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的歡愉,是時代變革下唯一的精神武器

2020-12-28 心心談體育

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的歡愉,是時代變革下唯一的精神武器

一輩子很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王小波

王小波,也許你對他還不夠了解,但是你一定聽過他說的一句話:「一輩子很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他長的很醜,蒜頭鼻,厚嘴唇,但是我看過一次他的採訪視頻,瞬間被他的思辨和智慧傾倒,說話也很溫柔。

王小波小時候因為喜歡思考,發呆,還被人稱為「傻波子」,但是他從小就展露出獨特的一面,閱讀速度是常人的7倍,喜歡探索,有著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

17歲他懷揣著「浪漫的救世情懷」去雲南做知青,沒想到下鄉插隊的枯燥生活,以及處處被安排的荒誕日常,讓王小波深惡痛絕,也是那時候他開始他開始深入思考人類生存及自由的命題。

王小波在外人眼中從小愛發呆,但其實發呆的大多數時間裡他都在思考,並從中得到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很小的時候,他的閱讀速度就比常人快很多,或許這些都為他後來的寫作奠定了基礎。

《黃金時代》在港臺出版,卻遭內地出版社多次拒絕

17歲的王小波懷揣著滿腔熱情和"浪漫的就是情懷"前往雲南做知青。然而現實生活總不如想像的那樣浪漫,下鄉插隊的枯燥幾乎打破了王小波的幻想,那裡的荒誕日常更是讓他深惡痛絕。

但凡事都有兩面性,經歷才是作家最好的素材,而正是那時候的經歷成為了《黃金時代》的藍本。

在王小波的多本作品中,他最為滿意的就是《黃金時代》,這本傾注了他大部分時間和才華的書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他的"寵兒",而《黃金時代》的創作花了王小波20年。

1992年,《黃金時代》終於得以在港臺出版,並獲得了當時《聯合報》的文學大獎,還有獎金250000臺幣。對王小波而言,這無疑是喜從天降。

然而天不遂人願,《黃金時代》在內地的出版卻困難重重。原因是當中的性描寫過於直接、赤裸,雖然很多編輯極為欣賞,但他們都認為這樣的文章並不敢發。

後來王小波可以說是遇到了一生中的貴人——編輯趙潔平。在她的努力和冒險下,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才得以出版。但售賣的過程依舊不如意,書店不讓賣,廣告打不了,王小波只好跟朋友推著自行車到小攤兜售,可謂一波三折。

《黃金時代》:肉體的快樂,是時代變革下唯一的精神武器

歷經千辛才面世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什麼?以前的很多人都以為這是小黃書,在港出售時甚至更名為《王二風流史》

實則不然,人們眼中的"黃"不過是王小波通俗淺白的表達方式,雖然有時顯得赤裸而粗俗,但那並不是色情和媚俗,不過是人們心底原始的欲望和衝動罷了,因而王小波的文字具有直擊人心的力量。

就像他說的那樣:人們認為最羞恥、最該隱諱的東西,恰恰是最不值得羞恥、隱諱的東西。

他的文字包括他筆下的人物,甚至包括他自己,都十分具有反諷的意味。在《黃金時代》中,北京來的漂亮醫生陳清揚就因為遭受嫉妒被傳是"破鞋"(指亂搞男女關係的女人)。

為了還自己一個清白,陳清揚找王二幫忙證明,王二卻說:結了婚的女人不偷漢,該面色黝黑、乳房下垂。你臉不黑且白,乳房不下垂且高聳,所以你是破鞋。

在陳清揚21歲生日時,王二就以"偉大友誼"為由,和她發生了關係。自此,陳清揚便有了自我安慰的邏輯:既然我不能證明我是破鞋,那我還不如成為真正的破鞋。

陳清揚的前後變化讓人啼笑皆非,可現實本就是荒誕的,荒誕的本也是可笑的。王小波的黑色幽默往往能讓人看到人性的本質。

高曉松、魯豫等名人極力推薦

在很多讀者心中,讀王小波的書能引起靈魂震顫和情感共鳴,其中就包括高曉松和魯豫。

高曉松:我個人覺得王小波是所有寫白話文的作家裡,在我心裡是排第一的。

魯豫:王小波的文字,它們有著無堅不摧的那種破壞力,但是又有著超強的癒合力。

塵世喧囂,唯有看書能獲得我們內心方寸的清醒和沉靜。讀一讀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和有趣的靈魂相遇,和本真的自己相見!

相關焦點

  • 神般存在的王小波:肉體的快樂,是時代變化下唯一的精神武器
    「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讀過《黃金時代》的人,一定對這句話倍感熟悉和親切。據說當年颳起王小波之風時,幾乎人人會背上書裡這麼一句話。第一次接觸到王小波的作品是在我上學時期,老師在課堂上宣講作文八股的技巧,我偷偷在課本裡夾一本《黃金時代》,一頁頁翻著王二對陳清揚的幻想,竟有些看禁書的快感。《黃金時代》是我們班男生爭相傳閱的一本書,王小波這個名字,在我們心中多少有種自由生活的嚮往。
  • 王小波:肉體的快樂,是時代的精神武器,王朔:他活著,我比不上
    他是個21歲的青年,思想敏銳,忍受著飢餓、螞蝗、繁重的勞動對肉體的折磨、忍受著軍代表這樣的惡人的壓迫,卻無法逃避,內心裡滋生了仇恨意識、陷入孤獨與苦悶。他被稱為"中國的喬伊斯和卡夫卡"也許你對他還不夠了解,但是你一定聽過他說的一句話:"一輩子很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 王小波《黃金時代》雖細緻但並不猥瑣,更不是「黑暗」的角落
    《黃金時代》與文學藝術:雖細緻但並不猥瑣,更不是「黑暗」的角落文藝公子李2020-07-06 15:43:44在六七十年代,那個羞澀陳舊思想的影響下,當時的人們不要說"性"了,就算是"愛"也是羞難出口的一件事情,但是當時有位作家卻把這種"難以啟齒"的事情,直接寫了出來,也就註定這本書之後的路會更加的難走。
  • 初看不懂陳清揚,再看戀上王小波,《黃金時代》王小波的「神」作
    《黃金時代》是我看王小波的第一本書,也是我第一次從閱讀中感受到王小波的文字,直接,粗放,又不缺乏細膩和真誠。王小波寫過很多書,有雜文和小說。我忘了自己為什麼選擇先從《黃金時代》看起,也許是因為下面這段話太常見,以至於印象深刻。
  • 王小波《黃金時代》:荒誕不羈的「性」描寫,實則是對時代的控訴
    在上個世紀末,有三本小說是最出名的:《白鹿原》、《廢都》,還有就是王小波的《黃金時代》。這三本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性」,都有著非常豐富的描寫,而且正因如此,在出版的時候總是遭到很多的困難。幸運的是這三本書最後都順利出版並且成為了當今中國文學史上,非常出名的小說。為什麼那個年代,對性的描寫頗豐?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魯豫看了《黃金時代》後,說:「王小波的作品有一種力量,他有無堅不摧的破壞力,又有著超強的治癒力,喚醒了我,文字很解渴。」高曉松也曾高度評價:「王小波寫的小說,在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而且甩第二名非常遠,他是神一般的存在。」這兩位大咖為什麼會給王小波如此高的評價?
  • 王小波《黃金時代》,尺度描寫太出格,網友:不敢光明正大地看
    王小波在做的完全是一件看不到收益的事情,他的朋友見他這麼寫小說,也覺得很不理解,但是王小波卻依舊苦心孤詣樂此不疲,做著大家認為在發瘋的事情。他根本不在乎這一點,他唯一追求的就是希望寫出卓越的作品來。王小波喜歡詩,雖然他很少寫詩,但是他卻把自己稱為行吟詩人。
  • 王小波《黃金時代》:用幽默寫盡肉慾,用現實批判嘲諷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是其「時代三部曲」中的一部,該系列入選《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李靜在給《黃金時代》作的序裡寫道:「愛之者甘之如飴。厭之者搖頭不已。始愛終棄者自感棋高一著昨非今是。王二的讀者,沒有中間狀態。」確實如此。我身邊的人,對王小波,總是褒貶不一。不過無論時代怎麼變,王小波總是有人讀的。
  • 王小波《黃金時代》:難以啟齒的愛,是「性壓抑」年代的集體失語
    這是王小波《黃金時代》的結尾兩段,記得第一次讀到這裡的時候,整個人都呆住了,「天上白雲匆匆,深山裡只有兩個人」,寫的太美了,也極其深沉動人。為什麼陳清揚被拍了兩下屁股就愛上了王二,那時候我也不甚明白,而對於那些初讀《黃金時代》的人們,我想大都會覺得這就像是一本「黃色小說」,基本上都聚焦在王小波鋪天蓋地的性描寫上,至於巴掌背後的愛情,卻很少有人去關心。
  • 《黃金時代》背後的女人,為王小波生前身後事嘔心瀝血、背盡罵名
    1993年,《黃金時代》書稿被中國戲劇出版社、《十月》刊物、《黃河》刊物、北嶽文藝出版社等眾多雜誌社接連拒絕出版,理由是「《黃金時代》這本書對「性」的描寫太過赤裸,內陸不敢出版。」在王小波和李銀河兩人的奔波下,直到94年《黃》的書稿才問世,可僅僅三年後,1997年,王小波的便溘然長逝。
  • 王小波《黃金時代》:打破時代的禁錮,用勇敢的心去擁抱愛與自由
    「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生半明半暗的雲。」讀過《黃金時代》的人,一定對這句話倍感熟悉和親切。據說當年颳起王小波之風時,幾乎人人會背上書裡這麼一句話。王小波在當時是異類一般的存在。中國六七十年代處於非性的年代,人們思想封閉堵塞,精神崩得緊張。
  • 黃金時代|直白的性描寫,荒誕的故事敘述,掩蓋不了時代宿命的痛
    可偏偏就是這部直白的小說,卻成為了當代文學中沉甸甸的經典名著,並被王小波本人自詡為「寵兒」。王小波的作品影響了當代很多人,很多人讀過《黃金時代》體會到了酣暢淋漓的性痛快,也有些人有幸發現了一些王小波藏於性描寫下的有趣信息。
  • 《黃金時代》:年少不懂王小波,其實他的文字很解渴!
    不論是以前還是現在,提到王小波,人們都會常說一句話:年少不懂王小波,讀遍黃書也白費。他的文字很解渴。這個王小波指的就是那位生前默默無聞,死後卻大有名氣,被高曉松稱之為「神」的作家。而黃書,指的是他的《黃金時代》,今天我們不談王小波,只談談這本書。
  • 王小波用20年寫成的《黃金時代》,為何會被說成是「黃色小說」?
    王小波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家之一,他唯一的缺點,就是他再也不更新了,所以我也只能一次次重讀他的作品,尤其他那本《黃金時代》,更是讓我愛不釋手。但讀過王小波作品的人都知道,他的作品一向「黃」得厲害,特別是《黃金時代》一書中,關於「兩性關係」的描寫更是非常之多。以至於有很多人在看完這本書後,都將其定義為「黃色小說」。
  • 黃金時代|用大段性描寫來表達痛快,以隱秘的手法批判了時代宿命
    可偏偏就是這部直白的小說,卻成為了當代文學中沉甸甸的經典名著,並被王小波本人自詡為「寵兒」。王小波的作品影響了當代很多人,很多人讀過《黃金時代》體會到了酣暢淋漓的性痛快,也有些人有幸發現了一些王小波藏於性描寫下的有趣信息。
  • 王小波《黃金時代》臺灣獲獎,內地出版社:寫得很精彩我們不敢發
    匹茲堡大學2年,王小波在許倬雲的傾心指導下完成了《黃金時代》第二稿。經過這次修改,王小波的寫作水平突飛猛進,但他對自己的作品卻越來越不滿意,決定改學歷史。在瘂弦的主持下,大家對入選的50篇小說進行了篩選,《黃金時代》進入決賽的5篇之內。經過投票,《黃金時代》和另外一篇小說並列中獎,大家一致認為:文字寫得最好的是《黃金時代》,具有明顯的卡夫卡特徵。
  • 《黃金時代》「賤」的6句話,初讀不懂王小波,如今再讀已淚目
    初識王小波是通過他的代表作《黃金時代》,他關注那個時代,他的文字流淌最真摯的感情,沒有半點矯揉造作。世界上好看的皮囊有很多,但是有趣的靈魂卻很少,王小波就是那個有趣的靈魂。《黃金時代》最「賤」的6句話,初讀不懂王小波,如今再讀已淚目有人說《黃金時代》真的很賤,說它是愛情小說,但它又違背道德,裡面的人說的話透露著一股賤兮兮,一開始讀大家都當做是黃色,曾經王小波的這部作品正是因為黃色無法出版,好不容易出版發行也受阻撓,自己推著自行車去賣,直到去世都沒賣完!
  • 《黃金時代》尺度大堪稱「小黃書」,王小波:沒有性的人生不完全
    然而,最近無意中看到了作家王小波的一部《黃金時代》,卻刷新了我的認知與見解。在《黃金時代》中,作家王小波硬是將避諱的「性」寫到了極高的高度,讓人不禁心頭一震。故事發生在七十年代早期雲南西部某農場,男主名叫王二,二十一歲,被安排到雲南「插隊」。而女主名叫陳清揚,二十六歲,在王二插隊的地方做醫生。
  • 黃金時代:放飛的心靈無畏現實的枷鎖,王小波的特立獨行,值得懂
    這是《黃金時代》中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話,對於王小波,大多數的讀書人都不會陌生,他被譽為"中國的卡夫卡"。他是當代作家,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任教,後辭職做了自由撰稿人。他的作品涉及小說、雜文、電影劇本、書信。這是"時代三部曲"中的第一本《黃金時代》,接下來會繼續解析他的其他作品。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導致它成為「禁書」的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導致它成為「禁書」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個人,會大膽直白的把人性在你面前露骨的展現,毫不掩飾的剖析?這個人就是,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