追求,讓人「欲罷不能」。

王小波用獨有的黑色幽默,讓你看懂欲望的真實,現實的荒謬。

當你讀完《黃金時代》,笑了,說明你不懂「人性」,

當你讀完《黃金時代》,哭了,說明你不懂「男女之情」,

當你讀完哭笑不得,說明這本書,你會愛不釋手。

01、《黃金時代》:臉紅心跳打開的「小黃書」,卻是光怪陸離的人性世界

歷經20年才定稿的《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的「寵兒」,不知道有多少人把它當成人生中的第一本「小黃書」來看。

1992年香港繁榮出版社出版時,直接定名為《王二風流史》。不是說看這本書的人,審美有多低俗,所謂食色性也。

在《黃金時代》中,王小波對男女之事的細節描寫,都是為「人性」的呈現。太過含蓄的,根本不是王小波的風格。

小說的開篇,26歲的陳清揚,去找21歲的王二,要驗證自己的清白。而王二直接回到:」大家都說你是破鞋,你就是破鞋,沒什麼道理可講。「

接著王二又」好心「的建議陳清揚,如果不想當破鞋,就該去偷個漢來。

在王小波的《黃金時代》中,王二通過縱情男女之事,來釋放自己的天性,陳清揚通過堅守立場,來保護自己的天性。

而陳清揚是另一個極端,她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是當地學歷最高,最漂亮的女人,年輕離異,因為長的太白,被人說是「破鞋」。

太美太純太善良,被主流所厭棄,那時的人性都受到了鉗制,陳清揚就是」另類「。

後來,兩人的」情事「被發現。被關在一起寫材料,一起被批鬥,王二的檢查越寫越具體,直接寫成了「小黃文」。

而陳清揚也越來越自在,用自我嘲諷的方式,直面指責。兩人都以戲虐的心態,面對人生最灰暗的時刻。

王二本以為這樣的日子將沒完沒了,但卻因為陳清揚的一篇檢查徹底結束,兩人被逼著上午結婚,下午離婚。

隨即,一分手就是二十多年,直到再見面,陳清揚才告訴王二,在那篇檢查裡她交代了自己永遠愛上王二的經過。

而看過《黃金時代》的讀者,把這段這段男女情事,稱做「屁股上拍出的愛情」。

02、追憶王小波: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人知道王小波,另一種人不知道王小波

《黃金時代》還沒出版,王小波在45歲時就去世了,樣書是在追悼會前趕至出來的。

1997年4月10日,在北京郊區順義小區,大約是晚上11點半的時候,王小波居所突然傳出了兩聲非常痛苦的慘叫。

11日早晨,鄰居們還在討論著王小波的慘叫,但是到了下午3點的時候,鄰居們發現王小波還沒有從家中出來,意識到王小波可能出事了。

他們上樓去,推開門,看見小波已經倒在地上。他面頂南牆,身體弓著,身體已經冰涼。

他走的太突然,後來經公安法醫鑑定:心臟病發猝死。

王小波生前沒有單位,也沒有加入作協,生前他說過:「聽說有一個文學圈,我不知道它在哪裡」。

王小波像是一個「文壇的局外人」,但卻是一個真正的作家,一個為自己的真理觀服務的自由撰稿人

那王小波的文字到底如何?《黃金時代》值得我們閱讀嗎?

03、看看大佬們如何評價「文壇外高手」王小波

幾乎罵遍了文壇所有作家的王朔,曾豪言「縱觀中國的小說,只有《紅樓夢》及格」。

但當有人問他王小波如何時,他毫不猶豫地說:「他比我更牛。要是王小波還活著,我不如他」。

中國作家富豪榜上榜的作家馮唐在馬桶上一口氣看完了《黃金時代》:「當時,我有發現的快樂,仿佛阿基米德在澡堂子裡發現了浮力定律,我差一點提了褲子狂奔到街上。」

如今依舊為女性權力奔波的李銀河,在《黃金時代》的序中寫道:

在中國的文壇上,有讓人昏昏欲睡的文字,讓人尷尬無比的文字,讓人心境變得猥瑣齷齪的文字,而小波的文字像一股清風,為能為人帶來歡樂帶來純粹,帶來哲思。

而一向放蕩不羈的高曉松,更是把王小波「封神」,「王小波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裡是神一樣的存在。」

在你人生的每一個節點,在你每一次覺得精疲力竭,要喘不過氣的時候,總會有一個陳清揚、一個王二突然跳出來,給你供氧。這就是恆久不變的人性魅力。

依稀記得陳清揚說過的一句話:

「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忍受摧殘,一直到死。」

生活中有很多的女性陷入愛河,動彈不得,掙扎不得。

有時候,或是幸福、或是悲壯。

每一次讀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總能讀出不一樣的感覺。

那是一段特殊的時代,也是一段特殊的記憶。

這套王小波時代三部曲精品集,原價售價143元,活動價99元,可以說是相當的實惠。

小波是個有靈魂的作家,曾經的他被稱為痞子,但是仍舊擋不住黃金時代被瞬間在香港、臺灣賣爆,後來又在內地再度賣爆。

喜歡他的文學中純粹的文字,他的文字就像是枯燥生活中的精神食糧,大膽且興奮。

喜歡他的小夥伴不妨看一看。

點擊下方的商品卡可以直接購買:

相關焦點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導致它成為「禁書」
    當談到上個世紀下半葉的王小波,他可謂是人盡皆知的。就連他的妻子李銀河,也曾宣稱:「如果小波不死,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將是他」。王小波的小說《黃金時代》被認為是這個絕世怪才最傑出的代表作。如何評價《黃金時代》在文化界一直褒貶不一?例如,李靜在《黃金時代》的序言中寫道:「愛之者甘之如飴,厭之者搖頭不已。始愛終棄者自感棋高一著昨非今是。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魯豫看了《黃金時代》後,說:「王小波的作品有一種力量,他有無堅不摧的破壞力,又有著超強的治癒力,喚醒了我,文字很解渴。」高曉松也曾高度評價:「王小波寫的小說,在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而且甩第二名非常遠,他是神一般的存在。」這兩位大咖為什麼會給王小波如此高的評價?
  • 王小波《黃金時代》:性描寫太多被當「小黃書」出版,那是他們沒看懂?
    《黃金時代》剛開始被妻子李銀河認為是天才之作,但在24年前的大陸文壇卻被編輯當成」禁書「拒絕出版,1992年時《黃金時代》才獲臺灣第十三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獎,這次獲獎堅定了王小波成為職業作家的決心。
  • 王小波《黃金時代》:用幽默大膽的口氣,諷刺現實,說出人生事實
    王小波《黃金時代》:用幽默寫肉慾,批判諷刺現實,戳破人生真相王小波自己說:「寫《黃金時代》用了我很多時間和才華,寫得很精緻,傾注了我對小說的許多想法。那《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為什麼讓人痴迷?書中男主人公叫王二,女主人公叫陳清揚。
  • 看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就知道了,句句戳破人生真相
    對於王小波來說,他的賤更多的是體現在他的作品上,人們最熟悉就是他的《黃金時代》了。王小波《黃金時代》中最「賤」的6句話,句句戳破人生真相,太扎心了1、人活在世上 就是為了忍受摧殘 一直到死 想明了這一點 一切都能泰然處之。
  • 《黃金時代》:年少不懂王小波,其實他的文字很解渴!
    不論是以前還是現在,提到王小波,人們都會常說一句話:年少不懂王小波,讀遍黃書也白費。他的文字很解渴。這個王小波指的就是那位生前默默無聞,死後卻大有名氣,被高曉松稱之為「神」的作家。而黃書,指的是他的《黃金時代》,今天我們不談王小波,只談談這本書。
  • 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的歡愉,是時代變革下唯一的精神武器
    然而現實生活總不如想像的那樣浪漫,下鄉插隊的枯燥幾乎打破了王小波的幻想,那裡的荒誕日常更是讓他深惡痛絕。但凡事都有兩面性,經歷才是作家最好的素材,而正是那時候的經歷成為了《黃金時代》的藍本。在王小波的多本作品中,他最為滿意的就是《黃金時代》,這本傾注了他大部分時間和才華的書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他的"寵兒",而《黃金時代》的創作花了王小波20年。1992年,《黃金時代》終於得以在港臺出版,並獲得了當時《聯合報》的文學大獎,還有獎金250000臺幣。對王小波而言,這無疑是喜從天降。
  • 《黃金時代》「賤」的6句話,初讀不懂王小波,如今再讀已淚目
    《黃金時代》講的是破鞋的故事,有個北京醫科大學畢業的女醫生,長得好看,丈夫還坐牢了,下鄉插隊,人人都喊她破鞋!她認識了王二,跟王二理論自己不是破鞋,諷刺的是,王二教她偷漢子,這樣就真的變成了破鞋,就不用在意別人的看法了,於是兩個人在破帳篷裡,在野草地裡一次次搞破鞋!
  • 初看不懂陳清揚,再看戀上王小波,《黃金時代》王小波的「神」作
    《黃金時代》是我看王小波的第一本書,也是我第一次從閱讀中感受到王小波的文字,直接,粗放,又不缺乏細膩和真誠。王小波寫過很多書,有雜文和小說。我忘了自己為什麼選擇先從《黃金時代》看起,也許是因為下面這段話太常見,以至於印象深刻。
  • 王小波《黃金時代》赤裸和粗俗的描述、顯現出坦坦蕩蕩的真性情
    這個人就是,王小波。一個嘴角下垂的男人,用他的《黃金時代》,說盡人性掙扎與追求,讓人「欲罷不能」。王小波用獨有的黑色幽默,讓你看懂欲望的真實,現實的荒謬。01、《黃金時代》:臉紅心跳打開的「小黃書」,卻是光怪陸離的人性世界歷經20年才定稿的《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的「寵兒」,不知道有多少人把它當成人生中的第一本「小黃書」來看。
  • 神般存在的王小波:肉體的快樂,是時代變化下唯一的精神武器
    第一次接觸到王小波的作品是在我上學時期,老師在課堂上宣講作文八股的技巧,我偷偷在課本裡夾一本《黃金時代》,一頁頁翻著王二對陳清揚的幻想,竟有些看禁書的快感。《黃金時代》是我們班男生爭相傳閱的一本書,王小波這個名字,在我們心中多少有種自由生活的嚮往。
  • 王小波《黃金時代》:打破時代的禁錮,用勇敢的心去擁抱愛與自由
    在這樣的環境下,王小波竟然大膽以「性愛」為主題,挑戰大多數人已成型的偏見,還寫的鋪天蓋地、毫不含蓄、老少皆宜。作為90後的我,在王小波逝世23周年,第一次捧起《黃金時代》,接著一口氣很爽地把它讀完了。風靡一時的《黃金時代》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 王小波用20年寫成的《黃金時代》,為何會被說成是「黃色小說」?
    王小波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家之一,他唯一的缺點,就是他再也不更新了,所以我也只能一次次重讀他的作品,尤其他那本《黃金時代》,更是讓我愛不釋手。但讀過王小波作品的人都知道,他的作品一向「黃」得厲害,特別是《黃金時代》一書中,關於「兩性關係」的描寫更是非常之多。以至於有很多人在看完這本書後,都將其定義為「黃色小說」。
  • 王小波《黃金時代》:荒誕不羈的「性」描寫,實則是對時代的控訴
    在上個世紀末,有三本小說是最出名的:《白鹿原》、《廢都》,還有就是王小波的《黃金時代》。這三本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性」,都有著非常豐富的描寫,而且正因如此,在出版的時候總是遭到很多的困難。幸運的是這三本書最後都順利出版並且成為了當今中國文學史上,非常出名的小說。為什麼那個年代,對性的描寫頗豐?
  • 王小波《黃金時代》:用幽默寫盡肉慾,用現實批判嘲諷
    我發現尤為有意思的一點是,我身邊的男生對於王小波的接受力遠高於女生。這可能是因為王小波所採取的身體敘事。女性和身體之間有一種天然的反向張力。在閱讀這些赤裸的文字時,我的注意力常常會被奇怪地轉移。一方面我強迫自己要高於身體維度進行文本理解,一方面大腦又在輸出微尷尬的阻斷信號。其實也沒寫什麼。
  • 特立獨行的王小波:就像是超越時空來的,活出了最清醒的人生
    今年是王小波去世23周年,他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文字仍活躍在我們的世界裡。我第一次接觸到王小波的作品是在我上學時期,老師在課堂上宣講作文八股的技巧,我偷偷在課本裡夾一本《黃金時代》,一頁頁翻著王二對陳清揚的幻想,竟有些看禁書的快感。
  • 黃金時代:放飛的心靈無畏現實的枷鎖,王小波的特立獨行,值得懂
    這是《黃金時代》中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話,對於王小波,大多數的讀書人都不會陌生,他被譽為"中國的卡夫卡"。他是當代作家,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任教,後辭職做了自由撰稿人。他的作品涉及小說、雜文、電影劇本、書信。這是"時代三部曲"中的第一本《黃金時代》,接下來會繼續解析他的其他作品。
  • 王小波:如果你願意,我就永遠愛你
    但有些人,卻嚮往成為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你問我喜歡誰?我當然喜歡那只有趣又特立獨行的豬。我喜歡,王小波。1、動蕩年代裡最有趣的一抹靈魂王小波的一生和他的名字一樣,前後歷經了不少波折。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卻不幸被劃為階級異己分子。幼兒時期,由於先天發育不良嚴重缺鈣導致他看起來痴痴傻傻。少年時期,被派到鄉下插隊改造,又不幸得了肝炎和瘧疾。
  • 王小波《黃金時代》,尺度描寫太出格,網友:不敢光明正大地看
    對王小波來說,寫雜文只是講道理,他看到道理在哪裡,就去講一講,講完收工,不會再去修改潤色。王小波看重的還是自己的小說,小說他是花費巨大心力去寫的,寫完之後還要不斷地修改,往往文字讓他感到滿意了,他也還是不罷休,會花寫原稿三到五倍的時間,把小說的情節全部打亂,重新組合。
  • 王小波:「生前籍籍無名,死後聲名鵲起」
    有人說,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只保留第一個字,作為書名會更合適一些,再看看這本書的封皮,堪稱完美匹配!或許也因為此,香港的一家出版社把書名改成了《王小二風流史》,果然銷量喜人。那麼,王小波的這本《黃金時代》或者說《王小二風流史》,到底寫了些什麼內容呢?它真的是一部「黃」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