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王小波:最好的我們,就在當下!

2021-01-08 掐指一算筆記

閱讀是一種享受,是一種幸福,更是一種自我躍遷,前提是你要有頓悟能力。

王小波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

《黃金時代》則是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

我搜集整理了他的幾句話,順便闡述一下自己粗淺的認知。

1

人活著總要有個主題,使你魂夢系之。

年少讀書的時候,老師們常常問一個問題:你將來的理想是什麼?

面對五花八門的回答,老師沒有發笑,他一本正經地說,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夠夢想成真。

我雖然沒有實現當初的理想,但我在歲月裡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做事必須具備明確的目標感,才能不落空。

現在,我還經常跟年邁蒼蒼的老師交流,我在他那裡得到了最寶貴的財富。

我認為教育,是喚醒,而不是填鴨式灌輸。

我是一切問題的根源,所有的辛苦和輕鬆,幸福與痛苦,都在一念之間。

2

存在本身有無窮的魅力,為此值得把虛名浮利全部放棄。

一個受過命運重錘的人,經歷過萬念俱灰,經歷過撕心裂肺,他會變得平靜淡然,見怪不怪。

我奶奶是舊社會過來的人,經歷了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自然災害,經歷了餓殍滿地,哀鴻遍野,今天的日子即便是吃糠咽菜,那也是不得了的幸福。

何況現在,大魚大肉,生猛海鮮,瓜果梨桃,牛奶麵包,以及很多根本叫不上名字的舶來品,奶奶說,這麼好的光景,不識足,就是造孽!

3

就如世上一切東西,你信它是真,它就真下去;你疑它是假,它就是假的。

人這一輩子,都是修行。

修行,不是去見天地見眾生;

修行,而是遇見本來的自己。

怎樣遇見自己呢?

我的恩師給我寫了一首詩:

一憂一喜皆心火,一榮一枯皆眼塵。

靜心看透炎涼事,千古不做夢裡人。

這首詩,讓我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世間的一切,都是我們內心的投影。

你覺得好,它就妙不可言;

你覺得壞,它就惡貫滿盈;

你覺得苦,它就味同黃連;

你覺得樂,它就一張笑臉。

心,是所有問題的根源;

愛,是一切問題的答案。

4

我要愛,要生活,把眼前的一世當作一百世一樣。

我覺得,一個人還是需要有一點熱愛的。

沒有熱愛的加持,再偉大的夢想,都會折戟沉沙,跌入塵埃。

歌德 說過,志向和熱愛是偉大行為的雙翼。

生活中,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平凡、人普通人。即便是這樣,也需要源源不斷的熱情,啊不離不棄的行動。

因為,沒有行動,再小的目標也不能實現。

空喊口號,那是空中樓閣;

腳踏實地,才有美夢成真。

5

人活著都是為了要表演,所以才失去了自我。

網上有這樣一句話:

人見人都是演,狗見狗都是舔。

一味地表演,必然帶著自己的目的。

有的人為了博得眼球,有的人為了譁眾取寵;有的人為了掩人耳目,有的人為了受人敬重。

一個人,戴面具時間長了,面具就會和皮肉長在一起,再也揭不下來。

表演的最大惡果,就是丟失掉自我。這個代價實在太大了。

如果不願意付出這樣的代價,那就儘量減少一些虛偽的表演吧。

6

我思故我在,既然我存在,就不能裝作不存在。尤論如何,我要對自己負起責任。

一個人自始至終,都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這就是因果關係,毫釐不爽。

大智慧,必然謙虛溫和;

大善良,必然寬容大度;

大格局,必然遠見卓識;

大境界,必然淡泊寧靜。

小聰明,才喜歡咄咄逼人;

小善良,才喜歡斤斤計較。

大氣象,總是樸實無華;

大成者,總是低調謙和。

命運起伏,循環往復,河西河東;

塵世之間,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7

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忍受摧殘,一直到死想明了這一點,一切都能泰然處之。

人生苦難重重,磨難重重。

把苦釀造成甜蜜,才是真本事。

把難培植成幸福,才是大能耐。

苦盡甘來,這是人生的正規渠道;

實至名歸,這是歲月的點石成金。

死亡,是最精準的教育。

它會讓一個人瞬間開悟,

它會讓一顆心豁然開朗。

想明白了,天地間就雲淡風輕;

悟透徹了,人生事就妙趣橫生。

在王小波短暫卻傳奇的一生中,有著艱難的歲月,有著動人的愛情,更重要的是,獨特而偉大的思想永遠被後世銘記。

在他的書裡,總會有很多觸及靈魂的文字。讀他的作品,品味他的思想,與這個有趣的靈魂在文學的世界裡相遇,實乃一大幸事。

現在只需要兩張電影票的錢,你就能收穫王小波書中最有趣的靈魂,平日裡放在書架給孩子閱讀,逢年過節還能送給親朋好友。#王小波#

喜歡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可以點擊下方連結進行購買哦!

相關焦點

  • 王小波《黃金時代》臺灣獲獎,內地出版社:寫得很精彩我們不敢發
    許倬雲在中國古代歷史方面的研究成果特別卓著,在他看了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後,決定親自打琢這塊璞玉。《黃金時代》被稱為最後一個傷痕文學,意思是最後一個可以傳世的作品。在書中,王小波極盡諷刺、嬉笑怒罵的筆調,討論的卻是一個嚴肅的人性問題。
  • 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的歡愉,是時代變革下唯一的精神武器
    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的歡愉,是時代變革下唯一的精神武器一輩子很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王小波王小波,也許你對他還不夠了解,但是你一定聽過他說的一句話:「一輩子很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然而現實生活總不如想像的那樣浪漫,下鄉插隊的枯燥幾乎打破了王小波的幻想,那裡的荒誕日常更是讓他深惡痛絕。但凡事都有兩面性,經歷才是作家最好的素材,而正是那時候的經歷成為了《黃金時代》的藍本。
  • 王小波《黃金時代》:荒誕不羈的「性」描寫,實則是對時代的控訴
    在上個世紀末,有三本小說是最出名的:《白鹿原》、《廢都》,還有就是王小波的《黃金時代》。這三本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性」,都有著非常豐富的描寫,而且正因如此,在出版的時候總是遭到很多的困難。幸運的是這三本書最後都順利出版並且成為了當今中國文學史上,非常出名的小說。為什麼那個年代,對性的描寫頗豐?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導致它成為「禁書」
    當談到上個世紀下半葉的王小波,他可謂是人盡皆知的。就連他的妻子李銀河,也曾宣稱:「如果小波不死,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將是他」。王小波的小說《黃金時代》被認為是這個絕世怪才最傑出的代表作。如何評價《黃金時代》在文化界一直褒貶不一?例如,李靜在《黃金時代》的序言中寫道:「愛之者甘之如飴,厭之者搖頭不已。始愛終棄者自感棋高一著昨非今是。
  • 王小波《黃金時代》:性描寫太多被當「小黃書」出版,那是他們沒看懂?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是部怎樣的作品?王小波的代表作《黃金時代》從二十多歲一直創作到中年,是以他年輕時在雲南的經歷為背景創作的小說,裡面對王二和陳清楊大量直白細微的性描寫一度被編輯認為是「小黃書」、「色情文學」而拒絕出版。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魯豫看了《黃金時代》後,說:「王小波的作品有一種力量,他有無堅不摧的破壞力,又有著超強的治癒力,喚醒了我,文字很解渴。」高曉松也曾高度評價:「王小波寫的小說,在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而且甩第二名非常遠,他是神一般的存在。」這兩位大咖為什麼會給王小波如此高的評價?
  • 初看不懂陳清揚,再看戀上王小波,《黃金時代》王小波的「神」作
    《黃金時代》是我看王小波的第一本書,也是我第一次從閱讀中感受到王小波的文字,直接,粗放,又不缺乏細膩和真誠。王小波寫過很多書,有雜文和小說。我忘了自己為什麼選擇先從《黃金時代》看起,也許是因為下面這段話太常見,以至於印象深刻。
  • 《黃金時代》:年少不懂王小波,其實他的文字很解渴!
    不論是以前還是現在,提到王小波,人們都會常說一句話:年少不懂王小波,讀遍黃書也白費。他的文字很解渴。這個王小波指的就是那位生前默默無聞,死後卻大有名氣,被高曉松稱之為「神」的作家。而黃書,指的是他的《黃金時代》,今天我們不談王小波,只談談這本書。
  • 王小波《黃金時代》:用幽默寫盡肉慾,用現實批判嘲諷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是其「時代三部曲」中的一部,該系列入選《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李靜在給《黃金時代》作的序裡寫道:「愛之者甘之如飴。厭之者搖頭不已。始愛終棄者自感棋高一著昨非今是。王二的讀者,沒有中間狀態。」確實如此。我身邊的人,對王小波,總是褒貶不一。不過無論時代怎麼變,王小波總是有人讀的。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導致它成為「禁書」的
    一個嘴角下垂的男人,用他的《黃金時代》,說盡人性掙扎與追求,讓人「欲罷不能」。王小波用獨有的黑色幽默,讓你看懂欲望的真實,現實的荒謬。當你讀完《黃金時代》,笑了,說明你不懂「人性」,當你讀完《黃金時代》,哭了,說明你不懂「男女之情」,當你讀完哭笑不得,說明這本書,你會愛不釋手。
  • 王小波《黃金時代》雖細緻但並不猥瑣,更不是「黑暗」的角落
    王小波與《黃金時代》屬於那個年代的藝術"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王小波曾經也是一位下鄉的知青,他明白那種被世俗壓迫的感覺,因此創作了他的《黃金時代》。《黃金時代》絕對是一本被低估的書,王小波本人也是一位被低估的作者,他被稱為"最可憐的作家"。
  • 《黃金時代》背後的女人,為王小波生前身後事嘔心瀝血、背盡罵名
    王小波到了美國,才發現什麼叫做「百無一用是書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又不會英語(後來靠自學,英語有所小成),找到的最好一份工作就是,只能到餐廳後廚刷碗。對王小波的求職經歷,李銀河心疼不已,為了不讓王小波出門受辱、工作受累,拼了命的學習,終於,拿到手了400美元獎學金,用這筆獎學金,供兩人開銷。
  • 《黃金時代》:倘若王小波遇上的是楊笠,或許就是另一個結局
    王小波只能繼續「忽悠」道:「你應該去動物園的爬蟲館裡看看,是不是我比它們還難看,你也不是就那麼好看呀,咱們扯平了。」好女怕纏,老話誠不欺我。任你再看我不順眼,也擋不住我接憧而至的攻勢。我想起初中時,班主任曾半開玩笑地告誡我們:「追女孩子的三大要素,就是膽大、心細加皮厚,重點就是皮厚。」說到膽大,就要從王小波和李銀河的第一次見面說起。
  • 王小波《黃金時代》:用幽默大膽的口氣,諷刺現實,說出人生事實
    1997年,王小波在寫作的時候突發心臟病去世,他捲曲著自己的身體,不斷的掙扎,直到一個人孤獨地死去。他的身邊沒有一個人,但卻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遺產,豐富了我們的精神世界。雖然他只活到了45歲,短短的一生,但無數的現代人,卻還在讀著他的書,討論這裡面的思想。
  • 王小波《黃金時代》赤裸和粗俗的描述、顯現出坦坦蕩蕩的真性情
    這個人就是,王小波。一個嘴角下垂的男人,用他的《黃金時代》,說盡人性掙扎與追求,讓人「欲罷不能」。王小波用獨有的黑色幽默,讓你看懂欲望的真實,現實的荒謬。01、《黃金時代》:臉紅心跳打開的「小黃書」,卻是光怪陸離的人性世界歷經20年才定稿的《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的「寵兒」,不知道有多少人把它當成人生中的第一本「小黃書」來看。
  • 黃金時代:放飛的心靈無畏現實的枷鎖,王小波的特立獨行,值得懂
    但是王小波的特立獨行,讓他與眾不同,正是這份與眾不同,才讓那麼多人愛上王小波。我們活在這個社會,無論年代、社會發展現狀,人性的複雜總是從未改變,正如東野圭吾在《白夜行》中所說: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能直視,一個是太陽,另一個是人心。
  • 《黃金時代》「賤」的6句話,初讀不懂王小波,如今再讀已淚目
    初識王小波是通過他的代表作《黃金時代》,他關注那個時代,他的文字流淌最真摯的感情,沒有半點矯揉造作。世界上好看的皮囊有很多,但是有趣的靈魂卻很少,王小波就是那個有趣的靈魂。《黃金時代》最「賤」的6句話,初讀不懂王小波,如今再讀已淚目有人說《黃金時代》真的很賤,說它是愛情小說,但它又違背道德,裡面的人說的話透露著一股賤兮兮,一開始讀大家都當做是黃色,曾經王小波的這部作品正是因為黃色無法出版,好不容易出版發行也受阻撓,自己推著自行車去賣,直到去世都沒賣完!
  • 王小波用20年寫成的《黃金時代》,為何會被說成是「黃色小說」?
    王小波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家之一,他唯一的缺點,就是他再也不更新了,所以我也只能一次次重讀他的作品,尤其他那本《黃金時代》,更是讓我愛不釋手。但讀過王小波作品的人都知道,他的作品一向「黃」得厲害,特別是《黃金時代》一書中,關於「兩性關係」的描寫更是非常之多。以至於有很多人在看完這本書後,都將其定義為「黃色小說」。
  • 王小波《黃金時代》,尺度描寫太出格,網友:不敢光明正大地看
    他考量著故事發展的無數種可能性,反覆調動著每一個段落,直到找出一種最好的方式加以表述。這樣寫小說簡直就像在發神經病,從世俗的角度來講,這也是吃力不討好的,他再怎麼用心寫,他的稿費也不會多,更嚴峻的問題是他寫的小說根本出版不了。
  • 《黃金時代》尺度大堪稱「小黃書」,王小波:沒有性的人生不完全
    然而,最近無意中看到了作家王小波的一部《黃金時代》,卻刷新了我的認知與見解。在《黃金時代》中,作家王小波硬是將避諱的「性」寫到了極高的高度,讓人不禁心頭一震。故事發生在七十年代早期雲南西部某農場,男主名叫王二,二十一歲,被安排到雲南「插隊」。而女主名叫陳清揚,二十六歲,在王二插隊的地方做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