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不走不親」,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人際交往大智慧

2020-12-20 歷史國學智慧

老人常說:「水不打不渾、人不走不親」前半句話的意思,相信大家都知道,就是說即使是汙水,你不去攪拌它,它也不會變得渾濁。其實下半句「人不走不親」,更經典,並且蘊含人際交往大智慧。那麼這一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常常有這樣一個困惑,那就是在求人和幫人這方面拿捏不好分寸,求人時怕欠人情,幫人時又怕別人覺得我們別有用心。

萬事不求人,那你人緣就能好點,就是說你從不麻煩別人,那別人當然也不會厭煩你。

你無求於人,那麼別人就沒有負擔,自然就不會討厭你,但是這也僅僅是做到讓別人不討厭你,如果想要做到和人建立固定的友好關係,那就比較難了。

所以才有了「人不走不親」這句話,意思就是說,人要是不多走動走動,就不會親近,你無求於他,他無求於你,老死不相往來,怎麼會親近呢

「人不走不親」這句話是提升人際關係的一個要害。在這方面呢,我相信很多人在生活都深有體會,你的那些好哥們好朋友都是你經常求他們辦事的人,相反那些你沒求過,沒幫過的人,都是一些平淡的朋友。

在中國歷史上,就有這樣一對出了名的好朋友——管仲和鮑叔牙。這個管仲大事小事都折騰鮑叔牙,但是鮑叔牙和他的關係卻越來越緊密。他們二人的交往體現了人際交往中的兩個重要原則,第一個是連結原則,就是說你求人辦事,他會覺得在利益的層面上,你們連結上了。

在連結上之後,他會覺得你們有了一層關係,他也會本能的關注你了,如果以後你有事,他也會持續的幫你。

如果是你幫過別人,但是自己又沒有有求於過他,那麼你就要在不傷害雙方利益的情況下,找他幫你一些無傷大雅的小事,讓他把人情還了,這也有利於你倆以後的友好發展。

第二個原則就是交友成本原則。鮑叔牙對管仲的交友投入成本太大了,所以無論如何,這個交情鮑叔牙都不會讓他散,一旦散了,這成本就白搭了。

所以這個交往成本是個非常關鍵的要素,在人際交往中,求人和幫人的分寸都要拿捏到位。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古人們雖然簡單的句話裡可以蘊含大智慧,但無論是哪種文化,都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時代是不斷在發展的,跟不上時代就要及時拋棄,值得學習的我們就要潛心研究。

這是一本記錄俗語智慧的書籍,裡面有俗語上千則,在俗語的背後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看了之後哈哈大笑還能學到很多智慧!

《老人言》和現在越來越多的心靈雞湯文章不同,《老人言》裡面有很多對世態炎涼的描述。堪稱《毒雞湯大全》,裡面講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非常直白,十分露骨。

《老人言》這本書中就收錄了這些俗語,俗語是口耳相傳的智慧,洞察世事的箴言,源遠流長的文化。

讀《老人言》就像是在和一位長者對話,他會教給你他的畢生所學,幫你指引人生航向,讓你更快適應社會,教會你立身處世的法則。

這套是白話文版本的,因為文言文一般人真的很難讀懂!這個版本的讀起來實在是有趣!

多見多聞,借古鑑今。想要閱讀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購買正版。

相關焦點

  • 老祖宗忠告:身上有這二個特徵的人,儘量少交往,容易招來禍端
    我們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講話天花亂墜,而從來不幹一件實事的人。有的人就會聽信他們的話,吃了大虧。我們在和別人交往的時候,要認清楚別人的真面目,再考慮要不要深交。人們往往最容易犯的錯就是以貌取人,衣著華麗的人就是身份地位不俗的富貴人家,長相平平、衣著樸素的人就不是什麼好人。
  • 俗語「男怕纏,女怕磨」,究竟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總結精闢
    那麼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實際上,從字面來看,「男怕纏,女怕磨」指的就是男性和女性在人際交往中遇到的問題。「男怕纏」的意思是說「男人害怕遇到一直糾纏不放的人」,在古時,男主外、女主內的意識深入人心。因此對絕大部分的男子而言,找一個賢淑懂事的伴侶,將內務安排得有條不紊,是十分重要的。
  • 人際交往中的「距離法則」
    在心理學家坐在他們身邊後,被試者不知道這是在做實驗,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起身到別處坐下,有人則乾脆明確表示:「你想幹什麼?」「距離法則」運用在人際關係中,便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能距離太遠,太遠了關係會顯得生疏,從影響力的角度考慮,便無法施加影響;但也不能距離太近,太近了,關係太過親密,勢必會出現摩擦、矛盾,同樣不能更好地實施影響。最合適的距離,應該是不遠不近、不親不疏、不分不離。
  • 老話「姐死門檻斷,哥走侄不親」,啥意思?說出了世態炎涼
    俗語就是俗趣文化之一,老一輩人常勸告年輕人:「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也是俗語之一。俗語句式簡單,話語通俗,是老一輩人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智慧,雖然比較接地氣,但其中的道理確實非常深刻的,有的看似簡單,卻是老祖宗對世態炎涼現象的總結。
  • 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大智慧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大智慧在農村算得上大事的就是紅白喜事了。喜事種類也有很多,婚嫁、祝壽、滿月、喬遷等等,唯獨祝壽在很多農村至今仍有「壽不送煙,喪不後補」的講究,這是有原因的。壽不送煙:過壽是在農村只有到了60歲以後逢整歲數時的說法,比如60大壽、70大壽……而61歲、69歲、71歲等等只能說是過生日。
  • 人際交往的過程總結
    人際交往的過程總結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有的人懂得方法,就很輕鬆的能夠和新認識的人聊的很好,並且在以後的生活中交往密切、資源互助。而那些不懂得人際交往方法的人,初次見面不知道與對方聊什麼?
  • 俗話說「切莫遷墳,十遷九敗」是什麼意思,藏著老祖宗的大智慧
    在民間流傳著一句俗語"切莫遷墳,十遷九敗",這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其中大有玄機。古人看來,墳地不僅是墓地,也是家族的福地,對於墳地非常重視。那為什麼會有這句"切莫遷墳,十遷九敗"的警言呢?在傳統觀念中,"孝"是看人的首要標準,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古代還有因為孝順長輩而獲得當官的機會。人們都崇尚入土為安,在人死後要儘快將其埋葬,就是這個原因。如果在埋葬之後再想要遷墳,這是和人們入土為安的觀念相悖的,在傳統觀念中,遷墳會對先人長輩有所叨擾,這是對長輩的不敬,因此對於遷墳要慎之又慎,儘量不要遷墳。
  • 俗話說:「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啥意思?老祖宗的醒世良言
    有些俗語在我們現在看來,已經完全不適用,但是還有很多俗語,放在現在,依舊是讓人能夠懂很多道理的存在,我們應該秉著去其糟怕取其精華的理念去學習這些俗語,就比如這句「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是什麼意思呢?「寧可試人棺,切莫穿人鞋」的意思是,寧願幫別人試棺材,也不會向別人借鞋穿。或許現在很多人認為棺材是個不祥之物,其實不然,周公解夢中也說到,做夢夢到棺材是吉兆,預示人即將要升官發財。
  • 在人際交往中你都悟出了什麼道理?
    信任無價,信任易失而難得,惟有以誠相待,才能在人際交往中取得他人的信任,進而建立良好的關係。第二,學會尊重對方。尊重對方是保持良好人際關係的前提。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需要先尊重別人。假如目空一切、唯我為大,甚至嫉妒對方,那麼朋友會感到不舒服,最終會影響感情的持續發展。第三,懂得感恩。
  •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我們如何把握好度?如何給這個人際關係投資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我們要懂得把握好一個度,超過這個度。人際關係,就有可能走向反面。在人際交往中,如果雙方不能滿足彼此的某種需要,那麼一般來說這種關係就比較難以維持了。心理學家霍曼斯,曾經指出人跟人之間的交往,在本質上屬於一種社會交換,而這種交換,跟市場上的商品交換所遵守的那些原則是相同的。
  • 人際交往的意義(豆瓜)
    一個人只要真心對別人感興趣,那麼,在兩個月之內他所結交的朋友,就會比一個只要別人對他感興趣的人在兩年之內所結交的朋友還要多。——戴爾·卡耐基。那麼,人際交往的意義是什麼呢?人際交往的意義因此他們在信中列舉了一系列有關自己以及他們的寫作方法的問題。人際交往的意義他們非常高興。
  • 「窮不碰三藝,富不親三人」是什麼意思?
    老人們常講「窮不碰三藝,富不親三人」的俗語,是經過了一輩輩,一代代人親身總結的經驗教訓,今天告訴我們,就是在傳授他們的人生智慧,教導我們做人的基本道理!窮不碰三藝,富不親三人裡,究竟是哪三藝,哪三人,今天小果就告訴大家,和諸君共勉!
  • 不知道怎麼與人相處?來看看影響人際交往的七大心理效應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人往往會從對方的某個優點而泛化到其他有關的方面,由不全面的信息而形成完整的印象。比如,個人崇拜。  但這種泛化並不一定都是正面的,所謂物極必反。比如,你內心很崇拜某個人,覺得他完美無缺,即使別人怎麼說這個人有什麼缺點,你充耳不聞。可是有一天,你親眼目睹了這個人的缺點,結果,心中偶像崩塌,你一下子將這個人貶得一無是處。
  • 人際交往:微信好友有這些表現的,值得你去深交,好處少不了
    人際交往:微信好友有這些表現的,值得你去深交,好處少不了微信相信每個人都在用,而且用的肯定也會很頻繁,所以自己手機裡的微信好友肯定也會有很多,因為自己的社交所以贊下了許多的人脈資源。但是你自己的微信好友裡面是全部值得自己去深交的嗎?
  • 為什麼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喜歡人際交往呢
    智商高的人,往往喜歡獨處,不善於人際交往,這裡指的是大概率。智商即智力商數,系個人智力測驗成績與同齡人相比的指數。衡量一個人智力高低的標準。從某種程度上講,他很聰明,特別是在中國,學習成績好(學霸)可以歸納為智商高的一類人中去,可以從兩個層面來分析。
  • 「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是啥意思?老祖宗看透人性的忠告
    這些俗語,便是他們看透人性,看透人心的總結,老祖宗用這些話來忠告我們,生活中那些事能做那些事不能做,那些人可交,哪些人不可交。 比如"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這樣的話,可能很多人聽過"有錢不進三地",但更加經典的下半句"沒錢莫近兩人"卻有很多人沒聽過。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這兩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 老人說:「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說的什麼意思?(建議收藏)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祖宗用一生的經歷經過上千年的洗禮流傳下來的智慧,對於21世紀的我們來說,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前輩遺留下來的智慧就像陳釀百年的老酒一樣,時間越長所散發的酒香就越濃烈。
  • 城府深的人,在人際交往上有哪些方法,這3點值得你學習
    城府深的人,在人際交往上有哪些方法,這3點值得你學習人際交往是每一個人都要接觸的東西,自己要多去學習一下,而且人際交往是現在職場上工作的人,每一個人必備的東西,一個好的關係網,可以讓自己做到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情況,自己的人際交往比較發達,可以讓自己省下很多的事情,許多的事情都會比較的便利。
  • 俗語「慈不掌兵,義不養財」,是什麼意思?老祖宗說的有道理嗎?
    一個人的性格,能決定一件事情的成敗,同時也能決定這個人適合幹什麼,不適合做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據說世界上不可能出現兩個性格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雙胞胎也都性格各異,這是細分之下的結論,其實籠統一點分的話,性格也可以群分,比如:懦弱、剛強、熱情、孤僻等等。
  • 人際交往最忌諱交淺言深ggggg
    拒絕過分認真的交流,是英國人的社交準則。這種人際交往的一般方式,外表看上去波瀾不驚,實際上,對於剛相識不久,交情尚淺的人來說,確是最合適的相處方式。而在我們周遭的人際交往中,相當一部分人的交際常陷入交淺言深的誤區,這種看似聰明,真誠的溝通,很大程度上等於在給自己埋地雷。 去年十月份,一位普通的大學同學來北京旅遊。